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文化:關於公司老大的稱呼

2020-11-29 新東方

  關於公司老大的稱呼自從信息產業興起以來,尤其是網絡股泡沫產生以來,「CEO」在中國驟然成為一個流行詞彙。總經理和總裁們紛紛改稱CEO,這個縮寫詞比它的中譯版「執行長」更簡潔,在中國人心目中更有神聖感,於是便出現了今天CEO滿天飛的局面。剛剛從大學畢業的年輕人驕傲的在名片上印著自己是某家新公司的CEO,海爾這樣年營業額上百億的大企業總裁也要求別人稱他CEO,但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這個英文縮寫詞的實質內涵。

  董事長,總裁,CEO,這三個公司領導者的稱謂不僅僅是文字遊戲,它包涵了企業管理制度的基礎,與其說是權力的基礎,還不如說是義務的基礎。如果權力變成了一種享受,甚至連權力擁有者的稱謂都變成了一種享受,那真是糟糕透頂。

  董事長的英文是Chairman(準確的說是Chairman of the Board),總裁是President,執行長是Chief Executive Officer,這是眾人皆知的。但****並沒有意識到這三個稱謂的微妙差異,經常把President譯成董事長或執行長,CEO有時候又被譯成總裁,情況十分混亂。

  Chairman這個職務可能是現代公司管理層最早確定的職務之一,因為它是股東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論上講是公司管理層所有權力的來源。President和CEO都由Chairman任命,董事會只能由Chairman召集,非例行的股東大會一般也只能由Chairman召集(或者由股東聯名呼籲召集,這要看公司章程)。既然President和CEO都是由Chairman任命的,理論上講Chairman也可以隨時解除他們的職務;不僅如此,Chairman可以隨時解除任何人的職務,除了董事(Member of the Board)和監事(Member of the Board of Supervisors),因為董事和監事不是公司僱員,而是公司的主人和仲裁人。因此我們常常看到一位弄砸了許多事情的CEO被罷免,卻依然保留董事職務;即使他沒有多少股份,仁慈的股東往往也會允許他在董事會繼續呆下去。

  董事會不是一個行政機構,而是一個立法性質的******,這就決定了董事長和董事們之間沒有真正的上下級關係。一位強大的Chairman可能擁有真正的生殺大權,這種大權有時候來自他掌握的多數股份,有時候來自他的人脈資源,有時候來自他早年積累的威信,這時董事會不過是Chairman的傀儡而已,President和CEO也必須真正對他負責(不僅僅是名義上的負責)――比如微軟公司的比爾?蓋茨,長江實業-和記黃埔的李嘉誠,他們目前在公司都只保留了Chairman的職務,但對於行政事物他們一樣擁有最高的發言權。但大部分公司的Chairman只是一種榮譽性職務,就像英國女王一樣,擁有無比尊榮的地位,卻從來不說有分量的話。尤其是資產特別巨大、股權特別分散的公司,如通用汽車公司、美孚石油公司等等,各大股東及行政人員的關係非常複雜,Chairman只是一個德高望重、用來維持局面的「活人神」而已,除了召開董事會沒有任何權力(就連召開董事會都是應President或CEO的要求)。

  喔,我也許說錯了――準確的說還是有一點權力的,那就是President或CEO太囂張,以至於大部分股東一致決定發動政變把他搞掉的時候,Chairman經常是政變的主腦人。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兒子――小約翰?D?洛克菲勒就發動過一次非常著名的宮廷政變,那是在20****初期,他是一家鐵礦公司的董事長,總裁是洛克菲勒家族之外的人,他與小洛克菲勒產生了嚴重的****,最後小洛克菲勒不得不召開一次特別股東大會來審議罷免總裁議案。當時小洛克菲勒掌握的股份只有四分之一,遠沒有到達左右大局的程度,但他出色地收羅了工人、行政管理者和小股東的心,最終以壓倒優勢罷免了桀驁不馴的總裁。不久前迪斯尼公司的CEO也是這樣下臺的,對於一位資深經理人來說,被自己的董事長發動股東趕下臺無疑是最悲慘的事情。

  President這個詞誕生要比CEO早,範圍也比CEO狹窄。被稱做President的人,無論是總統、總裁還是大學校長、******主席,都是有一定權力和社會地位的人,但CEO卻可以隨便用在哪個行政負責人身上。看過《兄弟連》的人都記得,E連的戰士甚至把連長稱為「CEO」,連長的上級也稱呼他為「E連的CEO」。對於一個清潔工小組來說,組長就是CEO;對於一個極地探險隊來說,隊長就是CEO,這個詞沒有任何特權榮耀的成分,只代表著某個範圍內的最高執行權和與之相伴的義務。想想中國國內的總裁、總經理們爭先恐後拋棄President的稱謂,視CEO為身份和地位的象徵,實在讓人感到好笑――難道他們不知道美英的一個下級軍官、一個職工領班都可以叫做CEO嗎?

  一般來說,在公司內部,President是掌握實權的人;在CEO這個稱謂沒有誕生之前,President幾乎是唯一掌握實權的人。一個公司的創始人經常同時給自己加上Chairman和President兩種頭銜,但現代企業的所有者和管理者不是同一群人,再優秀的President往往也只佔有很少的股份,一個小股東是不應該成為Chairman的,就好象一個沒有王室血統的人即使再優秀也當不了國王。有時候大股東的力量太強大(比如摩根、杜邦這些大財團是許多公司的大股東),以至於President都成為了股東利益的代表,公司的行政實權就落到了其他行政人員手裡――比如執行******主席,副總裁,財務******主席等等,當然也包括CEO.

  President淪為大股東代表的例子,最典型的是1920年代早期的通用汽車公司,當時通用汽車創始人杜蘭特因為瘋狂買空股票而被一腳踢出公司,作為第一大股東的杜邦財團立即派遣了一位杜邦家族成員擔任通用汽車的President(注意不是Chairman,在通用汽車的歷史上Chairman一直是無足輕重的角色),直到赫赫有名的阿爾弗雷德?斯隆接任總裁為止。

  事實上,西方的President在大部分時候與中國的總經理是一回事情。總經理可以翻譯成「President」,也可以翻譯成"General

  Manager",但後者在西方企業中不是一個常見的職位。但中國企業經常同時設立總裁和總經理,如果把總裁翻譯成President,總經理就應該翻譯成CEO.President和CEO在西方企業裡經常合二為一(尤其是在中小企業當中),即我們所說的「總裁兼執行長」,你稱呼他President或CEO都無所謂;你也可以在禮儀場合稱呼他為President(強調身份和地位),在工作場合稱呼他為CEO(強調執行權和責任)。

  在少數情況下,董事長、總裁和CEO都是同一個人,我們稱為「董事長兼執行長」或「董事長兼總裁」(稱呼「董事長兼總裁兼執行長」實在是太恐怖了,沒有必要),這種兼職大部分由公司創始人擁有(如比爾?蓋茨),有時候也是因為公司的傳統習慣(如韋爾奇,按照通用電氣的傳統,他同時擔任董事長和執行長,而且不存在獨立的總裁職務)。

  看到這裡,大部分讀者恐怕會有點頭昏腦漲,連我自己都昏了頭――既然President和CEO的職權沒有本質的區別,而且經常是同一個人,那麼為什麼要把這兩種職務分開呢?答案比較複雜:第一,因為某些大公司的行政事務過於繁重,一個人的精力無論如何不能處理,必須有兩個地位平等的最高執行官;有的時候,一家公司同時擁有兩個優秀的領導者,有必要為他們安排平等的地位,所以President和CEO就變成了兩個人。

  第二,二戰結束之後,歐美大公司的執行權又發生了變化,演化為「重大執行權」和「日常執行權」兩塊,重大事件如大政方針、重大人事任命和比較大規模的投資等屬於「重大執行權」範疇,由CEO掌握;一般政策、一般人事任命和一般規模的投資等屬於「日常執行權」範疇,由President掌握。如果說CEO是總理,那麼President就是掌握日常工作的第一副總理,如果這兩個職位不屬於同一人,那麼CEO的地位稍微高一點。

  我沒有調查CEO和President最早是什麼時候分開的,但最早的著名例子發生在1960年代的福特汽車公司。當時福特三世邀請號稱「藍血十傑」之首的麥克馬納曼擔任福特汽車的President,麥克馬納曼也成為了福特汽車歷史上第一位沒有福特家族血統的President.但是,福特三世並不想完全放棄行政權,因此他改稱自己為CEO,與麥克馬納曼形成了雙頭統治,這是現代企業歷史上CEO職務流行的開始。

  從那以後,公司最高執行權掌握在兩個人手裡變的司空見慣,有時候CEO對總裁有很大的優勢,有時候又是總裁乾綱獨斷。1999年左右,比爾?蓋茨曾經任命一位新的微軟公司總裁,但自己仍然保留董事長兼CEO的職務;許多****報導說是蓋茨「辭去」總裁職務,但實際上蓋茨只是把微軟公司的總裁和CEO兩個職務清晰的分離開來,並把日常執行權授予總裁,這談不上什麼辭職可言。

  Chairman,President

  and CEO,這三個詞的關係雖然錯綜複雜,但我們仍然可以把握它的精神實質。簡單的說,Chairman是股東利益在公司的最高代表,它不屬於公司僱員的範疇,President和CEO的權力都來源於他,只有他擁有召開董事會、罷免President和CEO等最高權力,但他從來不掌握行政權力。一位Chairman如果不兼任President或CEO,就僅僅是一個禮儀職務,一個德高望重的仲裁者,一般來說是某位大股東的代表。

  President掌握著公司的日常行政權,既可以譯成總裁,又可以譯成總經理;President這個稱謂包含的榮耀和地位比CEO要高,因此經常用於禮儀場合。許多時候,President和CEO是同一個人,隨便你怎麼稱呼他;但在許多大公司裡,President和CEO是兩個人,這時「總裁」和「執行長」才有嚴格的差異,有時候兩者地位平等,有時候CEO是總裁的上級(實際情況很複雜,必須一一分析)。

  有時候President和Chairman一樣,也淪落為一種無足輕重的禮儀職位,但至今從沒有聽說過CEO變成一種禮儀職位――除了在中國。在中國,無數的經理人瘋狂地給自己加上CEO的冠冕,以為這就是跟世界接軌,就是擁有了最高的榮譽與地位;他們不知道,CEO這個詞在西方沒有任何榮譽與地位的暗示。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即執行長

  什麼是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即執行長,是美國人在20****60年代進行公司治理結構改革創新時的產物。由於市場風雲變幻,決策的速度和執行的力度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傳統的「董事會決策、經理層執行」的公司體制已經難以滿足決策的需要。而且,決策層和執行層之間存在的信息傳遞時滯和溝通障礙、決策成本的增加,已經嚴重影響經理層對企業重大決策的快速反應和執行能力。而解決這一問題的首要一點,就是讓經理人擁有更多自主決策的權力,讓經理人更多為自己的決策奮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CEO就是這種變革的產物。CEO在某種意義上代表著將原來董事會手中的一些決策權過渡到經營層手中。

  CEO與總經理,形式上都是企業的「一把手」,CEO既是行政一把手,又是股東權益代言人――――大多數情況下,CEO是作為董事會成員出現的,總經理則不一定是董事會成員。從這個意義上講,CEO代表著企業,並對企業經營負責。

  由於國外沒有類似的上級主管和來自四面八方的牽制,CEO的權威比國內的總經理們更絕對,但他們絕不會像總經理那樣過多介入公司的具體事務。CEO作出總體決策後,具體執行權力就會下放。所以有人說,CEO就像我國50%的董事長加上50%的總經理。

  一般來講,CEO的主要職責有三方面:①對公司所有重大事務和人事任免進行決策,決策後,權力就下放給具體主管,CEO具體幹預的較少;②營造一種促使員工願意為公司服務的企業文化;③把公司的整體形象推銷出去


相關焦點

  • 一些關於外國人常用的英語文化小常識講解
    今天大家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關於英語文化中的一些小常識吧,下次就不會再用錯了哦。一起來學習一下吧。一、OKOkay可能是除了Yes,No以外在世界上流傳最廣的英語單詞了。但是,它從何而來呢?歷來,語言學家們各執一詞。有人說,okay是印第安人發明的。
  • 語言的文化性格
    機組人員和機場塔臺指揮人員的交流,也要用英語。既然這樣,始終都用英語,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錯誤理解。02語言是文化的載體,一種文化的性格,必然大量表現在語言中。韓國文化等級意識強,於是,在語法、用詞、語氣、稱呼等方方面面,都有強烈的上下尊卑的分別。
  • 他任單位一把手14年 讓下屬稱呼其「老大」
    殊不知,就是這樣一個多才多藝,既能幹事又會做人的領導,卻有著不為人知的另一副面孔——他喜好喝酒,工作在酒桌上談,決策在酒桌上定;他貪戀錢財,禮品越收越貴,禮金越收越多,膽子也越來越大;他愛當「老大」,任單位一把手14年,「官氣」「匪氣」「江湖氣
  • 瞭望:領導幹部稱呼有四種異化傾向,折射出部分幹部等級觀念
    此番話引發社會輿論批評,除了藐視法律外,還有這名下屬把領導稱呼為「老闆」。近年來,在有的地方黨政機關中,此類幹部稱呼存在混雜之象。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審議通過的《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重申,「黨內一律稱同志」。這不僅是稱謂上、字面上的規範,更是正本清源、糾偏正向、純潔內部關係的體現。
  • ...網友投訴winkey英語:winkey英語及上海光語文化傳播公司出現問題
    2020年02月24日 13:53,方女士發起對winkey英語的投訴。截止發稿前,winkey英語有效投訴1次。
  • 鬥羅大陸:星鬥大森林中的老大,不是泰坦巨猿和天青牛蟒
    在目前遇到過的魂獸之中,我們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人面魔蛛和泰坦巨猿,這兩個魂獸都算得上是星鬥大森林當中頂尖實力的存在,但是他們並不是星鬥大森林的老大。對於大多數的鬥羅粉絲而言,他們肯定認為星鬥大森林的老大是天青牛蟒。畢竟它的實力是最強大的,而且關於天青牛蟒也有一個很恐怖的傳說。
  • 在中國古代,外國人是如何稱呼中國呢?竟有這麼多稱呼,不可思議
    現如今我國國力強盛,國人對外交往時無不驕傲自稱中國人,老外們也默認這一稱呼,似乎認為其並無什麼不妥。但是在古代的世界各國裡,中國一詞表示的含義甚多,在有的文化裡它指某個居於一個國家中部位置的區域,在有的文化裡則是指一個小地方的地名。很多人都好奇,古代老外管咱們中國人叫什麼呢?
  • 聚投訴網友投訴winkey英語:winkey英語及上海光語文化傳播公司出現...
    2020年02月24日 13:53,方女士發起對winkey英語的投訴。截止發稿前,winkey英語有效投訴1次。
  • 古人對老婆的稱呼:五花八門,千奇百怪,如今這麼叫,小心被胖揍
    「老婆」是丈夫對妻子的稱呼,自古有之,隨著時代的發展,儘管聽著不太雅致,但也正好映襯了新時代女人更豪邁的氣質,更崇高的地位。但古代對老婆的稱呼,會隨著不同的年齡地域、環境場合、文化程度以及歷史朝代等不斷地變化,可謂是五花八門,千奇百怪!
  • 2020年12月英語四級關於傳統文化的詞彙
    歷年真題 |作文 |閱讀 |翻譯 |聽力   英語四級關於傳統文化的詞彙風水:Geom antic omen 熱門關鍵詞推薦: 四六級報名  四級閱讀輔導    四級翻譯技巧  英語四級詞彙表    四級翻譯匯總  四級作文模板  英語四級口語  六級閱讀輔導  英語六級語法  英語六級閱讀  六級翻譯匯總
  • 中國文化——關於名字文化,你了解多少呢?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關於名字文化的一些英文表達吧!03Nickname & 派生法暱稱(Nickname):即愛稱、略稱和小名,是英語民族親朋好友間常來表示親切的稱呼Selena 薩琳娜 月亮Wendy 溫蒂 有冒險精神的女孩Winni 溫妮 和善的朋友更多精彩內容,盡在米斯國際英語
  • 古今中外對母親的稱呼大全
    該咋稱呼媽媽?當然是「媽」了。如果你叫 「媽媽」或給別人說「我媽媽」,這裡面就有親暱幸福的感覺。而大多數情況就是喊媽,給別人說起來是「我媽」。年輕人有時候會撒嬌地媽咪、母后、母親大人、老媽、娘、姐……一通亂叫,但這些的的確確是不同歷史時期對母親的稱呼。
  • 【文化漫談】「稱呼」如何展現素養,這幾個字很好用
    禮敬的稱呼表現文化素養,又增進人際祥和關係。(臺北故宮博物院提供) 人際交往中,提到彼此的親屬,包含配偶、血親、姻親等的機會不少,這時怎樣以「敬語」稱呼方表敬意,又怎樣用「謙詞」表現己方的謙讓之情呢?使用敬語和謙詞是中華文化的一環。展現優良的禮儀素養與謙和風度,實踐並不難,掌握幾個字就可以掌握關鍵。
  • 變性人的官方英文稱呼已確定:不再是Mr或Mrs,而是Mx
    英國政府部門和一些大學目前將使用Mx來稱呼變性人或其他沒有特定性別的人。英語世界權威的《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將考慮將Mx收入它下一版本的詞典中。       《牛津英語詞典》助理編輯約翰森·登特(Johnathan Dent)5月初對英國《每日郵報》表示,正在考慮在新版《牛津英語詞典》中引入Mx詞條,因Mx這一稱呼體現了英語這一語言適應不斷變化著的社會的能力。他說這是近代史上首次出現被廣泛使用且大多數人都接受的新稱呼。這表明英語能不斷適應人們的需要,而不是讓語言來限定人們的身份。
  • CAT翻譯軟體老大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些關於CAT翻譯軟體的知識。首先,我們來講Trados翻譯軟體。Trados:翻譯輔助工具(CAT)領域的老大,功能強大,起步時間早,快速佔領市場,成為主流。這一名稱取自三個英語單詞,它們分別是:Translation、Documentation和Software。其中,在"Translation"中取了"TRA"三個字母,在"documentation"中取了"DO"兩個字母,在"Software"中取了"S"一個字母。把這些字母組合起來就是"TRADOS"了。
  • 職場禮儀課:如何稱呼對方,這是一門手藝!
    留意下公司裡你的同齡人怎麼稱呼她,照貓畫虎就行了,這是最保險的方法。因為,這已經約定俗成檢驗過了,而且對方也習慣了這樣的稱呼。別人都管她叫姐,你來了,嗓門洪亮地大喊一聲阿姨,怎麼著?你白裡透紅與眾不同啊,這不合適。同理,你初入職場穿什麼,最關鍵的是:入鄉隨俗,同事咋穿你咋穿。
  • 關於我國古代的稱呼,你不一定知道的來由!
    中國古代人有些稱呼很特別,到如今這些稱呼我們雖不常用,但是我們並不陌生。當更多熱愛漢語的外國人,在學習漢語的過程中,他們也對中國的古文化有著不一樣的熱愛。當然在學習漢語了解中國文化的同時,他們也會慢慢的拋給我們一些可能我們也答不上來的問題。接下來我們可以看下這個稱呼。
  • Zara被指歧視黑人 使用暗語稱呼黑人顧客
    在針對Zara的員工調查中,43%表示並不知道該暗號或不願意回答關於特殊訂單的問題。但在57%配合調查的員工中,46%聲稱他們會經常稱呼黑人顧客為「特殊訂單」,而14%稱也會這樣稱呼拉丁美洲客戶,7%表示會這樣稱呼白人顧客。一位員工在報告中指出「黑人經常被當做小偷。」在調查期間,民主中心聲稱Zara已經將「特殊訂單」暗號更改為「客戶服務」(customer service)。
  • 中國人叫外國人「老外」,外國人又是如何稱呼我們?了解一下
    大家都知道我國歷史很長,並且也是文化一直沒有斷的唯一國家,我們的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歷史也十分悠久,最早追。溯到的年代總共算下來我國有超過五千年的歷史,我們的先人在這片廣袤的土地上生存繁衍,一直到如今的中國。我們不僅文化源遠流長,我們的國家在歷史上一直是非常強大的。
  • 語言全球化影響各國文化 英語熱不會西化中國
    非洲人用來表述本土語言的詞彙多種多樣,有的地方把它們稱作「方言」,有的地方叫「少數民族語言」,還有的地方甚至叫做「未發展的語言」,所有這些稱呼都表明,人們認為本土語言缺乏表現力,不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也不適合用來進行包括科學和技術在內的現代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