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新基建」的進度。這次連用了兩個「加快」的措辭,而且在此之前中央曾召開3次有關「新基建」的會議,可見「新基建」的受重視程度!
我國的經濟在過去的20年裡一直用基建來託底,20年的繁榮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之不可阻擋,如今「房住不炒」政策是國家調控房產的主基調,基建略顯疲軟,」新基建「應運而生。
如何概括「新基建」?四個字:硬核科技,比如以下7大領域:
1.特高壓;
2.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3.5G基站建設;
4.大數據中心;
5.人工智慧;
6.工業網際網路;
7.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這次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將開啟在線模式,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經濟一夜崛起,與此同時,智慧城市在加速,新興產業在加速,轉型升級在加速……這些都對新基建有強烈的需求。而新基建離不開硬核科技的支持和全民的參與。既然頂層設計都在重視科技了,那麼要不了不久,各項扶持科技發展的舉措會陸續出臺。而中國又是且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組織號召能力(廣泛發動群眾,動員一切力量)的國家,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是離不開全民積極參與的。
發生於18世紀中葉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成為動力驅動的典型象徵,人類歷史隨之進入了蒸汽機時代。19世紀中葉,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電力逐步變成動力主流,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20世紀中葉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出現,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類歷史進入了資訊時代。
歷史證明,科技的發展的急切需求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是歷史前進的動力來源,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素。
過去20年是我國國家實力大幅提升和國民財富大量累積的黃金時期,今天之後是我們轉型蛻變的最關鍵時間節點,爭奪世界舞臺,讓中國的科技元素帶動世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進步之舉勢在必行。
如果此時你正年輕,為何不主動投身到這股熱潮中來,也許有人會說 我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基礎層面的東西不需要多少科技元素,只要稍微細心就能完成工作,何必去搞那麼高深的東西。那我覺得這種想法是特錯大錯的。比如你是一個普通辦公室文員,只是寫寫word,做做表格,往ppt舊模板裡貼幾張圖,你就永遠是個文員了,而且年齡越大,辦事速度越慢,如果你會用python實現自動化辦公,你在1個小時內可以幹完1天的工作,其他時間還可以幹個副業。
資訊時代裡科技的元素在各個領域都有體現,只要你用心去鑽研,你會發現利用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就可以高效率完成本職工作,甚至於完成一個副業或者多個副業的工作。這一切不是在體現你有多努力,而是表達了你跟對了趨勢。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在獎勵在變革大潮中走對方向的人。
2020開局就霹靂般打亂了傳統行業的陣腳,如果你是某某傳統行業中的一員,你該警醒了,個人或者企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不要被動轉型,要主動跟上科技的引領,讓人生變得更美好。
趕快行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