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在明朝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在位期間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朱瞻基
在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祖父朱棣夢見朱元璋在夢中給自己一個大圭(一種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玉雕琢成的劍型手板,它象徵著皇權)。朱棣醒來之後,聽人稟報說自己的孫子出生了。大喜之下高呼「此乃大明之福也」,這位後來朱棣發動靖康之難做下伏筆。
朱瞻基
在朱棣成功奪位之後,對這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孫子十分關注。挑選了當時明朝最好的老師教朱瞻基讀書,並時常親自教導。
在遠徵漠北的時候,朱棣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從小就了解戰爭的殘酷,朱棣還時常帶著朱瞻基到百姓家,讓這位皇孫體驗農家的艱辛。這位朱瞻基登基之後體恤百姓,整頓軍務埋下了伏筆。與父親朱高熾不同,朱瞻基從小就體格健壯,活潑好動,深的朱棣喜愛。
朱瞻基在繼位之後,大力發展農業,整頓軍務,政務清明。當時朝中出現了明朝著名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名臣,大明朝可謂是國運昌隆。
因為,朱瞻基從小就喜歡鬥蟋蟀,就命人從全國各地收購上好的蟋蟀。傳聞,朝野上下都爭相開始向皇帝進獻上好的蟋蟀,以供皇帝把玩。導致大明朝上下民不聊生。甚至蒲松齡的《聊齋》都以朱瞻基為原型寫出了《聊齋志異》促織篇。
朱瞻基
但是,小編覺得這應該只是野史傳聞。朱瞻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皇室教育,並且能文能武。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農業,並且保護當時的文化藝術。(所以說,這應該是後世杜撰的。當朝的文人是不會,也不敢這樣說朱瞻基的)。作為朱棣口中的「好皇孫」,朱瞻基只是因為個人喜好就被後世抹黑,實在是有些冤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