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最早的中學,百年歷史,一顆小行星以這座中學的名字命名

2021-01-13 卓越教育y

浙江的教育資源很發達,特別是中小學的教育質量在全國都很有名,浙江優秀的基礎教育造就了地區人才,各城市的發展穩步推進,浙江最早的中學是哪個?今天帶大家去這個老高中和他後面的城市,這個最早的高中是溫州瑞安中學,瑞安中學有著一百多年的歷史,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4073號小行星命名為「瑞安中學星」。

瑞安中學創立於1896年,原為瑞安學計館和方言館,多次改名,最終於1955年被定為浙江瑞安中學,瑞安中學佔地約220畝,共有2000多名學生和190名教師,瑞安中學的教師隊伍非常強,其中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124人,二十多年前,瑞安中學被認定為浙江省一級重點中學,瑞安中學一貫堅持學生素質教育,五年前成立了中學國際部,為孩子的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徑。

瑞安中學依託瑞安市強大的資源,在學校的軟體資源和硬體組合上都十分突出,瑞安中學的圖書館有7萬冊以上的藏書,為學生的課外生活提供豐富多彩的世界,讀書有益於人,讀書改變人生,沉浸在書本中的瑞中人始終不忘專業技術,根據當時必要的學校訓練,隨時為中華的崛起而奮鬥,除了圖書館以外,瑞中還有完整的體育館、遊泳池、排球場、網球場等課外活動場,一流的校園、一流的設施為瑞安中學的現代化教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瑞安中學的發展一直離不開瑞安這個城市的強大,瑞安作為浙江傳統的強縣,一直是溫州地區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瑞安不僅擁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在現代工業的發展中也獨樹一幟,現在的瑞安在馬達零件上已經做到了世界知名的,更是轉型開始了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

以縣級市的氣概敢於挑戰這種大規模的產業項目,根據目前的發展情況,瑞安的GDP有望突破千億元,這也是瑞安發展的新裡程碑,經濟和教育之間似乎互不相關,但在百年長年累月的洗禮中,已經合為一體,相互取得了成果,瑞安中學、瑞安產業、瑞安經濟是浙江省南天盛開的獨特生命力的象徵。

面對未來教育的挑戰,瑞安中學充滿了信心,引用瑞中校長吳學彬先生的話,和大家一起學習吧,我們珍視昨天的榮譽,更注重今天發展的機會,繼承遺韻,接受革命,增強優勢,與時俱進,高舉改革創新之帆,推動歷史名校的發展,把瑞安中學建設成國內一流、國外知名的現代化學校。

相關焦點

  • 聽說,可以用老婆的名字命名一顆星星?
    迄今為止,他已經給數十個小行星命名,名字的來源涵蓋廣泛,包括他的父親、母親、妻子(命名為他妻子的小行星也是他發現的第一顆小行星)、中學同學,當然,命名最多的是社會各界名人,比如多個娛樂圈明星。下表中的第5個,是用楊光宇先生自己的名字命名的,當然,這顆小行星不是他自己發現的,而是由其他人發現並命名的。
  • 寧波中學120歲了!一起看看寧波還有哪些「百年名校」
    120年來,這所寧波歷史最悠久的學校之一,培養了大批優秀傑出校友。   今年校慶,諾貝爾獎獎獲得者屠呦呦校友發來賀信;剛獲小行星命名殊榮的中科院院士賀賢土回校作報告;原新聞出版總署副署長桂曉風校友將生平所有藏書2萬餘冊全部捐贈於母校……   百年名校,人才輩出。這不僅是一所學校的榮耀,也是一座城市的文脈和財富。
  • 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他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渾天儀製造者,張衡的渾天儀也受到了他的影響。除了人以外,四川、涼山西昌等地名也擁有以自己姓名的小行星。2018年7月,由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發現的第121001號小行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命名為「涼山·西昌」星。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
  • 天上有30多顆星星與浙江有關 給小行星命名有啥規則
    【摘要】昨天,NASA公布了新一期的小行星命名。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姚貝娜」星。據不完全統計,以浙江地名、人名或其他事件命名的星星有30多個。   浙江在線杭州4月10日訊(浙江在線 記者/胡昊 編輯/沈正璽) 昨天,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公布了新一期的小行星命名。香港業餘天文學家楊光宇在2000年12月28日發現的一顆小行星,被正式命名為「姚貝娜」星,編號為41981。
  • 編號297161小行星命名「蘇步青星」!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和復旦大學數學系師生在一起(1980年)「溫州之星」,除了新命名的「蘇步青星」之外,還有這幾顆,一起隨小編來看看~「谷超豪星」2009年8月6日,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批准,編號為171448號小行星命名為「谷超豪星」,作為對谷超豪這位著名數學家的褒獎
  • 一顆小行星竟然以一個藝人的名字命名,才知道他一直就在我們身邊
    他小時候被媽媽採用高壓管制,中學就讀於迦密中學,15歲時便進入社會打拼,做搬運工和麥當勞的服務員,16歲時去服裝店當售貨員、保安。後來憑藉神鵰大俠「楊過」一舉成名,沒錯,他就是我們大家熟悉的古天樂。還有個有趣的事情是,一顆小行星竟然以古天樂的名字命名,叫「古天樂行星」。2018年7月11日出版的《小行星通告》新增了四十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其中一顆小行星以香港著名藝人古天樂命名,編號55382 Kootinlok,古天樂小行星,由楊光宇先生在2001年9月25日發現,臨時編號為2001 SS265。
  • 編號297161小行星正式命名「蘇步青星」!一起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和復旦大學數學系師生在一起(1980年)「溫州之星」,除了新命名的「蘇步青星」之外,還有這幾顆,一起隨小布來看看~「谷超豪星」2009年8月6日,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批准,編號為171448號小行星命名為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命名儀式9月8日在北京舉行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渾天儀製造者,張衡的渾天儀也受到了他的影響。除了人以外,四川、涼山西昌等地名也擁有以自己姓名的小行星。百度百科顯示,(小行星)小行星2215(1964 VX2)是一顆以中國四川省命名的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1964年11月12日發現,並認定。
  • 浩瀚太空中,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9月8日起,浩瀚太空中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吳偉仁星」!浩瀚的太空中,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事實上,在中國,獲得小行星命名的除了古代人物、傑出科學家和部分地名外,傳播度較高的還有很多明星、名人。如周杰倫星、林青霞星等。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他是我國目前所知最早的渾天儀製造者,張衡的渾天儀也受到了他的影響。除了人以外,四川、涼山西昌等地名也擁有以自己姓名的小行星。百度百科顯示,(小行星)小行星2215(1964 VX2)是一顆以中國四川省命名的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1964年11月12日發現,並認定。
  • 印媒稱:印度兩名中學女生發現一顆小行星即將飛臨地球
    據印媒《今日印度》報導,兩名十年級的印度學生偶然發現了一顆近地小行星,美國宇航局(NASA)將其命名為HLV2514。這個為期2個月的科學項目在女生所在的學校進行,最終學生們在火星附近發現了這顆小行星。美國宇航局認可了他們的罕見發現,並發送了確認郵件。
  • ...專家警告說,一顆以混沌之神「阿波菲斯」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外媒:48年後小行星可能撞地球】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0月27日報導,專家警告說,一顆以混沌之神「阿波菲斯」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正在加速前行,有可能在48年後撞上地球。據報導,美國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證實,體積較大的「阿波菲斯」小行星在非均勻輻射的影響下提高了飛行速度,如同被裝上了小型助推器。
  • 宇宙中,有一些以中國商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你知道嗎
    小行星命名,須報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於世。小行星命名具有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性,因而成為一項世界公認的崇高榮譽。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觀測發現小行星的成果斐然。這是該臺首次以當代知名人士命名的小行星。
  • 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獲小行星命名
    「8月7日晚,我們將望遠鏡對準寶瓶座時,發現了一顆新的小行星,當時它離我們2.11億公裡。」他說,後續得到了基特峰天文臺、萊蒙山巡天、泛星計劃等望遠鏡的多次觀測證實,並進一步算出了它的精確軌道,完全符合國際上新小行星獲得永久編號所需要的條件。因為,國際小行星中心於2012年給予這顆小行星國際永久編號,並確認紫金山天文臺擁有該天體的發現命名權。
  • 怎麼給一顆星星命名?
    ,大熊座α(Dubhe)源自於阿拉伯語,這張圖出自於一套1824年出版的星座卡《天空之鏡》(Urania's Mirror) 。但是如果一顆星星的名字要被職業天文學家統一地使用的話,它必須先從國際天文學聯合會(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IAU) 那裡得到批准,該組織已有一百年的歷史,由一萬多名來自世界各地的天文學者組成。
  • 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咋上天的
    「這使得延續了半個世紀的命名法缺陷之處日益顯現,那就是可供選用的神話精靈數量的有限和不足,再說也不是哪位天文學家都通曉西方神話的細節。」李競介紹說,為此,從事小行星觀測的歐美幾個國家的天文學家協商,將命名的範圍從天上神靈擴大到世間的人和物,但名字必須是女性化的規定不變。「這可能是認為小行星成員都該是清一色女性的學究式偏見所致,於是凡是男性稱謂的文字拼寫都得改為陰性。」
  • 從少年學霸到中科院院士,宇宙中一顆小行星以他名字命名!
    之後,他主持設計了我國第一座太陽塔,創建了太陽塔實驗室。2008年11月,他參加了巴黎天文臺授予名譽博士的儀式,成為歷史上第一位獲此榮譽的中國科學家。2010年,經報請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批准,國際編號第185538號小行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他就是南京大學1955級校友、中國科學院院士方成,現南大天文與空間科學學院教授。
  • 長沙周南中學追憶秦厚修:名校之花 湘情永恆
    作為長沙著名學府周南中學的傑出校友,秦厚修女士任周南中學臺灣校友會會長長達60餘年。6日,在寧靜的校園裡,周南中學校友會副會長符笑汀向新華社記者動情地回憶了秦女士當年的求學經歷和對母校建設的關心之情。  「得知校友秦厚修女士逝世的消息,周南中學校友會成員都非常難過,」符笑汀嘆道,「4月份秦女士病重時,周南中學校友會會長還與秦女士通過電話,問候她的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