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理工《AFM》更小更強大!首次報導新型柔性雙離子微型電池

2020-08-16 材料material

導讀:本文首次展示了柔性雙離子微型電池。該電池具有極高靈活性和良好的電化學特性,可以通過不同方式串並聯,並可集成為高壓微器件。這種特殊的新型電池可以被應用在LED燈、電致變色玻璃等眾多領域。可以預見微型電池將成為未來儲能器件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


儲能器件的微型化一直是電子設備製造過程中的重要問題,但是傳統的微型電池往往電化學性能較差,不能滿足人們對其的日益嚴苛的需求。因此,研發具有良好電化學性能的新一代微型電池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近日,北京理工大學的曲良體教授團隊通過雷射直寫技術,首次報導了一種柔性雙離子微型電池。該電池具有極佳的容量和穩定性,並且可以靈活應用於多種領域內。相關論文以題為「The First Flexible Dual-Ion Microbattery Demonstrates Superior Capacity and Ultrahigh Energy Density: Small and Powerful」 在Advance Function Materials上發表。

論文連結: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2086


隨著電子設備的更新和小型化發展,更小的集成的儲能設備逐漸成為電子產品中不可或缺的一個元件。而近幾年廣大學者們更是不遺餘力的整合集成各種能源設備(超級電容、鋰離子電池、薄膜電池等)。但是即使是目前應用最為廣泛的鋰電池,能量密度,循環壽命等指標依舊不能令人滿意,嚴重的阻礙了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發展和應用。因此,急需研發一種低成本、高能量密度、長壽命的微型電池

本文中,作者針對以上問題,利用雷射直寫技術,首次製備了柔性雙離子微型電池(DIMB)。該電池是以石墨作為電極,六氟磷酸鋰作為電解液。DIMB不但具有極好的靈活性,可以任意的串並聯和彎折,還表現出了極佳的電化學性能。DIMB具有56.5 mA h cm-3的超高可逆容量,並且即使在高電壓環境下循環300次後依舊可以保留初始容量的90%以上。作者還利用所製備的單個DIMB成功為多種顏色的LED燈泡和電致變色眼鏡供電,表明DIMB電池具有良好的電勢差和極高的能量密度,證明DIMB在多個領域內的強大的應用潛力。此外,DIMB電池還可以組成高壓微器件,電壓能達到100V以上。

總結來說,作者首次提出並製備了一種新型的工作電壓在3~5V的 「更小更強大的」集成微型電池。該電池的製備方法簡單、成本低廉,但卻擁有極佳的靈活性。超高能量密度和良好的循環穩定性,在不同的工作環境下依舊可以為相應的設備進行供電。而且集成的DIMB電池即使100V的高壓下依舊可以提供非常高的放電比容量。這一新型微型電池展現了強大的應用潛力,將成為未來微型設備和可穿戴設備上儲能器件的有力競爭者。(文:Today)


圖1 (a) DIMB的製備過程示意圖;(b)-(g) 單個和集成的DIMB電池的照片。

圖2 (a) DIMB的充放電示意圖;(b) DIMB的非原位拉曼測試結果;(c) DIMB的非原位XRD測試結果;(d)-(e) DIMB在初始狀態和充滿電下的負極和正極XPS測試C 2p光譜;(f) DIMB的石墨初始HRTEM照片;(g) DIMB充滿電後負極石墨的HRTEM照片;(h) DIMB充滿電後正極石墨的HRTEM照片;


圖3 VOPO4-石墨烯在鉀離子電池中的原位XRD測試分析和DFT計算分析。


圖4 (a)-(b) DIMB在不同彎折角度下的充放電曲線體積比容量。(c)-(f) DIMB為LED燈、小遊戲機和電致變色眼鏡供電的照片。


圖5 (a)-(b)集成的串聯、並聯DIMB的示意圖;(a)-(b) 1~3個DIMB串聯、並聯的充放電曲線圖;(e) 20個DIMB串聯照片;(f) 20 個串聯的DIMB的充放電曲線圖和dQ/dV vs V曲線。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材料科學與工程」。歡迎轉載請聯繫,未經許可謝絕轉載至其他網站。

相關焦點

  • 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尺寸更小更高效
    新型柔性電池既薄又高效,可吸收光譜寬,可與現有太陽能技術相媲美,可以用於很多場合。
  • 【TüV南德】前沿丨柔性鈉基雙離子電池技術獲新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唐永炳研究員(通訊作者)及其團隊成員在柔性鈉基雙離子電池方面獲得新進展。由於鈉基雙離子電池(SDIBs)結合了鈉離子和雙離子電池的綜合優勢,具有高工作電壓,環保以及成本低廉等優勢,從而受到廣泛關注。然而,已有報導的SDIBs普遍採用傳統的液態酯類溶劑作電解液,使得電池在高工作電壓下容易發生分解。此外,傳統液態電解液體系的溶劑分子與石墨正極易發生共插層問題,導致石墨正極在循環過程中發生剝落。因此基於液態電解質的SDIBs的循環性能仍有待進一步優化。
  • 鋰離子電池的掘墓者們:雙離子電池
    其次Li-空氣電池、Li-S電池也都是強有力的角逐者,而雙離子電池更像是一匹黑馬,近年來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前蹄兒已經踩了鋰離子電池臉上,實力絕對不容小覷。雙離子電池之所以叫雙離子電池,是因為在雙離子電池體系中參與電化學反應的並不是單一離子,我們知道在鋰離子電池中在正負極之間穿梭的只有Li+一種離子,電解液中的陰離子(如PF6-)並不參與反應。而在雙離子電池中則不然,不但陽離子能夠發生嵌入反應,電解液中的陰離子也能夠發生嵌入反應。
  • 十大化學革新技術:雙離子電池和治療新冠病毒的 RNA 疫苗
    1、雙離子電池2019 年,鋰離子電池技術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但是今年最新研製的雙離子電池又將電池技術推向新的高度。鋰離子電池使小型化儲能設備成為可能,為筆記本電腦、智慧型手機和電動汽車提供動力,然而它也有缺點,鋰和鈷相對稀少,是不可持續開採資源之一,而雙離子電池能夠完美地替代它們。
  • 中科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成功研製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
    5月6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等單位的研究人員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鎂基雙離子電池(Mg-DIB),該電池基於不溶性有機負極材料研製而成。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國際頂級能源材料期刊《能源存儲材料》上。
  • 陰離子溶劑化重構策略,實現高電壓Zn/石墨雙離子電池
    、大功率、低成本且對環境友好的新型電池,曾被稱作鋰離子電池的掘墓者,發展潛力不容小覷。該工作通過對Zn/石墨雙離子電池電解液的調控,設計出微型異質化的陰離子溶劑化結構,利用強電子給體磷酸三甲酯(TMP)阻隔了陰離子與碳酸酯電解液的直接接觸,保證了碳酸酯電解液在高電壓下的穩定性。得益於巧妙的電解液設計,Zn/石墨雙離子電池在1000次循環後仍有著92%的容量保持率,其電解液不僅製備便捷,離子傳輸動力學良好,同時有著高的電化學窗口及阻燃性,極具應用前景。
  • 還能有多小?科學家研製出新型柔性電路
    據外媒Gizmag報導,瑞士科學家日前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電路,可以應用於人體組織以及隱形眼鏡,具有微小、柔性、透明等特點。此外,這種微型傳感器還能夠對土壤成分和汙染物進行監控,並將數據無線傳輸給科研人員。
  • 中國研發高性能雙離子鈦酸鋰電池    躋身最佳雙離子電池之列
    導讀:中國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鈦酸鋰正極和石墨負極雙離子電池。他們的研究集中在由於材料的低比容量而產生的一些困難上,並且他們的裝置展示了鈦酸鋰電池的領先性能。根據中科院的說法,這使它躋身於文獻報導的最佳雙離子電池之列。該電池由鈦酸鋰陽極和石墨陰極組成,但研究人員沒有提供電解質材料的細節。鈦酸鋰電池是消除能源儲能供應鏈中稀有、昂貴和破壞環境的材料,特別是鈷和鎳的途徑之一。CAS指出,這種電池迄今為止由於正極和負極的不匹配特性而受到限制,並試圖通過使用3D多孔結構和在其設備中植入碳納米膜來克服這些問題。
  • 深圳先進院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第一單位通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振聲(共同通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新型電池。  雙離子電池由於具有高工作電壓、低成本、環保易回收等優勢,使其在儲能等領域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近年來成為國內外科學家研究的熱點。雙離子電池一般採用石墨類正極材料,充放電時進行陰離子的可逆嵌入/脫嵌反應。
  • 高性能低溫熔鹽雙離子電池
    文/憑欄眺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氧化物正極材料,石墨體系負極材料構成,其中氧化物正極材料中通常會含有成本較高的Co和Ni元素,這使得鋰離子電池的成本較高。雙離子電池正負極都是採用石墨材料,因此原材料成本要遠遠低於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高性能低溫熔鹽雙離子電池
    鋰離子電池主要由氧化物正極材料,石墨體系負極材料構成,其中氧化物正極材料中通常會含有成本較高的Co和Ni元素,這使得鋰離子電池的成本較高。雙離子電池正負極都是採用石墨材料,因此原材料成本要遠遠低於傳統的鋰離子電池,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 Small:基於三聯吡啶-鈷配合物納米片的穩定雙離子電池陰極材料
    另一方面,層狀結構有利於離子或電子在層內或層間傳遞,所以二維納米片在雙離子電池電極材料領域有較大應用前景,但相關研究還處於非常初步的階段。目前報導的雙離子陰極材料中,被廣泛研究的多為無機材料,例如MXene和層狀石墨基電極。但其最高理論容量有限。而具有結構多樣性的有機材料面臨合成條件苛刻,或因為離子的插入造成體積膨脹從而引發材料降解或結構崩壞,導致材料循環穩定性差的問題。
  • 科學家研發出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的新型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集成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第一單位通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李振聲(共同通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基於陰離子雜化策略新型電池
  • 柔性電池家族再添新成員:柔性鉀電池
    為實現低成本、高性能的柔性電子器件,大量新興的柔性儲能設備迅速湧現,包括柔性鋰離子電池(LIBs)、鈉離子電池(SIBs)、鋰氧電池和超級電容器。理論上,鉀離子電池(KIBs)由於鉀資源的低成本和豐富,以及K金屬相對較低的氧化還原電位,預計將對柔性電子產品有所貢獻。
  • 科研人員研發出新型高效低成本鉀離子電池技術
    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先進集成技術研究所功能薄膜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唐永炳及其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了一種新型高性能、低成本的鉀型雙離子電池技術
  • 「國際首次」!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可在太空中像畫卷一樣展開
    ,2020年1月5日成功完成了關鍵技術試驗,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形狀記憶聚合物複合材料結構的柔性太陽能電池的在軌可控展開。總體單位認為,該系統解決了柔性太陽能電池的地面捲曲鎖緊-在軌可控展開-展開後高剛度可承載的難題。未來下一代大型或超大型空間結構對能源系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柔性太陽能電池作為太陽能電池發展的新趨勢之一,具有質量輕、柔韌性好、收納比高等優點,但在航天應用過程中存在收攏鎖緊、驅動展開和展開後剛度較低等難題。
  • 我國開發出高能量密度的柔性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二維材料與能源器件研究組(DNL21T3)研究員吳忠帥團隊與中科院院士包信和團隊合作開發出具有高能量密度、高柔性、高耐熱性能的柔性平面鈉離子微型超級電容器。
  • 中國研製出柔性可拉伸電容器 解決可穿戴智能設備難題
    柔性可穿戴智能設備是當今電子產品的主流發展方向,這種可拉伸的彈性電容器將成為其重要部件。為了讓編織物具有內置電子功能並且長時間使用,就要求材質必須具有質量輕、體積小、效率高等特點,同時還得有一定的彈性。復旦大學8日傳出消息,該校彭慧勝課題組成功製備出一種新型的超級電容器,能滿足上述要求。該研究工作發表在國際權威期刊《應用化學》中,最新一期《自然》在「亮點」欄目中對其進行報導。
  • 新型柔性電池能量密度比鋰電池至少高10倍 可一卷捲地「列印」
    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據報導,來自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和加州電池製造商ZPower的科研團隊近期開發了一種可充電的柔性氧化銀鋅電池,其單位面積能量密度大約是目前最先進技術的據了解,這種新型電池的容量比目前市場上的任何一種柔性電池都要大。這是因為電池的阻抗(電路或設備對交流電的電阻)要低得多。在室溫條件下,其單位面積容量為每平方釐米50毫安,是普通鋰離子電池面積容量的10至20倍。
  • 微型直接甲醇燃料電池的研究進展
    按照能量轉換方式,MEMS微能源主要分為基於MEMS技術的微型發電機、微型太陽能電池、微型熱電池、微型核電池、微型鋰電池以及微型燃料電池等種類. 相比於其他類型微能源,微型燃料電池具有能量轉化效率高、大功率持續供電能力強、環境友好、低溫快速啟動、可靠性高及便於集成化等優點,是具有廣闊應用前景的新型微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