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5大經濟謬誤

2021-01-15 騰訊網

作者 | (美)託馬斯·索維爾

譯者 | 董玲燕 縮寫 | 齊亮

來源 | 《這才是經濟學的思維方式:看穿被謬誤掩蓋的經濟學真相》一書

永遠不要低估用事實推翻謬誤的難度。

——亨利·羅索夫斯基

一些觀念被人們相信,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可被明證的事實;而另一些觀念被人們相信,只是因為人們被這些觀念反覆的「洗腦」了而已。

最終,洗腦代替了證據,讓人們普遍接受了這些「事實」。

當許多廣為認知的觀念接受事實與邏輯的檢驗,你會發現有的觀念像紙牌屋一樣不堪一擊;有的觀念看似真理,卻只是一些思維謬誤的產物。

經濟政策中的謬誤層出不窮,而且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小到住房,大到國際貿易,都是如此。

這些政策造成的災難性後果往往要在好幾年後才顯現,但很少有人會對這些災難的起因追根朔源。

即便一個政策出臺後馬上引發不良反應,很多人也不會去追究政策本身的缺陷,政策的倡導者還常常把這些不良後果嫁禍出去。他們甚至會辯解說如果沒有他們推行的這套好政策,情況會更糟。

即使事實擺在眼前,謬誤還是大行其道,其中的緣由各不相同。比如,政客為了避免影響自己的政治生涯,學者為了避免聲望受損,扶貧活動的公益領袖為了避免內心的痛苦失落……

沒有人樂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但在很多情況下,掩蓋錯誤的代價是高昂的。這些代價讓人們向現實低頭,不管他們多麼不願意或多麼痛苦。如果一個學生這次數學考試錯了一道題,那下次考試之前他就必須把這道題解對;一家企業不會因為貫徹錯誤方針而任由企業不斷虧損卻不糾正。

簡而言之,無論是出於實際需求還是理智,我們都有必要對謬誤追根究底。

政府出臺好的和錯的經濟政策都會影響無數人的生活,都會直接導致人們生活的更好或更差。這就是經濟學研究為什麼那麼重要,而對謬誤的研究不僅是單純的學術行為。

經濟謬誤實在太多,無法一一列出。但我們可以概括出五大類常見的經濟謬誤並進行分析:

1

零和式謬誤

許多經濟謬誤都建立在一個錯誤的假設上,即交易是零和博弈,一方所得意味著另一方所失。

但是,如果不能讓雙方獲利,交易就不會發生。這樣淺顯的道理,對於許多政策倡導者來說,不一定真的明白。

比如說,房租管制、最低工資,都是試圖通過外部力量增加交易一方獲得的收益。但是,當另一方無利可圖或利益微薄時,交易就不再發生。

地產商不再建房,房東不再精心修繕房屋,導致更多的人租不到房子;老闆不再僱傭新人,或者乾脆將工廠搬到國外,導致本國人更多失業。

當你把交易誤解成零和博弈,試圖通過暴力強制交易一方減少收益,結果只會是交易量的減少。

零和博弈這種思維謬誤造成的最壞的結果是:貧窮國家以為外來資本在剝削他們,為了避免被剝削,他們排斥和抵制外來資本。這種觀念曾經被全世界廣泛接受,造成的結果就是數千萬人數代間都深陷貧困的泥沼。

許多國家後來紛紛拋棄了這種謬誤,積極的擁抱資本和開展國際貿易。但在拋棄這種謬誤之前的歲月裡,無數人只能做無謂的犧牲,為一個沒有事實根據的假設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可見,思維謬誤造成的影響是極大的。

2

組合式謬誤

邏輯學家所說的「組合式」謬誤是指部分正確即整體正確的觀念。

一個棒球球迷在觀眾席上站起來看球場上的比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但如果所有球迷都站起來看,那最後的結果就是大家都看不好。許多經濟政策都涉及組合式謬誤。比如政治家們為某些特定群體、行業、利益集團代言,他們採取的政策看似造富全社會,其實不過是拆東牆補西牆的把戲。

例如,很多地方政府為了消滅貧民窟,「振興社區」,大搞拆毀和重建,把貧民窟變成高檔住宅和購物中心。人們總認為這些政府支出創造了就業、繁榮了經濟,其實,不過是把納稅人的錢轉移到了政府那裡,導致納稅人無法用這些錢來消費和投資。政府宣稱他們用繁榮社區取代了貧民窟,其實,那些貧民只不過是遷徙到了其他地方,去了其他的貧民窟。

3

事後歸因式謬誤

事後歸因式謬誤不但最普遍,歷史也最悠久。即對於兩件相繼發生的重大事件,人們會把第一件事當成第二件事的起因。

例如1929年股市崩盤之後,緊接著爆發了大蕭條。所以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是股票市場的崩潰導致了整個經濟的崩潰。然而,1987年的股市崩盤,卻迎來了持續20年的經濟增長。

再例如世界上許多地方都開展過禁用DDT的運動。DDT可以消滅傳播瘧疾的蚊蟲,殺蟲效果顯著。但是使用DDT越多的地方,癌症發病率越高。以至於人們控訴DDT引發癌症,但這並非事實。禁止DDT讓瘧疾死灰復燃,奪走了全球上百萬人的生命。

事後歸因式謬誤不僅僅是一個智力問題。人們總想著為好事邀功,把壞事歸罪於人,這就是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事後歸因式謬誤了。

4

棋式謬誤

在亞當·斯密的筆下,「教條理論家」是指自視甚高,認為「可以像擺弄棋盤上的棋子那樣輕鬆駕馭一個國家」的一類人。這樣的理論家仍然普遍存在,而且他們還影響著法律和政策的制定。

人類與棋子不同。他們有自己的喜好、價值觀、計劃和意願。所有這些都可能會與「社會實驗」的宏偉目標發生衝突。因為人不是棋子,不是任由擺布。

任何試圖讓人去機械的扮演某個宏偉計劃的一部分的嘗試都註定會失敗,就像歷史已經反覆證明的那樣。

很多教條理論家們並不死心,他們那種「如果一開始沒有成功,那就多試幾次」的想法是釀成更多災禍的一味配方。

5

開放式謬誤

許多理想都忽略了一個最基本的經濟事實:資源是稀缺的,而且有多種用途。

誰會反對安全、健康、保護環境呢?但是人們對這些的追求是無限的,政策的推動者也會促使人們進行無限制的追求。

大多人會樂意政府投資億萬美元用於癌症研究,但是同樣的錢也可以用於許多其他疾病的研究。在倡導預防犯罪、更好的健康、更清潔的空氣和水等理念時,人們確實遺漏了權衡取捨的概念,在政治正確下,我們的要求變得沒有節制。

開放式沒有上限的要求增加了財政預算,為權力擴張提供了便利,也助長了龐大的政府官僚機構。

法官在執行反壟斷法時也經常陷入「開放式謬誤」,即擔憂某個企業正處於壟斷「初期」。美國最高法院對布朗鞋業公司併購案的判決就是一個裡程碑事件。法院禁止布朗鞋業收購肯尼連鎖鞋店,因為後者佔美國1%的鞋類市場,如果被收購,布朗鞋業有可能逐漸形成行業壟斷,所以必須將這種壟斷風險扼殺在搖籃中。

假設無限制的推斷理論是正確的,那按照這種推理邏輯,如果黎明開始溫度上升了10度,就意味著月底之前我們都會被高溫烤成脆脆酥。

總結:經濟學的正確思考

許多信條其實經不起推敲,但是如果沒有人真正去審視它們,它們就會一直延續下去,尤其是當精明的倡導者通過利用人們的情感訴求來規避理性檢驗的時候。

一些普遍的謬誤已經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它們在幾個世紀前就已經被駁斥過,但是到了今天卻能新瓶裝舊酒,重新粉飾以新的形式適應當下的時代潮流。

基於這些謬誤制定的經濟政策常常會危害世界各國千百萬人民的福祉,甚至一再造成毀滅性的後果。洞察這些謬誤遠不止磨礪心智這麼簡單,更清晰的去理解經濟學,還可以為提升世界人民的生活水平,帶來許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說明:為了文字更加通順,在縮寫過程中對原文有略微的調整和改動。推薦大家閱讀原著:

相關焦點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2、世界上只有你有錢,或最有錢。3、她知道你有錢。4、她行為和想法保持一致,她是這樣想的就一定且必須這樣做。 03 假性因果 兩者之間存在的因果關係是虛假的,只不過是時間上先後發生。常見於歸因時帶有偏見。
  • 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認知偏差-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 fallacy)是一種批判性思維中的錯誤,一個人以一個小的陳述或猜想開始,然後建立在一系列相關事件的基礎上,最終導致一個大概率為負面的結果。簡而言之就是以偏概全,然後此偏見會像滾在斜坡上的球一樣,越滾越厲害,進而無限放大一個基於小的猜想所帶來的主觀臆想的結果。
  • 我們的思維謬誤
    特別是在近幾年來,社交網絡風靡,從網絡大V到草根網民,要吸引關注,都常常採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發表某種斷言,根據某些眾所周知的事實推導得出新穎的結論——很多「圍觀者」也覺得這種斷言和結論「不是那麼回事」,但這種非事實謠言的謬誤具體錯在哪裡也講不清。
  • 常見的「一元化」思維謬誤——從「星座理論」到「大道至簡」
    1、「一元化歸因」的謬誤「單一歸因」是比較常見的,所以先從這個話題說起。這個謬誤的英文是「fallacy of the single cause」,意思是:用單一的原因來解釋某個事物,因此導致對其它原因的忽略。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心理學: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思維謬誤,即我們認為自己的一些想法很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今天知宛就列出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來幫助你對周邊生活建立更正確的認識。01「因果倒置」謬誤「因果倒置」謬誤是一個很常見的思維陷阱,指的是對於兩個互相關聯的現象,錯誤地把它們之間的原因與結果弄顛倒。
  • 常見的邏輯謬誤:數據最易忽悠人
    這在邏輯學中被稱為「德克薩斯神槍手謬誤」,這種謬誤在我們的生活中幾乎隨處可見。媒體的不實報導警察暴力一直是美國的一個嚴重問題,不過,這個問題被媒體誇大了。紐約時報:「黑人只佔美國人口的12%,但在被警察射殺的人中有30%是黑人。」華盛頓郵報:「黑人只佔美國人口的12%,但卻在被警察射殺的手無寸鐵的人中佔40%。」
  • 思維賦能:識破17種常見的推理謬誤,你將事半功倍
    5、訴諸歷史謬誤這種思維謬誤,不正面回應別人對的批評,而是用批評別人作為的回覆——「你不也曾經……」有的人,通過批判對方曾經的錯誤,避開當前溝通的主題,也不提供反駁對方論點的論據,目的是打擊對方論據的可信度,以便間接反駁對方論點。從達到溝通效率的標準看,這其實是一種思維謬誤。
  • 關於常見邏輯謬誤的一些思考
    第四條:謬誤謬誤(一葉障目)。說話的人專門在別人身上挑刺,只要有一點缺陷,就否定全部。此條若用,最好和訴諸情感一起,情緒一起,皆是俗人。只是要首尾乾淨,否則情緒易落,自食苦果。第五條:滑坡謬誤(此例若開)。此條本質上還是訴諸情感,只是由此衍生開來而已,一點看似有道理的理由,加一點泛濫之後的想像就行。
  • 《爐石傳說》中的認知偏差:賭徒謬誤
    在第一部分中,我打算談到可能是有關隨機性的最常見的謬誤——賭徒謬誤。當你打爐石或者其他卡牌遊戲時,你總要依靠一定的運氣,而理解賭徒謬誤可以讓你在每一個隨機時刻看起來完全不一樣。我也會給一些賭徒謬誤的確有效的例子。什麼是賭徒謬誤其實很簡單。
  • 了解4種邏輯謬誤,讓槓精遠離你的生活
    可是只要深究,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觀點往往建立在某種邏輯謬誤之上。只要釐清這些邏輯思路,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讓槓精啞口無言。而另一方面,很多時候,不願意成為槓精的我們也會不自覺地陷入各種邏輯謬誤中,從而對很多現象產生片面的看法,甚至陷入了思維誤區。因此,了解常見的邏輯謬誤,也能幫助我們全面看待問題,形成批判性思維。那麼,什麼是邏輯謬誤呢?
  • 【學習時報】我們都有可笑的思維謬誤
    特別是在近幾年來,社交網絡風靡,從網絡大V到草根網民,要吸引關注,都常常採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發表某種斷言,根據某些眾所周知的事實推導得出新穎的結論——很多「圍觀者」也覺得這種斷言和結論「不是那麼回事」,但這種非事實謠言的謬誤具體錯在哪裡也講不清。
  • 作為學生記者,我給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作為學生記者的我們,需要具有一定邏輯判斷能力,小團為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供大家學習!第一條:稻草人謬誤(訴諸人身攻擊謬誤)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自己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賭徒謬誤」,千萬別被自己坑了
    賭徒謬誤,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不合邏輯的推理方式。拋硬幣遊戲,你肯定玩過。假如你已經連續拋了10次硬幣,這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麼下一次,你會選擇正面還是反面?了解賭徒謬誤的,應該想辦法避免這個心理陷阱。具體怎麼做,有3個方法。
  • 合成謬誤——社會向錢看,恰恰是經濟向後看
    這也是為何經濟大爆發前夜總會伴隨各種大思想家出現,因為他們提供了各種社會進化試探的可能方向,直至找到正確的社會進化方向,經濟開始大爆發。而經濟高速增長期極少產生大思想家,某種意義上,經濟高速增長是一種對社會進化方向的肯定(雖然並非絕對,比如債務堆積的增長不代表方向正確,但也會遏制思想家出現),不需要思想家提供社會進化的試探方向。
  • 高七師:成人自我的邏輯謬誤
    偷換概念謬誤是指在說話和談論中關健詞有兩種或者兩種以上的含義,所以如果我們發現他主要的概念意義不一樣,實際上這是一個偷換概念的遊戲。 第五個謬誤是訴諸公眾謬誤,訴諸公眾謬誤是指通過引說大部分人都持這一觀點的說法來竭力地證明某個論證是有道理的,錯誤的假設,大部分人喜歡的,就是有道理的,是可以接受的。
  • 非形式邏輯考點大全:典型謬誤(上)
    是用A去證明A的邏輯謬誤。 詭辯者使用循環論證的時候,會繞一個大圈子,使得看起來毫無破綻。提到循環論證,就順便提一下循環定義。當然,權威人物/機構的觀點有可能是對的,所以不能只因為對方使用了訴諸權威的謬誤就認定這個觀點肯定是錯的。 真題: 「人多力量大」、「眾人拾柴火焰高」,這些名言證明了人口的增加是有利於社會發展的。
  • 邏輯不佳者,謬誤多矣
    也就是說這裡的總結,好比是東施效顰,有倒果為因的邏輯謬誤。我們的招聘的面試題裡面有一套文字邏輯題,類似公務員考試的那種。這便是為了考察候選人的邏輯能力。這套題10道,每道題10分,得分80分為及格。不及格的直接淘汰。邏輯不佳者,謬誤多矣。連領導力大會的演講者都容易犯的錯誤,更不用說普通人。
  • 網絡上的「槓精」有哪些普遍的邏輯謬誤?
    網絡的言論自由,帶來了各大平臺的熱鬧嘈雜,其中聲音洪亮且直搗你面門的「槓精」讓我們印象最為深刻。往往熱點事件剛剛才生,前應後果尚不清晰,就會有部分人開始了他的「情緒釋放工作」。所以我們要總結一些槓精最愛用的「招式」,而後見招拆招,即便不想與之一般見識,也能一眼看穿他的爛招,隨即附贈一聲嗤笑。01「你看他這麼激動,肯定是被我說中了」「錯誤歸因」,「我激動」與「你說中」無法形成關聯。
  •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什麼是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有哪些典型? 滑坡謬誤是非形式邏輯理論下的一個概念,通常也採用非形式的方法來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