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金川獨松溝小水電被指嚴重破壞生態 當地生態壞境局局長會上作...

2020-11-23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鄧波 重慶報導

&nbsp&nbsp&nbsp&nbsp日前,多家媒體披露四川阿壩州金川縣的獨松溝八一小水電嚴重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引發輿論關注。11月18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官方渠道獲悉,針對此事,阿壩州生態環境局局長在近日召開的全州生態系統黨組擴大會議上作了深刻檢討。

&nbsp&nbsp&nbsp&nbsp記者注意到,因獨松溝小水電開發建設破壞生態環境一事,從水利部到四川省,多個層級多個部門分別召開了專門會議,對小水電清理工作進行了研究部署。

&nbsp&nbsp&nbsp&nbsp原始森林建水電站被指破壞生態

&nbsp&nbsp&nbsp&nbsp獨松溝位於川西高原的阿壩州腹地,是長江流域大渡河右岸一級支流,擁有流域面積130平方公裡,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在獨松溝流域內,原始森林密布,隱藏著多種野生珍稀動植物,被業界稱之為「水源涵養的立體博物館」。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2005年,獨松溝水電開發有限公司向金川縣發展計劃經濟貿易局遞交了《金川縣獨松溝流域八一溝水電站項目立項並開展前期工作的請示》申請並獲批,隨後又拿到了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批覆、林業用地許可、發改委批覆等一系列行政性許可文件。

&nbsp&nbsp&nbsp&nbsp2013年,在沒有告知當地民眾的情況下,「八一水電站」項目建設方開始在獨松溝大興土木,但隨後因村民們的反對而停工。2016年,項目方再次啟動了施工,但又一次因為居民們的反對而停工。「這片山林是我們的家園,是我們世代生活的地方,我們不歡迎小水電。」當地村民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八一水電站施工現場

&nbsp&nbsp&nbsp&nbsp2017年1月11日,「八一水電站"獲得了阿壩州發改委同意其樞紐布置方案設計調整的批覆,原則同意「八一水電站"樞紐布置方案調整。該批覆文件還指出,要依法落實設計調整後環保,水保,國土和建設徵地等有關手續。

&nbsp&nbsp&nbsp&nbsp今年,「八一水電站"再次動工,施工方砍伐了部分原始森林,鋪設了巨型的輸水管道,將原本在山體中開鑿的引水隧道變為了鐵質管道。由於此次施工對獨松溝原生生態環境的破壞更為徹底,當地居民和環保志願者今年10月下旬在網絡上公開了對於獨松溝「八一水電站"的舉報,獨松溝「八一水電站「破壞生態環境也由此被媒體披露,引發輿論關注。

&nbsp&nbsp&nbsp&nbsp當地生態環境局:深刻反省、整改到位 水電站已停工

&nbsp&nbsp&nbsp&nbsp11月13日,阿壩州生態環境局針對金川縣「八一水電站"相關生態環保問題核查整改工作組織召開了黨組擴大會議,會議同時以電視電話會的形式召開到13縣(市)生態環境局、阿壩全州生態環境系統220餘名幹部職工。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官網上的一份文件顯示,在這場擴大會議上,阿壩州生態環境局局長楊繼雄首先做了深刻檢討,表示未引起高度重視未能及時深入現場進行覆核複查,丟失了「主動權」,片面認為輿情反映問題不屬實,審批程序合法合規無缺陷,導致對問題定性不夠精準,被動核查核實問題。

&nbsp&nbsp&nbsp&nbsp楊繼雄還要求阿壩生態環境系統就輿情反映的金川縣八一水電站問題,要深刻反思、認真開展自查核查,梳理在審批、實施、監管等環節存在的問題,切實抓好整改落實。在當天的會議上,阿壩州生態環境局還成立了專門的領導小組統籌八一水電站有關生態環保問題核查整改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查整改監督、生態環境問題清理排查、小水電清理工作、金川縣八一水電站問題協助調查等5個專項小組。

&nbsp&nbsp&nbsp&nbsp不過,此文件目前已無法從官網上找到。

&nbsp&nbsp&nbsp&nbsp值得注意的是,由金川縣獨松溝八一水電站所引發的關注,多個部門多個層級多次召開了專門會議,研究部署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11月11日,水利部、發展改革委、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等7部門聯合召開了長江經濟帶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視頻會議,指出「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還存在一些不嚴不實的問題」,對當前清理整改工作的薄弱環節和重點任務再壓實、再部署。

&nbsp&nbsp&nbsp&nbsp11月16日,四川省分管副省長主持召開專題會議,研究了全省小水電清理整改有關工作,表示將認真落實國家和省委省政府關於小水電清理整改工作的部署,深入落實「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堅決打好全省小水電清理整改攻堅戰,按時按要求完成整改任務,切實築牢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nbsp&nbsp&nbsp&nbsp11月18日,四川省分管副省長出席全省小水電全面摸排和專項整治工作推進會議,要求要嚴格落實「誰審批,誰負責」,壓緊壓實市縣屬地主體責任;對發現問題建立臺帳,嚴格整改要求。

&nbsp&nbsp&nbsp&nbsp11月19日,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從相關渠道獲悉,目前獨松溝八一水電站已經停止施工,部分建築材料也正在撤場。

相關焦點

  • 餘謀昌:水電開發與生態保護的關係
    千百年來,怒江兩岸的人民,狩獵、採集或墾殖,特別是刀耕火種陡坡種植的粗放農業發展,兩岸生態已經受到嚴重破壞。在欠發達的情況下,在自然條件惡劣的情況下,怒江兩岸人民為了生計只好採取這樣的生產方式—當地幹部認為,在這裡的自然條件下,這種生產方式是先進的。
  • 專家:過度開發嚴重影響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
    ,其中小水電達2.41萬座,過度、無序開發已給長江流域水生態環境帶來嚴重影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些小水電緩解了當時能源短缺的困境。但它們數量多,大量引水式電站使河流斷續脫水,「發電收入很可能不夠抵償對水域生態破壞造成的損失」。  當前,有的「修復」做法是,在梯級水庫間修建過魚設施、放流特有魚類。在曹文宣看來,由於水庫內已無特有魚類的棲息生境,這些舉措並不是生態修復,「耽誤了時間,一些物種得不到有效救護,同時還造成了資金浪費。這種情形不應再繼續下去了!」
  • 生態科普系列 || 四川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四川牡丹
    四川生態保護紅線中的四川牡丹分布點 · 馬爾康縣牡丹史牡丹花被擁戴為花中之王,有關文化和繪畫作品很豐富,牡丹文化的起源Moutan(圖片來源 PPBC 李洋 攝 )四川牡丹別名「木芍藥」,為我國特有的落葉小灌木。
  • 成都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張軍:「五大工程」將為成渝地區...
    在會上報告中,較大篇幅對成都市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進行了總結。其中,在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成都堅持系統治理,深入實踐「三治一增」,讓天藍水清成為環境常態,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獲國務院辦公廳通報表揚。開展大氣汙染精準治理,截至今年12月25日,成都空氣優良天數達277天。同時嚴格落實了河長制,Ⅴ類和劣Ⅴ類水質斷面全部消除。
  • 中國海警局回應一財: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態勢基本遏制
    來源:一財網中國海警局新聞發言人張鈞今天(25日)上午在回應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高壓嚴管的成效逐步顯現,基本遏制住了海洋生態環境破壞高發的態勢。在生態環境部今天上午舉行的9月份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張鈞介紹了「碧海2020」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專項執法行動等有關情況。這是中國海警局官員首次在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上亮相併回答記者提問。中國海警局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下轄的海警總隊,對外稱為中國海警局,履行海上維權執法職責。
  • 縣區動態 I 涿州市生態辦、生態環境局 召開「走遍保定」生態文明...
    3月17日下午,涿州市生態辦、生態環境局在局三樓會議室組織召開了「走遍涿州」生態文明教育實踐行動暨全市汙染源排查整治專項行動動員部署會,生態辦常務副主任張春義,生態環境局局長楊愛良,副局長陳金寶,黨組成員汪成良、李波和相關科室負責同志、各鄉鎮辦事處主管領導、市職能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參加了會議。
  • 淺談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_生態_中國西藏網
    二、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地球上幾乎沒有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農業活動是人類最早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的活動,它不但改變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使之成為人工生態系統,而且有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 香港發現瀕臨絕種昆蟲 當地興建泳灘或破壞生態
    香港發現瀕臨絕種昆蟲 當地興建泳灘或破壞生態 2008年10月13日 0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發表評論 (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中新網10月13日電 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港府在大埔龍尾興建人工泳灘計劃,一直被保育團體批評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 孝感市生態環境局 - 市政府部門-孝感市門戶網站
    2.負責重大環境問題的統籌協調和監督管理,組織協調重特大環境汙染事故和生態破壞事件的調查處理,指導協調全市重特大突發環境事件的應急、預警工作;協調解決有關跨流域、跨區域環境汙染糾紛;統籌協調全市重點流域、區域汙染防治工作。
  • 淺談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二、現代農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地球上幾乎沒有不受人類活動影響的生態系統。農業活動是人類最早作用於自然生態系統的活動,它不但改變當地的自然生態系統,使之成為人工生態系統,而且有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更為廣泛的影響。
  • 市生態環境局組織收聽收看省生態環境廳新時代新知識集體學習視頻會
    11月19日下午,省生態環境廳組織召開」新時代新知識」集體學習會。學習會通過視頻形式召開,在各地市設立了分會場,會議由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小璋主持。九江市生態環境局黨委書記、局長陳世超等在家局領導,省駐市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及局機關科室和局屬單位幹部職工在九江分會場收聽收看了學習會。
  • 廣元市利州生態環境局召開森林防滅火專題會
    2020-11-30 13:34:30 來源: 四川民生報導 舉報
  • 生態修復主旨探尋—國內十個生態修復設計案例介紹
    由於新河河水在赤土山橋處入海,形成大面積的灘涂地,營養豐富,吸引了大量的鳥類來此棲息,使此地點成為秦皇島市著名觀鳥點之一,同時整個規劃岸線也是秦皇島市兩大生態保護岸線之一。這片海岸帶原有的生態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沙丘被嚴重地侵略,植被退化,海灘被荒蕪,堆滿了垃圾。之前的開發建設破壞了海邊溼地,使之滿目瘡痍。後期的開發和建設活動還需要關注鳥類保護與人類幹擾問題。
  • 網友投訴成都城區霧霾嚴重,市生態環境局回應
    網友反映近期成都市主城區的霧霾很嚴重,希望部門進行治理。市生態環境局:您好!感謝您對我市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關心和支持,根據您的來信,我局作出如下回覆: 2020年12月中旬以來,受不利氣象條件影響,四川盆地出現入冬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程度最重的一次區域性汙染過程。
  • 水利工程對生態系統的脅迫(董哲仁)
    河流形態多樣性的降低的後果是嚴重的,它將導致水域生物群落多樣性的降低,使生態系統的健康和穩定性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一般認為,生態系統是指一定空間中的生物群落(動物、植物、微生物)與其環境組成的系統,其中各成員藉助能量交換和物質循環形成一個有組織的功能複合體。從大類劃分,生態系統首先是由非生物部分與生物部分組成。
  • 生態科普系列 || 四川極小種群野生植物—圓葉玉蘭
    四川生態保護紅線中的圓葉玉蘭分布點·蘆山縣 (右圖來源 PPBC 張宏偉 攝)有研究表明,圓葉玉蘭具有較強的生態適應能力,在群落中具有重要的生態地位和作用。但其地理分布狹窄,數量較少,對此類小種群瀕危物種的保護重點應是加強其自然生境的保護和生殖繁育方面的研究,以便維持群落的連續性,保證圓葉玉蘭種質資源的可持續性。
  • 聚焦攻堅一線 感受綠色脈動——「大地文心」生態文學作家採風四川...
    「東坡初戀地」、國際竹藝城——青神縣,也立足當地實際,發揮比較優勢,奮力走出了一條依託竹產業,走綠色發展和高質量發展的特色之路。在這裡,作家們先後走訪了斑布產業園、中國竹藝城以及德恩精工有限公司等地,深刻感受到了總書記視察四川時指出的「四川要因地制宜發展竹產業,讓竹林成為四川美麗鄉村的一道風景線」,正在青神一一實現著。
  • 雲南:科學開發水電 實現社會生態經濟效益「三贏」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王亦楠撰文指出,科學的水電開發本身就是「綠水青山」和「金山銀山」兼得的生態工程,同時對江河保護貢獻卓著。經濟發展相對滯後的雲南將依託金沙江下遊清潔水電基地發展清潔載能產業,推動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和助推庫區脫貧攻堅。
  • 水電發展「十三五」規劃
    棄水嚴重的四川、雲南兩省,除水電扶貧工程外,「十三五」暫停小水電和無調節性能的中型水電開發。——支持離網缺電貧困地區小水電開發。支持邊遠缺電離網地區,因地制宜、合理適度開發小水電,按照「小流域、大生態」的理念,合理布局規劃梯級,科學確定開發規模和方式,維持河流基本生態功能。重點扶持西藏自治區,四川、雲南、青海、甘肅四省藏區和少數民族貧困地區小水電扶貧開發工作,繼續實施綠色能源示範縣建設,解決當地居民用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