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款接觸式化學發光成像系統-E-BLOT Touch Imager

2020-09-10 深圳木馬工業產品設計

E-BLOT聚焦生命科學領域,

從蛋白領域切入,

為科學家提供創新的研究工具。

聯合木馬打造e-Blot Touch Imager,

全球首次革命性的將接觸式成像方式

應用到WB化學發光成像領域,

極大的提升了成像的靈敏度、

動態範圍和成像速度。

將WB成像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


由於不需要光學透鏡,

掃描儀的體積比通常使用的CCD相機小20倍

為實驗室研究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

強大的電檢測器和直接光學採集的方式

也使觸摸成像儀具有比膠片和CCD更高的相機靈敏度。



觸摸成像器使用電子感光單元

代替傳統的光圈來進行數據採集,

這使得它能夠在像筆記本電腦一樣小的設備上

進行生物科學實驗,

而不像以往一樣在暗室中進行實驗。


E-BLOT觸摸成像器將複雜的技術

轉換為簡單的幾何設計語言,

該語言系統地存在於所有組件中。


客戶名稱:

上海易孛特光電技術有限公司

服務內容:

外觀設計 結構設計

創作時間:

2017

近期閱讀精選、

更多深圳木馬工業產品設計的信息請點擊「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全球首款western接觸式成像設備在慕尼黑生化展亮相
    11月17日上午,易孛特光電全球領先的接觸式無損定量Western blot成像儀器TOUCH IMAGER發布會準時開啟,先進的產品性能吸引了諸多參會者駐足觀看。通過創新,WESTERN BLOT首次使用感光晶片接觸式成像方法,相比冷CCD成像,靈敏度提高了三個數量級,大於95%的樣品1秒極速成像;定量範圍提高了2個數量級。
  • 從冷CCD成像到接觸式成像,「易孛特」如何聚焦大生命科學領域
    Touch Imager,應用於Western Blot實驗中的蛋白質定性和定量分析、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化學發光成像及分析、Dot blot化學放光成像及定量分析以及同位素
  • 從冷CCD成像到接觸式成像,「易孛特」如何聚焦大生命科學領域?
    實驗中的蛋白質定性和定量分析、Southern blot,Northern blot化學發光成像及分析、Dot blot化學放光成像及定量分析以及同位素直接成像。將接觸式成像方式應用到Western Blot化學發光成像領域,eBlot Touch Imager極大地提升了成像的靈敏度、動態範圍和成像速度,也將Western Blot 化學發光成像帶入一個全新的時代。「現有的Western成像方法已無法滿足日益增加的低豐度蛋白樣品成像的需要。」易孛特的CEO張濤說。2017年,易孛特創立。
  • 突破傳統光學衍射極限:新一代Nanoimager可輕鬆實現超分辨螢光成像
    英國Oxford Nanoimaging公司最新推出的超分辨螢光顯微鏡—Nanoimager,由牛津大學Achillefs Kapanidis教授團隊經過8年時間研發而成,是全球第一臺大視野單分子FRET顯微鏡,將以超強的解析度在單分子示蹤、活細胞成像、蛋白互作、3D成像等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核心期刊對WB發表的要求--Azure凝膠成像系統助力
    Azure凝膠成像系統Azure公司秉承實事求是,尊重科研的態度,Azure凝膠成像系統化學發光方法由於其自身的半定量和一次僅能進行單一的信號採集,所以才會有這麼多學術造假的文章出現,化學發光檢測的局限性就體現出來了。
  • 新一代螢光顯微鏡可輕鬆實現超分辨成像
    英國Oxford Nanoimaging公司最新推出的超分辨螢光顯微鏡—Nanoimager,由牛津大學Achillefs Kapanidis教授團隊經過8年時間研發而成,是全球第一臺大視野單分子FRET顯微鏡,將以超強的解析度在單分子示蹤、活細胞成像、蛋白互作、3D成像等研究領域發揮重要作用。
  • 承德市首套熱成像非接觸式人體測溫系統在雙灤啟用
    日前,承德市首套熱成像非接觸式人體測溫系統在雙灤區啟用,該設備可對進出人員的體溫進行自動化測量及預警,實現精準抗疫。該系統的主要設備是一臺熱成像測溫攝像機,凡是出入人員都由一名操作人員有序引導至指定位置,進行體溫檢測,而一旁的電腦上,可以精準顯示出一定範圍內的人體體溫。「設備主要是利用紅外測溫的系統,它的主要優點是測溫時間短、測量準確,基本上2秒之後就顯示了,我們設定體溫是大於37度4就會觸發報警,這個設備特別方便、快捷。」
  • 科學網—Roche電化學發光檢測系統 成體外診斷領跑者
    ■薛坤 二十年前,羅氏(Roche)電化學發光檢測系統在全球上市 如今的Roche電化學發光檢測系統,已經從1010/2010發展到e 411、e 601、e 602;檢測項目已增加到105項;檢測速度已加快到170 測定結果/小時。在全球,每天約有3.5萬臺Roche電化學發光檢測系統在同時運行,平均每一秒鐘就有60個檢測結果在電化學發光平臺上產生。 Roche電化學發光檢測系統已成為體外診斷中免疫發光檢測系統的領跑者。
  • Pearl Imager活體成像系統——靈敏,簡單,高效的螢光成像技術
    分子成像技術就是利用非侵入性的活體影像檢測來提供疾病特異性的分子信息,其操作簡便及直觀性成為研究小動物活體成像的一種理想方法。利用這種成像技術,可以直接實時觀察標記的基因及細胞在活體動物體內的活動及反應.利用光學標記的轉基因動物模型可以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過程,進行藥物研究及篩選等。     活體動物體內光學成像技術一般分為生物發光和螢光成像。
  • 新聞速遞|Azure SapphireRGBNIR和C400成像系統落戶中國中醫科學院...
    Sapphire™ 雙模式多光譜雷射成像系統Sapphire™雙模式多光譜雷射成像系統是市場上唯一一臺同時具有雷射近紅外螢光,雷射可見螢光,化學發光,可見光,磷屏成像功能的掃描成像系統>Cy5/Cy3/Cy2可見螢光Westerm blot檢測。
  • western blot 實驗從技術角度,教你如何辨別成像儀
    我們都知道,目前western blot 實驗是研究蛋白質中最常見、最經典的一種實驗技術,可與眾多實驗技術搭配,為蛋白質研究保駕護航。但其耗時長、步驟多、變量雜,而我們在結果成像中,最關心的點有哪些呢?這些我們最關心的點,又體現在成像儀的哪些方面呢?
  • ...成像再添新技術:鞠熀先教授提出細胞膜蛋白成像的電致化學發光...
    昨日小南推文電致化學發光(ECL)集成化學發光高靈敏度和電化學電位可控性的優點,在分析化學與臨床醫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基於釕聯吡啶衍生物的ECL免疫分析方法是疾病標誌物檢測的主要手段之一。
  • AIE近紅外化學發光材料用於深部組織成像
    背景介紹:螢光成像由於具有高靈敏性和解析度的優點被廣泛應用於生物組織實時成像,然而其組織穿透深度受到激發光穿透深度有限的限制和生物組織背景螢光的幹擾。由於無需外源激發光照射,化學發光材料在深度組織穿透成像領域具有潛在的優勢。
  • 發光學報 | 稀土發光材料在近紅外二區成像中的應用
    在眾多的近紅外二區螢光納米材料中,稀土發光納米材料因具有化學穩定性和光穩定性好、發射帶窄、發光顏色和壽命可調等優點受到研究人員的廣泛關注。近日,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張洪傑院士和王櫻蕙副研究員團隊在《發光學報》上發表了題為「稀土發光材料在近紅外二區成像中的應用」的綜述文章。
  • 南京大學鞠熀先教授提出細胞膜蛋白成像的電致化學發光方法
    電致化學發光(ECL)集成化學發光高靈敏度和電化學電位可控性的優點,在分析化學與臨床醫學中得到廣泛的應用。其中,基於釕聯吡啶衍生物的ECL免疫分析方法是疾病標誌物檢測的主要手段之一。量子點(QDs)具有尺寸可控、高發光效率和窄的發射光譜,並在2002年被發現是一種理想的ECL發光體(Science 2002, 296, 1293)。
  • 《AFM》近紅外化學發光探針用於超氧陰離子和過氧亞硝酸鹽​成像
    化學發光成像分析靈敏度高。
  • 高性能角分辨陰極發光成像的網絡研討會
    使用SPARC陰極發光成像光子晶體我們很高興地宣布,我們將於6月21日下午3點(AEST)舉辦陰極發光網絡研討會(CL)。網絡研討會將重點覆蓋使用陰極發光研究納米光子學,地質學和納米材料科學。參與者將有機會了解不同類型的CL技術,以及它們如何適用於不同的研究領域。之後,將展示delmic公司SPARC系統的實驗設置以及如何實現角分辨CL成像。研討會也會演示納米光子學,材料科學和地質學領域的幾個真實案例,期望給您一個直觀認識。
  • Western blot實驗室實操+原理
    WB流程圖western blot即免疫印跡試驗是一個非常非常重要的實驗技能
  • 偏振成像技術
    [4]Fei Liu, Xiaopeng Shao, Jie Xu, and Pingli Han, Design of a circular polarization imager for contrast enhancement in rainy conditions[J], Applied Optics,2016
  • Western blot 實驗步驟
    Westernblot 的實驗基本原理:本實驗是對蛋白進行定性和半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