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拿下一大波影視版權:《港囧》《我不是藥神》在內

2020-11-23 站長之家

8月31日,B站宣布以5.13億港元(約合人民幣4.54億元)戰略投資歡喜傳媒,交易完成後,B站將持有歡喜傳媒擴股後總股本約9.90%的股份。

據悉,達成合作後,B站將獲得歡喜傳媒旗下既有影視作品及新作的獨家外部播放權。

最近,張一白導演的青春劇集新作《風犬少年的天空》和陳可辛導演的電影《奪冠》(原名:《中國女排》)都將落地B站。

根據百科資料,歡喜傳媒由董平、寧浩、徐崢和項紹琨聯合創辦,於2015年在香港上市。作為一個全會員制與收費點播相結合的精選電影平臺,歡喜首映覆蓋PC、移動、電視三大終端,為網際網路用戶精選海內外優質電影。

其主要投資作品包括《港囧》《繡春刀Ⅱ:修羅戰場》《後來的我們》《時間去哪兒了》《我不是藥神》《江湖兒女》《瘋狂的外星人》《一秒鐘》等。

相關焦點

  • 《我不是藥神》裡神像那段是什麼意思?
    有人可能會認為這些鏡頭是多餘的乏味的,累贅冗長的,也可能覺得沒什麼奇怪的,但是在影視劇中,這些電影裡的意象都是有一定意義的,否則不會動用人力物力去布置拍攝這一類場景。假如除去這些神神怪怪的東西的話,這部電影藝術性可能會跌一點。我認為其作用有三點:1.呼應電影主題。
  • 《戰狼2》《我不是藥神》等爆款電影出品方被立案調查
    近日,曾出品過《戰狼2》《我不是藥神》的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北京文化」)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對此,北京文化方面表示,公司將積極配合中國證監會的調查工作北京文化公司於1998年在深交所上市,自2013年起,北京文化啟動向影視娛樂業轉型,通過整合娛樂產業上下遊資源,搭建多位一體的泛娛樂產業鏈。近年來憑藉《戰狼2》《我不是藥神》《流浪地球》《無名之輩》等多部爆款影片一躍成為國內影視行業的頭部公司。
  • 《我不是藥神》好評如潮,原型陸勇不滿:「我不是個藥販子」
    2018年,《我不是藥神》票房大賣30億元,電影評分高達9分,可「藥神」的原型陸勇卻說:「徐崢演的主角破壞了我的形象。」徐崢演得挺感人的啊,「藥神」本人怎麼會有意見呢?為了賺錢,程勇親自去了印度,並拿下了該藥的獨家代理,既能賺得盆滿缽滿,又能減輕患者的負擔,後來他甚至以成本價賣藥,但最終因觸犯法律,鋃鐺入獄。可現實中,陸勇自己就患有慢粒白血病,要靠服用瑞士產的抗癌藥「格列衛」,但這種藥價格高昂,每盒就要23500元,一盒只能吃一個月,而且這藥不在醫保目錄裡。
  • 我不是藥神電影原型是什麼 我不是藥神改編自什麼事件?
    進入暑期多部影片將要上映,其中徐崢領銜主演的電影《我不是藥神》近日進行了點映,現場的觀眾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很多網友比較好奇這部電影有沒有故事原型?這部電影要表達的是什麼意思?一起來看看!
  • 看《我不是藥神》是如何把複雜的情感主題表現出來的
    在《我不是藥神》中,文牧野再次通過對社會現實細緻入微的體察與觀照並且將以往的鏡語敘事策略一以貫之,使得電影通過流暢的小景別和自然的運動感的有機結合構成了整部影片光影敘事與鏡像感知的基礎,同時也構築起了電影的現實主義美學風格,實現了對生命的思考和對人性的慨嘆。在電影《我不是藥神》中,晃動式的鏡頭成為其鏡語風格的一大特色。
  • 徐崢原來在拍攝《我不是藥神》之前,還有這麼多故事!
    而徐崢也是在現場做出了反擊,在此之後的2019年,金馬獎就已經被國家電影局,暫停了大陸影片和人員參加第56屆的影展,在2018年的11月17日當晚,本來各位藝人前輩都帶著自己的作品前來參賽,臉上洋溢著必勝的笑容,可是隨著臺灣女演員傅榆的一句「希望我們的國家能夠被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看待,這是我最大的願望」內地演員臉上瞬間黑臉,鞏俐一臉這是「什麼老鼠屎,她在說什麼
  • B站是否會成為中國的YouTube?
    那個時候B站更多的是像分享網站,大家把自己在網絡上看到的有意思的或者是稀有少見的視頻搬運到B站來,這個時候沒有單單僅限於ACG包括電視劇電影在內都有。且當時B站是提供下載的。這樣就形成了一個沒有廣告沒有付費的資源分享圈,估計有很多新人不知道或者說UP主原來不是專心混B站的,B站最早初有絕大多數的視頻是需要會員才能看得,在版權爭奪的時候B站老會員還能通過黑科技觀看。
  • 畢志飛再撕徐崢,曾表示《我不是藥神》比不上《逐夢演藝圈》
    《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是由畢志飛自編自導的劇情電影,講述某影視院校青年教師文天陽與自己的學生們在四年的學習生活中共同成長的故事。但是兩度上映後,它卻創下了豆瓣最低分2.0分。不少網友批判裡面的劇情毫無邏輯、演員演技差,且畫面宛如PPT。
  • 電影《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
    二、《我不是藥神》的使用與滿足理論分析(1)心緒轉換的需要。《我不是藥神》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而成,而所展示的社會民生問題又是輿論焦點,社會公平、醫療首當其衝。在首映之前,通過大量的公關造勢,在觀眾心中已然形成對該影片的初識印象。
  • 我不是藥神:不甘平凡,卻又平凡
    《我不是藥神》是由文牧野導演執導的電影,電影內容根據真實事件改編,講述的是一個神油店老闆賣印度格列寧的事情,由徐崢,周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等主演。我不是藥神,我們只是平凡的普通人,在疾病面前,我們會恐懼,會想要活著。
  • 原來《我不是藥神》的「黃毛」生活裡長那麼帥,韓國歐巴的既視感
    由徐崢主演的劇情片電影《我不是藥神》,被觀眾稱為良心之作,影片有笑有淚,還有思考,擊中的是社會熱點話題,演員演技也個個在線,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王佳佳等演員所扮演的小人物,充滿了閃光點,最終影片取得了30.7億的超高票房,還獲得了很多獎項,實屬近年來難得的上乘佳作之一。
  • 還記得《我不是藥神》裡的黃毛嗎?染了黑頭髮後,帥成韓國歐巴
    《我不是藥神》在影院看超級有感覺,不少觀眾在觀看的時候潸然淚下, 現在章宇憑藉著黃毛這個角色走紅全網,影視資源也越來越好,不僅出演了一些男主角,還榮獲了許多的獎項,以及金雞獎提名,這是對他演技的一種認可,也看到了他在圈內的位置。
  • 《風犬少年的天空》能為B站闖出一片新天空嗎?
    問題在於, 現在是進入影視行業的好時機嗎?B站入局影視劇,是個好時機嗎?在電視臺時代,電視劇按單集價格*集數計算版權費用總價,集數越長,總價越高,製作方通過拉長劇集長度,以攤平天價明星的片酬成本。電視臺對此也樂見其成,因為劇集越長,可以售賣給廣告商的時間節點越多。而這一模式導致的直接後果就是劇集被無限注水。
  • 《我不是藥神》那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為什麼說沒有劉德華就沒有《我不是藥神》。二零零五年,劉德華出資兩千五百萬,啟動了一項扶持新人導演的「亞洲新星導」計劃,用來資助有潛力的年輕人。當時還沒什麼名氣的寧浩,帶著《瘋狂的石頭》找到劉德華,沒想到劉德華看完直接給了他三百萬。
  • 聚焦社會熱點,《金字塔之連鎖反應》劇情不輸《我不是藥神》
    《我不是藥神》是寧浩、徐崢五度聯手、再度進駐暑期檔的重磅作品。影片圍繞一個「藥販子」的經歷展開,生動地描寫了一個小人物的成長故事,同時也加入了深刻的現實意義。從此,他開始了「代購之路」,並拿下了這款低價藥的中國獨家代理,並與一群患者產生了交集,程勇的出現讓患者們看到了生的希望,而他本人的命運也由此改變。一邊是不能斷藥的病友,一邊是冒著鋃鐺入獄的危險,程勇要在保全自己還是保全別人之間做出選擇。
  • 《我不是藥神》:人生苦短,擇善而從
    《我不是藥神》上映首日票房突破3億,豆瓣得分9.0。這是一部幾乎沒有負面評論的電影。網民們紛紛在社交媒體平臺上發表評論,聲稱他們已經很長時間沒看過這麼好的國產電影了。他們都是奔著喜劇片而去,但最後在電影院哭得像狗一樣。
  • 徐冬冬憑《西虹市首富》躋身二線女演員 影視三部曲火了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徐冬冬憑《西虹市首富》躋身二線女演員 影視三部曲火了 相較於今年暑期檔的沉寂,去年暑期檔可謂是競爭激烈,其中以《我不是藥神》和《西虹市首富》尤為突出,前者因直擊社會現實的話題度收穫了30.97億的票房,後者因老少鹹宜的娛樂搞笑屬性拿下了近25億的票房; 這   原標題
  • 個人也能投資電影,禎馨傳媒專注影視版權轉讓
    一.電影投資被長期「壟斷」  說到電影投資,其實並不算一件新鮮事,但是長期以來,這一項「特權」都被一些專門機構或企業所「壟斷」。也就是說,只有國家批准的、具有影視投資資質的機構或企業才擁有投資電影攝製的權利,其他企事業單位乃至個人都是沒有參與電影投資的權利的,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大多數想進入電影投資領域的企業和個人也只能敬而遠之、望洋興嘆。
  • 範冰冰案塵埃落定 一大波影視公司迎"黑色星期一"
    (原標題:範冰冰案塵埃落定 一大波影視公司迎來「黑色星期一」)
  • 《我不是藥神》臺詞感動了很多人,態度感染了電影行業
    上周五《我不是藥神》一個由中國真實事件改編,反應社會本質的走心電影上映了。上周六一早在酸棗君的朋友圈裡是徹徹底底被徐崢的大電影《我不是藥神》給刷屏了。隨後酸棗君就和小夥伴約好要一起去欣賞這部神電影,到底是什麼魔力將徐崢這個油膩的中年大叔在一夜之間成為了頂級的「流量小生」。簡單來說《我不是藥神》以喜劇題材開頭,講述的卻是一個最扎心的故事,不僅演員演技炸裂,劇情滿分,就連臺詞也直戳心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