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icrobiol:科學家開發出可高效殺滅超級細菌的星狀多聚體分子

2020-12-07 生物谷

圖片來源:www.phys.org

2016年9月1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來自墨爾本大學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小型的星狀分子,相比細菌已經產生耐藥性的抗生素而言,這種分子能夠有效殺滅多種細菌,相關研究刊登於國際雜誌Nature Microbiology上,該研究或為後期科學家們開發抵禦對多種抗生素耐藥的細菌提供新的希望和思路。

隨著時間過去,細菌會慢慢開始產生突變來保護自身免於抗生素殺滅,從而就會使得很多抗生素療法無效,這些突變的細菌被稱之為「超級細菌」,研究者Greg Qiao表示,據估計,截止到2050年超級細菌每年會引發1000萬人死亡,此外,在過去30年裡科學家們僅僅開發出了一種或兩種新型的抗生素。

研究者Qiao及同事在過去很多年裡一直對肽類聚合物進行研究,近日他們開發了一種星狀的肽類多聚體,該分子能夠有效殺滅革蘭氏陰性菌,這種細菌是一種對抗生素非常容易產生耐受性的一類細菌,但其對機體無害。實際上,研究者對紅細胞進行實驗結果發現,這種星狀肽類多聚體的劑量率需要被增加超過100才具有毒性,當在動物模型中進行檢測時,這種分子可以高效殺滅超級細菌。

研究者指出,超級細菌並不會對這些星狀肽類多聚體分子產生耐受性,而且研究者還發現,這種分子還可以以多種途徑來對細菌實施殺滅作用,並不像很多抗生素僅能夠通過單一途徑來作用。研究者認為,這種星狀肽類多聚體的優越表現明顯高於抗生素,其作用的一種通路就包括徹底裂解細菌的細胞壁,當然後期研究中研究人員還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研究者非常有信心通過後期更多的研究和臨床試驗開發出一種徹底殺滅耐藥性病原體的新型療法。(生物谷Bioon.com)

本文系生物谷原創編譯整理,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點擊 獲取授權 。更多資訊請下載生物谷app.

Combating multidrug-resistant Gram-negative bacteria with structurally nanoengineered antimicrobial peptide polymers

Shu J. Lam, Neil M. O'Brien-Simpson, Namfon Pantarat, Adrian Sulistio, Edgar H. H. Wong, Yu-Yen Chen, Jason C. Lenzo, James A. Holden, Anton Blencowe, Eric C. Reynolds & Greg G. Qiao

相關焦點

  • 殺死「超級細菌」!科學家從蜻蜓翅膀的納米粒子獲得靈感,開發出...
    殺死「超級細菌」!科學家揭示了背後的原理,並依此開發出殺菌力無敵的強效抗菌表面。蟬和蜻蜓的翅膀是天然的細菌殺手,這一現象激起了許多科學家的興趣,促使研究人員尋找擊敗耐藥性「超級細菌」的方法。他們正在開發一種新型抗菌表面,其特徵是模擬昆蟲翅膀致命作用的不同納米粒子。
  • 阻擊超級細菌 我科學家從抗菌肽找到思路
    為破解這一威脅,全球科學家一直在努力。日前,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天然藥物功能蛋白質組學課題組賴仞研究員和張治業副研究員等人設計改造了一種強抗菌活性、高穩定性和低毒性的抗菌肽——ZY4,為應對當前越來越嚴重的耐藥性鮑曼不動桿菌和綠膿桿菌的傳播及感染問題提供了良好的候選藥物分子,也為設計高效低毒的抗菌肽提供了參考新策略。
  • 耐藥超級細菌不再無敵 : 撕裂細胞壁的超級藥 Nature Microbiology 論文推薦
    超級細菌已經成為21世紀對人類健康最大的威脅之一,最近,墨爾本的科學家研發的星形蛋白質分子鏈「結構性納米抗菌聚合肽」 (SNAPP)在對抗耐抗生素的超級細菌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
  • 港媒:香港科學家開發出新型抗生素 或可抵抗「超級細菌」
    參考消息網11月10日報導港媒稱,香港科學家聲稱,通過研發一類性能強大得足以使超級細菌失效的新型抗生素,他們取得了一項重大的醫學突破。據香港《亞洲時報》網站11月6日報導,超級細菌已經在世界各地傳播,並且幾乎無法治療。香港一所大學的細菌學家們稱,他們開發出了一類功能強大得足以使具有多重抗藥性的超級細菌——包括對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MRSA)——失效的抗生素。
  • 這種新型合成抗生素 可對抗「超級細菌」
    臨床抗生素的濫用導致並加速了超級細菌的蔓延,使針對超級細菌的新型抗生素的研發顯得迫在眉睫。近日,林肯大學的科學家們開發出一種合成的teixobactin藥物並成功治療了小鼠的細菌感染,推動了將teixobactin藥物作為臨床抗超級細菌藥物的進程。
  • Nat Microbiol:揭示細菌保護其保護性外膜的分子機制
    2020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Microbiology上題為「β-Barrel proteins tether the outer membrane in many Gram-negative bacteri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菌保護其保護性外膜的分子機制
  • 科學家開發出超級抗生素,威力可增強25000倍
    通過對現有抗生素的化學結構進行修飾,最近,科學家開發出了超級抗生素。該超級抗生素不僅具有三重機制可以殺死致命細菌,而且還能抑制細菌變異產生抗藥性。萬古黴素作為治療細菌感染的『最後一道防線』,經常被用來治療所有抗生素都無效的嚴重感染。
  • Nature:研究人員開發出可殺死多種耐藥性細菌同時增強免疫的新型...
    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時,為了減輕痛苦和加速痊癒,我們往往會服用抗生素治療,可以在免疫反應清除感染細胞和細菌的同時,防止細菌在身體中放肆侵襲。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細菌也會通過突變和獲得抗生素抗性遺傳元件進化出各種抵抗機制,由此產生了多重耐藥性的「超級細菌」。
  • 浙大二院專家發明銀銅結合的納米凝膠 有望殺滅眼內「超級細菌」
    雖然目前,現有的抗生素能殺死絕大多數細菌,但偶爾也會碰到抗生素殺不了的細菌,這樣角膜就很危險了。」而如果不幸培養結果是完全耐藥的超級細菌,那麼目前現有的抗生素治療幾乎是無效的。患者的眼睛會迅速潰爛穿孔甚至不得不摘除眼球,尤其是患有糖尿病等全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其眼部和皮膚發生的損傷容易經久不愈,碰上超級細菌就更難治療。
  • 瑞士EMPA科學家開發纖維素傷口敷料,採用肽類物質殺滅細菌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保持傷口沒有有害細菌至關重要,必須定期重新塗抹抗菌藥膏,以拆掉繃帶。然而,一種新的傷口敷料,據稱可以自己持續殺滅細菌。這種實驗性敷料由瑞士聯邦材料測試與開發研究所(EMPA)的科學家們開發,採用主要由植物提取的纖維素纖維製成的薄膜形式。每根纖維的直徑不到一微米。
  • 科學家研發出新型抗生素:可殺死多種耐藥性「超級細菌」,同時增強...
    它能增強人體免疫反應,甚至可以殺死最具化學抗性的「超級細菌」,他們稱這是「潛在的裡程碑」。 如果成功商業化,那麼那些感染了超強、高度進化的「超級細菌」的醫院患者,可以服用這種被稱為雙作用免疫抗生素(DAIAs)的靜脈注射藥物,來清除細菌感染。
  • 基因工程菌可殺滅綠膿桿菌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8月18日報導,新加坡的研究人員日前培育出一種經過基因修改的大腸桿菌,這種基因工程菌能夠識別並通過「自爆」的方式殺滅對人體有害的綠膿桿菌
  • 納米材料口罩可全天高效殺菌
    新華社華盛頓3月16日電(記者周舟)中美科研團隊開發出一種可高效、全天候殺滅細菌和病毒的納米材料,有望用於口罩等個人防護裝備,有效避免傳染病疫情暴發。美國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中國東華大學研究人員組成的團隊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進展》上介紹說,他們開發的這種納米纖維材料不僅耐用、透氣性好,還可以像太陽能電池一樣,在日光下產生抗菌活性,並儲存部分活性,在弱光或夜晚條件下保持抗菌能力。
  • 師法自然:取經蟬翼、蜻蜓翅膀,成功開發對抗超級細菌新方法
    ▎藥明康德內容團隊編輯 全球每年死於耐藥超級菌的患者超過70萬。細菌對抗生素的耐藥性是對全球衛生的最大威脅之一,對感染的常規治療正變得越來越困難。受到蟬翼與蜻蜓翅膀的啟發,通過納米尺度的拉伸、切片或撕裂來消滅細菌,科學家們成功開發了對抗超級菌的新方法。 蟬翼與蜻蜓翅膀,是天然的細菌殺手。
  • 科學家們揭示了昆蟲翅膀激發對抗超級細菌的新方法
    科學家們揭示了昆蟲翅膀激發的納米材料是如何在接觸時破壞細菌的。 蟬和蜻蜓的翅膀是天然的細菌殺手,這一現象促使研究人員尋找擊敗抗藥性超級細菌的方法。 新的抗菌表面正在開發中,具有模仿昆蟲翅膀致命作用的不同納米顆粒,但科學家們才開始揭開它們如何工作的奧秘。 發表於自然觀微生物學研究人員已經詳細說明了這些模式是如何摧毀細菌的--拉伸、切割或撕碎細菌。
  • 脈衝光可瞬時殺滅病毒等多種微生物 空氣消毒高效節能
    脈衝光具有穿透力強、殺菌速度快、殺菌譜廣的優點,近年來被開發應用於空氣消毒。在應急作業場所、手術室及病房等特殊環境使用,消毒效果明顯優於傳統紫外消毒技術。2014年該技術被美國蘭利空軍基地醫療中心首次應用於院內獲得性感染控制。國內脈衝強光殺菌技術主要用於水、生物製藥的透明液體、食品包裝和醫療器械表面消毒,用於空氣消毒研究較少。
  • 科學家用光來殺滅金黃色葡萄球菌
    文章中,研究者Eric Skaar及其同事發現了一種摧毀金黃色葡萄球菌的新方法,這種細菌就好像白天的德拉庫拉一樣(愛爾蘭小說中最著名的一個吸血鬼),但當利用所開發的新型酶激活小分子結合光動力療法後,研究者就能夠有效殺滅小鼠皮膚和軟組織感染部位的細菌。
  • 超級細菌MRSA有了剋星:來自鼻腔的抗生素
    (原標題:來自鼻腔的抗生素能殺超級細菌)
  • 「撕碎」細菌細胞壁 裂解酶噬菌體輕鬆「吃掉」超級細菌
    近年來研究發現,由於新型抗生素的研製速度遠遠趕不上耐藥菌的進化速度,部分糞腸球菌耐藥性嚴重,逐漸演變成「超級細菌」。俗話說「一物降一物」,「超級細菌」的天敵又會是誰呢?來自福建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南方生物醫學研究中心歐陽松應教授認為,噬菌體或能做到。
  • 病毒和細菌是不是一回事?抗生素能不能殺滅病毒?
    病毒和細菌是不是一回事?抗生素能不能殺滅病毒?絕大多數人對這些概念是模糊,甚至混淆的。細菌是一種單細胞生物,有細胞壁、細胞器、DNA等相對完整的細胞結構,可以自已生長繁殖。而病毒不是生物,是介於生命體和非生命體之間的有機物種,無法自行表現出生命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