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Biotechnol & JACS:對細菌遺傳代碼進行操作 有望開發出更加...

2020-12-08 生物谷

2018年6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的科學家們通過改變細菌的遺傳代碼開發出了一種新方法,能使得治療性的蛋白更加穩定,這或許有望改善藥物的有效性和方便性,降低藥物的使用劑量,並且減少癌症等其它疾病患者機體所出現的副作用。

圖片來源:www.phys.org

通常用來治療癌症和免疫系統疾病的藥物在體內的半衰期常常較短,比如胰島素、人生長激素、幹擾素和單克隆抗體等,這是因為這些藥物是一種被化學鍵連接的蛋白質或胺基酸連,其含有半胱氨酸,當人類細胞和血液中存在特殊的化合物時,半胱氨酸常常會破碎這些連接鍵。

研究人員所開發的新方法就能夠利用硒代胱氨酸來替代半胱氨酸,硒代胱氨酸能夠形成更加穩定的化學鍵,這種改變就能夠開發出具有相同效益的藥物,同時還能增加藥物在體內的穩定性和半衰期。研究者Andrew Ellington教授說道,如今我們就能夠通過擴展遺傳代碼來製造出新型生物醫學相關的蛋白質。長期以來,生物化學家們利用遺傳修飾的細菌來作為工廠製造治療性的蛋白質,然而細菌具有內在的局限性,此前研究中,其能夠抑制治療過程中的硒代胱氨酸;通過將遺傳工程技術與定向進化技術想結合,研究人員就能對細菌的基本生物學特性進行重編程。

研究者能夠適應細菌的自然過程,插入硒代胱氨酸去除所有的限制,從而就能夠以硒代胱氨酸在任何蛋白質中編碼任何位點。2015年發表在國際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描述了基本的研究方法;而在這項最新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研究產生醫學相關的蛋白質闡明了其所開發方法的實際應用,包括對乳腺癌藥物赫賽汀的功能性區域進行操作等。

研究者指出,相比當前包含半胱氨酸的蛋白質而言,這種新型蛋白質能在人體條件下存活時間更長。後期研究人員希望能夠通過更為深入的研究來擴展這種新方法的應用,從而開發出穩定性更強、且半衰期更長的治療性藥物。(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Ross Thyer, Raghav Shroff, Dustin R Klein, et al. Custom selenoprotein production enabled by laboratory evolution of recoded bacterial strains.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 doi:10.1038/nbt.4154

Thyer R, Robotham SA, Brodbelt JS, et al. Evolving tRNA(Sec) for efficient canonical incorporation of selenocysteine. J Am Chem Soc. 2015 Jan 14;137(1):46-9. doi: 10.1021/ja510695g

相關焦點

  • JACS:科學家開發出能夠有效檢測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圖片摘自:Matt Cashore/University of Notre Dame2017年5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項發表在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雜誌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聖母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檢測流感病毒的新方法
  • 【JACS】華東理工:超級細菌診療型分子探針最新研究進展
    針對傳統抗生素研發周期長、投入/產出比低的關鍵問題,如何拓展新的抗菌機制,進而對已知藥物結構進行化學優化,成為加速新型抗生素臨床轉化的一種有效策略。研究團隊針對三價鐵離子和鹼性磷酸酶(ALP)參與調節細菌正常生物學功能的特徵,設計開發了一類基於鐵螯合機制的ALP激活型細菌診療分子探針,驗證了探針與已知抗生素的聯用可增強後者對超級細菌所形成生物被膜的破壞效應,並可用於被膜的動態螢光示蹤。
  • Nat Biotechnol:重大進展!開發出一種新的DNA合成方法
    這種方法有望更容易地更快速地合成DNA,並不需要使用毒性化學物,而且可能是更準確的。鑑於具有更高的準確性,這種技術能夠產生比當前的方法長10倍的DNA鏈。這些研究人員說,這種易用性可能會導致研究實驗室中普遍存在的「DNA印表機」,類似於如今許多車間中的三維印表機。
  • PNAS: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艱難梭菌感染的新型藥物療法
    2020年1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市立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或有望幫助開發治療艱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感染的新藥,艱難梭菌會引發腹瀉、噁心、內出血和潛在死亡
  • Nat Microbiol:科學家開發出可高效殺滅超級細菌的星狀多聚體分子
    ,相比細菌已經產生耐藥性的抗生素而言,這種分子能夠有效殺滅多種細菌,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Microbiology上,該研究或為後期科學家們開發抵禦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細菌提供新的希望和思路。
  • Nat Biotechnol:科學家有望利用酶類測試來改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
    2020年9月21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克薩斯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新工具能幫助科學家們為特定的工作選擇最佳的可用基因編輯選項,從而就使得CRISPR技術更加安全、便宜和高效。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 有望促進開發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超級細菌MRSA對傳統抗生素均具有耐藥性,而這項研究有望促進開發有效且臨床適用的新型抗生素。        抗生素耐藥性對全球公共衛生造成的威脅越來越嚴重,但過去30年裡,僅有非常少量的新抗生素被開發出來,人們亟待新的抗生素來對抗多藥耐藥型病原體。
  • Nat Biotechnol:中科院高彩霞團隊開發出針對植物的新型可預測的多...
    在這種系統中,sgRNA引導的Cas9核酸酶產生染色體雙鏈斷裂(DSB),DSB主要通過非同源末端連接(nonhomologous end joining, NHEJ)進行修復,從而導致頻繁的長1~3 bp的短插入和缺失(indel)產生。然而,這些小 indel的異質性使得破壞這些調節性 DNA 在技術上具有挑戰性。
  • Nat Cell Biol:鑑別出減緩並修復致癌DNA損傷的分子機制
    2019年3月2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ell Bi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哥本哈根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鑑別出了一種保護細胞免於天然DNA錯誤的特殊機制,這種天然DNA錯誤會永久損傷機體的遺傳代碼,並誘發諸如癌症等多種疾病發生。
  • 催化周報:Nat. Catal.、Nat. Mater.、Nat. Energy、JACS大合集
    然後將具有受控氧化態的Pt-SACs用於CO、CH4或NO的氧化,並將其與Pt-NPs的活性進行了比較。氧化程度高的Pt-SACs比Pt-NPs活性差,而金屬Pt-SACs表現出更高的活性。在300℃下還原的Pt-SAC在所有氧化反應中表現出最高的活性。具有可控氧化態的Pt-SACs揭示了活性與SACs之間的關鍵缺失環節。
  • Nat Biotechnol:將細菌基因組致病島改造成一種抗葡萄球菌神器
    這些研究人員發現某種類型的細菌DNA經基因改造後能夠讓殺死或致殘細菌的基因替換致病性基因。這種研究中著重關注的這種類型的細菌DNA是一種「致病島(pathogenicity island, 也譯作毒力島)」,它是從病毒中進化而來的,並且永久地停留在病毒感染的細菌中,成為其遺傳系統的一部分。
  • Nat Biotechnol:中外科學家聯手開發出MEMOTE工具,可用於改善對全...
    因此,人們希望MEMOTE將允許科學家們和生物技術公司更有效地開發性能更好的模型。從可持續性的角度來看,這將使得細胞工程師們能夠以比目前更快的速度設計和改造更好的細胞工廠,這是因為目前對微生物進行改造使得它們產生生化藥品是一種非常耗時且昂貴的過程。
  • Nat. Mater.、Nat. Nanotechnol.、JACS、Angew、AM、EES等大合集
    在析氧電催化中,尤其是在酸性環境中,通常要在催化活性和結構穩定性之間進行權衡。這一難題限制了下一代電化學技術所需的高性能電催化劑的開發。由此未來將有可能開發出不平衡的矩陣,其中由於空間控制的能量輸送和空間控制的化學作用而出現功能特性。
  • Nat Biotechnol:新研究有助於亨廷頓舞蹈症的藥物開發
    (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Ali Brivanlou教授實驗室開發了一種由微小的神經膠質三維組織培養物構成的大腦器官模型。研究人員使用人類胚胎幹細胞製造這些模型,並在實驗室環境下對其進行操作以研究發育階段疾病的發生機制。
  • Nat Biotechnol:科學家開發出能從癌症序列中有效篩選出微衛星突變...
    2017年9月1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兩種名為MSMuTect和MSMutSig的新型計算機工具,這兩種工具或能幫助揭示微衛星(microsatellites)序列突變的頻率以及其如何誘發癌症。
  • Nat Microbiol:揭示細菌保護其保護性外膜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Microbiology上題為「β-Barrel proteins tether the outer membrane in many Gram-negative bacteri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菌保護其保護性外膜的分子機制
  • Med Chem Commun:科學家有望開發出治療人類淋病的新型抗生素
    圖片來源:www.sciencedaily.com2017年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一氧化碳釋放分子的治療效應開發出了一種新型抗生素,該抗生素或有望用來治療性傳播感染的淋病,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Med.
  • Nat Biotechnol:科學家發現能準確高效進行單細胞轉錄組特性分析的...
    2020年4月9日 訊 /生物谷BIOON/ --為了確保單細胞RNA測序能夠使用最好的方法,日前研究人員對13種方法進行了基準性的測試,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日本理化所開發的Quartz-seq2方法或許是進行單細胞RNA測序的最佳手段。
  • Nat Biotechnol:我國科學家開發出比Cas9/sgRNA更優的基因編輯系統
    CRISPR/Cas最初是在細菌體內發現的,是細菌用來識別和摧毀抗噬菌體和其他病原體入侵的防禦系統。結合到這個靶位點上並進行切割。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研究人員利用PSI-BLAST搜索工具以TtAgo和PfAgo胺基酸序列為對象,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信息中心(NCBI)非冗餘蛋白序列資料庫中進行搜索,從中鑑定出一種潛在的候選蛋白:來自格氏嗜鹽鹼桿菌SP2菌株的Argonaute蛋白(即NgAgo)。
  • Nat Biotechnol:開發出可預測基因組編輯器脫靶活性的工具...
    2020年7月19日訊/生物谷BIOON/---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聖猶大兒童研究醫院、卡內基梅隆大學和美國國家標準技術局等研究機構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易於使用的靈敏的高通量的方法,用於確定由CRISPR-Cas9等基因組編輯器引起的非預期的DNA雙鏈斷裂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