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義漢兵工廠舊址:發現一枚解放戰爭時期的炮彈殼

2021-01-09 中原新聞網

山西晚報訊(記者 李吉毅)4月18日,陵川縣平城鎮義漢村在修復兵工廠舊址過程中,施工人員現場發現一枚解放戰爭時期的炮彈殼。目前,該枚炮彈殼已被完好保存,待義漢村兵工廠修復工程完成後,將被收藏於館內。

發現的這枚炮彈殼為82迫擊炮彈彈體部分,無彈尾、無引信、無裝藥,應該是義漢兵工廠當時所生產的炮彈遺留物。這枚炮彈殼就是工人在清理機工房地面垃圾時從地下挖出的,可以說又為義漢兵工廠的歷史找到一個新物證。

根據相關黨史記載,「義漢兵工廠」實名「解放軍軍工部十分廠」,其前身為焦作煤礦,也稱新華公司,是解放戰爭時期由河南焦作轉移到陵川縣平城鎮義漢村的一個解放軍兵工廠。2011年3月,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義漢兵工廠舊址被發現。當年,山西晚報記者到義漢村採訪後在山西晚報予以整版報導,為山西省級媒體首家對此予以報導的媒體。

1946年10月,義漢兵工廠建廠,1947年1月投產,主要生產82迫擊炮彈。1950年底,義漢兵工廠奉命遷至長治,和周邊數家小型兵工廠重組為成為淮海、惠豐、晨光三大機械廠。兵工廠在義漢村駐紮的3年時間裡,共生產炮彈200餘萬發,主要運往臨汾、洪洞、焦作、淮海、渡江等戰役前線,為解放戰爭的全面勝利做出了突出的貢獻。2018年6月,央視《國寶檔案》欄目組聞訊來到義漢村拍攝了《人民的勝利》系列片之《一切為了前線》,在同年「八一」建軍節期間進行了播出,將隱藏在太行山的這座兵工廠展現在國人面前。近幾年來,義漢村一直將保護本村紅色舊址作為工作重點。經過努力,申請到財政資金490萬元用於兵工廠舊址修復工程。

相關焦點

  • 原創揭秘;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四大戰區,參戰兵力是多少
    以上這時都是國軍在解放戰爭時期各剿匪區作戰兵力人數,那麼,你們知道!在解放戰爭時期,我軍四大戰區,參戰兵力人數是多少嗎? 解放戰爭時期 第一個東北戰區,東北三省是解放初期國共雙方爭奪的主要戰場之一,當時不管是國軍,還是我方,源源不斷派兵進入東北,都想主宰這座城市
  • 山東德州人工降雨炮彈殼從天而降 砸到市民腳邊
    來源:水母網-今晨6點 一聲悶響降雨炮彈殼從天降 砸在行人腳邊  水母網8月4日訊(長河晨刊記者祁迪攝影報導) 「看,就是這枚炮彈殘殼,『砰』一下就掉在我的身邊,差點擊中我,真懸吶!」7月30日,顧先生拿著一枚炮彈殘殼回憶起前天發生的驚險一幕時,仍心有餘悸。  28日下午,德州的顧先生正在院中忙碌,突然感覺眼前似乎划過什麼東西。眨眼間,「砰」的一聲悶響,一個巴掌大的不明物體就砸落在自己腳邊,地面上頓時被砸出了一個20釐米深的坑。「我當時被嚇懵了,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東西從天上掉了下來。」顧先生告訴記者。隨後,他便蹲下來仔細查看這從天而降的東西。
  • 炮彈殼是回收還是丟掉?各國軍隊做法罕見一致,你一定沒猜準
    既然如此,一般炮彈殼是丟掉還是回收呢?各國軍隊做法罕見一致,你一定沒有猜準。    戰爭年前因為龐大的資源消耗,使得黃銅的價格持續攀升,最巔峰時期軍隊打造子彈都得考慮一下,特別是軸心國,大量進口黃銅需要一大筆經費,且消耗的速度極快,資金如同流水般丟失。
  • 重訪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山西沁源「空城鬧鬼子」
    中新網沁源7月1日電 題:訪太嶽軍區司令部舊址 山西沁源「空城鬧鬼子」  作者 賈子嫻 宋立超  抗日戰爭時期,山西沁源曾是太嶽軍區司令部所在地,為太嶽區抗日鬥爭的中心區域。其在歷史上曾創造了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奇蹟,巧妙利用「百裡無人區」對抗日軍,為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寫下了重要一筆。
  • 終於明白中國為何這麼重視火力,看看抗美援朝堆積成山的炮彈殼
    炮火將峰頂標尺削低了兩米這種話暫且不提,光是戰場上雙方炮戰留下的炮彈殼就能讓人咋舌。窮則戰術操作,達則給老子轟。另一方面則是充足的火力支援——老有人跟我說什麼抗美援朝是靠蘇聯支援打贏的,他們卻絲毫不管蘇聯人開出的天價——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彈三兩黃金一枚,個個都是金疙瘩。連彭總都說:讓前線士兵優先使用美式105炮彈,那玩意管夠,給我可勁造去吧。啊,對了,這邊順帶一提的是,我們的火力不足恐懼症一方面是美軍炸出來的,一方面則是後期反覆拉鋸時候,苦於炮彈供應不足「餓」出來的。
  • 永利川廠舊址民族工業留下「樂山記憶」
    在這裡的7年時間,永利川廠為抗戰時期的軍工業及大後方工業發展做出巨大貢獻,侯德榜更成功發明了舉世聞名的侯氏制鹼法,書寫了復興民族工業的奇蹟。日前,由中國科協調宣部主辦的「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發布會舉行,永利川廠入選中國工業遺產保護名錄第二批名單。
  • 在戰場上軍艦炮彈殼如何處理好?
    在戰場上軍艦炮彈殼如何處理好?眾所周知,艦艇上,艦炮可是一個非常容易見到的武器,畢竟它是海軍常用的一款大威力武器,也是在二戰期間海戰的主力武器,但是在激烈的作戰之後,艦炮的彈殼就是一個頭疼的事情,彈殼非常的多,這些艦炮彈殼回收回去處理是非常麻煩的,但是直接丟棄又是一個很大的浪費,真是食之無味,棄之可惜。那麼這些艦炮彈殼最後被軍方拿去丟棄好,還是直接回收再次加以利用好呢?
  • 曾是民國時期的第四大城市,洋務運動的根據地就在於此
    武漢作為今年最被關注的一座城市,因為疫情武漢這座城市被重新啟動,武漢是一座具有悠久歷史的城市,遙想民國時期,當年洋務運動期間,武漢這座城市就是全國最強的4大城市之一。洋務運動時期,漢陽鐵廠作為中國近代以來最早的官辦鋼鐵廠,這裡聚集著大量的鋼鐵工廠,漢陽鐵廠的設備還是德國和日本進口的,漢陽鐵廠當年承擔著民國最主要的鋼鐵冶煉。不過好景不長,抗日時期為了逃離日本的侵佔,所以就把漢陽鐵廠遷移到重慶,漢陽鐵廠的舊址就留在了龜山北路這裡。
  • 陵川ROQ425海德漢編碼器安全可靠
    陵川ROQ425海德漢編碼器安全可靠海德漢它是一種將旋轉位移轉換成一串數字脈衝信號的旋轉式傳感器,這些脈衝能用來控制角位移陵川
  • 榆林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巡禮第10站丨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榆林紅色革命教育基地巡禮第10站丨橫山起義總指揮部舊址 2019-06-10 16: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軍艦炮彈殼有必要回收嗎?還是直接扔海裡,看各國處理方式就懂了
    所以在一些資源或者資金短缺的國家,發射完炮彈遺留在甲板上的炮彈殼也是要統一回收,然後進行二次利用。這其實很好理解,畢竟節約是美德嘛。在海戰中,士兵們不會馬上去動手撿這些彈殼,而是會等到戰爭間歇再統一進行回收。比如俄羅斯海軍,現在俄羅斯財政比較困難,各個軍種都在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俄羅斯海軍的炮彈殼已經被當成了一種非常珍貴的資源。
  • 軍艦打出的炮彈殼怎麼處理?其實答案很簡單!
    尤裡烏斯·凱撒在他的「評論家」中指出了對岸上英國人使用船載彈射器,而到了拜佔庭帝國時期,該國的海盜船則攜帶著彈射器和噴射器。從中世紀晚期開始,戰艦開始攜帶各種口徑的大炮。 在英法百年戰爭初期的1338年,英法兩國海軍就打響了歐洲歷史上第一次使用艦載火炮的海戰—阿訥默伊登戰役,在當時的戰役中,英國戰艦克里斯多福號裝載了三門火炮以對抗法國海軍。
  • 解放戰爭打了3年,抗美援朝也打了3年:為何後者打得更慘烈?
    抗美援朝戰爭,是在解放戰爭結束不到一年後爆發的,中國參戰軍隊以解放戰爭時的各野戰軍為主(前期為三野、四野主力,後期各部隊入朝輪戰),在朝鮮半島打退了韓軍及16國軍隊組成的聯合國軍。這場戰爭到底有多難打?
  • 貴陽達德學校舊址,扛起舊社會民主革命鬥爭的大旗
    在貴陽市的中心位置大十字一帶,有一個名為「達德學校舊址」的公交站,很多初來乍到的新貴陽人根本不知道這是怎麼一回事,也不知道這個所謂的「學校」舊址是在何方。原因是這個達德學校舊址這兩年都在維修,我們也不可能看到他的廬山真面目,在2020年初,舊址維護好之後,正式對外開放,參觀人員只需帶好身份證,就可免費參觀。咱們這次就來聊聊達德學校的前世今生,讓更多人能了解這個位於城市心臟的「老古董」。達德學校舊址在元代時期,就已經修有廟宇。當時修建的廟宇稱之為『南霽雲廟』。雲廟自然是先輩祭祀神靈之所,在明、清兩朝都有過多次翻修和增修。
  • 前路村紮實推進「浙江理工大學」抗日舊址修復工程
    浙江理工大學舊址修復內部框架搭建情況浙江理工大學舊址修復效果圖近日,前路鄉前路村新一屆村黨組織班子召開支委會,將浙江理工大學舊址修復工程列為「開門一件事」,排除萬難,火速開幹。其中,在縉雲縣前路鄉前路村應氏祠堂辦學是蠶校在八年抗戰期間辦學時間最長、最有特色、最有代表性的時期。蠶校傳播革命思想和農桑技術,還開設了軍事教育訓練,造就了一大批傑出人才,為縉雲革命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前路村充分認識到浙江理工大學抗戰辦學舊址修復的重要意義,於2018年底從村民手中回購舊址。2019年與浙江理工大學建築工程學院達成合作意向。
  • 軍艦上打出的炮彈殼如何處理,答案很簡單
    二戰時期爆發的各種海戰都是以艦炮為主,曾經這種武器在海上有著極大的威懾力,具有打擊威力大、射程遠、命中度高、反應速度快、火力威猛等優點。即便是在軍工發達的今天,其依舊在海軍中有著不凡的統治力;一般這種武器可與各種飛彈配合作戰,能實現對空作戰,擊落戰機、對海面敵軍戰艦進行毀滅打擊、攔截敵軍飛彈和火力援助等作用。
  • 王懿榮紀念館舊址受白蟻危害,市民發現白蟻可這樣做
    4月7日,煙臺市房屋安全監理中心白蟻防治研究所接到來電,被告知王懿榮紀念館舊址受到了白 蟻危害,9日,記者一行跟隨白蟻所工作人員現場查看,紀念館門窗、門框、房梁、壁龕等有木質構件 的地方都被白蟻嚴重蛀食,多根房梁成鏤空狀。9日,安監中心派白蟻預防專用車輛為紀念館舊址進行 白蟻預防施工。
  • 坦克開炮後的炮彈殼都去哪裡了?炮彈殼也能燃燒嗎?
    炮彈殼又稱「藥筒」,在二戰後的一代坦克之前,炮彈殼基本都是金屬的。這些藥筒有用銅造的,也有用覆銅鋼製造的。這金屬藥筒價格貴啊,一發122毫米藥筒就要好幾百塊錢。在訓練演習中,藥筒當然是要回收的,可以二次裝填使用。可如果在戰場上,藥筒誠可貴,小命價更高,還是隨打隨扔吧。「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一地白花花的銀子真可惜!
  • 解放戰爭中,「縱隊」是多大的作戰單位?一個縱隊轄多少兵力?
    「縱隊」這個詞,喜歡歷史的朋友並不陌生,尤其是解放戰爭時期的我軍部隊,在各次戰役的兵力部署及調動中,經常會出現縱隊一詞。那麼縱隊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戰術單位呢?是正規稱呼嗎?答案是肯定的。縱隊不光是我軍正規編制的一種,而且還具有較高的戰術地位,相當於軍一級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