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快遞|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Daniel Q. Tan教授:具有高介電強度的納米聚合物電介質研究進展

2021-02-13 介電高分子材料


聚合物電介質由於其高介電強度、耐高壓、低損耗、低等效串聯電阻和漸進失效機制等優點,是許多電絕緣和儲能應用中不可比擬的首選材料。隨著電力電子、儲能系統對極端環境應用需求的日益增長,電介質和電氣絕緣材料的發展出現了一個極好的機遇。

近年來,聚合物電介質材料在電子電氣領域日益凸顯出重要意義,其研究取得了長足進展。

近日,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Daniel Q. Tan教授在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期刊上發表「The search for enhanced dielectric strength of polymer based dielectrics: A focused review on polymer nanocomposites」的綜述文章,著重介紹了具有高介電強度的聚合物薄膜以及納米聚合物電介質材料的研究進展

該綜述追溯了眾多在高儲能和電絕緣應用中,如何提高聚合物電介質的介電強度的工作,討論過去15年來商用聚合物薄膜實驗室級聚合物介質納米復電介質電容器和電纜絕緣方面的優勢和挑戰。通過設計無機納米填料、塗層和聚合物基質的納米介電工程等方法,在提高電介質材料介電性能方面已取得了顯著進展。

   圖1. 介電聚合物在電氣元件和電子系統中的應用


文章首先介紹了聚合物電介質在電容器和電纜/電線絕緣領域面臨的挑戰,回顧了介電材料在電容器和電纜應用中提高介電強度方面的研究進展。

圖2. 介電材料研究的進展

接著,文章系統綜述了提高聚合物和納米複合材料介電強度的幾種主要技術途徑,包括在納米顆粒摻雜、填料-聚合物界面工程和薄膜表面塗層等。重點研究了包括核殼結構的合理設計、低維填料和導熱填料以及聚合物薄膜的無機表面塗層對界面的貢獻作用。同時,還探討了介電機制和界面對電荷輸運陷阱可能產生的積極作用(獲得更高的擊穿強度)。最後,文章對介電薄膜技術的發展需求進行了展望,提出低維高導熱填料/塗層電介質材料的研究是未來重要的科學研究課題。

文章連結: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pp.49379

有廣度,更有深度,訂閱介電高分子材料查看全部往期文章

相關焦點

  • 氟化鈣—用於二維電子器件的超薄高k電介質材料
    然而,由於六方氮化硼具有較低的介電常數(≈3.9),在以六方氮化硼為電介質的超大規模器件中會出現高漏電流和過早的介電擊穿現象。另外,可擴展方法(例如化學氣相沉積)合成六方氮化硼的過程中需要非常高的溫度(> 900°C),並且製得的六方氮化硼包含大量的原子級尺寸的非晶區,從而降低了其均質性和介電強度。
  • 中科院陳學思教授Prog. Polym. Sci:電紡聚合物生物材料
    近日,中科院陳學思教授等人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上發表題目為「Electrospun polymer biomaterials」的綜述,該綜述主要介紹了電紡絲聚合物生物材料的最新進展,包括不同的結構、表徵、應用和發展前景。圖1 可用於生物醫用的電紡纖維。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實驗和理論結構均表明填料-聚合物基體的界面對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電和電卡性能的調控具有決定性作用。比如,通過適當的界面設計來調控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極化,可以使其超過單純陶瓷或聚合物的電極化。
  • :分子尺度解析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界面效應
    實驗和理論結構均表明填料-聚合物基體的界面對鐵電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的介電,壓電,熱電和電卡性能的調控具有決定性作用。比如,通過適當的界面設計來調控納米複合材料的電極化,可以使其超過單純陶瓷或聚合物的電極化。文獻中廣泛引用的模型即多核唯象模型,是由Tanaka等於2005年提出的(IEEE Trans. Dielectr. Electr. Insul. 12, 669 (2005))。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
    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研究人員概述了近幾十年來材料科學領域中一些引人注目的高鉀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 【科研進展】高k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極大的提高了紅外探測器等電子儀器的性能!】
    活躍在這一大分子科學領域的科學家們分享了他們在催化劑、單體和各種合成技術中設計的納米顆粒方面的知識,從而創造出各種納米複合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現在是當代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摘要高介電常數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廣泛應用於柵介質、致動器、紅外探測器、可調諧電容器、電光器件、有機場效應電晶體和傳感器等技術領域。研究人員概述了近幾十年來材料科學領域中一些引人注目的高鉀聚合物納米複合材料。
  • 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今年新增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專業
    作為目前國內唯一一所引進以色列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的,國內第一所理工類中外合辦的大學,廣東以色列理工學院在理科類科研項目上頻頻取得好成績。大二期間,陳林泓參與了Jacob Katriel教授主講的《量子化學》課程,因在課程考試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被Jacob教授邀請參與計算極限電荷下的類氦原子能量項目。2019年的暑假期間,陳林泓留校正式加入研究工作,而後受Jacob教授推薦,由學校經費支持,和James S. Wright博士一起前往俄羅斯杜布納聯合核子研究所進行學習。
  • 工學院於海峰團隊合作發表嵌段聚合物模板法製備無機納米粒子進展...
    無機納米粒子在性質上有別於其塊體材料,因此成為很多領域,如儲能催化等領域的研究熱點。無機納米粒子的形狀和尺寸對於納米粒子的性質具有重要的影響,因此納米粒子形狀和尺寸的精確控制在納米粒子的製備過程中至關重要。以嵌段聚合物為模板製備納米粒子是精確控制納米粒子尺寸和形狀最穩定的方法之一。
  •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科研進展】多相碳納米纖維/聚乙烯複合材料介電性能 2020-12-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科院高介電常數薄膜材料研究取得進展
    作為二氧化矽的潛在替代品,兩種材料可使半導體器件的尺寸在縮小到65納米或更小時,繼續遵從「摩爾定律」,在對現有設備進行一定工藝流程改造後,生產出更小、更快的晶片。  兩種材料優異性能的發現,由摩託羅拉中國研究院、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和南京大學共同研究取得;它們將作為金屬氧化物半導體場效應管器件一種新的柵介質(絕緣層)獲得應用。
  • 綜述:納米發電機助力自供電氣體傳感
    蘇州大學孫旭輝教授團隊在本刊發表的題為「Nanogenerators for Self-Powered Gas Sensing」的綜述文章被web of science評為熱點論文。2006年,王中林教授團隊首次將自供電體系引入納米領域,提出「納米發電機」的全新概念,包括壓電納米發電機和摩擦納米發電機等,即將摩擦機械能轉化為電能輸出。   因此,將半導體材料的壓電或摩擦生電性能與其氣敏特性結合起來,應運而生出自供電氣體傳感這一全新的研究領域。
  • 一份納米微波陶瓷粉體的工藝總結! 5G介質濾波器對粉體要求及其粉...
    選擇適當的電解質作為分散劑,使納米粒子表面吸引異電離子形成雙電層通過雙電層的庫侖排斥作用使納米粒子之間發生團聚的引力大大降低
  • 納米光催化技術在光有機合成、高分子聚合中的應用進展
  • Ian manners院士《Nature Reviews Mater.》重磅綜述:π-共軛聚合...
    近日,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的Ian manners教授在《Nature Reviews Materials》上發表了題為「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through π-conjugated polymer self-assembly」的綜述文章,綜述了以自組裝和微流體等方案來製備
  • 納米結構的柵極電介質:有助提升有機薄膜電晶體穩定性!
    柵極通過一層薄電介質與有機半導體材料分離。喬治亞理工學院開發的架構獨特性在於,這種電介質使用了兩種元件:含氟聚合物和金屬氧化物層。我們與喬治亞理工學院的教授 Samuel Graham 展開合作,開發出一種複雜的納米疊層勢壘,它可以在低於110攝氏度的溫度下生產,當作為柵極電介質使用時,使得電晶體可以承受得住浸入鄰近沸點的水中。」
  • 東華大學劉豔彪教授團隊【綜述】電活性碳納米管濾膜研究進展
    近日,東華大學環境學院劉豔彪教授團隊與哈佛大學Chad Vecitis教授和南京大學高冠道教授在《化學研究述評》(Accounts of Chemical Research)聯合發表了題為「電活性碳納米管濾膜在環境方面的應用與展望
  • 我校龍雲澤教授、西拉姆院士團隊在《材料科學進展》發表電紡納米...
    新聞網訊 近日,我校物理科學學院龍雲澤教授、西拉姆院士團隊在國際著名期刊《Progress in Materials Science》(《材料科學進展》,SCI影響因子23.7)發表了題為「Conductive Polymer Ultrafine Fibers via Electrospinning
  • 張晗教授綜述:二維熱電材料研究進展
    2 綜述了基於微納器件的單層/少層二維材料本徵熱電性能測試方法及研究進展。3 討論了基於二維材料的光-熱電效應在自供電光電器件中的應用進展及機制。內容簡介近年來,大量的理論預測表明,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第四主族硫族化合物、黑磷、MXene等在內的二維材料具有非常優異的熱電性能,實驗也證實這些材料具有較大的應用潛力。近日,深圳大學張晗教授等人發表綜述,詳細總結了二維材料在熱電領域的研究進展。
  • 電介質產生介質損耗或介質損失原因
    在電壓作用下,電介質產生一定的能量損耗,這部分損耗稱介質損耗或介質損失。電介質產生介質損耗或介質損失原因主要因為電介質電導、極化和局部放電。一、電介質電導引起的損耗在電場作用下電介質電導(又稱漏導)產生的洩漏電流會造成能量損耗。這種損耗在交流與直流作用下都存在,且這種損耗與極化、局部放電引起的損耗比較是很小的。
  • 廣東工業大學綜述大分子光引發劑
    近日,廣東工業大學材料與能源學院劉曉暄教授團隊與法國University of Haute Alsace的Xavier Allonas教授在《Progress in Polymer Science》上發表了題為「Progress in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