科技新聞速知:烏龜化石、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破理論極限、海鮮塑料...

2021-01-07 騰訊網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令人目不暇接

知力君每周將精選

青少年及公眾最需要知道的

熱點科技事件

一起來領略科技的力量吧

阿根廷古生物學家復原2億多年前烏龜化石

供圖/阿根廷聖胡安國立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片來源/新華網

阿根廷古生物學家日前復原了距今約2.05億年前的烏龜化石並製成標本,這一發現為學界研究三疊紀時期動物的進化提供了重要支撐。在阿根廷西北部的聖胡安省,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約20種三疊紀物種的化石,其中包括至少4組這種遠古烏龜的化石。這些烏龜化石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被發現,阿根廷古生物學家近期才完成復原並製成標本,復原後的龜殼直徑在40至50釐米之間。

供圖/阿根廷聖胡安國立大學自然科學博物館 圖片來源/新華網

——中國新聞網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光電探測器是可以感測光或其他電磁能量的感測器,可將光子轉換成電流,被吸收的光子形成電子-空穴對。光電探測器包括光電二極體和光電電晶體等。量子效率是用來定義光電探測器等設備將其受光表面接收到的光子轉換為電子-空穴對的百分比,即量子效率等於光生電子除以入射光子數。

研究人員指出,這一創紀錄的效率意味著科學家可以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性能。

阿爾託大學校屬公司Elfys Inc執行長米科·君圖納博士說:「我們的探測器引發了廣泛關注,尤其是在生物技術和工業過程監控領域。」據悉,他們已開始製造這種探測器用於商業領域。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科技日報

科學家在海鮮樣本中發現不同程度塑料殘留物

英國埃克塞特大學12日發布一項研究顯示,在5種不同的海鮮樣本中都發現了塑料殘留物,不同種類海鮮中塑料含量也有較大差異。

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學者合作開展了這項研究,以便評估海洋塑料汙染的影響,相關成果已刊登在美國《環境科學與技術》月刊上。

供圖/知識就是力量微平臺

據報告介紹,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一個海鮮市場上購買了生蠔、大蝦、魷魚、蟹和沙丁魚,並通過技術手段評估了這幾種海鮮中的塑料殘留物水平。

結果顯示,魷魚每克組織中塑料殘留物含量為0.04毫克,大蝦為0.07毫克,生蠔為0.1毫克,蟹為0.3毫克,沙丁魚則達到2.9毫克。

報告作者之一、昆士蘭大學學者弗朗西斯卡·裡貝羅說,如果按照日常平均食用量來計算,消費者平均每吃一份生蠔或魷魚就可能攝入大約0.7毫克塑料;而吃一份沙丁魚攝入的塑料甚至能達到30毫克,大約相當於一粒米的重量。

研究人員說,這項研究顯示不同種類海鮮中所含塑料水平差異較大,科學界目前對人體攝入這類塑料殘留物會造成多大健康風險還不完全清楚,但研究或許有助加深這方面認識。

——新華網

「行雲二號」成功驗證星間雷射鏈路技術我國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

近日,「行雲二號」01星、02星之間實現建鏈流程完整、遙測狀態穩定的雙向通信,這意味著「行雲二號」衛星搭載的雷射通信載荷技術得到成功驗證,也代表我國衛星物聯網星座實現星間雷射通信零的突破,打破衛星物聯網星座間信息傳輸的瓶頸。至此,兩顆衛星所有核心技術均得到充分驗證。

「行雲二號」01星、02星由中國航天三江集團有限公司所屬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抓總研製,是天基物聯網(行雲工程)的首發星,於今年5月12日成功發射入軌,隨即展開一系列在軌技術驗證及行業示範應用測試。

星間雷射通信是一種利用雷射束作為載波在空間進行圖像、語音、信號等信息傳遞的通信方式,目前已成為全球衛星通信系統發展的關鍵技術,具有傳輸速率高、抗幹擾能力強、系統終端體積小、質量輕、功耗低等優勢,可以大幅降低衛星星座系統對地面網絡的依賴,從而減少地面信關站的建設數量和建設成本。據了解,「行雲二號」01星、02星的雷射通信載荷質量為6.5千克,在軌功耗為80瓦。

星間雷射通信示意圖 供圖/航天行雲科技有限公司

——人民日報

我國專家發現新生物標誌物 可提前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阿爾茨海默病已成為嚴重危害全球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質量的疾病之一,記者日前從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悉,該院賈建平教授團隊研究發現可在症狀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的生物標誌物。

據悉,該團隊通過對5年至7年前認知功能正常人群進行隨訪,共收集了739例受試者,發現並驗證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可以作為在認知障礙出現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和輕度認知障礙的生物標誌物。該研究成果還通過家族性阿爾茨海默病隊列中的受試者得以進一步驗證,表明通過上述生物標誌物的相關檢測可提前5年至7年預測阿爾茨海默病。

賈建平說:「對阿爾茨海默病早期或無症狀期的有效診斷可為在其超早期幹預贏得時間,從而增加治療的有效性,降低疾病發病率。」

該研究論文《外周血神經源性外泌體突觸蛋白預測阿爾茨海默病無症狀期》於近日在國際醫學期刊《阿爾茨海默病與老年痴呆症》(Alzheimer's &&Dementia)雜誌在線發表。

——科技日報

靜止的化石

講述著被時間封存的秘密

如果化石會說話

它們又將展示

生命怎樣的生機

八月刊熱點:

大地怎樣轉圈圈

麗蛉——恐龍時代的「蝴蝶」

遠古海洋的精靈——馬爾拉蟲

相關焦點

  • 科技新聞速知:烏龜化石、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破理論極限、海鮮塑料含量、阿爾茲海默病等
    在阿根廷西北部的聖胡安省,古生物學家發現了約20種三疊紀物種的化石,其中包括至少4組這種遠古烏龜的化石。這些烏龜化石分別於2015年和2018年被發現,阿根廷古生物學家近期才完成復原並製成標本,復原後的龜殼直徑在40至50釐米之間。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科技日報北京8月17日電(記者劉霞)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光電探測器,英文:photodetector,又稱光感測器、光電感測器等,是可以感測光或是其他電磁能量的感測器,具有一個p–n結,可將光子轉換成電流。被吸收的光子形成電子-空穴對。光電二極體和光電電晶體是光感測器的一些示例。太陽能電池將吸收的一些光能轉換為電能。
  • 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 有望為光伏設備大幅提效
    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
  • 黑矽光電探測器突破了100%的效率極限
    黑矽已經成為太陽能光伏產業的主要支柱之一,它可以提高標準晶體矽太陽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從而大大降低成本。科學家們現在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blacksiliconphotodetector),其效率達到了130%以上。
  • 今日科技話題:蝗災、新型衛星太陽翼、氫氣預警技術、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新免疫療法、飛沫傳播
    ——《科技日報》4光電探測器量子效率突破理論極限▲紫外線觸發納米結構內的電子倍增 圖片來源:物理學家組織網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
  • 光伏器件量子效率首次突破理論極限,有望為光電探測設備大幅提效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芬蘭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黑矽光電探測器,其外部量子效率達130%,這是光伏器件這一效率首次超過100%的理論極限,有望大大提高光電探測設備的效率,而這些設備廣泛應用於汽車、手機、智能手錶和醫療設備內。
  • 黑矽光電探測器創紀錄:外部量子效率高達132%
    據外媒報導,阿爾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光電器件,其外部量子效率高達132%。這聽起來不大可能實現的壯舉則是通過利用納米結構黑矽來實現的,這可能是太陽能電池和其他光電探測器的重大突破。如果一個假設的光伏器件擁有一個100%的外部量子效率,那就意味著每一個光子撞擊它就會產生一個電子,電子則通過電路以電的形式被收集。
  • 黑矽光電探測器創紀錄:外部量子效率高達132%
    據外媒報導,阿爾託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光電設備,其外部量子效率高達132%。這聽起來不大可能實現的壯舉則是通過利用納米結構黑矽來實現的,這可能是太陽能電池和其他光電探測器的重大突破。如果一個假設的光伏器件擁有一個100%的外部量子效率,那就意味著每一個光子撞擊它就會產生一個電子,電子則通過電路以電的形式被收集。而這種新設備不僅達到了100%的效率,而且超過了100%。132%意味著平均每個光子得到1.32個電子。其以黑色矽為活性材料,具有錐狀和柱狀的納米結構,可以吸收紫外光。
  • 高效量子點上轉換探測器製備成功—新聞—科學網
  • 新型石墨烯光電探測器:轉化速度接近極限
    西班牙和美國科學家合作研製出一種基於石墨烯的光電探測器轉化儀,其能在不到50飛秒(1秒的一千萬億分之一)的時間內將光轉化為電信號,幾乎接近光電轉化速度的極限,將大力助推多個領域的發展。  高效的光電轉化技術,因為能讓光所攜帶的信息轉化成可在電子電路中進行處理的電信號,在從照相機到太陽能電池等多個關鍵技術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是數據通訊應用的重要支撐。儘管石墨烯是一種擁有極高光電轉化效率的材料,但此前科學家們並不知道其對超短光脈衝的反應究竟有多快。
  • 光伏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
    來自阿爾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效率超過130%的黑矽光探測器,同時,這也是光伏器件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這是早先被認為是外部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當一個入射光子向外部電路產生一個電子時,器件的外部量子效率為100%(這個值此前被認為是理論極限),130%的效率意味著一個入射光子產生大約1.3個電子。研究發現,異常高的外部量子效率的根源,在於高能光子觸發的矽納米結構內部電荷(載流子倍增過程)。早些時候在實際器件中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因為電和光損耗的存在減少了收集到的電子數量。
  • 光伏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
    來自阿爾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效率超過130%的黑矽光探測器,同時,這也是光伏器件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這是早先被認為是外部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
  • 高性能無機鈣鈦礦光電探測器應用於光通訊領域
    為了開發製程簡單且不需要高溫和高真空製備環境的光電探測器,特別是為了滿足柔性可穿戴設備的需求,有機半導體、半導體量子點等新型材料在光電探測器領域得到了大量的研究,而這些半導體較低的載流子遷移率制約了其在高響應速率探測器的應用。
  • 光電探測器的性能參數及應用
    光電探測器在軍事和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有廣泛用途。在可見光或近紅外波段主要用於射線測量和探測、工業自動控制、光度計量等; 在紅外波段主要用於飛彈制導、紅外熱成像、紅外遙感等方面。         表徵光電探測器性能參數主要有:量子效率、響應度、頻率響應、噪聲和探測度等。
  • 光伏設備首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為科學家點讚
    來自阿爾託大學的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效率超過130%的黑矽光探測器,同時,這也是光伏器件設備第一次實現效率突破100%的理論極限,這是早先被認為是外部量子效率的理論最大值。當一個入射光子向外部電路產生一個電子時,器件的外部量子效率為100%(這個值此前被認為是理論極限),130%的效率意味著一個入射光子產生大約1.3個電子。研究發現,異常高的外部量子效率的根源,在於高能光子觸發的矽納米結構內部電荷(載流子倍增過程)。早些時候在實際器件中沒有觀察到這種現象,因為電和光損耗的存在減少了收集到的電子數量。
  • 解析新型量子光電探測器的讀出與顯示
    光電探測器。為驗證探測器和讀出電路及對接樣品的實用性,最後設計了數據採集卡和成像系統,給出了測試結果。  2.探測器和讀出電路  2.1 探測器  探測器的I-V特性可以為讀出電路設計提供重要依據,為此在光電測試平臺採用keithley 4200-SCS半導體特性測試儀測試探測器特性。
  • 西班牙研髮膠體量子點光電探測器,可實現中遠紅外光探測
    PbS膠體量子點已成為一種成本競爭力大的高性能光電探測器技術,它與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技術兼容,且在近期被證實在短波紅外(1-2 微米)範圍內也是可用的。不過,目前為止,這種技術存在一個基本限制:這種類型的量子點依賴於帶隙間光吸收(光子在材料的帶隙上激發載流子),因此該技術通常適用於帶隙較低的材料。
  • 中國單光子探測器探測效率超百分之九十
    量子調控的神助攻——  我國單光子探測器探測效率超百分之九十  侯樹文 本報記者 王 春  把「命門」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為國際戰略新興技術,量子信息領域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其核心元器件技術受到國際禁運的影響。高性能單光子探測器是量子調控中不可或缺的關鍵核心部件,也曾在國際禁運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