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祥解神六載人航天飛行原理

2020-11-24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10月14日電(記者王經國、黃明)前蘇聯、美國在飛船正式載人太空飛行前,都進行過數次飛船載猴子、狗或猩猩試驗,檢驗飛船的生命保障系統。而我國自1999年開始發射神舟一號飛船至今,卻從沒有在飛船內進行過動物試驗。 

    有關專家解釋說,我國發射神舟號飛船之所以不進行動物搭載試驗,主要基於3個理由:一是動物的生理系統和人的有區別,測量的數據未必可靠,一旦發生意外,不知道是什麼原因。二是猴子上了飛船,不會老老實實地坐在座位上,容易闖禍。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是,前蘇聯和美國進行動物搭載試驗,是因為那時人類還沒有上天,長期的失重環境對人的生命有沒有影響,還存在許多不確定因素,需要通過搭載動物進行探索和研究。現在國外已有載人航天的經驗了,表明人在太空中進行飛行是可行的,如前蘇聯有一個航天員曾在太空飛行、生活了400多天,回來後仍然很健康。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儀器模擬掌握真人在太空中飛行身體的各種變化數據,並且通過飛船的環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統為航天員提供適宜的生活環境。因此,神舟號飛船在正式載人飛行前,就不需要再進行搭載動物試驗了,而用模擬人進行太空軌道飛行試驗,利用模擬人身上攜帶的科學裝置,提供人在太空中飛行的各種數據。這樣會使我們的試驗更科學、更合理。(完) 

相關焦點

  • 載人航天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專題:神七 我在現場  中國航天員十年志   新華社記者白瑞雪、孫彥新、黎雲   在中國第3次載人航天飛行即將啟航的2008年裡,中國航天員訓練已逾10年。
  • 神舟六號飛船總設計師:神六載人飛行意義更大
    「嚴格地說,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的意義更大。」張柏楠一語點出了「神六」與「神五」的差別。具體地講,就是神舟六號飛船與神舟五號相比,飛行時間由1天增加到5天(具有飛行7天的能力),航天員由1名增加到兩名。
  • 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航空專題
    黃金時代人類載人航天已有42年歷史(1961前蘇聯實現世界首次載人航天),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在1992年正式啟動後僅用7年時間就突破了航天最高技術。 神六航天員出徵儀式發射前的酒泉和神六神六點火發射瞬間神六自帶相機拍攝圖全國人民關注神六
  • 紫臺為神六「狙擊」太空垃圾(資料)
    金陵晚報記者 王君  【金陵晚報報導】 是他們為神五測算軌道,是他們為神舟系列研製空間探測器,作為全國科研力量最強的天文單位的專家,中國航天大事件中少不了紫金山天文臺專家的身影。  目前神舟六號升空在即,紫金山天文臺的專家在這一次載人多天飛行的關鍵性航天事件中又擔任了哪些任務?
  • 2005年 神舟六號載人飛行圓滿成功
    2005年10月12日,北京時間9時許,中國自主研製的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將兩名中國航天員同時送上太空10月17日凌晨,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內蒙古安全著陸。我國僅用兩年時間實現從神舟五號「一人一天」航天飛行到神舟六號「多人多天」航天飛行的重大跨越,標誌著我國在發展載人航天技術方面取得了又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勝利。
  • 專家回顧中國921工程:載人航天夢開始的地方
    在位於北京市阜成路8號的航天大院內,被稱為「中國航天四老」之首的任新民通過電視新聞,分享了他們的喜悅。  神九發射前夕,任新民在家中接受了《中國新聞周刊》的採訪。這位97歲高齡的老人,依然精神十足。客廳玻璃櫃的最顯眼位置,擺放著「神舟八號」與「天宮一號」的對接模型,這是去年11月對接完成後,神舟系列飛船(從「神六」始)總設計師張柏楠親自送來的。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載人飛船 神舟 載人航天工程 交會對接 航天...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  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 神九航天員名單預計今公布 目前狀態具備飛行條件
    因手動對接任務重此次發射任務,中國首位女航天員備受國內外高度關注,但六名航天員名單中,景海鵬和聶海勝的出現亦引起了一部分細心專家的注意。兩人此前分別執行過神七、神六的航天員任務,此番他們兩人「再飛」引人注目。何以出現航天員的「二進宮」情況?中國載人航天五院載人航天總體部的技術專家周林說,這其中一個重要因素,是與本次神九發射中手動交會對接的任務有關。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船將提前至本月底發射
    除了陸地回收搜尋外,「神七」載人航天飛行任務聯合指揮所日前也在北京航天城成立,決定由交通運輸部救撈局獨立承擔「神七」的海上應急救援保障任務。由中國自主設計研製的第二艘航天遠洋測量船與此前曾執行過「神六」等搜尋回收任務的遠望五號組成了「姊妹船」,屆時將聯合在海上執行太空艙搜尋和回收的任務。
  • 追溯中國載人航天史
    中國進行載人航天研究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70年代初。1970年7月14日,「東方紅一號」發射後不久,科學家就上報了關於發展載人航天的報告。1971年4月,代號為「714工程」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全面啟動。當時的人們,給中國規劃中的宇宙飛船命名為「曙光一號」。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因素,1972年,「714工程」被迫暫停。
  • 科技日曆|14年前,神州六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 聶海勝在太空度過41歲...
    「神舟六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中國載人航天發射場由「神箭」——「長徵二號F」運載火箭發射升空。2005年17日凌晨4時33分,在經過115小時32分鐘的太空飛行,完成我國真正意義上有人參與的空間科學實驗後,神舟六號載人飛船返回艙順利著陸,返回艙主著落場與"神五"一樣,在內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費俊龍、聶海勝安全返回。神州六號也成為了我國成功進行的首次多人多天載人航天飛行。而和「神五」想比,「神六」在很多方面有了進一步的提升:1.
  • 壯麗70年|回顧中國載人航天的輝煌成就
    載人No.1、2003年神舟五號【神舟五號航天員:楊利偉】2003年10月15日9時整,在我國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通過新型長徵二號F遙五火箭成功發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並於2003年10月15日至16日,進行了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
  • 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飛行乘組與記者見面會...
    曾任空軍某師某團司令部領航主任,安全飛行1480小時,被評為空軍一級飛行員。1998年1月,正式成為我國首批航天員。經過多年的航天員訓練,完成了基礎理論、航天環境適應性、專業技術等8大類幾十個科目的訓練任務,以優異成績通過航天員專業技術綜合考核。2005年,執行神舟六號載人飛行任務,獲得圓滿成功。2013年4月,入選天宮一號與神舟十號載人飛行任務飛行乘組。
  • 中國載人航天大事記
    從1992年啟動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中國航天不斷取得新突破,成為世界上第三個獨立掌握載人航天技術、獨立開展空間實驗、獨立進行出艙活動的國家。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簡介1992年9月21日,中國決定實施載人航天工程,並確定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第一步,發射載人飛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試驗性載人飛船工程,開展空間應用實驗。
  • 中國載人航天專家揭秘《火星救援》中的航天科學
    王平:與短期載人航天任務相比,長期載人航天任務將消耗大量水。因此,回收再生航天員使用過的廢水和人體代謝廢水是十分必要的,從而實現水的循環利用。三人以上的成員組一般分為指令長、駕駛員、任務專家、飛行工程師和載荷專家(美國)或指令長、隨船工程師和研究航天員(蘇聯)。隨著載人航天的發展,航天乘員正在擴大到許多不同的行業,如科學家、工程師、醫生、教師、記者、政治家、管理人員以及宇宙觀光旅遊者。由於航天員數量有限,而需要完成任務種類較多,則往往一個航天員需要身兼多項技能。9問:覺得《火星救援》這部電影對整個航天業的影響是?
  • 中國載人航天發展史
    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發展史  1. 載人航天的開始  在上世紀60年代當時的中科院和七機部第八研究院同一時期提出了關於中國載人航天的相關設想即曙光一號計劃,所屬項目名稱為714工程 ,計劃在1973年送兩名太空人進行航天發射,但是由於當時國內經濟能力的不足的因素導致計劃最終流產,這是中國載人航天的最初嘗試。
  •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專家談《地心引力》
    中國載人航天「空間交會對接工程項目」10日在北京獲2013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相關專家借闢謠《地心引力》,闡述中國航天事業理念。  「我們專門去看過影片,一方面是找BUG(漏洞),另一方面是看看從中能學到什麼,畢竟許多技術創意來自於科幻片」,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載人飛船系統總設計師張柏楠說。
  • 揭秘NASA未來幾年的商業載人航天計劃
    這項商業載人飛船計劃的商業合作夥伴波音公司和SpaceX獲得了額外四次載人輪換,將太空人送入國際空間站以及送回地球。這額外的四次任務將在NASA的認證下進行。這幾次任務被歸於商業載人飛船的運輸能力計劃合同之中,這讓兩個合作商獲得了總共各六次的載人運輸任務。
  • 神舟七號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
    這是廣大航天人默默奉獻、嘔心瀝血的又一偉大壯舉;這是中國人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歷史性成就。五載光陰,三度跨越,從神舟五號到神舟七號,從中國人首次問天到首次漫步蒼穹,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掌握太空出艙技術的國家。這是9月25日21時10分,長徵二號F型運載火箭點火,神舟七號飛船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
  • SpaceX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全過程直播地址
    北京時間5月28日凌晨,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與NASA合作將發射首個載人太空飛船,搭載兩位NASA太空人前往國際空間站。SpaceX和NASA是從 2010 年開始就在為這次商業載人航天飛行做著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