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司法局宣
法制格言:
解釋法律系法律學之開端,並為其基礎,系一項科學性工作,但又為一種藝術。 ——薩維尼
今日看點:
冬天的腳步近了,
街邊的慄子也熱氣騰騰的粗現啦~
哦,這張有點卡通。
咱看個寫實的~
流口水!
好想ci!
不過有的朋友跟小編說,
過甜的糖炒慄子是用糖精水泡過的,
所以,
這是真的嗎?
愛美食更愛健康的小編,
決定做個實驗~
吼吼吼~
這是一條分割線……
記者在街邊隨機買了九份糖炒慄子,
在買慄子的時候,
記者問小販是用什麼糖料炒的。
小販們都說,
是麥芽糖~
有一個賣慄子的店長還補充道,
好慄子本身的甜度已經夠了,
什麼都不用加。
炒慄子時加飴糖,
目的是讓慄子油亮好看,
不是為了讓慄子更甜。
所以,
事實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咱們還是實驗吧~~
隨便買9份慄子~
檢測項目:糖炒慄子中的糖精鈉
檢測單位:北京智雲達食品安全檢測中心(檢測為快速檢測方法,屬於初篩,只對樣品負責,檢測結果不具備法律效力)
檢測試劑:糖精鈉快速檢測試劑、SMART-01F多功能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
樣品處理:稱慄子皮樣品於50ml提取瓶中,加入40ml蒸餾水,充分搖動1分鐘後靜置5分鐘,過濾。取 1ml濾液至10ml比色管中,加蒸餾水至5ml刻度線備用。
取製備好的樣品液加入A溶液1ml搖勻,加入三氯甲烷4ml蓋上塞子,快速顛倒20次,靜置5分鐘,取下層溶液檢測。
分別將裝有蒸餾水的比色皿和裝有樣品液的比色皿放入檢測儀器檢測並讀取數據。檢測原理:在酸性條件下,糖精鈉與顯色劑發生反應,生成可溶於三氯甲烷的有色物質。
9份樣品中 1份糖精超標
前面的實驗有木有很專業~
小編下面給大家總結一下,
實驗結果~~~
檢測工程師這樣說:「這次檢測的全是封口慄子,所以用慄子皮取樣。大多數消費者剝慄子會先用嘴嗑一下,再用手剝。1號樣品檢出糖精超標,可能是在炒制過程中添加了糖精,也可能是用糖精水提前浸泡了慄子所致。」
本次檢測中,有一個樣品糖精超標。糖精鈉(糖精)化學名稱為鄰苯甲醯磺醯亞胺,無臭,易溶於水,甜度為蔗糖的300倍,沒有任何營養價值。當糖精鈉濃度較高或單獨使用時會有金屬味、苦味產生,影響食品口感,所以作為甜味劑,糖精鈉常與其他調味物質混合使用,產生多樣的、較好的口感。
大家如果買到特別甜甚至甜到有點苦味的慄子,
可能就是添加了過量糖精的緣故。
啦啦啦,
看了這麼多實驗過程,
總體而言市面上的慄子還是安全的~
(仿佛聽到了吃貨們的歡呼聲~)
但素,
為了規避那一小部分不符合規定的慄子,
小編給大家來點壓箱底的選慄子大法!!!
好的慄子是這樣滴!
1、板慄不大,小而均勻;
2、用指甲一剝就開,還發出清脆的聲;
3、好板慄肉色呈金黃色,又糯又甜。
蜂糖板慄顏色暗、呈黃紅色,裝入紙袋後,紙袋上會有油印,而蠟炒板慄,色澤特別光亮,顏色很黃,皮薄,裝入紙袋後,紙袋上無油印。
建議大家在購買前一定要摸一摸板慄,純蜂蜜炒的板慄,摸起來有點粘手,蜂糖板慄摸起來很粘手。
而如果是蠟炒板慄摸上去不但不粘手而且滑,並且越擦越亮。
看了這麼多,
如果大家還是不放心的話,
不如自己動手做哦
讓小編給大家舉個慄子~
用料
板慄 250克、玉米油 5克、綿白糖 8克
做法:
在鼓起的板慄後背用剪刀剪條口子(一定要把殼剪破,否則會在微波爐裡炸開的)然後放進微波爐裡,先高火叮2分鐘 ,2分鐘後取出放進碗裡,倒入玉米油和綿白糖用筷子或勺子拌勻 ,放到盤子裡碼勻後再次放進微波爐裡,高火2到3分鐘即可,稍稍散熱即可享用了,非常香甜哦!
建議大家選糖炒慄子,不要一味追求甜味,不要購買油亮到沾手的慄子。此外,儘量避免購買開口慄子,以免添加劑超標汙染慄子肉。
文章來源:大慶日報、綜合網絡
你點個ZAN,小編就漲一毛錢工資!
小編的生活,全靠各位乾爹乾媽了!
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哈爾濱新聞綜合頻道微信號:HRBXW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