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20年代,科技引領全局!

2020-12-07 應用軟體迷

一周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會議,指出要加快「新基建」的進度。這次連用了兩個「加快」的措辭,而且在此之前中央曾召開3次有關「新基建」的會議,可見「新基建」的受重視程度!

我國的經濟在過去的20年裡一直用基建來託底,20年的繁榮讓世界見證了中國速度之不可阻擋,如今「房住不炒」政策是國家調控房產的主基調,基建略顯疲軟,」新基建「應運而生。

如何概括「新基建」?四個字:硬核科技,比如以下7大領域:

1.特高壓;

2.新能源汽車充電樁;

3.5G基站建設;

4.大數據中心;

5.人工智慧;

6.工業網際網路;

7.城際高速鐵路和城際軌道交通。

工業網際網路

這次疫情之後,中國經濟將開啟在線模式,在線教育、遠程辦公等新經濟一夜崛起,與此同時,智慧城市在加速,新興產業在加速,轉型升級在加速……這些都對新基建有強烈的需求。而新基建離不開硬核科技的支持和全民的參與。既然頂層設計都在重視科技了,那麼要不了不久,各項扶持科技發展的舉措會陸續出臺。而中國又是且有世界上最強大的組織號召能力(廣泛發動群眾,動員一切力量)的國家,產業升級,經濟轉型是離不開全民積極參與的。

發生於18世紀中葉的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機成為動力驅動的典型象徵,人類歷史隨之進入了蒸汽機時代。19世紀中葉,第二次工業革命出現,電力逐步變成動力主流,人類社會進入電氣時代。20世紀中葉開始,第三次工業革命出現,計算機和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改變了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方式,人類歷史進入了資訊時代。

歷史證明,科技的發展的急切需求是社會進步的必然選擇,是歷史前進的動力來源,是人類可持續發展的根本要素。

過去20年是我國國家實力大幅提升和國民財富大量累積的黃金時期,今天之後是我們轉型蛻變的最關鍵時間節點,爭奪世界舞臺,讓中國的科技元素帶動世界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進步之舉勢在必行。

如果此時你正年輕,為何不主動投身到這股熱潮中來,也許有人會說 我現在從事的工作是基礎層面的東西不需要多少科技元素,只要稍微細心就能完成工作,何必去搞那麼高深的東西。那我覺得這種想法是特錯大錯的。比如你是一個普通辦公室文員,只是寫寫word,做做表格,往ppt舊模板裡貼幾張圖,你就永遠是個文員了,而且年齡越大,辦事速度越慢,如果你會用python實現自動化辦公,你在1個小時內可以幹完1天的工作,其他時間還可以幹個副業。

資訊時代裡科技的元素在各個領域都有體現,只要你用心去鑽研,你會發現利用計算機與網際網路就可以高效率完成本職工作,甚至於完成一個副業或者多個副業的工作。這一切不是在體現你有多努力,而是表達了你跟對了趨勢。歷史上任何一個時代都在獎勵在變革大潮中走對方向的人。

2020開局就霹靂般打亂了傳統行業的陣腳,如果你是某某傳統行業中的一員,你該警醒了,個人或者企業的轉型升級勢在必行,不要被動轉型,要主動跟上科技的引領,讓人生變得更美好。

趕快行動吧!

相關焦點

  • 21世紀20年代:中國公益將是怎樣的格局?
    ​編者按21世紀20年代正式開啟,面向未來十年此時,《社會創新家》邀請李小雲、何增科、劉小鋼、李勁、房濤、王行最、梁春曉七位社會創新的思想者與行動者,就這些問題,或高屋建瓴,或見微知著,寄語21世紀20年代。
  • 從劉德華到蔡徐坤,20世紀9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男星審美的變遷
    當然,就我個人而言,我對蔡徐坤並沒有太大的成見,但是從蔡徐坤的身上,老貓突然發現,現在男星的審美標準,已經離我們曾經的青春年代太遠了。曾幾何時,帥氣而充滿男人味幾乎是整個八九十年代男星的標準。而如今,「小鮮肉」卻成為了21世紀20年代新的流行趨勢。點解?其實我也曾想了很久。
  • 創業黑馬:21世紀20年代將成為科技賦能產業的時代
    來源:發布易發布易11月24日 - 創業黑馬(300688)董事長牛文文在「第十二屆創業家年會暨產業加速大會」上表示,21世紀20年代將會成為「一億中流」的時代,成為科技賦能產業的時代,成為自我造血、獨立發展的時代,成為產業加速的時代。
  • 人類文明跨入21世紀20年代,回望10年代太空探索的前五年
    新年的鐘聲敲響,意味著整個人類文明跨入了21世紀20年代時期,在這個新的十年裡,人類將會回望21世紀10年代時期的太空探索的整個過程,去展望未來,繼續向著宇宙進發。新年的鐘聲也意味著21世紀10年代時期的結束,在這十年裡,人類的太空探索出現了許多的奇蹟,也有很多的遺憾,是時候回顧一下這十年來一些大事件的太空科學故事了。
  • 立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引領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
    建議指出, 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基礎上,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對新發展理念的再豐富,進一步明確創新在國家發展戰略的核心地位。
  • 21世紀為什麼還沒出現偉大的科學理論?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人類的第一工業革命是從18世紀開始的,從18世紀到現在的21世紀,雖然只有不到三個世紀的時間,但是人類的科技卻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可能有人會認為,從18世紀到現在,每一個世紀都會出現一些偉大的科學家,提出一些偉大的科學理論。而人類的科技之所以能夠發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因為出現了一些能夠引領人類科技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提出了一些偉大的科學理論。
  • 《數位化未來》:21世紀20年代行業、企業和職業指南
    《數位化未來》以一種獨特的視覺樣式詮釋了這些激動人心的創新將如何改變本世紀20年代的行業、組織和事業;評估了行業動蕩的傳言和現狀、機器智能的必要性、平臺業務模型的重要性以及數位化轉型、領導力和風險的挑戰;預測了創新將如何轉移到人類平臺、企業IT功能的未來以及技術對工作、技能和社會的總體影響。
  • 20世紀80年代到21世紀20年代,回顧中國獨立設計師的崢嶸歲月
    站在21世紀20年代的起點,放映過往十年屬於本土獨立時裝設計的光景,有赤手空拳的設計新人,有飽含理想的海歸學子,有才華橫溢的創作鬼才……中國獨立設計師過去這十年的路好走嗎?不會有人妄言容易。進入下一個十年又將如何?雖無法未風先雨,但註定又將是不平凡的一秩。
  • 了不起的科技!21世紀20年代將會如何展開
    在基礎研究領域,在科技應用創新的最前沿,這些科技的發展並沒有被我們這些普通人感知到,但這個世界已經在悄然被改變。量子計算機、可編程「活體機器人」、外骨骼、液體活檢、太陽能合成液體燃料……越來越多的科技樹被點亮。這或許即將構成一個比以往更輝煌燦爛的未來。馬斯克炸火箭!
  • 為什麼21世紀都過去了五分之一,還沒有出現偉大的科學理論?
    而人類的科技之所以能夠發展如此之快,主要是因為出現了一些能夠引領人類科技的偉大科學家,他們提出了一些偉大的科學理論。人類的科技在這些偉大理論的指引下,才有了科技的一次次飛躍。那這些偉大的科學家,偉大的科學理論是平均出現在各個世紀嗎?
  • 猜猜,來自未來的人會怎樣定義21世紀10年代的風格?
    Hey,我們已經生活在21世紀的20年代了。 我們總是習慣把1970年代迪斯科、1980年代復古掛在嘴邊,好像它們就在我們當下的生活中無處不在,仔細想想,那都是半個世紀前的事了,那時候的人們絕不會想到,自己跟風追的潮流,在整整四五十年後,又被自己的下一代,甚至下下代拿出來崇拜。 我們剛剛經歷過的21世紀10年代也是如此。
  • 21世紀初那些科技史上的高光時刻:三大突破震撼物理世界
    那些年,你可能「錯過了大雨、錯過了愛情」,卻錯不過科技進步帶來的時代變革、錯不過自己成為歷史的見證者。再過十幾天,人類就要走進2020年代。回望過去10年,國際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對物理世界、生物奧秘、宇宙空間等各領域認識空前深入。
  • 狼隊21世紀10年代二十大進球(二十):熱血沸騰...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狼隊21世紀10年代二十大進球(二十):熱血沸騰... 狼隊21世紀10年代二十大進球(二十):熱血沸騰... 英格蘭狼隊足球俱樂部 02-26 15:36 狼隊21世紀10年代二十大進球(二十):熱血沸騰!補時絕殺!三球逆轉!雙殺衛冕冠軍曼城!
  • 20世紀60年代是時裝界最為經典的年代,華麗的時裝成為時尚的先鋒
    20世紀60年代是時裝界最為騷動的年代,設計師們在高科技、新觀念的刺激下,都在尋找新的突破口,以期擺脫戰後產生的華麗造型時裝風格而成為時代時尚先鋒。而此時出現的卡丹、庫雷熱和瑞伯內都有很強的現代主義色彩。
  • 21世紀10年代三大物理學發現對科學的未來意味著什麼
    從科學的角度來看,21世紀10年代是一個極其富有成果的十年。我們對系外行星(圍繞恆星運行在自身恆星之外的行星)的知識爆炸了,產生了數以千計的新發現,並使人們對存在的東西有了無與倫比的了解。普朗克衛星和我們的大規模結構調查定格了暗能量,而改進的天文數據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有關宇宙膨脹的難題。
  • 全球多國領導人發表新年賀詞 憧憬21世紀20年代到來
    中新社北京1月1日電 綜合消息:2020年到來之際,全球多國領導人通過文字、視頻、賀電等多種形式發表新年賀詞,以「和平」「富裕」「美好」「信念」等關鍵詞憧憬21世紀20年代的到來。  俄羅斯總統普京通過一段簡短的視頻講話,以家的溫情為主題向俄羅斯民眾送去祝福。
  • 諾特定理——20世紀、21世紀物理學的指路明燈
    如今,除了那些專業的物理學家,很少有人知道她,那是她個人的悲哀,也是那個時代的悲哀,因為在20世紀初,即使在西方,女性的社會地位也很低,而在充滿雄性荷爾蒙激素的科學界,給予女性的只有數不盡的障礙,即使是最偉大的思想,也往往很輕易地被忽視。下面先簡單介紹一下她的生平,這樣可以讓大家對她有更多的了解。
  • 格陵蘭島冰川融化速度是20世紀90年代的7倍
    數據顯示,格陵蘭島的冰川融化的速度是 20 世紀 90 年代的 7 倍,遠高於此前專業研究部門的預測。這意味著,海平面到 2100 年可能會上升 67 釐米,比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主要預測高出 7 釐米。到 21 世紀末,這樣的增長率將使每年 4 億人面臨洪水風險,高於原先的3. 6 億人。周二發表在《自然》雜誌上的這項發現讓 96 名極地科學家趕到十分驚訝。
  •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
    20世紀70年代——普氏野馬滅絕普氏野馬:又被稱為蒙古野馬,亞洲野馬。普氏野馬指的是,生活在中國境內的野馬。20世紀70年代,中國宣稱普氏野馬滅絕。普氏野馬和家養馬相似。致使中國普氏野馬於20世紀70年代滅絕。可喜可賀的是:中國於1992年重新從國外引進普氏野馬。如今,普氏野馬已經放歸野外,獨自生存。
  • 20世紀90年代國內毛澤東思想研究回顧
    由於研究成果多多,要對國內90年代毛澤東的思想及生平的研究做一概括實非易事,遠不是一篇文章可以概括得了的,本文充其量只能對研究的總體狀況做一粗略描述。  一、毛澤東著作的編輯出版及相關研究  20世紀90年代是毛澤東原始著作編輯、出版和研究最為值得關注的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