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瀚太空,星河燦爛。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過程中,眾多小行星被陸續發現。
這些被發現的小行星,除了冠以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彙編的"小行星總表"數字順序號外,還可以擁有一個該小行星的發現者或天文臺站有權取的專名。
小行星命名,須報經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審議通過後公布於世。
小行星命名具有嚴肅性、唯一性和永久性,因而成為一項世界公認的崇高榮譽。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觀測發現小行星的成果斐然。
於是,在小行星的專名中,有一批中國人的名字。
這裡面,除了祖衝之、郭守敬、張衡、沈括、楊振寧、李政道、錢三強、錢學森、、陳景潤、屠呦呦、袁隆平等科學家之外,也有一些商人的名字。
他們為中國乃至人類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因而得以名留宇宙星空,永載史冊!
我們來看看,是哪些中國商人獲得了這個世界殊榮。
原名邵仁楞,生於上海。
他在香港成立的邵氏兄弟電影公司被譽為「東方的好萊塢」。
他創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開設了被譽為「港星搖籃」的訓練班,主導著香港的電視行業。
他不但是電影製作人、娛樂業大亨,還是慈善家。
他設立「邵逸夫基金」,長期向內地教育事業捐款。
他創立的「邵逸夫獎」,每年評選出世界上卓有成就的科學家進行獎勵,被譽為「東方的諾貝爾獎」。
1990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中國發現的2899號小行星命名為「邵逸夫星」。
這是該臺首次以當代知名人士命名的小行星。
江西餘江人,江西果喜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江右商幫」(贛商)的傑出企業家。
他將一個木工小作坊發展為綜合型企業集團,成為新中國成立後的內地的第一個億萬富翁。
他榮獲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大傑出青年、中國改革風雲人物等殊榮。
1993年6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的國際編號 3028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張果喜星」。
福建省廈門人。
他在東南亞多地經商,並在新加坡創辦《南洋商報》等。
他組織華僑,先後為辛亥革命、民族教育、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新中國的建設,作出了卓越貢獻。
他還創辦了集美學校、廈門大學等。
他被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
1990年3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的第2963號小行星命名為「陳嘉庚星」。
祖籍廣東梅州,企業家、慈善家。
他創立了多家企業,是知名企業家。
他創辦了田家炳基金會,致力於社會慈善公益事業。
他在中國累計捐助了三百多所大、中、小學、專業學校及幼兒園,被譽為「中國百校之父」。
1993年9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的、國際編號第2886號小行星,命名為「田家炳星」。
廣東中山人。
他是香港新華海產(集團)有限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被譽為「香港海產大王」。
他熱心教育、社會公益事業,長期在香港、澳門及內地捐建教育基金,並且擔任中山市華僑中學董事會董事長。
1995年8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的、國際編號第5389號小行星,命名為「蔡繼有星」。
他生於北京。現任香港華達投資集團董事局主席。
李曉華初期做生意賺到了人生第一桶金。然後東渡日本,爭取到了「章光101毛髮再生精」在日本的代理權,並使其成為日本的知名商品。
隨後,他進入香港房地產業,在東南亞投資高速公路,多處投資經營,業務領域廣闊,成為內地屈指可數的億萬富翁,也成為擁有法拉利的中國第一人。
同時,他大力參與慈善事業,被授予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名譽會長、中華慈善總會榮譽會長稱號。
1996年3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國際編號為355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李曉華」星。
原名賢銓,出生於寧波市鄞縣。
大學畢業後,他到上海協助父親打理電器材料批發生意。
後來,他南下香港拓展海外業務,先後獲得聲寶牌(SHARP)電器產品在香港地區、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的總代理權。
後來,他和日本聲寶公司合資聲寶—樂聲(香港)有限公司,在馬來西亞建立了龐大的生產基地,生產電視機、音響器材、錄像機、數碼攝像機、高科技組合件等電器產品。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李達三向酒店業進軍,建立了卡爾頓酒店王國,分布於新加坡、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
他不忘回饋社會,向祖國捐助教育、科技事業。
例如復旦大學有他和夫人捐建的「李達三樓」、 「葉耀珍樓」。為此被上海市授予「白玉蘭獎」。
浙江大學有「李達三能源科學樓」,寧波大學有「李達三外語樓」等。
他還向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捐資建造近地天體探測望遠鏡。
他曾任香港電器商聯合會永遠名譽會長等。現任聲寶—樂聲(香港)有限公司董事會主席,CARLTON(卡爾頓)酒店集團董事會主席。
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國際編號為3812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李達三星」。
又名王文俠,浙江寧波人。
他早年在寧波經商。後來遷居香港,經營領域廣泛。
他先後捐款支持香港培華教育基金會、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宋慶齡基金會、中國癌症研究基金會、浙江樹人大學、上海工商學院、暨南大學等。
他還出資1億美元成立「王寬誠教育基金會」,為國家培養高級科技人才。
他曾任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當然永遠榮譽會長,為香港工商界人士參與內地改革開放搭建平臺。
2018年12月,他與「兩彈一星元勳」、袁隆平、馬化騰等一百人,共同被國家授予「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1998年10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國際編號為4651的小行星,命名為「王寬誠星」。
祖籍浙江寧波鄞縣,出生於上海。
他後來赴香港和澳門發展,開創了當地的毛紡工業。他創辦的永新集團,是世界最大的毛衣生產商,被譽為「世界毛紡大王」。
他創辦的港龍航空公司開闢了香港到內地各大城市的航班。
他率先到內地投資設廠,投資建設珠海香洲毛紡廠、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等。
他助力發展祖國的教育,創建上海曹光彪小學,向浙江大學捐資設立高科技發展基金、建造高科技大樓等。
1998年10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國際編號第4566的小行星,命名為「曹光彪星」。
祖籍江蘇靖江,出生於工商業世家。
她是香港知名女性,與夫婿查濟民共同經營中國染廠有限公司,將業務拓展到世界多地。
劉璧如夫妻也在內地多處投資建設產業。
同時也熱心於社會福利事業,曾任香港仁濟醫院董事會主席,成立了培養獎勵中國科技人才的「求是科技基金會」。
1999年10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國際編號為3960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查劉璧如星」。
這些中國商人,都是優秀的企業家。
他們在商界取得巨大成功之時,也熱心社會公益慈善事業,不忘回報家鄉,積極參與祖國的現代化建設,為我國的社會發展作出了顯著的貢獻。
他們堪稱中華驕子。
而且他們的赤子情懷和愛國行為,令人欽佩。
除了以上的企業家,你還知道哪些以中國商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歡迎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