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8年!這部比電影還好看的紀錄片,終於被我發現了 一次帶娃逛22...

2021-01-15 什麼值得買

一直覺得,博物館是一個地方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的濃縮之地。徜徉其中,心會靜下來,頭腦卻活躍起來,集中專注生怕錯過任何一處有趣的地方。

而有人說博物館是孩子的第二學校。

不同於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博物館教育提供了一種更立體的、更直接的、更有感觸的、更震撼的教育。

博物館並不僅僅是一個裝載文物、標本的容器,透過它,孩子們不僅能看見厚重的歷史、文化藝術的沉澱、自然科學的變遷,還能看見古人智慧的傳承,看見時間顏色的豔麗,看見世界文明的源遠流長。

每一座博物館,也是一個鮮活的美育課堂。之前就推薦家長帶娃去博物館進行美育啟蒙:

愛美的孩子,並不是洋氣那麼簡單。

板牙科考營經常帶著孩子們走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古生物博物館、國家動物博物館、航天航空博物館等等,都留下過我們的足跡。

無論是我自己、和川爸,還是一家人一起旅行,每到一個新地方,我們都會先去當地的博物館。

洛杉磯的Gett

墨爾本

甘肅博物館

外地尚且如此,北京的博物館自然不能放過。帶小川去過不少,還專門寫過一篇詳細攻略,供大家參考——>北京親子遊,除了景點打卡,這些博物館千萬別錯過...

但最近因為在家帶二寶,有一段時間都沒法帶娃去博物館了。

好在,我發現了一部BBC拍攝的以博物館主題的紀錄片——《博物館的秘密》,特別好看。

一共3集,豆瓣評分8.7。

紀錄片揭秘了全世界最知名的22家博物館:

梵蒂岡博物館(Vatican Museum)法國巴黎羅浮宮 (Louvre Museum)皇家安大略博物館 (Royal Ontario Museum)埃及博物館 (Museum of Egyptian Antiquities)英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Natural History Museum)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 (American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倫敦帝國戰爭博物館 (Imperial War Museum)墨西哥城人類學國家博物館 (MUSEO DE ANTROPOLOGIA)柏林博物館 (Museumsinsel)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Wien)土耳其託普卡帕宮博物館(TOPKAPI PALACE MUSEUM)雅典國家考古博物館 (Εθνικ Αρχαιολογικ Μουσεο)俄羅斯艾爾米塔什博物館(The Hermitage Museum)西班牙馬德裡皇宮(Palacio Real de Madrid)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Israel Museum )莫斯科國家歷史博物館(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сторический Музей)義大利佛羅倫斯烏菲茲美術館(The Uffizi Gallery))英國倫敦航海博物館(National Maritime Museum)巴黎凡爾賽宮(Versailles)華盛頓特區史密森尼學會(Smithsonian Institution)突尼西亞國立巴爾杜博物館(National Bardo Museum)稍有遺憾的是,裡面沒有故宮博物院和大英博物館。不過,這並不影響它在我心中的地位。

因為它拍得實在太引人入勝了。

每集約40分鐘,涉及內容五花八門,文化、藝術、自然、科學、生物、戰爭、歷史、八卦......絕對不會枯燥,完全像是在看一部生趣盎然的百科全書。

而整部紀錄片更是採用了「博物館」+「懸疑破案」的敘述方法,每一集先提出4~5個謎題,觀眾再跟隨科學家的腳步,通過歷史溯源、追問、調查、考古等方式,一層一層揭開謎團。

有些探險的刺激,有意思吧?一起來看看兩個代表性博物館感受一下吧~

1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

如果說倫敦最出名的博物館是大英博物館,那麼排名第二的估計就是自然歷史博物館。

裡面收藏了超過8000萬件、涵蓋了近億年自然歷史發展的動植物標本,化石和礦物標本等。

這座博物館不僅是一個博物館,更是一個可以直接面對面觀察動植物的研究中心。

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恐龍的化石、渡渡鳥的骨架、巨大的紅杉樹,在黑暗環境中生長的水晶等。

這裡到處都是令人難忘的故事。

這集紀錄片選取了其中幾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藏品,講述了關於它們的故事。

首先是一個頭蓋骨,古人類學家通過上面不同尋常的紋路,發現英國原始人居然是「食人族」。

冰河世紀晚期,由於氣候變暖,大地突然變得溫暖起來,原始人類跟隨動物一起來到英國大陸。

面對陌生的環境和身邊的猛獸,可以想像,當時的人類肯定生活很艱苦。

而古人類學家發現,在他們挖掘出來的一個成年人頭蓋骨上面,有很多有規則的傷痕。

這些傷痕是怎麼來的?

為了調查這一「神秘案件」,古生物學家來到了頭蓋骨發現的地方——高夫山洞。

在山洞裡,他發現了大量的動物、人類骨骸,骨骸上面都有類似的傷痕。

散落在骨骼旁邊的是一些由「燧石」製造的石器工具。

這些石器和頭蓋骨上的傷痕有什麼關係?

通過發達的三維影像技術,古生物學家推測,頭蓋骨上的痕跡是由這些鋒利的石器造成的。

它們很可能就是當時人類吃肉時使用的「刀具」,只不過他們吃的肉不僅來自動物,還來自同伴。

不過光有推測是不夠的。

為了驗證這一點,科學家找到一名殺豬匠,讓他使用這些石器來切割豬肉。

結果證明,它們非常鋒利,輕而易舉就割下了帶著骨頭的豬肉。

那麼,豬骨頭上留下的切割痕跡與原始人頭蓋骨上的痕跡相吻合嗎?

通過高科技檢測,謎題的答案出來了。

兩者的痕跡不僅一樣,就連痕跡的走向也都相同。

因此,古生物學家99%確信,當時的原始人社會,確實出現過人吃人的的現象。

「人吃人」的案件解決了,倫敦歷史自然博物館還有很多意義深遠的藏品,普通遊客不曾見過。

比如,達爾文的古怪收藏。

安康魚的近親。

姥鯊。

別看這些生物很古老,有些甚至已經滅亡,但是當代人類依舊在向它們「學習」。

科學家就通過仿造姥鯊的皮膚,製造出能減少水流阻力的鯊魚泳衣。

2008年奧運會上,穿著「鯊魚皮」泳衣的運動員,贏得了83%的獎牌。

比如,世界上最罕見的骨骼標本——渡渡鳥。

這種鳥已經滅絕了300多年,很多人認為,它們的滅絕是因為進化不完全。

但博物館的動物學家不這麼認為,他們決定要替可憐的渡渡鳥「翻案」。

他們在渡渡鳥的一小塊腿骨橫截切片裡發現了線索。

這個薄片組織顯示,渡渡鳥可以從一隻小雞的大小,迅速長到成鳥的大小。這意味著它們的生長發育速度很快,體格也很健壯,一點也不像人們想像的虛弱。

強壯的渡渡鳥在模里西斯島上生活了數百萬年。那時島上沒有它的天敵,於是很多人認為渡渡鳥在這種條件下,變得又肥又胖,還不會飛,即出現了進化的不完全。

但古生物學家並不這樣認為,反而覺得渡渡鳥進化的很完全。

它們不會飛,是因為陸地上的食物很充足,不需要飛。

根據大自然「用進廢退」的法則,渡渡鳥的翅膀逐漸變小,最終失去飛翔的能力。

也就是說,渡渡鳥正是順應了自然法則,才「進化地」不會飛。

如果不是殖民者登岸,對不會飛的渡渡鳥展開殺戮,我們現在依舊可以在島上看到這種美麗的鳥兒。

古生物學家認為,作為已經生存了幾百萬年的物種,人類不能說渡渡鳥的進化是失敗的。

它們只是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改變,在人類登島的80多年後,渡渡鳥就永遠在地球上消失了。

科學家最後推測,人類作為一個已經存續了200多萬年的物種,如果突然遭遇了重大危機,很可能也會像渡渡鳥一樣脆弱。

對了,博物館裡還有一塊廣為人知的寶石。

凡是接觸到這枚寶石的人,都會厄運連連,有人還因此喪命。

當然,博物館裡的工作人員並不相信。對他們來說,這就是一塊絕美的礦石。

但是這塊寶石的主人,卻害怕得不敢觸碰它。

這是為什麼?好奇的朋友,可以去紀錄片裡一探究竟~

2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

看完了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再來看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這裡是電影《博物館奇妙夜》的拍攝地。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那裡的動物標本。

這些栩栩如生的標本是如何製作的?

紀錄片給出了答案。

博物館裡的動物標本是由一位名叫艾克裡的男子製作的。

他製作過大象標本,使用了和其他人都不一樣的方法。

艾克裡製作的標本是空心的,他不用稻草,用動物骨骼打造一個空心模具,然後用粘土塑造肌肉,最後再把動物皮毛套上去。

為了製造更逼真的標本體系,艾克裡還帶領藝術家前往非洲,記錄當地動物的生存環境。

他想在博物館裡打造一模一樣的非洲。

藝術家們從非洲回來後,先在博物館的牆上繪製出草原背景,然後用一些植物、沙石營造自然環境。

後來,艾克裡打造的「非洲館」成為當時紐約最受歡迎的景點。開館當天,全紐約的上流人士都前往參觀。

那是當時的人們領略非洲風採最直接、最方便的方式。

直到現在,這些標本也吸引著全世界的遊人前往參觀。

除了動物標本,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化石也是看點之一。比如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鱟。

這些古老的生物經歷了恐龍時代、冰川時代,直到現在依舊很活躍。

它們的生存力為何如此頑強?

答案是,它們具有獨特的免疫系統。

鱟的藍色血液中有一種獨特的凝血劑,它可以包圍和中和毒素。現在,人類利用這一點,生產了很多特效疫苗。

不過,現在鱟的棲息地被大量汙染,它們的數量也在驟減。人類想要通過人工飼養的方式獲取藍血。

但有一個問題:鱟在人工飼養的環境中不產卵,也就無法繁殖。

幾十年來,科學家一直在想方設法攻克這一難關。

女科學家卡梅拉在一次偶然實驗中,發現鱟竟然在她的實驗室裡產了卵。

她想要重現一次這樣的實驗,但在第二次實驗中,鱟卻沒有產卵。

兩次一模一樣的實驗環境,為什麼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

卡梅拉仔細檢查了實驗裡的每個細節,沙子、潮汐、水質、月光、陽光......

但是依舊沒有成功,卡梅拉反覆做實驗,對比數據。

直到8年後,她才找到答案,問題就出在沙子上。

原來,鱟只會在它們出生地的沙灘上繁殖,如果更換了沙子,它們就不會產卵。

但問題是,如果鱟的天然棲息地被完全汙染,它們很可能就永遠失去了繁殖地......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保護鱟的棲息地,就是保護人類自己。因為如果沒有鱟的藍血,無數人都要遭受疾病的折磨。

紀錄片中,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每破一個謎題,就會引發一個思考,這也是我喜歡《博物館的秘密》這部紀錄片的原因之一。

它除了講述有趣、新奇的藏品故事,更多的是帶領我們探索這些藏品的價值和意義以及它們帶給人類的啟示,比如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永不放棄的科學精神......

而這些正是我覺得很重要,想要告訴孩子的。

相關焦點

  • 盤點全球好看的40部紀錄片,不可錯過的精彩!
    對紀錄片有興趣嗎?想看看這個地球的真實樣貌嗎?那快來看看這些大作吧。全球必看,推薦我發現的40部,每一部都讓你忍不住想收藏。(註:排名不分先後)1.《真相訪談》這個節目的存在本身就是個奇蹟,有這樣的影響力能夠想到作為正能量源是個人覺悟值得尊敬。但是這種節目的配樂也是這麼歡快的嗎?每一集都正中印度的各種弊病,出演的大部分電影都對印度社會弊病宣戰。
  • 看完這13部高分紀錄片,我仿佛逛遍了世界頂級博物館(點開即看)
    塗塗特意整理了13部豆瓣評分超高的國內外博物館紀錄片,讓你一次看個夠!等有機會親臨現場,一定會有一番更深刻的體驗!你會發現,故宮裡面有各式各樣的寶貝,每一個擺設、每一件物品、每一處設計背後都有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故事。無論你是已經帶著孩子欣賞過故宮,或者還沒有來得及帶孩子去故宮,你都可以從這部紀錄片中感受到故宮的另一番風採,聆聽故宮背後的故事。
  • 22年追蹤13個娃,日本紀錄片曝光殘酷真相:什麼樣的孩子沒有夢想
    本文由兜媽愛叨叨原創,版權所有,歡迎轉載英國有一部非常著名的紀錄片,叫做《人生七年》。這部影片的製作人通過長達56年的追蹤,對14個來自不同階層的7歲孩子進行了每隔7年一次的特殊採訪,以此來了解他們的人生軌跡。
  • 號稱真人版《西部世界》,差點就錯過這部8.1分電影佳作!
    最近,看了一部冷門電影《好夢一日遊》,這便是一部重溫美好回憶的電影佳作。《好夢一日遊》是尼古拉斯·貝多斯導演的新作,他的上一部作品是《阿德爾曼夫婦》,豆瓣8.3分,而《好夢一日遊》的評分則為8.1分,好於87%的愛情電影。由丹尼爾·奧特伊、吉約姆·卡內、多莉亞·蒂利耶、芬妮·阿爾等主演,所講述的是一個沒有科幻元素的「穿越」故事。
  • 從文化歷史到自然科技,帶娃打卡魔都16座博物館,講講優缺點…
    我很喜歡帶娃去逛博物館。據說上海有142家博物館,這兩年我和娃去過16家,待探索的list還很長。在去過的博物館裡,有些屬於會二刷N刷的,有些則屬於沒有特殊情況不會再去的。下面具體聊聊這些博物館,給有同樣樂趣的娃和娃媽們提供些參考。
  • 8部BBC高分紀錄片,這個假期給孩子又萌又暖的自然科普
    想看世界,至少我們還可以看紀錄片。這兩天,我查了一下全世界最新的自然科普大片,BBC的,Netflix 網飛的,發現這兩年世界頂尖科普紀錄片的拍攝水準整個上了一大臺階:主題更加新銳、故事更有味道、技術更加尖端、視覺衝擊更是震撼人心 …今天,我們精選了8部大片和大家分享,4條原因:  1、這是最近4年國內外評分最高的自然科普紀錄片
  • 生娃57天上雪場,我帶孩子全球滑雪8年的心得
    我本人愛上滑雪的時間,算起來已經17年了。▼當年的瑞士滑雪場:▼沒娃的時候,水平也不怎麼樣,但是至少可以到處滑了:▼我老公剛好也是滑雪運動熱愛者,沒娃的時候,一個冬天在周末殺奔雪場十來次是有的。有了娃,我們也不想被限制,於是有了朋友眼中,生完娃57天就帶著娃回歸雪場的「壯舉」,12月底出生的娃,居然那個雪季我都沒錯過。
  • 木村拓哉化身柯南,22個嫌疑人揪出兇手,這部電影有多好看?
    木村拓哉化身柯南,22個嫌疑人揪出兇手,這部電影有多好看?提起日本老一代的顏值擔當,木村拓哉絕對是當屬的一哥,本以為在30多歲的年紀會有層出不窮的作品展現給觀眾和粉絲,但是讓人意外的卻是沉溺了很久。對於木村拓哉這個名字任何人都不會陌生,連續15年斬獲組最受歡迎的男藝人,如今的好消息是,他所參演的電影的《假面飯店》即將在中國上映。或許聽到這個名字會讓人一頭霧水,只聽說過假面超人,假面飯店是什麼呢?
  • 看完《狼圖騰》這部電影之後,我無法不欽佩狼的各種品格!
    推薦一下這部電影,我不明白為什麼網上各種吐槽這部電影立意不正,我覺得講的很好。就是人與自然的衝突,人越破壞、改造自然,就會得到自然越強烈的反抗,到頭來兩敗俱傷。另一條線是男主角陳陣偷偷養了一隻小狼,試圖去徵服他,但是最後發現它還是一隻草原狼,並把它放回草原。這裡面似乎並沒有絕對錯誤的人,人類如此貪婪破壞草原的原因雖然有為了貪婪,但是起因也是因為三年饑荒,在餓死面前似乎並無太多道德選擇。陳陣腦子一熱養了一隻小狼也是因為看小狼很可能不帶回去就是被殺死的命運。
  • 1956年紀錄片《春節大聯歡》:這臺古董級電影春晚,都有啥好看?
    1956年紀錄片《春節大聯歡》#春晚#很少有人知道:咱們國人第一臺留下影像的春節晚會,不是1983年的電視春晚;而是早了它27年,出現在電影裡,它就是1956年的《春節大聯歡》。沒假唱、沒領掌、沒廣告,有驚喜、有創意、有歡笑……要不是在紀錄片倉庫裡邊溜達,我還真不知道:這臺古董級春節晚會裡面,有那麼多寶藏。
  • 《我的山達基電影》影評,充滿戲劇效果的紀錄片
    《我的山達基電影》是對特魯克斯的介紹,特魯克斯是英國廣播公司一位著名的電視電影製片人。看過2015年HBO紀錄片「走向清晰」,這是一部徹底且極其挑剔的歷史,揭示了科學教派最令人不安的品質。這部電影教會了人們更多關於它的電影製作人而不是它的主題,特魯克斯是由一個安靜的頑強驅使,他的好奇心是有感染力的。他在嘗試討論和理解科學論派方面並沒有真正得到任何結論,但他的探索仍然很有趣。《我的山達基電影》是一部紀錄片,要知道科學論派的第一條規則是,不要談論科學論派。
  • 在杭州,看好看的紀錄片_鳳凰網
    那就是第三屆西湖國際紀錄片大會,他們的展映排片和具體介紹也來了。很多好看的紀錄片哦,我也算友情支持下,杭州的朋友們有福了,感興趣的往下看吧!在這部紀錄片中,瓦爾達面向觀眾坐在劇院舞臺上,配合一些照片與電影片段與觀眾娓娓敘述她畢生的先鋒之作。
  • 電影紀錄片珍藏曝光!帶你走進改革開放前的臺山
    (以上是我們用攝像機翻拍的視頻)1978年12月18-22日,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在北京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歷史新時期。電影紀錄片《臺山紀行》正是在這個偉大的轉折點,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製作發行的。
  • 這部被封殺的紀錄片,我的年度最佳
    冒著被封號的風險,二凡還是想說一說,這部心目中年度最佳的紀錄片。《塑料王國》Plastic china在很多很多年前,二凡對紀錄片的認知還停留在《動物世界》和《焦點訪談》,只有在周末看電視大媽劇放廣告的時候換臺會偶爾停留在CCTV9那麼幾秒鐘,每次趙忠祥老師的旁白都會給我留下無限的陰影
  • 好看的喪屍電影不是只有《生化危機》,這四部喪屍片不要錯過了
    《生化危機》系列作為喪屍粉必看的電影,相信很多人都看過了,從2002年的第一部橫空出世,到2017年出了結局,這個系列也是成為了喪屍片中的經典,其實除了《生化危機》好看的喪屍片也不少《驚變28周》這部片子的故事發生在英國,作為一部好看的喪屍片,在劇情上也是非常的不錯,這部劇在喪屍和槍戰上也是非常的出色
  • 螢火蟲漫展:漫展第二天,不一樣的蕾姆倆,初音未來,在線帶娃?
    之前,有讀者跟我反映過,說我都不拍Kigurumi娃,這讓我當場就不開心了!不是我閒某人不想拍K娃,而是Kigurumi本身就不多,我就去年國慶節時候的CICF漫展,見到超過五指之數的Kigurumi!這兩天的話,也就遇到過兩三個K娃,包括下面的紗霧。
  • 十部被名字毀了的好電影,千萬不要因為糟糕的名字而錯過它們
    當年電影上映時,我一聽到名字,還以為是要跟爸爸摔跤,女兒長大了要跟老爸battle。 還有人以為是女兒鼓勵爸爸繼續摔跤。 要不是衝著阿米爾汗,可能就錯過這部電影了。 3.《恐怖遊輪》
  • 3分鐘看完2018年豆瓣電影榜單最不能錯過的作品
    距離2018年結束開始倒計時了,每到此時各種年終盤點爭奇鬥豔。橘子君終於等到了最期待的年度榜單——豆瓣2018年度電影榜單終於來了!對這個榜單本橘是又愛又恨。一方面可以查缺補漏,馬住今年漏看的好電影;另一方面,去年的電影榜單還沒補完,今年的咋這麼快又來了……而且今年的榜單好長,好長,好長。先速報一下值得關注的TOP。
  • 22年過去了,我們為什麼還在聽五月天?
    他們第三次將自己的演唱會剪成了電影,這部《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取材自他們2017-2018年的「人生無限公司「演唱會。 但在五迷們自己看來,這部演唱會紀錄電影更像是五月天音樂的衍生品,是五迷們自己「帶資進組」拍的電影。 同樣,在不少影院經理眼中,這部《五月天人生無限公司》就是一部純粹的「粉絲作品」,以五月天的粉絲基數來看,在上映前幾日,必然會有不錯的票房收益。
  • 探靈、抓鬼、解密,這部紀錄片真是牛逼!
    點擊關注電影派從此過上沒羞沒臊的觀影生活電影派Vol.445數扇門窗為何無故打開,無人走動的樓梯為何半夜作響,閣樓上的鬼影為何頻頻出現,是道德的淪喪還是人性的扭曲?婊婊們,今夜派爺和你一起走進「靈異版」走近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