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常見邏輯謬誤的一些思考

2021-01-08 欲登天

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中國的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言更是升華到了藝術的層面,筆者才疏學淺,不能解其一、二,唯有借邏輯這個舶來品來攻此山之玉,貽笑大方之家。(若有意者,可自行深入學習)

第一條:稻草人(莫須有)。

說話者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易地攻擊別人。當年孔二誅少正卯(存疑),言五大罪,第一條就是心達而險,整個罪狀無一實,盡皆虛,後世更是達到極致,誅人論心。論心,則無可察,無可察,則以言者為準,即使聽者不從,也暗記在心。言語是有重量的。

第二條:錯誤歸因(說者無意)。

說話者將兩個可能(重點)存在相關性的事物直接定義成因果關係。整體性在華夏文化中佔有相當重要的分量,人們總喜歡將不同的事物互相聯繫起來。當人們在說一件事的時候,偶爾提到另一件事,聽者會不由自主的將其聯繫起來,所謂說者無意插柳,他年未必不能成蔭,無事下閒棋,偶出神仙手。

第三條:訴諸情感(慎用)。

人乃有情眾生,善用情感,總能有些出其不意的效果,只是慎用,傷人傷己。

第四條:謬誤謬誤(一葉障目)。

說話的人專門在別人身上挑刺,只要有一點缺陷,就否定全部。此條若用,最好和訴諸情感一起,情緒一起,皆是俗人。只是要首尾乾淨,否則情緒易落,自食苦果。

第五條:滑坡謬誤(此例若開)。

此條本質上還是訴諸情感,只是由此衍生開來而已,一點看似有道理的理由,加一點泛濫之後的想像就行。

第六條:人身攻擊(對人不對事)。

說者不論事,只論人,以人廢言。可提不可用,用則傷身,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第七條:訴諸虛偽(你也是)。

此條本質上還是屬於人身攻擊,言者不過試圖以前錯論後錯罷了。同第六條。

第八條:個人懷疑(虛言)。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不能盡知。不因己不知不言,也不因己不知亂言,若言,只為他山之石,聊做參考,博謙遜之名即可。

第九條:片面謬誤(以偏概全)。

若所說確實被證錯,虛心認錯便可。君子行事,來日方長。

第十條:誘導性問題(引蛇出洞)。

字面意思,預設答案,讓對手自己鑽進去,很難,不建議用。

第十一條:舉證責任(推手)。

將證明自己觀點的責任推給其他人,屬於倒持太阿,一旦被人找到把柄,就是自尋死路。

第十二條:語義模糊(空話)。

這個混日子要常用,不論怎樣,事後不能被人追責,但事前好像又說過了。把握尺度,長青樹、不倒翁。

第十三條:賭徒謬誤(牽絲戲)。

事情本無關,奈何人多想。恰當的時候,恰當的善意之語,就夠了,不要畫蛇添足。

第十四條:樂隊花車(從眾)。

可從眾,不可泯眾。善用眾,引導眾人達成目標,一將功成萬骨枯。

第十五條:訴諸權威(借勢壓人)。

前期可用,但不可多用,目的在於突出自己,借勢以成勢,得意忘形終禍患。

第十六條:合成謬誤(以點代面)。

大局觀是根本,著眼於一處,難成氣候。

第十七條:沒有真正的蘇格蘭人(狡辯)。

錯即是錯,擔小錯,成賢名。

第十八條:基因謬誤(因人廢言)。

閒棋,不可執著於出身。

第十九條:非黑即白(兩元論)。

不可取,兵行險著,不勝則死,非死地不用也。

第二十條:竊取論點(循環論證)。

言於曲士,慎於大家。

第二十一條:訴諸自然(崇古薄今)。

反其道而行,才能由下代上,由後勝前。

第二十二條:軼事證據(盲人摸象)。

慎用,詭道難成,只能一以貫之。

第二十三條:德克薩斯神槍手(打哪指哪)。

雞肋雞肋。

第二十四條:中間立場(和稀泥)。

幹大事而惜身,見小利而忘義,庸人也。

一家之言,與君共勉。

蜀道難,難於上青天。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有道是: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望諸君得其所願。

作者:登天梯

相關焦點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1 以偏概全 根據很有限的例證得出一個普遍的結論。 07 反問謬誤 常說的,你有本事你上;如果換成你,你就不會這樣想。換位思考沒有錯,錯在於,將換位思考作為邏輯的合理性。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犯邏輯錯誤,而我們竟渾然不知,雖然有些人對此不以為然,但是在經歷一些教訓後,他就會發現,這些邏輯謬誤有時也會是致命的。今天挑選了12個最常見的邏輯謬誤,一起來了解。1,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高七師:成人自我的邏輯謬誤
    觀點之間沒有任何關係,我們仍然可以投入我們的成人自我的思考中,全身心的投入、思考、判斷,把這個情感作為另一個事情來處理,下面的事情就交由成人自我處理了。 上面的假設就是我們的兒童自我、父母自我、成人自我的邊界非常清楚,但是有一部分人,或者有一些人一些時候,他的成人自我的思考、判斷已經在人生經歷的影響下,有可能被父母自我或者兒童自我染汙或者侵染了,或者以為自己是成人自我狀態,或者自己就是在成人自我狀態,只是他推理的模式帶有兒童自我、父母自我特點。
  • 了解4種邏輯謬誤,讓槓精遠離你的生活
    可是只要深究,我們就會發現,他們的觀點往往建立在某種邏輯謬誤之上。只要釐清這些邏輯思路,就可以有的放矢地讓槓精啞口無言。而另一方面,很多時候,不願意成為槓精的我們也會不自覺地陷入各種邏輯謬誤中,從而對很多現象產生片面的看法,甚至陷入了思維誤區。因此,了解常見的邏輯謬誤,也能幫助我們全面看待問題,形成批判性思維。那麼,什麼是邏輯謬誤呢?
  • 《簡單的邏輯學》:做更有邏輯的人,從避免生活中的邏輯謬誤開始
    讀過美國著名邏輯學家、哲學教授D.Q.麥克倫尼所著的《簡單的邏輯學》一書,就會明白,上面那句經典的粉絲辯解,正是最常見的一種邏輯謬誤——以淚掩過。其錯誤就在於,故意忽略或者低估實際問題(演技好壞),而是把焦點放在外圍問題或者無關問題(努力與否)上,通過這樣來直接影響人的情感,試圖贏得他們的同情。
  • 作為學生記者,我給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
    作為學生記者的我們,需要具有一定邏輯判斷能力,小團為大家整理了24種常見的邏輯謬誤,供大家學習!第一條:稻草人謬誤(訴諸人身攻擊謬誤)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自己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
  • 關於阿基裡斯悖論的一些思考
    實際上此悖論不難破解,其中的邏輯推演有很大的欺騙性,即距離的無限可分性並不能代表總體距離的無限性。又或者說在推演時,我們忘記了時間的概念,但是在得到結論時用到了「永遠」這樣的時間概念。因此,我們自然可以認為此悖論是荒謬的。然而,為何我們不願意相信自己的思維比世界的經驗更為可靠。我想多數人都會在未思考前就認為此悖論是無稽之談,且並有邏輯上的錯漏,儘管無法找到它。
  • 我們的思維謬誤
    臺灣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冀劍制所著的《可笑的思維謬誤:批判性思考與查錯神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讀者講解了常見的思維謬誤,並引入了「查錯神經」的概念。查錯神經指的是檢查錯誤思考與推理的敏感神經,其敏銳度越高,我們就越可能發現自己思維以及思維決定的行為的謬誤,為及時糾偏創造可能;與之同時,這也有助於我們在信息超載的世界,辨識事實、常識、推理、結論,儘可能地避免受到誤導和愚弄。書中介紹了常見的13種謬誤,對每一種謬誤的生成機製作了解析,並以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口頭語、答語等為例,進行了深入分析,還列出了大量的查錯訓練題目。
  • 邏輯不佳者,謬誤多矣
    但是第二個特徵,我覺得就有點偽科學的味道了,因為邏輯不對——裡面有相關性但並無因果關係。倘若因此,而去買名人傳記來讀,期望增強自己創業的成功率,就未必有用了。坦白說,科學上並不認為讀名人傳記能有多大幫助,即使有,也就是打打雞血罷了。科學之所以科學,在於可重複和可檢驗。成功人士成功的道理,卻不一定是科學,也許只是乘了一波歷史大勢。
  • 最常見的5大經濟謬誤
    ——亨利·羅索夫斯基 一些觀念被人們相信,是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可被明證的事實;而另一些觀念被人們相信,只是因為人們被這些觀念反覆的「洗腦」了而已。 最終,洗腦代替了證據,讓人們普遍接受了這些「事實」。
  • 這幾種邏輯謬誤,將影響你的工作生活,早知道早受益
    在工作生活中,有時候思維決定行動,但是要是思維上犯了一些邏輯錯誤,就會導致行動的結果不是自己預期的甚至是相反的。邏輯謬誤,顧名思義,就是用錯誤的邏輯來解釋你的觀點。許多職場人士在與同事溝通或向領導匯報時經常犯邏輯上的謬誤。以下是一些常見的邏輯謬誤,遇到了就趕緊避開,否則你難有成就。
  • 用批判性思維看看你是否被邏輯謬誤忽悠了
    明面上的理由主要通過邏輯上的謬誤或其他帶有欺騙性的論證形式來糊弄你,常見的邏輯謬誤有以下幾種,你肯定遇到過!一、滑坡謬誤所謂滑坡謬誤:設想採取提議的步驟會引發一連串不可控的不利事件,而實際上卻有現成的程序可用來防止此類連鎖事件的發生。
  • 從賭徒謬誤引發的思考
    有一個笑話是關於賭徒謬誤的,大意是: 一個人乘坐飛機時總帶著一顆炸彈,他認為這樣就不會被恐怖分子炸飛機了,因為一架飛機上有兩顆炸彈的可能性非常小
  • 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通俗而言,邏輯思維,就是每個論斷,都要明確前提,審慎推理,反思結論,為的是判斷真假,辨別是非,反擊謬誤。以下 24 種邏輯謬誤,在生活中隨處可見。在當事人、法律法規和應用實踐中斡旋的法律人——可能是這個社會中最喜歡「講理」的群體,感觸估計會更深。歡迎在評論區說說你在工作中遇到的邏輯謬誤。第一條:稻草人你歪曲了別人的觀點,使你自己能夠更加輕鬆的攻擊別人。
  • 網絡上的「槓精」有哪些普遍的邏輯謬誤?
    有反權威型的,只要是大號主流號發的一些帶觀點的表達,就會有人開槓;有維護型的,某些與「槓精」維護者相關的訊息下,如果你發表質疑的觀點,會被迅速攻擊;有情緒型的,他不為任何利益,只是為了讓對方難受而槓;有陰陽怪氣型的,對你的發言冷嘲熱諷;有同情施害者型的,明明某些事件輿論一邊倒,受害者收到了傷害,有些槓精會發表「XX(施害者)也挺可憐的,他也是沒辦法」。
  • 【收藏】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小紅犯了錯誤歸因的謬誤。第三條:訴諸感情你試圖通過操作別人的感情來取代一個有力的論述。你操作的感情可能包括恐懼、嫉妒、憐憫、驕傲等等。訴諸感情的論述可能激起別人的情感波動,但如果只用感情操作而不用邏輯論述,那你就犯了「訴諸感情」的錯誤。每個心智健康的人都會受感情影響,所以這種謬誤很有效,同時也很低級。
  • 【學習時報】我們都有可笑的思維謬誤
    臺灣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哲學博士冀劍制所著的《可笑的思維謬誤:批判性思考與查錯神經》,以通俗易懂的方式為讀者講解了常見的思維謬誤,並引入了「查錯神經」的概念。關於「輕率連結因果」的謬誤,經常表現為很多人都自稱掌握了某種治病良方。當事者生病時,正好服用了某些藥品或食品,甚至「誤打誤撞」吃錯了某些東西,接下來不治而愈,讓人誤以為是「良方」在起作用。「妄下結論」的謬誤而今在網上十分常見,很多人沒有明確理由就直接給出某種結論,當遇到其他人提出的質疑時,則回應以「就是這樣啊,這有什麼好說的」。
  • 很多人都不懂:邏輯上有一種謬誤叫稻草人謬誤!
    這種謬誤叫稻草人謬誤。它是指在辯論或者論證過程中,所攻擊的並非對手本意,而是先對對手的論點進行曲解,再予反駁,就像先製造一堆無生命也知覺的稻草,然後再一腳將他踹倒,最後欣欣然歡呼:「秒殺,勝利」,這種伎倆是目前學界某些學者的制「勝」法寶之一。
  • 非形式邏輯考點大全:典型謬誤(上)
    【MBA中國網訊】管理類與經濟類聯考中邏輯試題通過選擇題來體現,其不同於大學課堂上邏輯基礎課或專業課的邏輯考試的特點在於,所測試的並不是考生的邏輯專業知識,而是考生的日常邏輯思維能力,主要是對各種信息的理解、提煉和分析的能力以及對推理或論證的運用及分析
  • 邏輯是最難起效的說服方法
    對組合歧義進一步分析,有兩種源於組合歧義的常見謬誤:分解謬誤與合成謬誤。從群體具有某特徵推導出群體的每個成員也具有該特徵就犯了分解謬誤(fallacy of divi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