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中的錯誤,一個人以一個小的陳述或猜想開始,然後建立在一系列相關事件的基礎上,最終導致一個大概率為負面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以偏概全,然後此偏見會像滾在斜坡上的球一樣,越滾越厲害,進而無限放大一個基於小的猜想所帶來的主觀臆想的結果。
七哥知道這麼說肯定也沒解釋清楚,還是老樣子舉例子給大家去理解吧。
1.男女朋友之間的誤會
情侶之間,尤其是結婚後的夫妻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吵得不可開交。其實兩個正常成年人怎麼可能會為小事吵架呢,這其中更多的是其中一方把小事化大後才會吵架吵到想離婚。比如先生晚上應酬客戶回家晚了忘了去便利店買妻子交代的東西。妻子抱怨道:「今天你會忘了買我交代的小孩生日禮物。明天你就會忘記孩子所有的需求,時間久了你和孩子就會有代溝。最後你將成為他的壞榜樣,禍害他的一生。」
上述例子中,妻子將一件生日禮物放在滑坡最高處,把一件小事越滾越大最後輸出的結果是比較誇張的。
2.商業廣告
現在的護膚品廣告商也都是利用滑坡謬誤來誤導消費者。我們通常看到的廣告是這樣的:
一個長滿暗瘡的女生對著鏡子苦惱,接著閨蜜送來一瓶XYZ臉油。女孩試了試XYZ臉油後成功消除了暗瘡和青春痘,然後整個人都自信了。上課注意力也更集中,因為女孩每堂課都很自信的回答問題,成績優秀的她和高中的夢中情人一起考上同一所了重點大學,最終喜結連理以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畫面結束了廣告。
類似的廣告很多,大家都知道很假,但是當人們(尤其是女學生)在現實生活中看到這款產品時,多少還是會被影響到,因為我們的潛意識會把這款產品和自己的美好未來關聯起來。滑坡謬誤既然能影響成年人,那麼對心智相對不成熟的學生來說會更有效。試想一下,學生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更容易因為小事情和別人鬧矛盾?
3.親子教育
上面剛講完學生妹相對成人而言容易騙後,來講講更容易被忽悠的小朋友們。很多家長都喜歡用滑坡謬誤去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比如小孩子喜歡打王者榮耀,家長可以拿著佛經故作深沉地說「這種打打殺殺的遊戲會讓你心中的戾氣,讓你無法安心讀書的同時增加你的暴力傾向。學習好的同學對你敬而遠之,想混社會的同學倒是想和你拜把子。如果你希望放學後去學校對面的桌球檯和混混一起然後長大犯罪進監獄的話就繼續玩吧!」
因為對象是小孩子,所以家長在引用滑坡謬誤時會把聯想時間軸拉得很長,藉此希望小朋友按照大人的意思去做。也許是七哥比較單純,我小時候連西瓜籽吃進肚子裡會在肚子裡長西瓜的事都會相信。所以如果是一個比較有權威的大人去這樣引導孩子,孩子多半會相信。
4.決定前想得太多
很多時候,我們在做決定之前都會周密計劃一番。比如現在的你正在做一件自己討厭的工作。你每天都在想要不要換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這時我們的思想鬥爭會是這樣的「如果我換了現在工作,到新的公司那又要重新開始,而且還要拿著比現在還低的薪水。這樣無疑加大女朋友離開我的概率,房子首付也更是遙遙無期了。」滑坡謬誤會讓你很難踏出舒適圈。我們應該把所有相關因素列出來,理性分析利弊,而不是自己腦補到對未來失去任何憧憬。
舉了上面四個例子後,相信大家對這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偏差有了一定認識了。下面我來說說如何預防這個謬誤。
1.避免拉長時間軸
滑坡謬誤裡的滑坡越長,越容易導致最終的結果離奇甚至離譜。所以下次看到帶你臆想你美好未來的護膚廣告,直接把焦點放在用了產品之後能不能馬上和男神約會就好了。不要想到幾年後和他生小孩的事去。
2.對比前因後果
意思是分別檢查滑坡最高點和最低點的起因和結果。如果二者在最後開來關聯性不強,那麼很有可能就是滑坡謬誤而非合理的推導。
3.考慮因素可能性
將滑坡上的每一個因素都數位化就可得知自己是否有陷入滑坡謬誤。比如丈夫因為工作忙忘了給孩子買生日禮物的概率是50%,丈夫忘記孩子所有的需求概率為10%,丈夫和孩子產生代溝概率為5%,丈夫成為孩子壞榜樣概率為3%,孩子因此而學壞概率為1%,所有概率相乘得到0.5*0.1*0.05*0.03*0.01=0.000075%。很顯然妻子對丈夫的假設純屬無理取鬧。單獨事件的發生概率最好則由第三者去制定,七哥在此作為第三者就事論事哈。
4.替換爭議環節
滑坡上的因素連在一起就像是一條鎖鏈。鎖鏈的強度取決於整條鏈條中最薄弱的環節。比如上述提到的換工作例子。相對而言,最薄弱的環節是「到了新公司要重新開始」和「到了新公司後工資會低很多」這兩段。不妨這麼想,換了那一份我喜歡的工作後,我的表現會越來越好,接下來一年的薪水會比呆在原公司的高。在這開始就可以停止在滑坡上向下滑了。
好了,今天就分享到這。希望今天的內容能給大家生活帶來正面影響,關注我,一起學習成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