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 訊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篇發表在國際雜誌Nature Microbiology上題為「β-Barrel proteins tether the outer membrane in many Gram-negative bacteria」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美國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示了細菌保護其保護性外膜的分子機制。
圖片來源:Hyea(Sunny)Hwang/Georgia Tech and ORNL, U.S. Dept.of Energy
文章中,研究者揭示了致病菌能利用特殊的機制來「錨定」其保護性外膜,相關研究結果或有望幫助開發新型策略來幹擾微生物的細胞結構,從而幫助抵禦影響人類和植物健康的多種病原體的感染。
研究人員利用高性能的計算機分析技術創建出了特殊的蛋白質模型,其能幫助解釋特定細菌的外膜蛋白如何被「拴在」細胞膜上;這些革蘭氏陰性菌能將其細胞壁插入到細胞外膜和內膜之間,而這些多層結構能扮演保護罩的角色,從而幫助細菌在多種困境中得以生存。同時研究人員所開發出的模型還能進入更加深入的模擬和後續研究。
最後研究者Jerry Parks博士表示,通過建模並且模擬細菌的細胞膜蛋白或能幫助理解其複雜細胞結構的功能,當我們對一種生物體知之甚少時,這些研究方法或許非常重要,因為在實驗室研究中其能給研究人員帶來更多的挑戰。(生物谷Bioon.com)
原始出處:
Sandoz, K.M., Moore, R.A., Beare, P.A. et al. β-Barrel proteins tether the outer membrane in many Gram-negative bacteria. Nat Microbiol (2020).doi:10.1038/s41564-020-00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