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簡稱:宇宙機構,英文縮寫:JAXA)研製的隼鳥2號小行星探測器,已經圍繞小行星龍宮飛行了半年之久了。它先後釋放了巡視器MINERVA-II1和著陸器MASCOT,但卻遲遲無法親自著陸在小行星龍宮上。主要因為小行星龍宮的地貌比科學家預想的更加複雜,上面怪石嶙峋、崎嶇陡峭,實在找不到哪怕是稍微安全的地方可以落腳。
小行星龍宮的地貌分為4種類型:山脊(Dorsum)、環形坑(Crater)、槽溝(Fossa)、石塊(Saxum)。其中第4種類型「石塊」是這次由日本科學家新提出的,事實上,石塊是小天體上非常常見的地貌類型,但之前並沒有這個類別。
JAXA對小行星龍宮上的地形地貌,將採用童話故事中的人物為命名原則,並在最近的發布會中,公布了13個已通過國際天文聯合會(IAU)命名委員會批准的名稱。
山脊地貌類別中,只有1個被命名,叫做「龍王山脊」(Ryujin Dorsum),是環繞赤道一圈的隆起區域。「龍王」是《浦島太郎》中公主乙姬的父親的名字。
環形坑地貌類別中,有7個被命名,它們分別是:浦島坑(Urashima Crater)、灰姑娘坑(Cendrillon Crater)、Kolobok Crater、布拉博坑(Brabo Crater)、金太郎坑(Kintarou Crater)、桃太郎坑(Momoratou Crater)、糰子坑(Kibidango Crater)。
槽溝地貌類別中,有2個被命名,它們分別是:常世槽溝(Tokoyo Fossa)、蓬萊槽溝(Horai Fossa)。它們分別是小行星龍宮上最大的兩個凹槽地形。
石塊地貌類別中,有3個被命名,它們分別是:Catafo Saxum、江之島石塊(Ejima Saxum)、乙姬石塊(Otohime Saxum)。乙姬石塊是小行星龍宮上最大的石塊,它與金星上的「乙姬山丘」重名了,IAU原本已經將這個名字是駁回了,但是「乙姬」這個名字對「龍宮」來說有著重要意義,在JAXA的一再堅持下,IAU還是接受了這個名字。
除了以上已經批准的地貌名字外,還有兩個尚未批准的著陸區的名字,分別是:特立尼達斯(Trinitas)和愛麗絲的奇幻世界(Alice’s Wonderland)。
隼鳥2號目前已經發現了小行星「龍宮」含有羥基的礦物,這表明該小行星上曾經存在大量的水。小行星「龍宮」同時也含有豐富的碳元素。類似的小行星可能在地球演化的早期歷史中帶來了水和碳,這些都是生命起源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