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端端:「不扔你就失業」是典型的「滑坡謬誤」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鄭端端:「不扔你就失業」是典型的「滑坡謬誤」

  48歲的康仲軍在泰山景區南天門管理區的75名環衛工中算是年輕人,其他多是五六十歲的「老人」。他說:「這麼危險的活,得年輕人幹。」康仲軍所指的「年輕人」就是他自己,用他的話說,環衛工的工資太低,一天就60元,太年輕的不願意幹,他這個年紀就算年輕人了。康仲軍的一位同事向記者吐槽,他曾經試圖制止遊客亂扔垃圾,但遇到一位遊客說:「我們不扔,你們不就失業了?」(10月3日《東方早報》)

  國慶黃金周,與節日喜慶氣氛極不協調的是「垃圾」新聞的頻現,不僅汙染了節日環境,也汙染了公眾的視覺。由於人的素質不一,有的遊客亂扔垃圾,甚至大小便,導致成堆成山的垃圾亟待清理。可喜的是有那麼一群人,他們堅持在山崖陡峭處、徘徊在人海人流中、行走在僻靜小道上,處處都有他們的身影,他們就是環衛工人,他們沒有豪言壯語,不奢望多少回報,最渴望的就是被理解、被尊重,他們被尊稱為「懸崖環衛工」。

  環衛工作是城市最辛苦的工作之一,環衛工人作為 「城市黃玫瑰」、「馬路天使」,他們一把掃帚、一輛手推車行走在城市的角角落落,為城市的清潔默默地作著自己的貢獻。然而,正是這樣的辛勤勞動者卻慘遭一些遊客的戲謔和刁難「我們不扔,你們不就失業了?」,看到這樣的話語,真有一種「怒從心裡起,惡向膽邊生」的感覺。

  其實,從戲謔聲中,我們不難看出,這種嘲笑是典型的「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是一種邏輯謬論,即不合理地使用連串的因果關係,將「可能性」轉化為「必然性」,以達到某種意欲之結論。顯然,遊客將很多不同的可能性武斷的延伸成為必然,推斷成一件毫無關聯的結果。首先,就算他不扔垃圾,環衛工也不會失業的,因為塵土、落葉、下雨衝來的淤泥、風颳來的垃圾、積雪都需要人打掃,路邊垃圾桶也需要人清理和維護。垃圾的運送也需要人來做,環衛工人的工作是日常維護,不該是為這些人的無德人「擦屁股」。

  事實上,「懸崖環衛工」站在安全欄杆外的懸崖邊,冒著隨時會墜崖的危險,清理著遊人落下的各式垃圾,這樣的場景令人百感交集、五味雜陳。眾所周知,環衛工人不僅薪水低,勞動強度大,而且連基本的權益保障都無法得到落實,更重要的是,環衛工人也日漸成為危險「職業」。據媒體報導,寧夏銀川近5年有11名環衛工在作業中遭遇意外而死亡,30人不同程度受傷;貴陽,2010年環衛一線的傷亡總數為81人,其中重傷17人,死亡5人,平均5天就有一名環衛工遭遇車禍。這樣高危的環衛工作,仍有人義無反顧,我們有何資格,有何臉面去質疑和嘲弄「城市美容師」?

  因此,必須尊重環衛工人的勞動,出臺相關法律法規,注意運用法律的手段來保護他們的利益,對環衛工人在工作中,有不尊重勞動成果以及惡意傷害他們的,一定要嚴查快辦,給予重罰,切實保障環衛職工的合法權益。

  一言以蔽之,生態文明建設的正道,是尊重自然規律,尊重人民群眾權益,善待一草一木,善待每一寸土地,不僅需要環衛工人的辛勤勞作,更需要每一個人的文明行為。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這就要求每個人將環保意識植根心中,自覺提升自身素質,選擇健康的生活方式,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身體力行,自覺自為,持之以恆,全民動員保護環境,真正做綠色衛士。政府部門用法律和制度規範遊客的行為舉止,做到有法可依,照章行事,不斷增強全社會生態文明觀念,為美麗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稿源:荊楚網

(來源:荊楚網)

相關焦點

  •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的幾點見解,帶你了解滑坡謬誤 什麼是滑坡謬誤(Slippery Slope)?有哪些典型? 滑坡謬誤是非形式邏輯理論下的一個概念,通常也採用非形式的方法來解釋。
  • 了解4種邏輯謬誤,讓槓精遠離你的生活
    第二種訴諸人身的邏輯謬誤是處境性訴諸人身謬誤。它的意思是,當某個人處於某個團體中,就可能受到團體內利益關係的影響,因此他的觀點就是不客觀、不正確的。比如,如果你是教師,那麼你說教師工資低,需要提高教師工資福利,那就是不合理的;如果你是A企業的員工,那麼你說A企業的產品優質,也是不合理的。
  • 戰勝拖延,放棄滑坡謬誤思想
    單純的一件事就能決定你整個人。這就是自我提升裡,典型的滑坡謬誤。本來定的計劃早上看書,結果因為事情耽誤了十分鐘,就想著自己一個早上就毀了。於是想著,反正毀都毀了,還不如放縱。一項工作沒做好,就想著自己能力不行,從此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失敗的人,不再努力工作,開始混日子。
  • 一個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認知偏差-滑坡謬誤
    滑坡謬誤既然能影響成年人,那麼對心智相對不成熟的學生來說會更有效。試想一下,學生時代的我們是不是更容易因為小事情和別人鬧矛盾? 很多家長都喜歡用滑坡謬誤去引導和教育自己的孩子。比如小孩子喜歡打王者榮耀,家長可以拿著佛經故作深沉地說「這種打打殺殺的遊戲會讓你心中的戾氣,讓你無法安心讀書的同時增加你的暴力傾向。學習好的同學對你敬而遠之,想混社會的同學倒是想和你拜把子。如果你希望放學後去學校對面的桌球檯和混混一起然後長大犯罪進監獄的話就繼續玩吧!」
  • 非形式邏輯考點大全:典型謬誤(上)
    A.把屬於人類的典型特徵歸屬於動物。 B.把對一類事物中的個別種類斷定不能證明為真的結論推廣到這類事物的所有種類 C.這種解釋,使用了一種原則上既不能證明為真也不能證明為假的前提。 滑坡謬誤 理論: 依據如果A發生了,推出Z也一定會發生會,跳過中間的BCDE等,以此來表示A不應該發生。
  • 用批判性思維看看你是否被邏輯謬誤忽悠了
    有可能是對方的論證過程本身就是錯的,但是你並沒有意識到!批判性思維最主要的目標就是判斷結論可不可接受,一是判斷結論在暗地裡的假設能不能接受,這個我們前面文章已經講過,另一個就是判斷明面上的理由合不合理。
  • 警惕「滑坡論」
    原標題:警惕「滑坡論」 在邏輯學中,有一種謬誤叫「滑坡謬誤」。它的典型形式為:如果發生A,就會發生B……最後就會發生Z。不想讓Z發生,就不能讓A發生。但實際上,這一連串的「就會發生」,不是必然的,而是可能的。
  • 心理學:這幾個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你中了幾個?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經常會出現一些思維謬誤,即我們認為自己的一些想法很正確,但實際上是錯誤的。今天知宛就列出幾個我們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思維謬誤,來幫助你對周邊生活建立更正確的認識。上高中的時候,語文老師跟我們說過這樣一段話:「如果你想考上名牌大學,那就去想名牌大學的學生是什麼樣的,然後按著這個標準去努力。」當時我特別不理解,直到上了大學之後,看了許多書籍,才明白當年語文老師是正確的。《小狗錢錢》中有這樣一個觀點:成功的人往往想像著他們實現理想的情形,從而產生強烈的渴望,讓他們盡一切可能尋找實現的機會。
  • 12個常見的邏輯謬誤故事,你知道幾個?
    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例子:小張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小王回復到:「想不到你這麼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小王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 高七師:成人自我的邏輯謬誤
    比如說父母自我的判斷方法,可能會使用滑坡推理方式,尋找完美解決方案的趨勢,用模稜兩可的話來隱瞞真相,不恰當複述公眾意見,讓人可疑的權威,或者呈現虛假的兩難情況,將注意力從論題上移開,通過光環效應讓聽的人分神,或者是用循環論證,這都是父母自我侵染了成人自我了一些方法。
  • 說謊的「滑坡效應」
    於是,「滑坡效應」開始了。|根據一項最新研究,撒個小謊往往會導致「滑坡效應」,從而說下更大的謊言。我們的大腦也會適應這種謊越撒越大的情況,使得撒謊變得更容易。「滑坡效應」也被稱為「滑坡謬誤」,這在生活中很常見。
  • 15種常見邏輯謬誤
    04 滑坡謬誤 聲稱某事之後將會發生一連串通常是可怕的後果,但卻沒有充分證據支持該推論。 如:你不好好讀書就考不上好大學;考不上好大學就找不到好工作;找不到好工作就沒有錢;沒有錢就過得不幸福。 不是不可這樣推論,而是要嚴格對待每一步,不能一筆帶過。避免滑坡謬誤:每一步的論證都拿出充分論據,不能忽略條件,含糊其辭地連鎖推理。
  • 「賭徒謬誤」,千萬別被自己坑了
    賭徒謬誤,是生活中常見的一種不合邏輯的推理方式。拋硬幣遊戲,你肯定玩過。假如你已經連續拋了10次硬幣,這10次都是正面朝上,那麼下一次,你會選擇正面還是反面?如果你覺得生男生女的概率應該是一半一半,那憑什麼扔11次硬幣的時候,就該是背面朝上呢?所以無論同一面連續出了多少次,扔硬幣正反面依然是50%的概率都不會改變。賭徒謬誤,就是因為將前後互相獨立的隨機事件在某種程度上自我相關。怎麼樣算是獨立的隨機事件呢?比如說,拋硬幣一次,是一個隨機事件,再拋一次,是另一個隨機事件。
  • 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你誇張、歪曲,甚至憑空創造了別人的觀點,來讓你本身的觀點顯得更加合理。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 舉例:張三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李四回復到「想不到你這麼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敵對勢力有機可乘。」李四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 【收藏】法律人必知的 24 種邏輯謬誤
    這是一種極端不誠實的行為,這不但影響了理性的討論,也影響了你自己觀點的可信度。因為如果你可以負面的歪曲別人的觀點,你就有可能從正面歪曲自己的觀點。例子:小明說國家應該投入更多的預算來發展教育行業,小紅回復到:「想不到你這麼不愛國,居然想減少國防開支,讓外國列強有機可乘。」小紅就犯了稻草人謬誤。
  • 網絡上的「槓精」有哪些普遍的邏輯謬誤?
    02「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結婚生孩子,大家都不結婚,人類還怎麼繁衍生存」「滑坡謬誤」是一種非形式謬誤,使用連串的因果推論,卻誇大了每個環節的因果強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結論。用看到的個例或片面的數據,推導出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再用年輕人不想結婚生孩子推導出所有人都不結婚生孩子,最後用所有人不結婚推導出人類以後會滅絕。推理鬼才的一套謬誤之拳,有時真會打得人頭昏腦脹。
  • 關於常見邏輯謬誤的一些思考
    第四條:謬誤謬誤(一葉障目)。說話的人專門在別人身上挑刺,只要有一點缺陷,就否定全部。此條若用,最好和訴諸情感一起,情緒一起,皆是俗人。只是要首尾乾淨,否則情緒易落,自食苦果。第五條:滑坡謬誤(此例若開)。此條本質上還是訴諸情感,只是由此衍生開來而已,一點看似有道理的理由,加一點泛濫之後的想像就行。
  • 【燒腦】循環論證的謬誤,你能不被繞暈麼?
    我是萬萬沒想到,GMAC在高分庫居然這麼狠,連這個謬誤都拿出來直接考,這不等於把考生直接放在火上烤麼?「川普是最傑出的美國總統」和「其他美國總統都沒有川普傑出」,只是形式上的同義表達,並沒有給出任何理由說明「為什麼他最傑出,其他人沒有他傑出」,這所謂理由不過是同一主張換湯不換藥的重複。這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循環論證。
  • 最常見的5大經濟謬誤
    當許多廣為認知的觀念接受事實與邏輯的檢驗,你會發現有的觀念像紙牌屋一樣不堪一擊;有的觀念看似真理,卻只是一些思維謬誤的產物。 經濟政策中的謬誤層出不窮,而且影響著社會的方方面面。小到住房,大到國際貿易,都是如此。
  • 我們的思維謬誤
    很多時候,我們覺得按照某種思路得出的結論不恰當,但又弄不清為什麼不恰當;有時,名人、媒體甚至學者發表的觀點結論,會與常識發生衝突,然而我們卻無法完成準確的判斷。特別是在近幾年來,社交網絡風靡,從網絡大V到草根網民,要吸引關注,都常常採用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方式發表某種斷言,根據某些眾所周知的事實推導得出新穎的結論——很多「圍觀者」也覺得這種斷言和結論「不是那麼回事」,但這種非事實謠言的謬誤具體錯在哪裡也講不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