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佛教的諸多代表人物之中,具有諸多救苦救難的佛菩薩,同樣也有許多威嚴的護法守衛佛學真諦,然而很多人卻只對菩薩眾生的諸佛菩薩虔誠信奉,卻忽視了諸多護法在佛教中的意義,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佛教:金剛力士,金剛怒目顛撲不破,以逆法警惕眾生不可起妄念:
金剛力士,在佛教中叫「那羅延」,乃具有大力之印度古神,又作「那羅延天」。『那羅延「是梵文的譯音,那羅延菩薩就是金剛大力士菩薩,等同於密宗的金剛藏菩薩。這個名稱代表顛撲不破的意思,即在任何時間環境裡都不會被打倒。
這裡的「顛撲不破」可有多層含義的解讀。其一,代表堅定的決心。勤修戒、定、慧,對治自身貪、嗔、痴。時刻「內觀」、「自省」,其實這也是自古「聖賢」的標準之一。
其二,佛學思想本身就具備「顛撲不破」的特徵。以包容的態度為基礎的思想體系和宗教信仰皆展現「大而堅」的特性。以「顛撲不破」的信念領悟「顛撲不破」的真理,也是一個學佛者的基本態度。
「金剛力士」其名意義有二:一是指金剛力士為一人。佛經有云:往昔轉輪聖王勇郡有千子及法意、法念二王子,法意曾誓言,若千位太子成佛時,當為金剛力士,親近於佛,聞諸佛秘要密跡之事。當時之勇郡王即過去之定光如來,千位太子即賢劫中之千佛,法意王子即金剛力士。
第二個意思是指金剛與力士二者。亦有佛經記載載:「金剛」係指不可越守護神,又稱難勝金剛;力士,係指相向守護神,又稱對面金剛。此二尊即一般所稱之「二王尊」,為安置於寺門兩側之金剛神。
亦有於寺門立「右弼金剛」與「左輔密跡」者,右弼即那羅延,以此天之神有大力能驅逐一切鬼神;左輔即密跡金剛力士。於印度,則風行安置諸天及藥叉神等,以守護伽藍。
佛教講「隨順眾生」是隨順眾生的佛性,而不是隨順眾生的習氣。眾生本自具備的佛性無有差別,故佛說:「彼非眾生,非不眾生」;諸佛菩薩也不舍一眾生「皆令人無餘涅槃而滅度之」。
對於諸佛菩薩而言,無論是「慈眉善目」還是「怒目圓睜」,都是運用善巧方便對治眾生因業力不同所致的各種煩惱,如妄想、分別、執著等,最終要使眾生開啟本就屬於自己的佛光。
佛教顯教所表現的菩薩,多半是慈眉善目,眼睛半開半閉的。這是順世之法,順應世間人的觀念,認為修佛道之人應該是這麼一副善良的模樣。顯教也認為,用惡眼瞪人都是犯菩薩戒的。
但實際上,菩薩也有走逆法的。因為光靠善良的模樣不能教化所有的眾生,必要時要用相反的教法,顯金剛怒目相,讓人見了畏懼,因而不敢起妄念。
好了,佛教:金剛力士,金剛怒目顛撲不破,以逆法警惕眾生不可起妄念今天就為大家分享到此,如有不同意見還請補充。
最後想說一句,許多人認為學佛是為了看淡俗世中的一切事物,這固然沒錯,可佛教同樣提倡教導眾生放下的同時,也是為了大家在未來能更好地拿起,所以在生活之中,除了要以諸佛菩薩的慈悲來布施給更多有幫助的人,更應具有金剛力士的精神,一邊好好生活,一邊戰勝內心的妄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