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沉默轉基因的激活不依賴於拷貝數和DNA過甲基化的變化

2020-11-25 生物谷

 

轉基因表達的穩定性在種苗商業化生產中具有重要作用,然而基因沉默現象影響著這種穩定性的產生與維持。

中國科學院華南植物園區永祥團隊長期致力於多基因定點疊加技術的研發以加快分子育種進程。要獲得定點疊加的多基因材料並非易事,在菸草中的實驗結果表明,其效率約為5%,可是在這些留下的材料中,卻有1/3存在轉基因沉默現象,無法正常使用(Hou et al., 2014 Molecular Plant 7:1756-1765)。如果能使這些材料重新表達沉默的轉基因,將會大大提高這項技術的效率。以往的研究表明,許多因子都與基因沉默相關,如轉基因在基因組的插入位置、轉基因拷貝數目、重複序列、轉基因純合雜合狀態和DNA甲基化等。雖然定點疊加技術可以確保轉基因精準地插在有利於基因表達的基因組位置上,進而減少基因沉默的可能性,但也無法完全避免轉基因發生沉默。在區永祥課題組之前獲得的材料中,就有一個成功進行了基因定點疊加但轉基因出現了沉默現象的菸草株系(23.C.7)。在這個株系中具有兩個拷貝轉基因,一個為定點整合(S),另一個為隨機插入(R),而且這些轉基因拷貝都出現了DNA過甲基化現象。對此,人們是否能通過移除其中一個拷貝來激活沉默轉基因的表達呢?

為了解答這個問題,華南植物園博士生魏俊傑等人在研究員區永祥的指導下,將該轉基因材料與野生型菸草進行了回交並分析了後代的基因表達情況。研究發現,在一些植株回交的後代中依然存在著基因沉默現象,而在另一些植株回交的後代中,定點整合拷貝中的轉基因卻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表達激活。意外的是,這種活化現象不但存在於含單拷貝(S)的植株中而且發生在含雙拷貝(RS)的植株中(圖1)。與預期不同,沉默轉基因的活化與拷貝數的變化並無密切的關聯性。DNA甲基化的數據表明,基因表達良好的對照株系23.C.4(含有單個定點插入拷貝(S)而且轉基因表達情況良好的株系)與基因發生沉默的株系23.C.7在轉基因甲基化的程度上存在著明顯差異,所以他們嘗試從DNA 甲基化的角度去尋找答案。然而,分析結果卻說明,在基因激活程度不同的植株之間,DNA過甲基化的水平和模式並沒有明顯的差異。由此可見,雖然DNA甲基化參與了基因沉默,但是並不涉及沉默基因的激活。綜上所述,該研究表明轉基因植株的基因沉默狀態可以通過回交得到一定程度上的激活,但是這種現象的出現並不依賴於轉基因拷貝數和DNA過甲基化的變化,而確切的激活機制有待進一步探索。(生物谷Bioon.com)

 

相關焦點

  • 研究發現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新機制
    該研究發現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完整調控途徑,詳細闡述了植物DNA主動去甲基化的最新機制。同時,該研究揭示了擬南芥SWR1複合體通過識別常染色(組蛋白乙醯化)和異染色(DNA甲基化)標記物而被招募到染色質上的靶向機制。  DNA甲基化修飾發生於胞嘧啶的第五位碳原子上,是一種很重要的、保守的表觀遺傳學標記。DNA甲基化與DNA去甲基化決定了生物體內的甲基化水平和圖譜。
  • 研究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
  • Genome Biology: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該研究揭示了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過程中的重要調控作用。在植物中,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一種重要的建立全新DNA甲基化式樣和轉錄基因沉默的機制,通過小幹擾RNA(siRNA)與支架RNA(scaffold RNA)的鹼基配對引導DNA甲基轉移酶到特定的位點進行全新DNA甲基化。
  • 膠質母細胞瘤DNA甲基化研究進展
    Bozdag等對TCGA中GBM患者的基因與外顯子表達、複製拷貝數改變、單核苷酸多肽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全外顯子組序列和DNA甲基化數據進行整合,以研究年齡特異性的轉錄水平、基因表達、表觀遺傳學狀態的特點。
  • 張蘅團隊揭示染色質重塑因子PKL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中的功能
    RNA介導的DNA甲基化在外源基因沉默、維持基因組穩定性、生殖細胞DNA甲基化模式建立等生物學過程中起重要作用,解析其分子機理對於實現特定基因的轉錄沉默或激活具有重要意義。在本論文中,張蘅團隊通過正向遺傳篩選發現了兩個新的參與轉基因沉默的突變體。圖位克隆發現這兩個突變體是由於一個重要的發育調控基因PICKLE(PKL)功能缺失造成的。
  • Nature:清華大學參與表觀遺傳學DNA甲基化的突破研究
    之前來自加州大學的華人科學家朱健康教授等人發現ROS1是一種對於擬南芥DNA去甲基化重要的5-methylcytosine  DNA  糖基酶,是植物去甲基化研究的重要成果(詳細見著名華人教授解析甲基化倍受爭議問題)。
  • ...研究院藍斐團隊合作研究 報導H3K36me2調控DNMT3A建立DNA甲基化
    人類基因組中約有80% CpG被甲基化,胚胎發育中DNA甲基化也高度動態變化,關於DNA甲基化建立和維持的調控機制目前仍是一個重要研究問題。已有研究證明組蛋白修飾可以調控DNA甲基化,如組蛋白H3K4零甲基化通過被ADD結構域識別誘導DNA甲基轉移酶DNMT3A的活化構像以刺激其活性;而H3K4甲基化則不具備這種功能(表現為抑制信號),因此DNMT3A不作用於活躍啟動子和增強子區域;H3K36me3通過與DNMT3B的PWWP結構域結合招募DNMT3B促進活躍轉錄基因體區(genebody)的甲基化,但基因間區的DNA甲基化調控過程尚不清楚
  • DNA甲基化通路研究獲進展
    該論文報導了擬南芥RNA介導DNA甲基化(RdDM)通路中,ARGONAUTE4/siRNA複合體在細胞質內組裝和選擇性進入細胞核的分子機制。 DNA甲基化作為一種高等生物中保守的表觀遺傳修飾,在維持基因組穩定性,調控基因表達和介導轉基因沉默等生物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RNA介導的DNA甲基化(RdDM)是植物從頭建立DNA甲基化的重要途徑。
  • 美國科學家發現引發癌症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
    近日,美國的研究人員通過DNA修飾測序,發現了引發癌症和其他疾病的關鍵:DNA甲基化不平衡的特定位點。在全基因組掃描中,我們往往很難定位與癌症關係最密切的基因變異。近日,美國科學家研究發現,通過放大多個正常組織和癌症組織中與DNA甲基化失衡相關的關鍵基因位點,能夠在更廣泛的統計信號下發現引發癌症的新線索。
  • 納米孔全長cDNA測序和直接DNA甲基化分析解決大麻基因組拷貝數的爭論
    2015年,索爾克生物研究所(Salk Institute for Biological Studies)的Todd教授及團隊進行了一項研究:將高THC植株與低THC植株進行雜交,進行QTL(數量性狀基因座)分析有以下關鍵發現:效力基因座位於1號和3 號染色體,基因組進行測序發現合酶基因座位於9號染色體,解析染色體結構發現合酶基因連在一起在9號染色體上形成串聯重複嵌套簇
  • 胃癌中微小 RNA 與 DNA 甲基化調控的關係
    雖然在腫瘤中引起miRNA失調的機制還未完全知曉,但研究顯示一些miRNA的失調與表觀遺傳機制如組蛋白修飾和DNA甲基化密切相關,這些調節機制可以不經,特異基因低甲基化會引起癌基因激活,被認為是促進轉移的重要機制之一。
  • 不依賴於RNAi的基因沉默機制被發現
    來自瑞士日內瓦大學細胞生物學系的研究人員發現了一種不依賴於RNAi(RNA幹擾)的基因沉默機制,這為進一步揭示生物體中基因沉默的多樣化,以及功能作用提供了重要信息。這一研究成果公布在11月16日的《細胞》(Cell)雜誌上。
  • 中國遺傳學會遺傳諮詢分會副主席盧煜明:cfDNA研究新突破,可用於...
    癌症患者的血漿DNA或可作為腫瘤診斷的生物標誌物許多研究指出,癌症患者的血漿中含有攜帶腫瘤的基因突變和腫瘤負荷信息的無細胞腫瘤DNA,如果能通過鑑定血漿中DNA的突變,那麼就可以利用液體活檢來無創診斷癌症了。近年來,血漿游離DNA(cell-free dna,cfDNA)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
  • 研究發現DNA甲基化的不完全重置
    眾所周知,表觀遺傳學修飾是指不改變DNA序列的DNA修飾,DNA上添加這樣的小基團會改變基因的活性。在人們的一生中(包括在子宮內的發育),表觀遺傳學修飾都在不斷積累和變化,環境也能夠對表觀遺傳學修飾發生影響。 在生殖細胞的成熟過程中,絕大多數DNA修飾會被抹去,這種重置機制會刪除相應的「環境記憶」,不過也會有一部分DNA修飾保留下來。
  • DNA甲基化 |「雙面間諜」或將為癌症治療帶來新思路!
    直到Anjana Rao博士等人對一種癌症相關蛋白TET(Ten-Eleven translocation)進行了研究,發現其可以將5-mC轉化為5-羥甲基胞嘧啶(5-hmC),並接著恢復為C。此後的研究發現,TETs功能的喪失與人類和小鼠中許多類型的癌症密切相關。
  • TiM:rDNA拷貝數的種內變化影響微生物群落分析嗎?
    例如,據估計,真菌中rDNA拷貝數為14–1442,在原生生物物種中為1–50萬個拷貝,纖毛蟲每個細胞的rDNA拷貝數非常高。事實上,rDNA拷貝數與真核基因組大小呈正相關,雖然這種聯繫可能不適用於纖毛蟲和真菌。其他研究發現在一些海洋原生生物物種中rDNA含量和細胞大小呈正相關。
  • 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與基因沉默有關,並在X染色體失活、基因組印記等事件中起重要作用。能夠結合甲基化的CpG二核苷酸的蛋白質稱作甲基化CpG結合蛋白,它們能夠將抑制因子募集到發生甲基化的啟動子區域,從而引起基因轉錄的沉默。某些轉錄因子只與CpG未甲基化的DNA序列結合,這時CpG若發生甲基化就可以阻止這些轉錄因子結合,從而影響轉錄。
  • 昆明植物所雙子葉胚乳型種子基因組DNA甲基化研究獲進展
    DNA甲基化調控的模式 DNA甲基化是一種非常重要的表觀修飾因子,參與異染色質的形成、轉座子的沉默、基因表達的調控以及印跡基因的發生。越來越多的證據顯示DNA甲基化對種子發育和儲存物質的生物合成具有重要的調控作用。雖然研究發現單、雙子葉植物基因組甲基化式樣分化明顯,而且在擬南芥、水稻和玉米的種子中,胚乳基因組(相對於胚基因組)表現出廣泛的低甲基化,但是由於雙子葉模式植物擬南芥的胚乳組織只存在於種子發育早期,隨著種子發育逐漸消失,長期以來在雙子葉植物胚乳中研究基因組低甲基化的生物學意義受到限制。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2】HMG:科學家發現生活方式可通過改變DNA甲基化來影響機體代謝過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會為DNA發生變化留下隱患,進而就會對機體代謝產生特殊影響;近日,刊登在國際雜誌Human Molecular Genetics上的一篇研究報告中,來自德國亥姆霍茲慕尼黑中心(HMGU)的研究者通過研究鑑別出了和代謝特徵相關的28個DNA特異性修飾。
  • 中藥調控DNA甲基化修飾的研究思路
    我們都知道人與人之間長得是不一樣的,每個人都是與眾不同的,其實就是因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基因序列。那又有好奇的寶寶會問,既然同一個人身上的細胞基因序列都一樣,為啥人體不同部位的細胞卻又不一樣呢?這裡就是因為咱們今天要說的這篇文獻中的表觀遺傳了。因為基因序列上存在各種修飾,比如甲基化、泛素化、乙醯化等等,這些修飾是否被激活對基因表達、細胞功能和形態有很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