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中的靈異事件,千尋父母為何會變成豬?其實早有暗示

2020-12-05 動漫你所不知道的事情

本篇將會對《千與千尋》前十分鐘進行深刻解讀,其實動畫中處處有細節,你注意到了嗎?

有一種無奈,叫做離別

千尋在剛出場的時候被認為是個喜歡發小脾氣的孩子,但我想,如果你理解她的處境,對比一下她的直覺和她父母的貪吃,她似乎就不那麼愛耍小性子了。在現實生活中,在她成為小千之前,毫無疑問她對父母有不滿情緒,處處可以感到她的悶悶不樂。和皮克斯電影《頭腦特工隊》裡的賴利一樣,她因為被迫要離開朋友而感到不高興。她的朋友們送給她一束漂亮的花,但沒想到這束花將成為別離的開始。如果把失落和悲傷分為五個階段(否認/孤立,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接受),那麼千尋應該處於第一階段和第二階段之間,也就是在「否認/孤立」這個階段的最後,她為自己感到不幸,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感情卻要迎來訣別,她慢慢地感到有些憤怒了。

有一種感覺,叫做第六感

當她的父親帶著千尋和她的媽媽遠離城市到達鄉村時,發現了一個廢棄的遊樂場。在這裡,千尋發現了她的父母沒有注意到的東西。她被苔蘚覆蓋的可怕石像嚇壞了,她感覺這些石像身上存在著某些東西,這些東西讓她感到不安。在這方面,她與《納尼亞傳奇》中的露西·佩文西非常相似,現實世界中,當孩子們到了一定年齡時,納尼亞就與他們隔絕了,直到死神降臨,露西是佩文西家四姐妹中直覺最敏銳的一個,儘管影片中暗示她將無法返回人間,千尋的直覺就像露西的直覺,她能感受到危險,似乎孩子越小,越能感受到周圍氣息的變化。

如果我們認為千尋的第六感沒有問題,那麼她懇求她的父母不要進入隧道似乎就變得理所當然,她變成了預言家卡桑德拉,但可惜的是,她的警告總是被忽視。她的父母執意要通過隧道,看看隧道另一邊的風景。在另一邊,有廣闊的大草地,同時也存在著更多的詭異石像,千尋對這些石像的出現感到涼風陣陣。

動畫電影的背景,日語的特性,文化的交融

在接下來的幾個場景中,宮崎駿充分利用了日語的視覺特性。日語不像英語。它使用了兩種音節系統和漢字,而不是字母表。音節系統,平假名和片假名,源於漢字,但用於表示音節,平假名用於後位置詞和漢字不能完全表達的詞(如動詞和形容詞的屈折變化),片假名用於外來詞和擬聲詞。漢字經常象徵具體的東西,日本詩歌中充滿了文字遊戲,接下來的場景中充滿了視覺線索和具有雙重含義的詞語,這讓我想到了柯南,裡面的很多案件都和平假名/片假名有關。

在第一個建築上,我們看到一個不完整的短語,這個短語的第一個字是漢字「正」,就像我國的「正大光明」牌匾,正的意思是公正、正義,它是權力的象徵。大街上的商店有更多的標誌,乍一看,它們似乎都是餐館廣告的一部分,但仔細一看,就會發現並非如此。

當我們跟隨千尋走在大街上,我們可以看到很多奇怪的語句,這些讓人感到不安,媽媽說所有的地方都是餐館,很顯然不是這樣的。當你看到有一家店叫做「天祖」,我們自然地聯想到上天的祖先,但在日本文化中,實際上的人物是天照大神。在下一幀,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大寫的狗字,這裡絕對不是狗肉店的意思,在日本,狗肉不是常見的食材,我們把這個「狗」字結合上面的「天」字,組合成「天狗」,在日本神話中,天狗是一種傳說中的生物或超自然生物,它既可以是戰爭的預兆,也可以是山川森林的保護神。

另外還有一些漢字你可能看不懂,它是一個漢字加一個音節的組合,這足以讓你思考很久,當我們看上面的拱門時,它是向後寫的。字符「飢と食と會う",「飢と」的含義是「餓死」,「食と」的意思是「吃」,「會う」的意思是「滿足」。看了這些後,千尋應該更能感到此次的詭異。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此外,就在父親拐下一條小巷子之前,他被屏幕左邊的「天」和右邊的「鬼」兩個字符框住了,天是指天堂,鬼是指魔鬼。不久之後,他看到的是那種超級大的自助餐,尤其是在日本這個國家更為明顯,雖然他向千尋保證他能付得起這頓大餐的錢,但是千尋不為所動,而且我們記得他確實有輛外國汽車,這輛汽車價格不菲,沒想到吧,其實千尋是個富二代

千尋短暫地離開了她的父母,她的頭上閃過一個標誌,讓我們想起了家庭、豬和死亡,這個字符「冢」含義很多,也很容易把家庭和死亡聯繫在一起。字符「冢」似乎預示著她的父母將要變成豬,並且千尋即將開啟她拯救父母的旅程。這個遊樂園她看得越多,她就越害怕,路的盡頭有一個昂貴的公共澡堂,所有的燈似乎都和它有關,但是人在哪裡呢?那些度假者、退休的老人和正在靜修的中年婦女在哪裡呢?小販們又在哪裡呢?任何一個去過大寺廟或泡過溫泉的人都知道,如此盛大的宴會以及如此豪華的公共澡堂,這些場景實在是太安靜了。千尋跑回來,也許是為了警告她的父母,讓他們趕緊離開,卻發現她的父母已經變成了豬。

寫在最後

《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上映。在日本,七月份正是盂蘭盆節的時候,在這個節日裡,日本人相信他們祖先的靈魂將會返回家鄉,有些像我們的中元節。這段時間(7月中旬到8月)很像新年的一周,在日本,會有各種各樣的慶祝活動,這也是此電影中蘊含的文化,到處充滿了熱鬧,到處充滿了生機。

《千與千尋》是一部值得一幀一幀分析的電影,這部動畫電影不僅融合了豐富的文化,更有奇妙的想像,不僅有成長的喜悅,更有深入骨髓的思考,這就是《千與千尋》的魅力,你認為呢?別忘了關注哦,下期更精彩。

相關焦點

  • 與人類的共同成長,《千與千尋》影評
    重溫了一遍《千與千尋》,會有不一樣的感觸,人只有在脫離了現在的環境,回過頭來看,才會有所體會,才會真正發現自己的成長。年僅10歲的千尋是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女孩子,她隨父母搬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鎮準備開始一段全新的生活,結果父母在路上開車迷了路,穿過顛簸的小路來到了隧道,而這個隧道門口有石祠位於正中央,這兒用神社不尋常的位置來暗示進入另一個世界——中世紀的靈異小鎮。
  • 「與」的中道和豬的救贖:從《奧德賽》到《千與千尋》
    《風之谷》主人公娜烏西卡(Nausica)借自荷馬《奧德賽》卷六瑙西卡婭(Nausikaa);《天空之城》「拉普達 」(Laputa)借自斯威夫特《格列佛遊記》中的飛島國勒皮他(Laputa);其最具影響力的作品《千與千尋》核心情節借自荷馬《奧德賽》卷十:小主人公千尋的父母在湯婆婆的油屋不幸遭遇變豬之災,而千尋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幫助使父母重新變回人;奧德修斯的一隊同伴在基爾克的宮殿不慎變成豬,
  • 宮崎駿《千與千尋》:爸媽,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我來救你們!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執導、編劇,柊瑠美、入野自由、中村彰男、夏木真理等配音,吉卜力工作室製作的動畫電影。貪吃的爸媽而被變成豬貪吃的爸媽被變成豬被抽打千尋為了救回爸爸媽媽、智慧、堅強和勇敢,找到了爸爸媽媽,並且使爸爸媽媽變回人類,重新從荒誕離奇的靈異世界回到光明溫暖的人間的故事。
  • 千與千尋:不可以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
    《千與千尋》是宮崎駿老師的經典代表作之一,該電影講述了單純的少女千尋意外來到奇異的世界後,經歷重重磨難最後救回自己受到詛咒變成豬的父母親的故事。《千與千尋》於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上映,該片榮獲第52屆柏林電影節金熊獎、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動畫片等十多項以上日本國內外電影大獎,在電影屆中佔據不可撼動的地位,享有盛譽。10歲的千尋跟隨父母親從城市裡搬往新家,在搬家途中誤打誤撞地進入了一個神秘的城鎮——一條專門給神仙提供服務的熱鬧非凡的浴場街。
  • 一部電影解說-《千與千尋》不要吃太胖哦,會被殺掉的!
    這幾天的娛樂圈話題太沉重了,小編今天給大家講的是一部關於成長的影片《千與千尋》。希望大家即使在冬天,也要每天保持向上的積極性。《千與千尋》是宮崎駿導演的影片中較為出眾的一部。千尋是一個善良、依賴父母的小女孩。在一次與父母一起驅車前往新家的路上,進入了一個神秘隧道,神秘隧道通往的是一個詭異的中世紀小鎮。
  • 《千與千尋》蘊含的哲理,「不要吃太胖,會被殺掉的」,字字戳心
    《千與千尋》就是宮崎駿作品中非常優秀的一部。《千與千尋》一經放映,立刻獲得了動漫界的一致好評,直到現在它的熱度不減反增。且不說她的精美的畫風,動人心弦的音樂,光憑其中所傳達出的許多人生哲理,它便對得上它那驚人的評分。雖然。有很多人都曾談過千與千尋所蘊含的人生哲理,但是小林子今天還是忍不住要說一說這些道理。
  • 這些父母向宮崎駿致敬!竟然高度還原了《千與千尋》的經典場景!
    「不朽史詩」: 千尋的爸媽因貪戀變成了豬,而千尋卻在物慾橫流的世界,保持內心的純淨《千與千尋》中的幾組場景,更是與重慶的洪崖洞完美融合。
  • 千與千尋:宮崎駿的經典之作究竟要表達什麼?大家都有不同的解讀
    各位小夥伴你們想想看,《千與千尋》裡的坊寶寶是不是像極了生活中的那些「巨嬰」,因為父母的過度溺愛,整個人的成長方向都有點畸形了。當然啦,宮崎駿在電影裡使用了誇張的手法,讓坊寶寶連路都不會走。現實中的那些「巨嬰」雖然會走路,但是沒辦法做到獨立生活。
  • 《千與千尋》童話在電影中的現實夢 影評解析
    這一句簡單的對白,在宮崎駿的操控下,顯得深度而引人深思,就好像初到湯屋的千尋,她的名字在湯屋裡從「千尋」被改成了「小千」。在影片中湯屋被比喻為充滿誘惑、欲望、嫉妒和排擠的現實社會,千尋其實是一個剛剛從象牙塔中走出的女孩,名字在那裡其實指的是人最初的價值觀。忘了名字就是忘了自己的原則,被環境改變著。
  • 千與千尋影評:千萬不要忘記你最初的目的,忘記你是誰
    千與千尋影評:故事講述的是講述了少女千尋與父母一同搬家的千尋因為迷路誤闖進了一個靈異小鎮發生的故事。父母未經允許而吃了小鎮的東西變為了豬,千尋為了拯救父母在白龍的幫助下進入小鎮的澡堂並得到一份工作,在這裡經歷困難和危險,得到了心靈的歷練。
  • 千與千尋:胖寶寶究竟是不是湯婆婆的兒子?其實宮崎駿已給出答案
    在宮崎駿的千與千尋中,胖寶寶稱呼湯婆婆為「婆婆」,而湯婆婆則是親切地叫他「寶寶」。其實根據宮崎駿的筆下之意以及故事情節推測,我們幾乎可以確定:胖寶寶就是湯婆婆的兒子。為何這麼說呢?宮崎駿大師的特別伏筆在動畫千與千尋中,白龍身受重傷,湯婆婆認為白龍已經失去了作用,於是便讓手下將白龍處理掉。正在那時,附著在千尋衣服上的一個紙人變成了一個人——湯婆婆的雙胞胎姐姐錢婆婆。
  • 《千與千尋》中關於「名字」意義的哲學探討
    「名字」通常被賦予了超越其本身的意義,變成一種可以操控、創造甚至改變意志的力量,而宮崎駿的電影《千與千尋》便是對「名字」的一次全新詮釋。(《千與千尋》)影片在這裡暗示人的名字是自我的縮寫,所以能夠代表自我。在《千與千尋》的故事背景裡,這更多的是一種隱喻結構,但是我們的名字仍然可以對身份和自主性產生不可思議的力量。
  • 解讀·《千與千尋》我不知道將去何方,但我已經在路上
    不要吃太多,會變成豬的影片剛開始,千尋一家在搬家的途中,誤入了一片森林,周圍的石祠,千尋的母親解釋道是先輩用來供奉神明的家,穿過這片森林,則是一個隧道,由於千尋父親的好奇心,帶領著他們穿過了這個隧道,從千尋父親的口中猜測,以前是人們開發公園失敗遺留下來的千尋一家在發現不遠處的小鎮後
  • 日本最佳動畫電影《千與千尋》:講述孩子成長中必不可少的幾種愛
    《千與千尋》這部動漫電影上映於2001年,最初上映於日本,在那時導演宮崎駿已經是日本小有名氣的漫畫家,但是《千與千尋》這部電影,卻讓他成功的走向國際,成為世界上一流的動畫大師。影片中的許多鏡頭都讓很多觀眾人印象非常深刻,比如兩位成年人在面對眾多的美味佳餚時,貪婪的吃起了餐桌上的食物,最後變成了兩頭豬,或許很多觀眾們在剛看到這個鏡頭時都會放聲大笑,但過後我們卻會引起深刻的思考,這個片段實際上反映的是成人世界中的貪婪。
  • 看這篇影評之前,你絕對沒看懂《千與千尋》!
    千尋曾經是一個膽怯,消極,任性,安於現狀,在溫室中成長的青少年。但是父母都變成了豬,她不得不獨自一人面對危險,面對絕望,在湯屋的這段時間,她學會了堅強,勇敢,執著。千尋的父母因為吃東西才被貶為豬,在動畫開頭可以看到千尋父親那幅吃相,代表了人類原始而旺盛的貪慾。
  • 時光的盛夏——《千與千尋》影評
    再看《千尋》,已經是兒子出生,剛會跑的年紀,他特別喜歡看宮崎駿的動畫片,我以為他最喜歡看的是龍貓,可他偏偏不,他更喜歡看《千與千尋》,看到爸爸媽媽變成豬,他又是喜悅又是驚恐,總是過來摸摸還在沙發上吃西瓜的我圓圓的肚子,軟軟的還在,他又放心回頭去看,看到千尋衝下樓梯,會笑的前仰後合,光著腳丫在滿是西瓜水粘腳的地面跑來跑去,看到千尋危險會恐慌畏懼
  • 為何明知無臉男會吃人卻不逃走?《千與千尋》最寂寞的3個秘密
    浴場工人工作是為了吃飯生存,當他們發現可以不斷從無臉男那邊得到金子時,都瘋狂地為他服務,即使後來有人被吞掉,也沒有人認真地考慮離開……每天入夜開始工作,直到天亮便休息,晚上起床又立即工作,日日如是,就算他們有再多的錢,又有什麼意義?
  • 時隔18年,才在中國上映的動漫「千與千尋」,你真的看懂了嗎
    《千與千尋》是由宮崎駿擔任導演和劇本的動畫電影,於2019年6月21日才在中國內地上映,此時距它在日本上映已過去了18年。該片講述了十歲的小女孩千尋跟隨父母搬往新家,途中誤入一座神廟,意外來到了一個神明的世界——浴湯街,一段奇幻之旅就此拉開序幕。
  • 電影《千與千尋》:關於現代人的異化與救贖
    影片講述了少女千尋與父母在搬家途中不慎闖入一個神明異世界,父母因貪吃變成豬,在絕望中千尋得到白龍的幫助,通過在湯婆婆的油屋工作而保住人形,最終幫助白龍找到自我,拯救出父母,重回現實世界的故事。當千尋試圖勸阻時,他們會想著自己有信用卡,在物質化的他們看來,沒有什麼事情是錢不能解決的,然而最後卻變成了豬。影片中的無臉男,孤獨、單純,就像一個可有可無、靈魂無所依託的遊魂。當受到千尋友善相待時,無臉男會毫不保留、不掩飾地對她示好;當受到眾人追捧時,美味珍饈吃得越多,他對食物貪婪的欲望也越強烈,以至於吃掉服侍他的員工。
  • 泰國小哥cos《千與千尋》,網友:原本以為他最起碼會扮個人
    其次是cos《千與千尋》作品相信不少人對於《千與千尋》這部作品都並不陌生,它是由日本知名動畫導演宮崎駿老爺子執導的人氣動畫作品,相信不少人在小時候都看過這部動畫,算是童年經典了,就算年紀小一點的想必也在去年《千與千尋》引進內地的時候看過,知名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