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機構用童話人物為小行星地貌命名,甚至連石塊都有了名字

2021-01-12 科學縱橫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簡稱:宇宙機構,英文縮寫:JAXA)研製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圍繞小行星龍宮飛行了半年之久了。它先後釋放了巡視器MINERVA-II1和著陸器MASCOT,但卻遲遲無法親自著陸在小行星龍宮上。主要因為小行星龍宮的地貌比科學家預想的更加複雜,上面怪石嶙峋、崎嶇陡峭,實在找不到哪怕是稍微安全的地方可以落腳。

小行星龍宮的地貌分為4種類型:山脊(Dorsum)、環形坑(Crater)、槽溝(Fossa)、石塊(Saxum)。其中第4種類型「石塊」是這次由日本科學家新提出的,事實上,石塊是小天體上非常常見的地貌類型,但之前並沒有這個類別。

JAXA對小行星龍宮上的地形地貌,將採用童話故事中的人物為命名原則,並在最近的發布會中,公布了13個已通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命名委員會批准的名稱。

山脊地貌類別中,只有1個被命名,叫做「龍王山脊」(Ryujin Dorsum),是環繞赤道一圈的隆起區域。「龍王」是《浦島太郎》中公主乙姬的父親的名字。

Kolobok

環形坑地貌類別中,有7個被命名,它們分別是:浦島坑(Urashima Crater)、灰姑娘坑(Cendrillon Crater)、Kolobok Crater、布拉博坑(Brabo Crater)、金太郎坑(Kintarou Crater)、桃太郎坑(Momoratou Crater)、糰子坑(Kibidango Crater)。

金太郎

槽溝地貌類別中,有2個被命名,它們分別是:常世槽溝(Tokoyo Fossa)、蓬萊槽溝(Horai Fossa)。它們分別是小行星龍宮上最大的兩個凹槽地形。

桃太郎

石塊地貌類別中,有3個被命名,它們分別是:Catafo Saxum、江之島石塊(Ejima Saxum)、乙姬石塊(Otohime Saxum)。乙姬石塊是小行星龍宮上最大的石塊,它與金星上的「乙姬山丘」重名了,IAU原本已經將這個名字是駁回了,但是「乙姬」這個名字對「龍宮」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在JAXA的一再堅持下,IAU還是接受了這個名字。

乙姬

除了以上已經批准的地貌名字外,還有兩個尚未批准的著陸區的名字,分別是:特立尼達斯(Trinitas)和愛麗絲的奇幻世界(Alice’s Wonderland)。

愛麗絲的奇幻世界

隼鳥2號目前已經發現了小行星「龍宮」含有羥基的礦物,這表明該小行星上曾經存在大量的水。小行星「龍宮」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碳元素。類似的小行星可能在地球演化的早期歷史中帶來了水和碳,這些都是生命起源的關鍵因素。

相關焦點

  • 小行星命名:那些名字是咋上天的
    「截止到2016年6月,天文網站公布的小行星的電子版專名已經增加到20091個。」李競說,「這些名字中與中國有關的也非常多,內容包羅萬象,有科學家、機構、歷史事件、文學家、音樂家、舞蹈家、歷史名人、神話和傳奇人物、國名、城名、港灣和江河湖海、園林和名山峻岭、動物植物、樹木花卉、縮稱和筆名等。」
  • 第31230號小行星被永久命名為「屠呦呦星」
    經過國際天文委員會所屬的小行星命名委員會討論通過,國際小行星中心於2015年12月25日發布第97568號公報通知國際社會,第31230號小行星永久命名為「屠呦呦星」。從此,在宇宙蒼穹間,有了一顆遨遊的小行星,名叫「屠呦呦」。
  • 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2018年7月,由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發現的第121001號小行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命名為「涼山·西昌」星。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周杰倫星」就是由兩岸天文愛好者蔡元生、陳韜、林啟生和梁品等人於2009年在臺灣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天文臺合作發現的一顆小行星。因為這四位行星發現者恰好都是音樂人周杰倫的鐵桿粉絲,便決定用周杰倫的名字命名。怎樣才能獲得小行星命名權?
  • 宇宙中,有一些以中國商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你知道嗎
    在人類對宇宙的探索過程中,眾多小行星被陸續發現。"小行星總表"數字順序號外,還可以擁有一個該小行星的發現者或天文臺站有權取的專名。1996年3月,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將所發現、國際編號為3556號的小行星,命名為「李曉華」星。
  • 聽說,可以用老婆的名字命名一顆星星?
    其一是彗星,不過彗星習慣上用發現者的名字命名(當然,彗星首先會有一個編號);其二是小行星,小行星是唯一的可以由發現者根據自己的喜好命名的天體,只要你有本事,你可以讓自己全家的名字都變成小行星的名字。所以,楊光宇先生基本上做到了用全家的名字給小行星命名!如何給一顆小行星命名?當前,IAU對小行星的命名有嚴格的規範,一顆小行星要獲得命名,需要經過下述4個過程。
  • 天文學家將四顆小行星命名為Kalafina組合成員名字
    來源:騰訊動漫前不久關於美國天文學家羅伊·A·塔克將自己發現的小行星命名為「梶浦由記(Yukikajiura)」和「Kalafina」的消息受到了許多網友們的關注。11月8日,羅伊·A·塔克再次更新推特表示將另外四顆小行星命名為Kalafina組合成員們的名字,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吧。
  • 浩瀚太空中,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
    浩瀚的太空中,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有一顆小行星以四川人名字命名!2018年7月,由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發現的第121001號小行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命名為「涼山·西昌」星。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怎樣才能獲得命名權?
  • 日本小行星機器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HIBOU和OWL
    日本小行星機器人終於有了自己的名字:HIBOU和OWL  Connor Feng • 2018-12-18 08:58:42 來源:前瞻網 E1266G0
  • 古人類學家吳汝康獲小行星命名
    攝影/新京報記者 張璐關注3:小行星如何命名?小行星上保存了太陽系形成初期的原始訊息,對探索太陽系的起源與演化有重要意義。小行星的發現和研究不僅豐富了人們對宇宙和太陽系天體結構的認識、推進了天體力學的發展,而且對促進人造衛星上天、人類邁入宇宙航行時代起到基礎和開拓的作用。小行星由誰來命名?命名規則有哪些?
  •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
    日本在小行星「龍宮」上發現較新巖石 命名其為「龍女」據日本共同社10月28日報導,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等的團隊通過探測器「隼鳥2號」的觀測發現,位於小行星「龍宮」南極的巨大巖石表面與其他部分相比,暴露在太空的時間較短,可能比較新。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命名儀式9月8日在北京舉行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2018年7月,由國家天文臺興隆站發現的第121001號小行星被國際天文學聯合會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命名為「涼山·西昌」星。怎樣才能獲得命名權?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事實上,在中國,獲得小行星命名的除了古代人物、傑出科學家和部分地名外,傳播度較高的還有很多明星、名人。
  • 小行星以他們的名字命名合適嗎,你怎麼看?
    其命名規則有: 1、命名尊重小行星發現者的提議。2、一般命名僅授予在某領域有突出貢獻的個人或者團體。3、地名和事件也可申請命名,例如:北京奧運星和神州星。4、政治家、軍事人物或者政治、軍事事件必須在逝世後或發生100年以後才能命名。
  • 人類第一次採集小行星石塊!機器人完成創舉,可獲知宇宙的起源
    21日,美國NASA完成了人類首次採集小行星石塊樣本的創舉!預計3年後,這些由機器人自動化系統採集的樣本,將被送回地球,幫助科學家尋找宇宙起源等問題的答案!,精確的搜集少量石塊和塵埃樣本。「歐塞瑞斯」號的歷史性任務籌備用了12年,巨大的投入僅僅為了讓這一太空飛行器在直徑約490公尺的小行星貝努上停留16秒,並在這段時間內執行極為關鍵的自動化操作,迅速採集這一小行星上至少60克的表面物質,並送回地球。
  • 為什麼小行星能以他們的名字命名?
    為表彰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第一任主任、原吉林大學校長唐敖慶在教育和科學研究領域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於2007年5月19日發現、國際編號為218914號的小行星,近日正式被命名為「唐敖慶星」。
  • 科學家用該鳥類名字命名小行星上的結構!
    據消息稱,小行星「本努」的表面特徵得到了一些官方名稱!去年夏末,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和國際天文學聯合會的行星系統命名工作組批准了Bennu的命名規則,這顆小行星目前正在軌道上運行,並由奧西裡斯-雷克斯宇宙飛船進行研究。命名的主題是「神話中的鳥類和類似鳥類的生物」。
  • 這4位明星的名字被被命名小行星,他們身上有一個共同點
    近日,新出版的《小行星通告》裡面新增了四十五顆中文小行星名稱,而中國有4四位香港著名藝人名字被用來作為小行星的名字。1、張國榮哥哥張國榮是一名著名歌手、演員,他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是他給大家留下了許多經典的影視作品和歌曲,直到現在還有許多人記著他。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事實上,在中國,獲得小行星命名的除了古代人物、傑出科學家和部分地名外,傳播度較高的還有很多明星、名人。如周杰倫星、林青霞星等。
  • 浩瀚太空中,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
    浩瀚的太空上,不僅新添了一顆以中國航天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更是繼1999年命名「巴金星」,2004年命名「落下閎星」之後,又多了一顆以四川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普通人能用自己名字命名一顆星嗎?事實上,在中國,獲得小行星命名的除了古代人物、傑出科學家和部分地名外,傳播度較高的還有很多明星、名人。如周杰倫星、林青霞星等。「周杰倫星」就是由兩岸天文愛好者蔡元生、陳韜、林啟生和梁品等人於2009年在臺灣玉山國家公園的鹿林天文臺合作發現的一顆小行星。
  • 紀念中國科學家,317452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
    新浪科技訊 8月31日消息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317452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吳汝康星」。國際小行星的命名是永久性的榮譽茫茫宇宙,繁星燦爛,小行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比大行星小的天體,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繞日運行。按照國際規定,漫天的恆星只能用星座及其數碼表示,只有太陽系中小行星才能由發現者提出命名。
  • 紀念中國科學家,317452 號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汝康星」
    8 月 31 日消息 為了紀念吳汝康院士卓越的學術貢獻,國際小行星委員會批准將編號為 317452 號的小行星正式命名為 「吳汝康星」。他的著作為我國古人類學文獻寶庫奠定了基礎,他的人才培養工作為我國體質人類學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他在國際學術界的活動增進了外國同行對我國的了解,他的活躍的科普工作為辯證唯物主義以及人類起源和進化知識的普及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國際小行星的命名是永久性的榮譽茫茫宇宙,繁星燦爛,小行星是太陽系中體積比大行星小的天體,大多集中在火星和木星的軌道之間繞日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