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基裡斯與龜》北野武談藝術悖論

2020-12-04 低俗影迷

每次看到北野武這種風格的畫作時,我總是抱著極其崇拜的心情。我感嘆他的想像力,應該是上天賜的天賦吧。

在《花火》裡,北野武就已經展現了他許多的畫作。看完之後我才了解到,電影裡出現的畫都是他自己畫的,當時就驚呆了。

看過兩本部關於他的自傳,裡面其實都有提到他喜歡畫畫,真正見到畫的樣子的時候,才感受到被他的文字掩蓋的繪畫才華。

《阿基裡斯與龜》差不多是北野武的自傳性質電影。

電影《阿基裡斯與龜》講述的是主人公真知壽一生與畫畫的故事,分幼年,青年,中年三個年齡階段。

三個階段分別用了不同顏色的畫面,從幼年時期的灰黑色,過渡到中年的自然色。

不管外界怎麼變,真知壽眼裡只有畫畫,一種痴迷的狀態貫穿了他一生。畫畫的時候,連世界都是靜止的。

為了畫靜止的火車,他可以毫無顧忌地攔下火車;母親死去時的面容,也被他畫下來放房間;上班的路上,可以為了美好的晨景忘記送報紙;為了學習不同的繪畫知識,放棄了工作。

他在做每一個跟繪畫有關的決定時,沒有任何多餘的考慮或思索,我居然找不到一個形容詞來表現他的這種堅定的反應。

按理說,對畫畫痴迷到如此地步的人,必定是會成為大師的。

然而,卻沒有。

反而是每次送到畫廊,他的畫作都被老闆以各種理由拒絕。老闆說他應該怎樣怎樣,他就回去照著做,重新畫一堆作品,最後都於事無補。

從來,就只有妻子認同他的畫。

中年的真知壽,由導演北野武親自扮演,使得電影的半自傳性質更明顯。

北野武跟真知壽一樣,他們的畫作都沒有出售過(唯獨在飯店牆壁出現的那幅,我猜是老闆瞞著真知壽賣掉的)。

電影裡的畫全部都是北野武畫的,這樣一來真知壽就成了北野武的一個符號。

所以,我理所當然的覺得,電影裡真知壽的畫是非常不錯的,富有想像力。

看過這部電影的人肯定也會這樣覺得。

但是,這些畫就是不被認可,準確點來說,是不被一個畫廊老闆認可。真知壽永遠無法達到畫廊老闆的要求,就像阿基裡斯永遠無法追上龜。

公元前5世紀,芝諾發表了著名的阿基裡斯悖論:他提出讓烏龜在阿基裡斯前面1000米處開始,和阿基裡斯賽跑,並且假定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

芝諾認為,阿基裡斯能夠繼續逼近烏龜,但決不可能追上它。

我就不詳細解釋他的理論了,反正我是沒太明白。

正常人都不會覺得阿基裡斯追不上龜。

在電影《阿基裡斯與龜》裡,看到了相似的悖論,是關於藝術的。

對於藝術,很多人是持懷疑態度的。藝術到底是怎樣的,藝術應不應該脫離生活。即使是參與創造藝術的人,也弄不明白,到底該怎麼表達藝術,怎麼將藝術與生活融在一起。

真知壽與一幫畫畫的好友,用意外來生產藝術,結果意外地製造了死亡,探尋藝術的腳步戛然而止。大家紛紛尋找別的出路,其中一位畫友不堪心理負擔,選擇了自殺。

假如沙漠裡有一瓶水和一幅畢卡索名畫,只能二選一,在面對生存和藝術的時候,人通常都會選擇水。這些嚮往藝術的人,總是被給予這樣殘酷的選擇。

將生活與藝術設定在非黑即白的環境裡,無疑會激起爭端。藝術本與生活是相輔相成的,是我們捆綁了它們。

真知壽對畫畫是純粹的痴迷,幼年時期心無旁騖地畫雞,長大了卻沒法再放肆的自我表達。

他只知道畫畫,只是喜歡畫畫,他不知道畫畫的藝術在哪裡,以為畫廊老闆就是藝術的監考官,他的畫都是按老闆要求來創作的,就為了能賣出去。

一方面表現的是藝術向生活低頭,另一方面也揭露了藝術裡存在的悖論。

明明畫的很不錯了,但是真知壽卻始終賣不出畫,他被困在畫廊老闆設的局限裡,永遠無法達到老闆的要求。就像阿基裡斯被框在芝諾的悖論裡,只能無限接近,卻始終無法超越龜。

在真知壽幼年的時候,他父親有一個專門推銷畫的友人,瞎編亂造,給畫抬高價格。把真知壽說成一個早年夭折的畫家,藉此賣出高的價錢。

這一個設定,無疑也在諷刺後來的畫廊老闆,用商業的標準來衡量一件藝術作品的價值,也是普遍存在的悖論。

真知壽後來的畫作,在畫廊老闆的指引下放飛自我,利用各種行為藝術來創作,從生活中獲取靈感,在藝術的道路上越走越偏離。讓我想起了網際網路上出現的一批譁眾取寵的「書法大師們」,他們蒙眼寫書法,非常誇張的意識流動作,腦殘式的褻瀆。

在影片臨近結尾的時候,真知壽隨便撿了一個破罐子當作藝術品來賣,標了很高的價。那一刻,看著火災之後被包成木乃伊的真知壽,我居然會覺得那個罐子可以值那麼多錢。

我想,費心費力的作品有時候抵不過一件被包裝被造勢的次品,在交易市場也是普遍存在的吧。

《阿基裡斯與龜》沒有讓真知壽一直困在無限的悖論裡。

在歷經女兒死亡,自己也親歷過死亡之後,他的妻子最終還是陪伴在他身邊。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現實生活裡,北野武的妻子也是一直在北背後支持他的事業,他的生活。

於是我覺得,最後妻子出現在狼狽不堪的真知壽麵前,感人的那一幕是對現實中的妻子溫暖的告白。

整部片子依然保持了北野武式的幽默與寧靜。配樂非常的舒緩,色彩呈現很具美感。

我覺得「寧靜」這個詞很適合北野武,因為他喜歡把主角設定成一個寡言的人,或者是聾啞人,面對不同的戲劇衝突,總是像一片寧靜的海,儘管內心翻滾洶湧,表面卻泰然自若。

北野武這麼做,仿佛是故意想讓觀影者代替主角去喜怒哀樂。

因為在觀影的時候,看到他小時候畫在地上的三隻雞我會為之感動,看到他坐在遺像框前的滿屏紅色我會感動很喪,看到最後妻子出現在他跟前的時候我也會替他欣喜。

相關焦點

  • 《阿基裡斯與龜》:北野武眼中悖論式的自嘲
    (Man/編譯)日本導演北野武用他古怪的方式向觀眾呈現了他眼中「殘酷」的藝術世界以及他的藝術作品——這一切都存在於他的最新電影中。《阿基裡斯與龜》(Achilles And The Tortoise)本周四在威尼斯電影節上首次亮相。
  • 《阿基裡斯與龜》:北野武的總結性自嘲
    《阿基裡斯與龜》中真知壽的一家。(網易娛樂威尼斯前線報導 文/3pinky)28日,北野武帶著他「自省三部曲」的完結篇《阿基裡斯與龜》給競賽單元的日本力量打頭陣。被《雙面北野武》和《導演萬歲!》嚴重考驗理解能力的人,對這部題目深奧的新片可能難免有了防備心,影片結束後,終於舒一口氣:北野武停止了雲裡來霧裡去的「實驗」,而老老實實講故事也不見得就落了窠臼。
  • 北野武與他導演的《阿基裡斯和龜》
    北野武的筆墨開門見山,一句空話沒有,完整持續了他在影戲中講故事的身手,乾淨利落,若無其事。北野武集「莊重」與「戲謔」於一身的共同藝術作風,深深打上了家庭的烙印。他的人生,自身就是一部高潮迭起、絕無冷場的影戲。
  • 【阿基裡斯與龜】-仿古
    六旬的北野武在《阿基裡斯與龜》中提出的正是這樣的疑問。
  • 《阿基裡斯與龜》:要是每個人的夢想都能實現,豈不天下大亂嗎?
    於是在2000年以後,北野武創作出了風格迥異的《淨琉璃》與《盲劍俠》,隨後便進入他全面自省的「藝術與人生三部曲」,包括《雙面北野武》和《導演萬歲》,而《阿基裡斯與龜》正是這三部曲的最終章。無論你從影片中接受到的導演信息是鼓勵還是勸告,《阿基裡斯與龜》之所以能夠深入觀眾內心,是因為北野武不會打著夢想萬歲的口號來禮讚藝術,而是用最窘迫無奈的人生遭遇來讓觀眾自我思考:「明知沒有純粹的藝術和夢想,你還能為此執著多久而不放棄?」
  • 「阿基裡斯與龜」
    《阿基裡斯與龜》【2008】 (豆瓣8.3;我的評分6.0) 《神秘博士》裡邊有一集,梵谷穿越到現代
  • 阿 基 裡 斯 與 龜
    可能是這個世界錯了,阿基裡斯和龜永遠跑不到重點,因為從一開始就沒有終點。「阿基裡斯是希臘神話裡有名的勇士,他和烏龜賽跑。烏龜1秒只能前進1米,阿基裡斯1秒內可以前進10米。作為在阿基裡斯前面9米處的烏龜,你認為能追得上烏龜嗎?哲學家芝諾認為阿基裡斯永遠也追不上烏龜。
  • 關於阿基裡斯悖論的一些思考
    當巴門尼德的觀點被攻擊時,芝諾提出了四個悖論來為其辯護。著名悖論「阿基裡斯與龜」是其中之一。
  • 人龜賽跑,只要烏龜先出發人就永遠追不上?真的假的?
    文/惜談人龜賽跑,只要烏龜先出發人就永遠追不上?真的假的?我們從小是聽著龜兔賽跑的故事長大的,長輩師長們藉由此告訴我們,做事要堅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廢。而烏龜這個生物似乎永遠都離不開賽跑這個話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人龜賽跑。如果說故事當中的兔子,我們無法控制的話,作為跟烏龜賽跑的人,我們還是具有足夠的優勢的,怎麼可能跑不贏烏龜呢?但是關於人龜賽跑的討論,可不是小編發起的喲,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阿基裡斯與龜」。
  • 《阿基裡斯與龜》喜劇!99%的人看完笑的肚子都痛了!
    這是北野武的一部充滿自嘲的作品,貫穿始終的黑色幽默,看得人又哭又笑。 喜歡北野武的電影,無論是《壞孩子的天空》還是《花火》,他的作品給我的感覺就像他那張面癱的臉一樣,表面上不懂聲色,底下卻激流暗湧。說不出是感動還是悲哀,只是在思考這樣大而空的問題:當藝術追求成為了人生的全部,甚至於高於自身生命,這該是怎樣的道路,什麼力量在支撐著這樣的追求。當然,能提出來,已說明我並沒從想過以藝術追求當做在世的首要事情,並不能也沒有資格拿自己與真知壽相提並論,儘管作為藝術工作者。
  • 阿基裡斯永遠追不上龜
    這段著名的悖論是這樣的:阿基裡斯是《荷馬史詩》中的善跑健將,但在芝諾眼裡,他永遠追不上慢吞吞的烏龜。他的「阿龜賽跑」方案是這樣的:讓烏龜在阿基裡斯前面1000米處,然後同時起跑。假定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的10倍。
  • 讓你燒腦讓你暈的阿基裡斯與烏龜的悖論
    阿基裡斯會繼續跑BC這一段,但是這段時間烏龜也沒閒著啊,跑到了D處,雖然CD小於BC,但是阿基裡斯還是沒有追上烏龜。以此類推,阿基裡斯和烏龜之間的距離只能不斷縮小,但是永遠都不會變為零。所以,阿基裡斯就永遠追不上烏龜啦。 這就是著名芝諾悖論。所謂悖論,一般是指同一個命題中有兩個對立相反的結論。 有的人嗤之以鼻,這是謬論!
  •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芝諾悖論——阿基裡斯與烏龜   悖論是有趣的,而且是數學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它突出地表明,在陳述或證明某種想法時小心地使它不出現漏洞是多麼地重要.在數學中,我們常常試圖使數學思想覆蓋儘可能多的方面,例如我們試圖概括一個概念以使它能夠用於更多的對象
  • 科普|阿基裡斯悖論
    只要是烏龜先前所在的點,都是阿基裡斯可以走到的,因而阿基裡斯可以走到集合B中所有的點。那麼,我們能不能在集合A中找到一個點,它既不屬於B,也不是b,回答是不能的。因而如果阿基裡斯走過了集合B中所有的點,阿基裡斯與b點的距離就已經是0(如果不是0,則應該在阿基裡斯與b點之間還會存在著一個點,但這個點並不存在),也就是說,阿基裡斯已經追上了烏龜。
  • 阿基裡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裡斯一心要追上烏龜
    阿基裡斯和烏龜賽跑,阿基裡斯一心要追上烏龜龜兔賽跑,大家都知道,毫無懸念,何況被稱為捷足者的阿基裡斯,他是特洛伊戰爭中的英雄和烏龜比賽跑。可是古希臘就有那麼個哲學家,芝諾,提出三個邏輯上成立的悖論。其中有一個就是龜兔賽跑的悖論。
  • 思維鍛鍊:阿基裡斯悖論
    公元前5世紀,芝諾發表了著名的阿基裡斯悖論:他提出讓當比賽開始後,若阿基裡斯跑了1000米,設所用的時間為t,此時烏龜便領先他100米;當阿基裡斯跑完下一個100米時,他所用的時間為t/10,烏龜仍然前於他10米;當阿基裡斯跑完下一個10米時,他所用的時間為t/100,烏龜仍然前於他1米…… 芝諾認為,阿基裡斯能夠繼續逼近烏龜,但決不可能追上它。
  • 數學小故事:阿基裡斯追烏龜
    今天我們故事的主角就是劇中的阿基裡斯以及一隻烏龜。阿基裡斯是荷馬史詩《伊利亞特》中的英雄,以擅跑聞名,相當於當代博爾特。數學家芝諾提出了一個問題:有一隻烏龜在阿基裡斯前面100碼處,而且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的十倍,然後兩者同時出發,問阿基裡斯能否追上烏龜?
  • 追龜問題的量子解釋:普朗克長度解決一切類似的悖論
    悖論一直是科學論壇有趣的一個話題,各種縝密而又不合常理的問題往往讓人懷疑眼前真實的世界。其中追龜問題是一個明顯違背常識而又看似毫無破綻的悖論,那麼為什麼古希臘神話中的神會跑不過一隻普通的烏龜呢?追龜問題,又叫阿基裡斯悖論。
  • 從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說起
    且聽他說的道理;假設賽跑開始的時候,烏龜在阿基裡斯前100米,並假設阿基裡斯的速度是烏龜爬行速度的10倍。當阿基裡斯跑了100米到達烏龜原來所在的位置時,烏龜已又向前跑了10米。當他再跑完10米去追趕烏龜時,發現烏龜還在他前面1米。他再跑前1米,烏龜還在他之前有10釐米,如此下去,豈不明白,阿基裡斯只能一次次地到達烏龜所經過的地點,而永遠也追不上烏龜了嗎?
  • 科學界有趣的悖論:只要烏龜先跑,人無論怎麼追都追不上它
    他認為如果是烏龜先出發的比賽,那麼人無論如何都追不上烏龜,這樣的結論聽起來荒誕,但芝諾的理論卻又一時半會兒讓人們想不起要怎麼反駁,這樣的理論也被稱之為悖論。看似荒誕不經的悖論是怎樣讓人們陷入失語的呢?「人追不上龜」的悖論又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這樣的思維方式又給人類帶來了怎樣特別的思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