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外圍高清圖像被成功回傳,這次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又立功了

2021-03-06 零號觀察

美國宇航局在2018年發射了「帕克」太陽探測器(Parker Solar Probe),然而該太空飛行器於最近的一次飛越中返回了一張令人驚嘆的金星照片。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帕克發現了一種以前從未見過的輝光,這種輝光可能是這顆不適宜生命居住的行星大氣層中氧氣的產物。其照片特徵出人意料的清晰,這也讓科學家重新評估了帕克相機的靈敏度。

帕克被設計主要用來研究太陽,為了分析太陽的日冕,帕克以驚人的速度移動。它是目前人類製造的速度最快的探測器,相對於太陽的移動速度接近每小時30萬英裡(46.6萬公裡)。藉助於它的多層隔熱罩,帕克能夠以足夠快的速度穿透超熱的日冕,獲取其讀數,並毫髮無損地從另一邊出來。

正是在2020年7月的一次繞金星近距離飛行之中,美國宇航局將「帕克」上的WISPR廣角相機轉向了金星表面。相機顯示了沿著金星邊緣的明亮輝光,這可能是「夜光」。科學家認為這來自氧原子在行星黑暗面重組成分子時發出的一些光子,天文學家最近在火星表面也發現了類似的現象。

也許更有趣的是,這張圖片顯示了金星的表面特徵。你可能知道,金星擁有一個厚厚的,令人窒息的二氧化碳和硫酸的大氣層。大多數儀器根本看不到金星表面,但帕克的快照顯示了阿佛洛狄忒地的黑暗輪廓,這是金星上最大的高地地區。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說法,這次觀測可能會對未來金星研究產生兩個顯著的影響。首先,帕克的WISPR相機對紅外線波長的敏感度可能比團隊了解到的要高——他們目前正在進行實驗室測試,看看帕克能看到的紅外線有多深。這可能會為研究太陽周圍的塵埃開闢新的途徑。其次,可能存在一種波長較大的紅外光,它充當了穿過金星大氣層的「窗口」。

那麼圖像中的條紋又代表什麼呢?科學家們仍在討論這個問題。目前的看法是,這是帶電粒子從塵埃上反彈的結果。條紋的數量因帕克在軌道上的位置而有所不同,隨著我們對金星研究的不斷深入,或許很快就會找到答案。

相關焦點

  • 變推發動機再次立功!探月工程第三次成功落月,美國這次選擇沉默
    根據美國宇航局的消息,美國這次選擇了沉默,沒有更新與嫦娥五號的任何消息,而且發布可要與工業界合作,從月球上收集資源的消息,看來嫦娥五號帶回的月壤,美國是肯定沒份了。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29期12月1日晚上23時11分,我們國家探月工程三期任務、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在月球正面風暴洋成功落月,西經51.8°,北約43.1°!非常振奮人心,著陸之後已經開始傳回圖像數據!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這是我們第三次成功在月球實施軟著陸,無人探月成功率100%,世界第一!
  • 「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原標題:「洞察號」無人探測器成功登陸火星並傳回首張圖像)
  • 在日本之後,美國航空宇航局探測器今日也成功登錄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該探測器配備了三個氮氣瓶,所以應該至少還有兩次成功採樣的機會。研究(Bennu)還有其他重要原因:美國宇航局從它上面收集的數據可能有助於為未來嘗試小行星採礦任務提供信息。小行星是45億年前太陽系形成時留下的古老巖石碎片。
  • 金星上有生命?最新證據可能會推動美國宇航局向金星派出探測器
    美國媒體AXIOS在9月14日(周一)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金星雲層中一種氣體的證據表明,那裡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自然天文學》雜誌上的新研究報告稱,在金星的大氣層中首次發現了磷化氫:一種可能的生命標誌。
  • 金星上有生命?最新證據可能會推動美國宇航局向金星派出探測器
    美國媒體AXIOS在9月14日(周一)報導,根據今天發表的一項研究,金星雲層中一種氣體的證據表明,那裡可能存在某種形式的生命。對金星雲層的探訪,也可以幫助填補金星表面之上是否存在生命的關鍵碎片。美國宇航局
  • 美國宇航局的探測器成功在貝努小行星取樣
    美國宇航局正在等待確認採樣情況。圖源:NASA/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撰文:MICHAEL GRESHKO   編者按:10月23日,美國宇航局OSIRIS-REx任務團隊已確認探測器在10月20日的接觸中採集到了相當分量的小行星貝努表面樣品。事實上,探測器採集的樣品過多,導致採樣裝置卡住關不嚴,部分樣品又漏了出去。
  • 美國宇航局金星探測器任務提前,金星大氣到底有沒有生命存在呢?
    金星是最不可能擁有生命的星球,它的表面環境是什麼樣子我就不多說了,但是在一定軌道高度(60公裡左右),那裡的大氣層溫度是30攝氏度左右,這不是新的發現,但是本次新發現就是在這個高度發現了磷化氫。每10億個金星大氣層粒子中有20個是磷化氫粒子,大家聽著好像太少了,但是其實這個量已經很多了。自然是可以產生磷化氫的,但是不可能有這麼多,所以科學家們結合兩個設施的數據,多次觀測確定金星大氣層擁有磷化氫。磷化氫是一種廢物,是厭氧細菌排出的廢物,就好像我們排出的二氧化碳一樣。
  • 美國宇航局將首次發射探測器「觸摸」太陽
    如今新型的複合材料,使製造探日探測器成為可能。供圖:NASA/SDO撰文:Rachel Hartigan Shea迄今為止,美國宇航局完成了許多壯舉,他們將太空人送上了月球,向星際空間發射的第一顆探測器已經飛出太陽系。然而,他們還沒有向太陽發射過探測器。原因何在?當然是太陽太過炙熱了。
  • 繼日本後美國宇航局(NASA)Osiris-Rex探測器今日成功登陸小行星
    美國宇航局今日剛剛將一艘宇宙飛船降落在一顆小行星上,如果一切按計劃進行,它將從小行星表面帶回一些灰塵、泥土和卵石樣本。在2億多英裡外,美國宇航局和它的工程夥伴洛克希德 · 馬丁公司,指示飛船降落到一個叫做貝努(Bennu)小行星(具有潛在危險的小行星)的太空巖石表面進行了歷史性的短暫著陸。然後僅僅在5到10秒內,探測器應該已經從小行星表面採集到了樣本。它將把這個行星上的樣本帶回地球。
  • 探測器看到金星了
    美國當地時間周日,美歐聯合發射的太陽軌道探測器(Solar Orbiter)掠過金星,以調整其飛往太陽的軌道方向。太陽軌道探測器在飛行途中需要飛掠多顆行星,而金星只是其飛越的首顆行星。太陽軌道探測器掠過金星的藝術渲染圖太陽軌道探測器在美國東部時間周日上午7點39分到達距離金星最近的位置,當時其距離金星雲頂約7500公裡。該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NASA)和歐洲航天局(ESA)的合作項目,於今年2月發射升空,預計將花費7年時間探索太陽。但為了儘可能接近這顆恆星,太陽軌道探測器需要多次飛掠行星,首先要飛越的就是金星。
  • 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傳回首張圖像
    降落到火星地表的「洞察號」火星探測器示意圖迄今人類發射的全部火星探測器探測器以極快的速度傳回了第一張拍攝的圖像,展示的是遠處的火星地平線,拍攝時半透明的防塵蓋尚未去除,因此可以看到沾滿塵埃的鏡頭畫面。著陸時,著陸區火星Elysium平原的地方時大約是下午兩點,與此同時在任務控制中心,地球上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則是26號的大中午,而在小編所在的中國北京(上海),則是27號凌晨將近4點。美國宇航局對於火星著陸區的天氣預報是:當天最高溫大約零下8度,最低溫大約零下96度;地球上,加州此時25度;北京6度,上海13度。
  • 超詳細解讀:洞察號探測器成功降落火星傳回首張圖像
    著陸時,著陸區火星Elysium平原的地方時大約是下午兩點,與此同時在任務控制中心,地球上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州則是26號的大中午,而在小編所在的中國北京(上海),則是27號凌晨將近4點。美國宇航局對於火星著陸區的天氣預報是:當天最高溫大約零下8度,最低溫大約零下96度;地球上,加州此時25度;北京6度,上海13度。此時在著陸區的火星北半球,正值深秋初冬,和我們地球上北半球的情況差不多。
  • 金星探測器回傳照片!NASA:發現生命痕跡!儘快安排飛船前往
    ,金星原本是一顆適宜居住的行星,是金星人把環境搞壞了,然後金星文明就遭遇了毀滅,當然這樣的說法有人信也有人對此嗤之以鼻。金星探測器回傳照片!因為這很多可能說明金星上面是存在生命的。科學家們調來大量的金星探測器回傳的照片,想要從中讀取出一些蛛絲馬跡,但是顯然科學家光從圖片是無法獲取關鍵性信息的,然而科學家經過仔細研究,發現在金星大氣層上方50-60千米處有一個環境溫度非常合適生命生存的地方。
  • 最成功的星際探測飛船「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失聯
    在25年前的今天,1995年10月12日(農曆1995年閏8月18日),「麥哲倫」金星探測器完成科學使命。美國「麥哲倫」探測器拍攝到的金星圖像1994年10月12日,被譽為最成功的星際探測飛船「麥哲倫」號金星探測器10月12日與地面失去最後的無線電通信聯繫,在過去的5年5個月時間內一直跟蹤這艘無人駕駛宇宙飛船運行的美國科學家為此而在手臂上戴上了黑紗。
  • 美國宇航局早在1978年就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
    美國宇航局早在1978年就在金星上發現磷化氫(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cnBeta:9月中旬,一篇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論文引發了廣泛關注,科學家使用望遠鏡在金星濃密的大氣層上檢測到了磷化氫,這種化合物可能來自有機過程,被認為是金星存在生物的一個重要證據。
  • 美國宇航局提出兩個拯救方案,洞察號火星探測器還有救嗎?
    【ALENG 自媒體】10月7日早間自媒體專稿,這個國慶小長假,對於美國宇航局的科學家來說,可能沒有得到片刻休息,因為自從洞察號(Insight)火星探測器著陸火星以來,其中的一個儀器部署出現故障,無法按照預定方案深入火星土壤,導致任務被迫中止,而科學家也是一直在緊鑼密鼓地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
  • 美國探測器回傳照片:火星表面出現異象,專家:或是火星生命活動
    給大家看一張圖片,是不是覺得這很像是原始時代人類的石器,但是如果我說這張照片是探測器在火星上面拍攝的圖片是美國宇航局發射的火星探測去好奇號火星車在火星上面拍攝的。美國探測器回傳照片:火星表面出現異象,專家:或是火星生命活動!
  • 美國探測器從木星軌道發回大量高清圖片(內附35張)
    這個過程傳統上是由NASA內部完成的,因為從外太空探測器收到的圖像數據往往需要裁剪、優化和重建。預警:下面有N個圖,能看到最後的都是真愛!朱諾號簡介:朱諾號木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朱諾」由美國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建造,宇航局下屬噴氣推進實驗室負責整個探測任務的運行。
  • 美國宇航局確認新視野號探測器已於今天甦醒,將工作到2038年
    【ALENG 自媒體】美國宇航局(NASA)今天通過其官方網站確認,此前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已經於當地時間6月5日晚成功從冬眠狀態甦醒過來,即將開始一場為期2年多的新的探測任務:對位於柯伊伯帶的一顆冰凍天體2014 MU69進行探測。新視野號探測器是為了完成對冥王星的探測任務而發射的。
  • 美國宇航局公布最新拍攝的木星衛星圖像(圖)
    「新視野號」發回的木星四大衛星圖片,從左到右依次是:木衛一(Io)、木衛二(Europa)、木衛三(Ganymede)和木衛四(Callisto)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5月2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導,美國宇航局近日公布了飛往冥王星的「新視野號」探測器在途中拍攝的木星照片,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展現了木星的大氣、木星環、衛星和磁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