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目前在我國40歲以下的人群中,膝骨關節炎的患病率為10%~17%; 60歲以後,患病率飆升到50%;到了75歲,80% 的老年人都不能逃脫,遠超過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一些年輕人因為長期跑步、爬山,又不懂得保護膝蓋,也造成膝蓋軟骨的提早磨損和受傷。
對於熱愛跑步運動的朋友,是不是特別擔心會損傷自己的膝蓋,數據顯示競技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3.3%,久坐不動人群的關節炎發生率為10.2%,而健身跑步者的關節炎發生率僅為3.5%。由此可見,高強度和過量的跑步確實會引發關節問題,但對於普通健身跑步的人來說,跑步則是有利於關節健康的,所以正確的運動方式能起到保護膝蓋的作用。
了解膝蓋骨關節結構
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關節,上連著大腿骨,下連著小腿骨,前是髕骨,就是膝蓋骨。相對的骨面之間有腔隙,腔內含有少量滑液。它的活動幅度較大,每個關節都有關節面、關節囊、關節腔。某些關節還有韌帶、關節盤和半月板等輔助結構。因為關節經常活動,所以需要有「保護裝置」來減少骨與骨之間的摩擦。
膝蓋承受的壓力之重
日常生活中,膝蓋承受著人體活動的各種衝擊力。體重50kg的人,站立時膝蓋負重為50kg;走路時增加至體重的兩倍;而爬山或者走樓梯時為體重的3~4倍;如果劇烈運動,比如打籃球或者踢足球,膝蓋承受的重量會達到體重的6倍左右;但是有的動作雖然不劇烈,但對膝蓋的影響卻特別大,比如蹲或跪,膝蓋的承重可達8倍,想不到吧!
哪些習慣傷膝蓋
1、久坐不動:長期久坐不動,膝關節的代謝緩慢,肌肉力量也會變弱,反而比運動的人膝蓋更脆弱,生命在於運動不是瞎說的;
2、爬山爬樓梯:上下階梯時,你有沒有隱約聽見你的膝蓋在咯咯咯的響,這是它在痛苦的哀嚎,快要承受不住你帶給它的壓力了,建議上下階梯放慢動作,儘量倚靠扶手以及登山杖等設施;
3、蹲著跪著做家務:前面提到了,蹲著和跪著這兩種平常的動作,卻讓膝蓋承受了不平常的壓力,高達體重的八倍,所以建議做家務的時候儘量減少這兩個動作,能交給掃地機器人的事就不要親力親為了;
4、盤腿坐:盤腿坐時,膝蓋軟骨在受到壓力的同時,還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壓力山大啊,所以建議最好不要兩條腿都彎曲盤在一起,打坐修仙有風險,不是人人都能掌握正確盤腿姿勢的;
5、跳繩:跳繩對人體的衝擊力較大,還要承擔體重的浮動,建議體重過重的人最好不要跳繩,而且跳繩最好選擇塑膠跑道等對跳躍落地有緩衝作用的地面,儘量不要在水泥地長時間跳繩。
6、高跟鞋:穿著高跟鞋時,人體重心前移,膝蓋承受的壓力比穿平底鞋要大得多。
如何保護膝蓋
1、注意保暖,膝關節怕冷、怕風、怕溼。所以膝關節的日常保養要注意少著涼、少受風、少接觸冷水;
2、堅持適當合理的運動,做一些保健操,比如按摩膝蓋、側抬腿、坐位拉伸;
3、改變生活習慣,做家務時減少下蹲和下跪的動作;
4、出行時儘量選擇舒適的鞋子,減少行走對膝蓋的損耗;
5、控制體重,身體重量越大膝關節需要承受的壓力越大,所以美國骨科醫師學會(AAOS)所發布的最新骨性關節治療指南裡推薦:凡是體重指數超過25的,均應該減肥,這也是對關節保護的最直接方法;
6、多補充鈣,儘量多食用含鈣豐富的食物。
參考文獻:[1] Alentorn-Geli E, Samuelsson K, Musahl V, Green CL, Bhandari M, Karlsson J. The Association of Recreational and Competitive Running With Hip and Knee Osteoarthriti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J Orthop Sports Phys Ther. 2017 Jun;47(6):373-390
[2] 年輕時就要學會珍膝 梁明
[3] 如何保護你的膝蓋 周穎
封面圖及配圖來自:pixabay、stocksn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