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金剛力士,金剛怒目顛撲不破,以逆法警惕眾生不可起妄念

2020-12-03 歷史國學教堂

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具有諸多救苦救難的佛菩薩,同樣也有許多威嚴的護法守衛佛學真諦,然而很多人卻只對菩薩眾生的諸佛菩薩虔誠信奉,卻忽視了諸多護法在佛教中的意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金剛力士,金剛怒目顛撲不破,以逆法警惕眾生不可起妄念:

金剛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羅延」,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羅延天」。『那羅延「是梵文的譯音,那羅延菩薩就是金剛大力士菩薩,等同於密宗的金剛藏菩薩。這個名稱代表顛撲不破的意思,即在任何時間環境裡都不會被打倒。

這裡的「顛撲不破」可有多層含義的解讀。其一,代表堅定的決心。勤修戒、定、慧,對治自身貪、嗔、痴。時刻「內觀」、「自省」,其實這也是自古「聖賢」的標準之一。

其二,佛學思想本身就具備「顛撲不破」的特徵。以包容的態度為基礎的思想體系和宗教信仰皆展現「大而堅」的特性。以「顛撲不破」的信念領悟「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一個學佛者的基本態度。

「金剛力士」其名意義有二:一是指金剛力士為一人。佛經有云:往昔轉輪聖王勇郡有千子及法意、法念二王子,法意曾誓言,若千位太子成佛時,當為金剛力士,親近於佛,聞諸佛秘要密跡之事。當時之勇郡王即過去之定光如來,千位太子即賢劫中之千佛,法意王子即金剛力士。

第二個意思是指金剛與力士二者。亦有佛經記載載:「金剛」係指不可越守護神,又稱難勝金剛;力士,係指相向守護神,又稱對面金剛。此二尊即一般所稱之「二王尊」,為安置於寺門兩側之金剛神。

亦有於寺門立「右弼金剛」與「左輔密跡」者,右弼即那羅延,以此天之神有大力能驅逐一切鬼神;左輔即密跡金剛力士。於印度,則風行安置諸天及藥叉神等,以守護伽藍。

佛教講「隨順眾生」是隨順眾生的佛性,而不是隨順眾生的習氣。眾生本自具備的佛性無有差別,故佛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諸佛菩薩也不舍一眾生「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對於諸佛菩薩而言,無論是「慈眉善目」還是「怒目圓睜」,都是運用善巧方便對治眾生因業力不同所致的各種煩惱,如妄想、分別、執著等,最終要使眾生開啟本就屬於自己的佛光。

佛教顯教所表現的菩薩,多半是慈眉善目,眼睛半開半閉的。這是順世之法,順應世間人的觀念,認為修佛道之人應該是這麼一副善良的模樣。顯教也認為,用惡眼瞪人都是犯菩薩戒的。

但實際上,菩薩也有走逆法的。因為光靠善良的模樣不能教化所有的眾生,必要時要用相反的教法,顯金剛怒目相,讓人見了畏懼,因而不敢起妄念。

好了,佛教:金剛力士,金剛怒目顛撲不破,以逆法警惕眾生不可起妄念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如有不同意見還請補充。

最後想說一句,許多人認為學佛是為了看淡俗世中的一切事物,這固然沒錯,可佛教同樣提倡教導眾生放下的同時,也是為了大家在未來能更好地拿起,所以在生活之中,除了要以諸佛菩薩的慈悲來布施給更多有幫助的人,更應具有金剛力士的精神,一邊好好生活,一邊戰勝內心的妄念!

相關焦點

  • 源自佛教的成語「金剛怒目」
    源自佛教的成語「金剛怒目」 金剛怒目 形容面目威嚴,令人生畏。如魯迅《且介亭雜文末編·我的第一個師父》:「不料他竟一點不窘,立刻用『金剛怒目』式,向我大喝一聲。」金剛是佛寺山門的守護神,左右各一。金剛頭戴寶冠,裸上身,作憤怒相。
  • 寺院裡為何金剛怒目,而菩薩卻總低眉?
    路遇小沙彌,遂問道:「金剛為何怒目?菩薩為何低眉?」小沙彌應答:「金剛怒目,所以降服四魔;菩薩低眉,所以慈悲六道。」薛道衡聽聞,疑惑頓消,心下嘆服。佛典中所說的「金剛」是佛菩薩的侍從力士,因手持金剛杵而得名;「菩薩」是努力於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的人。
  • 佛教,「菩薩心腸」與「金剛怒目」都是慈悲
    《增一阿含經》說:「諸佛世尊,成大慈悲,以大悲力,弘益眾生。」諸佛菩薩能夠度眾不倦,就是因為有慈悲為原動力。一般人大多以為慈悲就是非常溫柔、非常慈祥,事實上,在佛教裡,菩薩低眉固然是一種慈悲,可是有時金剛怒目,也不失為有力的慈悲!好像宇宙之間,春天的和風,夏天的雨水,雖能使萬物生長;秋天的嚴霜,冬天的寒雪,更能使萬物深耕營養,所以菩薩低眉,金剛怒目都是慈悲,都是慈悲的表現。
  • 勇猛堅固慧力廣大、侍佛演教護僧伽藍的護國仁王金剛二大士
    年 木質日本妙高院三十三間堂二金剛力士鎌倉時代 木質日本興福寺二金剛力士鎌倉時代 檜木造金剛力士是有著特殊力量與智慧的佛教護法,或特指密跡金剛,或專指那羅延天與密跡金剛,佛教在印度盛行時,四眾常奉諸天及藥叉神像等以守護伽藍。[1]《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中佛陀特派遣持金剛杵的金剛手菩薩(密跡金剛)等五位力士為建立正法的國家護法[2]。在這樣的傳統與因緣下,那羅延天與密跡金剛成了最具代表性的「金剛力士」,被尊為「護國仁王金剛大士」。他們不僅威風凜凜鎮守山門,現忿怒相降妖除魔,更是智慧廣大,正法緣深。
  • 佛教神仙級別排名
    首先,佛教是沒有等級之分的,佛法中提倡眾生平等,人人皆可成佛,只要放下一切執念,就有成就佛果的機會。但是根據修行高低的不同,佛教也出現了上下之分。佛教中修行到最高境界,就能成就佛位。阿彌陀佛,是西方極樂世界教化眾生的導師,《無量壽經》記載:在過去久遠劫以前世自在王佛時代的世界中,有一個國王聽聞了世自在王佛的說法後,內心充滿愉悅喜樂,發起趨向無上菩提正覺的真實向道之心。放棄國土捐舍王位,出家作沙門,名為「法藏」。
  • 佛教:眾生平等的含義其實是這個,不要曲解了!
    點擊關注阿宣說事兒,持續獲取更多精彩內容呀「眾生平等」的認知!眾所周知,佛教講求的士眾生皆苦且眾生平等,但是為什麼還要分佛陀菩薩?這個問題士當今所熱議的話題,若是想討論何為「眾生平等」,那就得看你如何定義的。
  • 「臘八粥」又稱「七寶五味粥」 與佛教又有何淵源?
    南朝梁宗懍《荊楚歲時記》曰:「十二月八日為臘日……村人並擊細腰鼓,戴胡頭,及作金剛力士以逐疫。」宗懍還引用了《呂氏春秋·季冬記》、晉郭璞《玄中記》和東漢張衡《東京賦》等,講述當時人們在臘八這天的主要活動是「逐疫」。而逐疫的主要形式是演「儺」而非喝粥。「儺」有歌有舞,舞者要戴上假面具,手執戈盾斧劍等兵器,作驅趕鬼怪之狀。
  • 佛教八大菩薩的來歷
    而且,觀世音菩薩最能適應眾生的要求,對不同的眾生,便現化不同的身相,說不同的法門。在佛教的眾多菩薩中,觀世音菩薩也最為民間所熟知和信仰。  唐寧以來,民間信仰的有三十三變化觀音。密宗造像有六觀音、七觀音等變化。六觀音是十一面觀音、不空羅索觀音、千手千眼觀音、如意輪觀音、馬頭觀音和準提觀音。另外加上聖觀音,稱為七觀音。
  • 佛教:大日如來是佛教密宗中的根本佛?至高無上,能力強大
    在佛教的密宗中,有著諸多菩薩、天神以及佛,但是這些神靈都由一個至高無上的本尊佛所領導,這尊佛是大日如來。大日如來在佛教密宗有著非常高的地位,是其中地位最高的佛尊,也是佛教密宗中所信奉的最高神靈。在這世間的所有佛土上的佛教,都是由釋尊開始,所以才將釋迦牟尼佛作為「根本的教師」,而毗盧遮那佛則是真言密教的教主,其實兩尊佛是同體的,毗盧遮那佛是法身佛,而釋迦牟尼佛則是化身佛,二者並不衝突。
  • 天仙月:金剛怒目被開發成功?精銳大佬105w秒WJB金剛怒目鞋子
    金剛怒目自從被放出來以後逐漸的銷聲匿跡,其作用是用自己64點憤怒給隊友增加80點憤怒很多指揮都認為是雞肋特技,自己有這麼多憤怒還不如控制對面憤怒來得划算!那麼最新精銳大佬花費105萬秒130級無級別金剛怒目鞋子,是炒作還是金剛怒目真的被開發成功,要崛起了?
  • 佛教:念咒語的時候如何觀想才能夠利益眾生?
    在佛教裡有許多咒語和真言,比如楞嚴咒、大悲咒、準提神咒、往生淨土神咒、觀音靈感真言等等。許多不懂佛法的信眾對咒語的真實利益不明就裡,甚至因為缺乏智慧而將其視為一種迷信,覺得咒語就是能夠得到佛菩薩感應的一種神秘力量。小編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任何事,如果你執著於從中獲利,那就走偏了。
  • 佛教中的四大天王
    又因他能賜予眾生以福慧與利益,所以被奉為「七福神」之一,因此在四大天王中信徒最多。多聞天王居住在須彌山半山腰北方的水晶堙,統領著無量的夜叉,鎮守在北方,是佛教中的護法天神,也是閻浮提世界北方的守護神。多聞天王一般形象為神王形,左手持寶塔,塔在佛教中一般象徵佛意,所以在此象徵護持佛意;右手捧寶棒,那是它的三昧耶形態;腳踏兩隻惡鬼,象徵徵服邪惡。
  • 佛教說的須彌山就在喜馬拉雅山所在的位置!
    又比如時輪金剛裡就描述過人體內的所有血管、包括毛細血管,它們的總長度加起來可以達到驚人的數值,這些都與現代科學的結論不謀而合。至於俱舍、時輪金剛所描述的三千大千世界的時空範圍,更是令現代天文觀測望塵莫及——人們日益了知的銀河系,在佛法的宇宙系統中只是無數個世界中的一個小範疇而已。而佛教區別於一切外道的關鍵所在——對空性的揭示,更是被量子力學等現代科學理論一一證實。
  • 生命形態的轉變:佛教死亡觀
    人死之後,並非形神皆滅,佛教在吸收印度教「業報輪迴」的思想的基礎上,釋迦牟尼在禪思中思察生死輪迴因果本末的基本方法或所依據的基本原理,是被強調為佛法理論基石乃至佛法代稱的「緣起法」。此一法則,可用《雜阿含經》裡的偈語:「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所概括。
  • 佛教「智慧」的內涵和現實意義的探討
    佛教經典裡的《金剛經》又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心經》又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兩部經典講的都是眾生如何放下「我執」,得到智慧,了悟生死,得以從生死煩惱的苦海中,渡到不生不滅、清淨安樂的境地,也就是到達佛陀開示給我們的「彼岸」。實際上,《金剛經》和《心經》都是講如何得到智慧的重要佛學經典。淨空法師說, 「佛法所求的是智慧,佛法是智慧的教育」 ,「佛法自始至終講的是高度智慧」 。
  • 佛教的宇宙觀和人生觀,你真的了解嗎,最偉大的就是眾生平等
    因此西方學術界中有的佛學專家認為佛教是唯一無神論的宗教。總之,這無邊無際的空間,無始無終的時間,無量無數的眾生,悉依因果法則而生而有,而變而滅,就是佛經上所說的宇宙。人生觀佛教人生觀是指對人生的目的、價值及個人立身處世的態度的一種根本見解。俗話說「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由於各人的環境感受不同,因而對人生的看法也各有差異。下面分三方面來談佛家的人生觀:人生的究竟。
  • 佛教吠陀三神:火光尊、日宮天子、風神
    在佛教的眾多代表人物之中,大家只知諸佛菩薩法力神通,各有寓意,卻對佛門中的護法所知甚少,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佛教吠陀三神:火光尊、日宮天子、風神。密號護法金剛。此尊有各種形像,在胎藏現圖曼荼羅中,火天位於外院東南隅,為仙人形,具有四臂,右二手分別持三角印、念珠,左二手分別執澡瓶、仙杖,住於火焰中。據《大日經》卷記載:「火天真言為「南麼三曼多勃馱喃 阿揭娜曳 莎訶『』。「南麼三曼多勃馱喃」為歸命諸佛之義,「阿揭娜曳」為火之義。以阿字為種子,以一切諸法本不生之故,即歸於金剛之智體。
  • 雪中悍刀行:菩薩低眉渡六道,金剛怒目降四魔——白衣僧人李當心
    金剛怒目,震驚天下。天下第二王仙芝曾評價說『世間金剛境,唯有白衣僧人李當心一人得其精髓,天象氣魄被曹長卿分去八鬥,而指玄一境,由鄧太阿奪魁』可見李當心的武力水平。李當心在文中相對於其他人而言出現的次數並不多,但是每次出現都令人印象深刻。有不少人說他是雪中防禦力第一,攻擊力不高。
  • 佛教:施藥觀音,以佛法為眾生消除苦痛
    佛教中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三「應身相」最受民間推崇,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其中的施藥觀音,首先請看這施藥觀音顯靈的歷史故事:寂靜施藥觀世音,尋聲救苦難思議;諦觀圓照三千界,楊枝淨水洗凡塵。〝施藥觀音〞代表著菩薩無時不在惦念世間疾苦,考慮拯救眾生。又常施予良藥,除治眾生身心兩面病苦。施藥觀音因能施予良藥,除治眾生身心病苦而得名。施藥觀音是施與良藥除治眾生〝身〞〝心〞兩面病苦的觀音。施藥觀音又名施樂觀音,。「施藥觀音」本來稱為「施樂觀音」,因其為眾生消除苦痛,謀取快樂而得名,後來才演變成為「施藥觀音」,某些書籍上還是用「施樂觀音」這個名字。
  • 藏傳佛教象徵符號之星象符號
    太陽(藏文:Nyi-ma)月亮(藏文:Zla-ba)作為我們世界主要的發光體,太陽和月亮在藏傳佛教中是非常重要的星象符號之一。傳統的藏族會將紅色或者金色的太陽視作陰性的智慧,而白色的月亮則代表了陽性的慈悲或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