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曹萍 通訊員 閆洧濤
當前我國老齡化社會不斷加劇,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年底,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2.54億人,有很多老人都患有退行性骨病,其中骨性關節炎很常見。對於這類疾病該如何治療,關節置換手術是否安全?如何保護膝蓋?1月15日,記者採訪了鄭州市骨科醫院關節病Ⅰ科副主任司文騰。
近日,鄭州市骨科醫院來了一對年過七十的老夫妻,兩人都出現了膝關節疼痛、變形的情況,上下樓更是疼痛難忍。鄭州市骨科醫院關節病Ⅰ科鄒士平主任、司文藤副主任檢查後,發現兩人都是嚴重的骨性關節炎,關節間隙變窄,周圍大量骨贅形成,膝關節內翻畸形,傳統的保守治療方法已經很難解決問題,只能通過關節置換手術來治療。
一聽說要換關節,兩人都有些遲疑。但經過醫護人員的詳細講解,而且通過與司文騰副主任的接觸,夫妻倆對司文騰副主任的人品和醫德也產生了深深的信服,決定接受手術。
經過認真充分的準備,夫妻二人同時進行了右膝關節置換術,十天後,又同時進行了左膝關節置換術。兩位老人很開心,因為手術沒有想像的那麼可怕,術中術後沒有太多出血。手術獲得全面成功,術後在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之下,這對老夫妻恢復很快,於術後第二天即下地行走活動。
在走廊裡,時常可以看到二人並肩行走的身影,映著夕陽餘暉,真是一副溫馨幸福的畫面。「我們以後可以旅遊,可以跳舞了!」二老幸福的說。
骨性關節炎的患者屬於退化性疾病,俗稱「老寒腿」,是人的關節特別是軟骨,退行性改變,就像人老了,頭髮變白長皺紋一樣。「骨性關節炎也是人體自然老化的表現,只是有個體差異,每個人出現症狀早晚,輕重不同罷了。」司文騰說,通常採取理療、針灸、按摩、止疼等保守療法,最終手術關節置換是目前解決根本問題的唯一辦法。
很多人一聽說要換關節,覺得有些害怕,其實關節置換目前已經是非常成熟的技術了。「手術原理和鑲牙戴個金屬牙套有點像,是將磨損的關節軟骨表面削除,套上金屬套,屬於非常成熟的常規手術,目前的技術水平和假體材料,置換後的關節一般可以用三十年左右,大家可以放心。」
當然,最好是在生活中好好保護膝蓋,避免出現骨關節炎等疾病。「首先要注意保暖,避免膝關節受涼;另外,就是避免經常做深蹲的動作、長時間爬樓梯的動作,以及在搬動重物時不要過重,這些都會造成膝關節損傷;現在很多白領會久坐,膝關節長時間彎曲也是不好的,應該多運動一下。」
很多人說跑步和爬山會傷膝蓋,對此,司文騰表示,如果膝蓋沒有疼痛等不適的症狀,跑步是沒有問題的;如果有一些不適,就不適合過多跑步;爬山確實會對膝蓋造成損傷,不宜過多進行。
編輯:王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