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阿基裡斯悖論的一些思考

2021-03-01 廢物青年

當巴門尼德的觀點被攻擊時,芝諾提出了四個悖論來為其辯護。著名悖論「阿基裡斯與龜」是其中之一。

即阿基裡斯為了追上烏龜,必須要先經歷烏龜過去的經歷的過程。然而不難想像烏龜所經歷的路程是由無數個點組成的,因此阿基裡斯有無數個點需要經歷。也因此,阿基裡斯永遠不能夠追上烏龜。可是它明顯有違我們的日常經驗判斷,常人都能夠輕而易舉地追上烏龜,更別說是阿基裡斯了。

實際上此悖論不難破解,其中的邏輯推演有很大的欺騙性,即距離的無限可分性並不能代表總體距離的無限性。又或者說在推演時,我們忘記了時間的概念,但是在得到結論時用到了「永遠」這樣的時間概念。

因此,我們自然可以認為此悖論是荒謬的。然而,為何我們不願意相信自己的思維比世界的經驗更為可靠。我想多數人都會在未思考前就認為此悖論是無稽之談,且並有邏輯上的錯漏,儘管無法找到它。

我曾多次對自己進行檢視,我將自己定義為客觀唯心主義者,也可以認為是有神論的支持者。「阿基裡斯能夠追上烏龜」就好像是一種神識,讓我不能夠懷疑。但是我如果沒有想到悖論的謬誤點,那麼我就產生了另一種我識與神識產生了矛盾。

不僅僅是這一悖論,這種矛盾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我即相信神識,我也對它懷疑。這就像是基因遺傳過程中產生的變異,我的體內繼承了神識,但是產生了變異。這種變異是我的身軀無法承受的,我必須像解決阿基裡斯悖論一樣去解決這種變異,讓它成為神識的一部分,消解它們之間的矛盾,我才能夠活下去,以一種心安理得的姿態活下去。

顯然,這是我們止步不前以及痛苦的來源。

不過,我們的存在必定要比阿基裡斯悖論更加複雜。不難發現,阿基裡斯悖論的前提是,阿基裡斯和龜都只有一條線路,而且是理論上的線路,不容任何偏離的線路。但當我處理我真正遇到的矛盾和懷疑時,非常複雜。

若要根本性地解決,要麼消滅神識,要麼消滅我識。正如前文所述,我識可以認作是神識遺傳時變異的那部分。如果能夠讓它回歸神識,那麼所有人都能夠通過某一方法回到神識,成為統一體,所有人都能夠相互理解。並且同時也說明,神識在遺傳過程中沒有產生變異(剩餘),(統一的)人可以認為是神(的一部分)。

值得一提的是,芝諾提出阿基裡斯悖論並非是為了證明其老師巴門尼德思想的正確性,而是為了證明通過經驗外界所得到的結論是更加荒謬的。

但阿基裡斯悖論一定是謬誤的嗎?若僅僅從眼下的問題出發來看,阿基裡斯悖論未必是全然謬誤的。因為時間的概念似乎並不適用於所有的「追趕模型」。最簡單的就是求偶,比如你追求一個女生,在這樣一個抽象過程中距離的概念和時間的概念都失效了,但是這個抽象的過程卻的確可以被劃分成無限的點。

簡單來說,追不上就是追不上。

當然前提是在我們把求偶的過程放到一個追趕模型中。所以,為了避免此類悲劇的發生,我突然想起了一些智者提出了一個精彩絕倫的觀點,即女生不是靠追的。

相關焦點

  • 科普|阿基裡斯悖論
    只要是烏龜先前所在的點,都是阿基裡斯可以走到的,因而阿基裡斯可以走到集合B中所有的點。那麼,我們能不能在集合A中找到一個點,它既不屬於B,也不是b,回答是不能的。因而如果阿基裡斯走過了集合B中所有的點,阿基裡斯與b點的距離就已經是0(如果不是0,則應該在阿基裡斯與b點之間還會存在著一個點,但這個點並不存在),也就是說,阿基裡斯已經追上了烏龜。
  • 讓你燒腦讓你暈的阿基裡斯與烏龜的悖論
    悖論本來指的就是推理的結論與常識相矛盾,卻不能發現邏輯上的漏洞。同樣似是而非的東西,如果一眼就能看得穿,不需要什麼腦筋,叫「胡攪蠻纏」。如果讓人反覆思考仍不得其解,那就上了檔次,叫「悖論」。悖論的價值在於促進人們思考。它的解決往往帶來的觀念的突破和新的理論建立。而芝諾對於阿基裡斯追烏龜問題的解釋不是推出對立的結論,而是完全違背常理,其實稱為詭辯更加合適。
  •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悖論是有趣的,而且是數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突出地表明,在陳述或證明某種想法時小心地使它不出現漏洞是多麼地重要.在數學中,我們常常試圖使數學思想覆蓋儘可能多的方面,例如我們試圖概括一個概念以使它能夠用於更多的對象
  • 思維鍛鍊:阿基裡斯悖論
    公元前5世紀,芝諾發表了著名的阿基裡斯悖論:他提出讓當比賽開始後,若阿基裡斯跑了1000米,設所用的時間為t,此時烏龜便領先他100米;當阿基裡斯跑完下一個100米時,他所用的時間為t/10,烏龜仍然前於他10米;當阿基裡斯跑完下一個10米時,他所用的時間為t/100,烏龜仍然前於他1米…… 芝諾認為,阿基裡斯能夠繼續逼近烏龜,但決不可能追上它。
  • 《阿基裡斯與龜》北野武談藝術悖論
    看過兩本部關於他的自傳,裡面其實都有提到他喜歡畫畫,真正見到畫的樣子的時候,才感受到被他的文字掩蓋的繪畫才華。《阿基裡斯與龜》差不多是北野武的自傳性質電影。電影《阿基裡斯與龜》講述的是主人公真知壽一生與畫畫的故事,分幼年,青年,中年三個年齡階段。
  • 《阿基裡斯與龜》:北野武眼中悖論式的自嘲
    《阿基裡斯與龜》(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本周四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次亮相。用《阿基裡斯與龜》探索藝術價值北野武的最新作《阿基裡斯與龜》向觀眾陳述了人類恆久探索的問題——什麼才是真正的藝術、除了它對於創作者本身的意義之外,究竟藝術是否還有真實的價值所在?
  • 在數學的世界裡,跑得最快的阿基裡斯是追不上烏龜的
    芝諾發表了著名的「芝諾悖論」,他在其中提到:「雖然結論明顯有誤,但是,導出這一結論的論證過程卻看似正確。」悖論中講了一個「追烏龜」的故事。追烏龜古希臘時期的半神英雄阿基裡斯的行走速度非常快。有一天,阿基裡斯與烏龜進行了一場賽跑,讓烏龜在阿基裡斯的前面起跑。
  • 阿基裡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裡斯一心要追上烏龜
    阿基裡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裡斯一心要追上烏龜龜兔賽跑,大家都知道,毫無懸念,何況被稱為捷足者的阿基裡斯,他是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和烏龜比賽跑。可是古希臘就有那麼個哲學家,芝諾,提出三個邏輯上成立的悖論。其中有一個就是龜兔賽跑的悖論。
  • 阿基裡斯為何追不上烏龜?
    阿基裡斯也追不上我)數學史第一次、第二次數學危機的產生都和芝諾悖論有關,即無窮概念的本質一直無法認識清楚而引起的危機。生活常識告訴我們人是可以追上烏龜,何況是跑步英雄阿基裡斯。那究竟是什麼導致這一結果,看看你能不能信。但如果真的明白了以後,包括蝸牛都充滿著這樣的自信說,任何人都追不上自己,當然條件得蝸牛按下面比賽規則來定。
  • 科學界有趣的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跑都追不上
    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提出了一個著名的悖論:把烏龜放在阿基裡斯(古希臘神話中的英雄)前1000米處,假定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那麼在一個1000米、100米、10米……內,阿基裡斯永遠都追不上烏龜,儘管兩者之間的差距處在無限縮短之中,但總有一段距離。
  • 芝諾的悖論
    據公元4世紀的希臘哲學家普羅克洛(Proclus)記述,芝諾的著作包含了40個悖論。可惜其著作早已不存,後世依據的只是柏拉圖、亞里斯多德(Aristotle)等人的轉述。在芝諾的悖論中,有些已失傳,有些早已無悖可論,卻也有少數幾個時至今日仍引起很多人的興趣,甚至仍是哲學家的研究課題,二分悖論和飛矢悖論就是著名的例子——並且都是意在支持巴門尼德關於運動不存在的論斷。
  • 【阿基裡斯與龜】-仿古
    六旬的北野武在《阿基裡斯與龜》中提出的正是這樣的疑問。
  • 費解的哲學問題|勇士阿基裡斯為什麼追不上一隻烏龜
    這要問問兩千五百年前那個叫芝諾的人芝諾是一個真正的哲學家而非是研究哲學家的哲學家家二者不同的是真正的哲學家需要去思考人們思想尚不能及的東西這種複雜的問題我們一般將其稱之為悖論芝諾作為一個哲學家,思考是他的職責用思考的結果改變世界,亦為他的使命。
  • 如何用數學方法推翻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悖論」?
    其實我們用最簡單的數學方法就能推翻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這個悖論了阿基裡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是古希臘哲學家芝諾四大著名悖論之一,影響還特別深遠,叫做「阿基裡斯悖論」話說阿基裡斯號稱希臘第一勇士,而且非常能跑。
  • 數學中的悖論
    在此基礎上,人們構造了一個與之等價的「永恆的說謊者悖論」。埃利亞學派的代表人物芝諾(約490B.C.—430B.C.)提出的有關運動的四個悖論(二分法悖論、阿基裡斯追龜悖論、飛矢不動悖論與運動場悖論)尤為著名,至今仍餘波未息。
  • 從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說起
    且聽他說的道理;假設賽跑開始的時候,烏龜在阿基裡斯前100米,並假設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爬行速度的10倍。當阿基裡斯跑了100米到達烏龜原來所在的位置時,烏龜已又向前跑了10米。當他再跑完10米去追趕烏龜時,發現烏龜還在他前面1米。他再跑前1米,烏龜還在他之前有10釐米,如此下去,豈不明白,阿基裡斯只能一次次地到達烏龜所經過的地點,而永遠也追不上烏龜了嗎?
  • 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龜
    這段著名的悖論是這樣的:阿基裡斯是《荷馬史詩》中的善跑健將,但在芝諾眼裡,他永遠追不上慢吞吞的烏龜。他的「阿龜賽跑」方案是這樣的:讓烏龜在阿基裡斯前面1000米處,然後同時起跑。假定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
  • 芝諾的「神奇烏龜」,一個你明知道錯誤,卻無法反駁的悖論
    人類對宇宙的探索越深入,產生的疑問和困惑也就越多,比如古希臘的哲學家曾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悖論——「芝諾的烏龜」也被稱為「芝諾悖論」。阿基裡斯是古希臘神話一位善於跑步的神明,他在神明之中也以速度出名,但是在芝諾的問題中,他卻永遠追不上一隻正常爬行的烏龜。
  • 追龜問題的量子解釋:普朗克長度解決一切類似的悖論
    悖論一直是科學論壇有趣的一個話題,各種縝密而又不合常理的問題往往讓人懷疑眼前真實的世界。其中追龜問題是一個明顯違背常識而又看似毫無破綻的悖論,那麼為什麼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會跑不過一隻普通的烏龜呢?追龜問題,又叫阿基裡斯悖論。
  • 《阿基裡斯與龜》:要是每個人的夢想都能實現,豈不天下大亂嗎?
    作為導演對自我藝術道路的思考與反省,對從事藝術事業或將來可能以藝術作為職業的人來說,這部影片所闡述的道理,是一種苦行僧式的精神鼓勵,又是一種基於現實面的語重心長。無論你從影片中接受到的導演信息是鼓勵還是勸告,《阿基裡斯與龜》之所以能夠深入觀眾內心,是因為北野武不會打著夢想萬歲的口號來禮讚藝術,而是用最窘迫無奈的人生遭遇來讓觀眾自我思考:「明知沒有純粹的藝術和夢想,你還能為此執著多久而不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