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嫦娥五號在月球一步一步的完成著既定的計劃,中國的探月工程這些年一路高歌猛進,取得的成就讓世界為之矚目。
而世界的另一邊一直以世界第一自居的美國看到中國的進步自然也有了自己的反制手段,準備開啟新世紀自家的探月工程。
但是既然準備探月,自然就需要大運力的火箭運送探月飛船到達甚至登陸月球,但是這個時候的美國人突然發現自己已經沒有大推力火箭了!
幾十年前載人登月的土星5號早已作古難以複製,近一點的太空梭也因為兩次嚴重的航天事故和每次昂貴的發射價格而早早退役。
這時候的美國突然發現號稱航天第一強國的自己,居然沒有任何一款火箭能夠幫助自己完成探月計劃!
於是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簡稱SLS)的研發被提上了日程。
為了這個被報以希望的計劃NASA可謂的要錢給錢要人給人,2011年正式立項以後,直接為這個系統的研發批准了未來5年總計100億美元的研發預算。
至於為什麼準備的是5年的預算,那自然是因為他們最開始覺得SLS的研發製造只需要5年時間,在18年最晚在19年就能讓SLS首飛,但是正如我們看到的情況SLS至今沒有首飛,2019的時候還有消息稱今年首飛,但是到了2020年又一次把首飛日期推遲到了2021年。
除了時間的延期外,預算也大大的超支了,2011年為項目準備的100億美元早就無法滿足SLS的研發了,據公開的資料SLS花掉的研發經費已經超過了兩百億美元,這還只是SLS火箭的研發費用,後續的火箭製造費用,發射場改造費用,SLS所搭載的載荷獵戶座飛船的設計和製造費用都得另算。
其實大部分航天愛好者對SLS繼續鴿下去已經成為了習慣,首飛從2020年拖到了2021年大家也覺得很正常。
但是最近一則關於SLS項目的消息卻讓人們感覺到,sls團隊是準備破釜沉舟一定要在明年發射第一枚SLS火箭了!
這個消息就是,SLS的助推的燃料罐已經填充滿了固體燃料並且進行了豎直擺放。而這種固體燃料一旦填裝並且豎直擺放受重力影響,這意味著固推藥柱會在重力作用下逐漸向下「流動」變形,正常情況下太空飛行器的固體燃料豎直擺放超過1年的話就得廢棄掉。
也就是說SLS最晚的發射時間應該是在2021年11月,如果晚於這個世界,固推的燃料罐就得廢棄重做了。
也在同一時間SLS團隊宣布SLS開始組裝。
而SLS的第一次發射任務便是發射載人的獵戶座飛船載幾個假人繞月飛行並返回。
這次破釜沉舟的決定正好在嫦娥五號任務期間,很可能是美國人又一次被中國的航天技術和進度刺激到了,而研發團推也知道再拖再騙經費怎麼都說不過去了。
於是才有了這次的罐裝並豎直SLS的助推器,向NASA和美國國會表明自己的決心,進行這次破釜沉舟的嘗試。
當然這次的操作同樣也是有風險的,畢竟如果真的一年時間內SLS還沒有真正的做好的話那兩根助推很可能就會報廢又得重做了,當然對於鴿王SLS來說又找到了一個新的鴿的理由好像也不錯嘛!
但是就在他們開始進行破釜沉舟的時候,新的可能影響進度的事件又來了,這次出狀況的倒不是SLS火箭本身,而是SLS的載荷獵戶座飛船。
前面我們就提到了SLS的第一次發射就要搭載獵戶座飛船飛往月球軌道。
SLS的第一次發射既是測試SLS火箭的性能同樣也是在測試獵戶座飛船的能力,但是獵戶座飛船的研發團隊顯然比SLS的研發團隊靠譜多了,很早就完成了獵戶座初期版本的研發和製造,第一次的實驗版本早就製造完畢,一直在等待SLS最終完工好搭載它飛向月球,但是讓人沒有想到的是,這一等就是好幾年,這艘本該早就飛向月球的獵戶座飛船就這麼放在倉庫的角落吃了好幾年的灰。
這次SLS破釜沉舟了以後,人們又一次想起了SLS的載荷獵戶座飛船,並對其展開了一次全面的檢測,這一檢測工程師們就發現問題了。
他們發現獵戶座飛船發生了異常,應該是某些零件損毀或故障,該故障在其出廠檢測時並不存在,最大的可能性便是,由於獵戶座飛船「過早」的生產了出來,導致其最近幾年只能放在倉庫中吃灰,最後導致該飛船出現了一定的故障。
負責該飛船研發和製造的團隊也發出了相關的聲明,大致意思就是,我生產出來的時候是好好的,本來以為馬上就可以發射了,沒想到等了一年又一年,現在它吃灰吃出了事怪我咯?
不過該團隊還是比較負責了表示會對該飛船進行檢測和維修的,預計耗時4-12個月,這個時間段就很微妙了,如果這個維修的世界超過預期,可能就會使得SLS就算組裝好了也沒辦法按時發射,最後使得固推燃料罐又要重做,再次延誤發射進度。
至於後續到底會怎麼樣,就讓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