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錚
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
空間天氣學國家重點實驗室
作為人類探索太空的橋頭堡,「國際空間站」這個名字經常出現在新聞媒體上。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簡稱ISS)是運行於距離地面400公裡的地球軌道上的巨大太空飛行器,展開有一個足球場的面積大。它能容納多名太空人在上邊生活幾個月,開展各種實驗。
太空中的國際空間站(來源:NASA)
那麼,今時今日,都有誰在國際空間站上呢?
航天員不可能在太空孤獨的生活一輩子,上天的機會寶貴也會不斷讓給其他人。目前在國際空間站上執行任務的已經是第56期遠徵隊了。
國際空間站主要由6個太空機構聯合推進,它們分別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歐洲航天局(ESA)、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加拿大國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現在航天站上的第56期遠徵隊包括6名成員,如下圖的照片所示,他們所屬的是NASA、俄羅斯聯邦航天局和ESA,分別是3名美國航天員、2名俄羅斯航天員和1名德國航天員。
第56期遠徵隊成員合影(來源:NASA)
合影中間有一個這次遠徵隊的徽章,這種徽章代表了航天任務,會印在航天員的衣服上,放大之後如下圖所示。
第56期遠徵隊徽章(來源:NASA)
這個徽章是由美國航天員Drew Feustel(他也是第56期遠徵隊的指揮)的兒子設計的。徽章描繪了一隻鴿子用喙叼著橄欖枝,並包含了航天員、空間站和聯盟號運載火箭的圖像。這6名航天員的名字也都包含其中,3位的名字在鴿子身上,另外3位的名字在底部。鴿子的尾巴牢固地植根在地球上,代表了我們的母星與被送入宇宙的人類之間的牢固聯繫。徽章展示了我們對世界和平與愛的希望,以及人類為了進步而展開翅膀、探索未來的願望。
在2018年3月21日,Ricky Arnold(美國,第2次飛行)、Oleg Artemyev (俄羅斯,第2次飛行)和A.J. (Drew) Feustel(美國,第3次飛行)這三名航天員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登上了國際空間站(下圖依次從左至右)。他們加入了當時已經處在空間站的第55期遠徵隊,並成為現在第56期遠徵隊的初期成員。
由左至右Ricky Arnold、Oleg Artemyev 和A.J. (Drew) Feustel(來源:NASA)
其中A.J. (Drew) Feustel是現在第56期遠徵隊的指揮(commander)。他是一位地質學家,研究巖石和礦物,且對地震特別感興趣。他會修汽車,喜歡滑雪和彈吉他。這次第56期遠徵隊是他的第3次航天飛行任務,儘管他搭乘過兩次太空梭,但這是他第一次在空間站停留。
A.J. (Drew) Feustel,第56期遠徵隊的指揮(來源:NASA)
2018年6月6日,Serena Auñón-Chancellor(美國,第1次飛行)、Sergey Prokopyev(俄羅斯,第1次飛行)和Alexander Gerst(德國,第2次飛行)也搭乘俄羅斯聯盟號飛船登上國際空間站(下圖依次從左至右)。
由左至右Serena Auñón-Chancellor、Sergey Prokopyev和Alexander Gerst(來源:NASA)
其中Serena Auñón-Chancellor是一名女航天員。她既是一名工程師,也是一名醫生。在成為航天員之前,她是NASA的一名外科醫生,幫助航天員保持健康。她原本並不在此次任務的計劃乘組之內,但原乘組乘員Jeanette Epps中途被撤換(考慮隱私緣故NASA並未解釋原因),作為後備的Serena Auñón-Chancellor最終加入了這次飛行任務。原本Jeanette Epps將成為首位執行長期太空任務(也就是駐紮空間站)的非洲裔美國公民。現在Serena Auñón-Chancellor是第1位女性拉美裔航天員,她的父親是一位古巴人,在1960年去到美國。
女航天員Serena Auñón-Chancellor
大部分的航天員執行飛行任務都不是很多,就不做很詳細的介紹了。對國際空間站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美國NASA的國際空間站博客(blog),地址:https://blogs.nasa.gov/spacest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