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被黑得最慘的皇帝,勵精圖治卻因鬥蛐蛐身敗名裂……

2021-01-09 茶館說史

朱瞻基在明朝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明君,在位期間開創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朱瞻基

在朱瞻基出生那天晚上,祖父朱棣夢見朱元璋在夢中給自己一個大圭(一種只有皇帝才可以用的玉雕琢成的劍型手板,它象徵著皇權)。朱棣醒來之後,聽人稟報說自己的孫子出生了。大喜之下高呼「此乃大明之福也」,這位後來朱棣發動靖康之難做下伏筆。

朱瞻基

在朱棣成功奪位之後,對這個含著「金鑰匙」出生的孫子十分關注。挑選了當時明朝最好的老師教朱瞻基讀書,並時常親自教導。

在遠徵漠北的時候,朱棣將朱瞻基帶在身邊,讓他從小就了解戰爭的殘酷,朱棣還時常帶著朱瞻基到百姓家,讓這位皇孫體驗農家的艱辛。這位朱瞻基登基之後體恤百姓,整頓軍務埋下了伏筆。與父親朱高熾不同,朱瞻基從小就體格健壯,活潑好動,深的朱棣喜愛。

朱瞻基在繼位之後,大力發展農業,整頓軍務,政務清明。當時朝中出現了明朝著名的三楊(楊士奇、楊榮、楊溥)等名臣,大明朝可謂是國運昌隆。

因為,朱瞻基從小就喜歡鬥蟋蟀,就命人從全國各地收購上好的蟋蟀。傳聞,朝野上下都爭相開始向皇帝進獻上好的蟋蟀,以供皇帝把玩。導致大明朝上下民不聊生。甚至蒲松齡的《聊齋》都以朱瞻基為原型寫出了《聊齋志異》促織篇。

朱瞻基

但是,小編覺得這應該只是野史傳聞。朱瞻基從小就受到良好的皇室教育,並且能文能武。在位期間大力發展農業,並且保護當時的文化藝術。(所以說,這應該是後世杜撰的。當朝的文人是不會,也不敢這樣說朱瞻基的)。作為朱棣口中的「好皇孫」,朱瞻基只是因為個人喜好就被後世抹黑,實在是有些冤枉。

相關焦點

  • 促織:皇帝一句話,底下跑斷腿,一個小人物因蛐蛐飛黃騰達的故事
    01一隻蛐蛐讓成名從家破人亡到飛黃騰達明朝宣德年間,皇宮裡不知何時流行起了鬥蛐蛐。因此每年都會向民間徵收大量的蛐蛐。陝西華陰縣有個縣令為了討好上司,於是找了一隻很能鬥的蛐蛐獻了上去,上司將蛐蛐獻給了皇帝,皇帝非常高興,大大獎賞了這個縣令。
  • 《今天不煩惱》鬥蛐蛐大賽 留學生吐槽武漢生活
    這裡不僅上演史上最精彩的鬥蛐蛐兒大賽,還有索馬利亞留學生吐槽武漢生活笑翻全場,而「分手大師」又是如何幫人斬斷情絲?  父親養200隻蛐蛐噪音擾民 鬥蛐蛐大賽喚起眾人兒時回憶  李濤的老爸有一隻數量龐大的「合唱團」,此起彼伏的叫聲,吵得他每天都難以入眠,也常常引來鄰居們的投訴,令他苦不堪言。
  • 老北京什麼時候興起鬥蛐蛐的?玩家不是一般人
    據《聊齋志異·促織》中說,明朝宣德皇帝愛鬥蛐蛐,致使一條蛐蛐價至數十金。宣德皇帝是位「太平天子」,在位時國家安定,有這種閒情逸緻十分可能。《戒庵老人漫筆》中記載:「宣德時蘇州造促織盆,出陸墓、鄒莫二家。曾見雕鏤人物,妝採極工巧。又有大秀、小秀所造者,尤妙,鄒家二女名也。久藏蘇州庫中,正德時發出變易,家君親見。」最後四字的意思是:「我父親親眼見過。」
  • 科學網—聽蟈蟈 鬥蛐蛐
    夏日的夜晚,如果你湊近草叢去聽一聽,就能聽到蟲鳴,而且可能不只一種蟲鳴,其中就有蟈蟈和蛐蛐。 蟈蟈屬於昆蟲綱螽斯科,是一種短翅的鳴蟲。蟈蟈的體色是綠色或褐色的,看上去有些像蝗蟲。不過二者也比較好區分,蟈蟈的翅膀比身體短,會鳴叫;蝗蟲的翅膀比身體長,不會鳴叫。蟈蟈的鳴叫不是喊出來的,而是靠前翅的摩擦。當然,也不是所有的蟈蟈都會鳴叫,只有雄性的才可以。
  • 敘詭筆記|蛐蛐:立秋之後的「千年鬥局」
    唯故博徒日至縱博……嘗與群妾踞地鬥蟋蟀,所狎客入,戲之曰:此軍國大事耶?」襄陽保衛戰這一決定南宋生死的大戰打得如火如荼之際,賈似道卻忙著跟群妾鬥蛐蛐,客人問他:您這是在忙軍國大事嗎?少年時筆者只覺得這是諷刺,後來讀書多一些了,才悟出這其中還有一層意思,是指賈似道曾經寫過一本書,書中認為鬥蛐蛐也是一種「治國之術」,此書就是中國第一部鬥蛐蛐的專著——《促織經》。
  • 蛐蛐、蟋蟀、蟈蟈有什麼不同?在古代為何喜歡鬥蟋蟀?
    蛐蛐(即蟋蟀)黑色,頂部有長鬚,尾部有針。蟋蟀俗名蛐蛐、夜鳴蟲(因為它在夜晚鳴叫)、將軍蟲、秋蟲、鬥雞、促織、趨織、地喇叭、灶雞子、孫旺,土蜇,"和尚"則是對蟋蟀生出雙翅前的叫法。據研究,蟋蟀是一種古老的昆蟲,至少已有1.4億年的歷史,還是在古代和現代玩鬥的對象。蟈蟈全體綠色。觸角鞭狀,長於體軀。複眼卵圓形。前翅近膜質,較弱,前緣向下傾斜,靜止時左翅覆於右翅之上方。
  • 快樂休閒玩魔獸 四風谷鬥蛐蛐升級指南
    快樂休閒玩魔獸 四風谷鬥蛐蛐升級指南 發布時間:13-08-29 10:24 來源:178遊戲網 作者:slime7783
  • 王世襄為鬥敗名家的蟋蟀,他在野外,用一招竟抓住了黑「將軍」
    王世襄先生出生於1914年,祖父是晚清工部尚書,父親是政要高官,因此他自幼便受到最優質的教育。其實,童年的王世襄也並非「書呆子」,反而還是個人們眼中的「紈絝子弟」,比如鬥蛐蛐就是他的一大愛好。在《帝京景物略》中記載,「京城人鬥蟋蟀的習俗,不只是胡同裡的小孩子,上流社會裡當官的、有錢的、做學問的也都特別愛玩兒」。由此可見,鬥蛐蛐可謂是當時的「高爾夫」。
  • 古代的蛐蛐經濟催生出的傳統職業人!
    在過去的封建社會中,有錢有閒的富貴人,會在白露前後鬥蛐蛐為戲樂,並能夠插花賭博,鬥蛐蛐被有錢人認為是一種風雅的遊戲,是為花鳥魚蟲之中的蟲字。在《紅樓夢》中,賈府的少爺賈璉就整日以遛鳥鬥蛐蛐為樂。無論是真風雅還是附庸風雅,都需要花高價購買高品質的蛐蛐。因此以操蟲為業的操蟲手,只需要忙碌一個秋天,就可以賺取非常豐厚的收益,其他時間做些副業,就完全可以養家餬口了。
  • 蛐蛐的秘密:生命力僅百天的蟲子何以被把玩近千年
    老崔還算不上最痴迷的玩家。一位88歲的老爺子,被醫生宣告活不過80天時,從重症監護室出來,身上掛著尿袋、手背上打著吊針、坐著電動輪椅到了山東。他跟賣蟲的農民說,蛐蛐叫百日蟲,他可能活不到蛐蛐出戰了,但到了季節「特別想聽蛐蛐叫」。  黑風口  每年8月初,當第一場秋雨飄落,蛐蛐順利褪下最後一次殼。它們的翅膀變得厚實、亮麗。
  • 介紹幾種蛐蛐,給想要玩蛐蛐的人,這些事情你要知道!
    介紹幾種蛐蛐,給想要玩蛐蛐的人,這些事情你要知道!鬥蛐蛐是什麼信託大家都不陌生,但在全國陋習模的地方卻也實在不多,且應大局部集中在北方。但南方也並不是沒有,全國最大的比賽之一就在上海,擁有相稱成熟並且完滿的市場。吃瓜群眾對什麼感樂趣?自然是什麼樣的蛐蛐咬起來厲害,這故事可就長了。
  • 蟋蟀市場出現高價蛐蛐 一隻賣3萬(圖)
    因為遭遇乾旱,今年每隻蛐蛐少則數百元,多則上千元,一隻極品「紅牙」最高價賣到3萬。即便這樣,愛蟲者仍趨之若鶩。為逮蟲賣錢,附近村莊不管老人還是孩童,幾乎個個都是行家裡手。用蟲友的話說:他們都是「為蟲瘋狂」之人。訪山東兩個小縣城因蛐蛐名揚四海「蟋蟀獨知秋令早,芭蕉正得雨聲多。
  • 「蛐蛐」賭場,賭前給蛐蛐洗澡按摩「找對象」
    臺子中間一個陶盆裡,兩隻蛐蛐閃轉騰挪激戰正酣,臺子上方懸有100瓦白熾燈一盞,十餘名中年男子圍在臺子四周,不停地大聲叫嚷著,還有十餘名男子或蹲或站,在一旁休息閒聊。「觀戰」中,民警發現不停有玩主押注,賭注從幾百到幾千不等。玩主們用黑色攝影包帶來蛐蛐,捉對進行廝殺,蛐蛐雙方的主人、看客可以隨時下注,賭場內設有專門的裁判。
  • 金秋時節,昔日瑞安大街上鬥蟋蟀活動盛況非凡,獎品可真實用
    賈似道在蒙古人圍攻襄陽時還和群妾鬥蟋蟀玩樂,置國事於不顧,反而上書欺瞞皇帝,最終害得大宋江山淪落元人手中。不過,賈似道著有《促織經》一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蟋蟀的專著,從各方各面對蟋蟀進行了詳盡的論述,是後人研究昆蟲生物的珍貴文獻。  第二種境界稱"以娛為賭",把鬥蟋蟀作為賭博手段。
  • 山東「蟋蟀」經濟:寧陽縣今年最貴蛐蛐賣了11萬
    因為鬥蟲的巨大需求,蛐蛐身價連年攀升。今年在寧陽市場上最貴的一隻,據稱被天津商戶買走,價格是11萬元。被商人買走的蟋蟀會被人工養殖一段時日,而後流向全國各地,在一個個圓柱形小瓷罐中開始它們的「角鬥士」生涯。杭州人玩的蛐蛐,幾乎都是這樣來的。
  • 深秋陪伴國人千年的,就是那幾聲蛐蛐叫
    職:相當於口語「得」。居:處,指所處職位。瞿(jù)瞿:警惕瞻顧貌;一說斂也。逝:去。邁:義同「逝」,去,流逝。外:本職之外的事。蹶(gui四聲)蹶:勤奮狀。役車:服役出差的車子。慆(tāo):逝去。休休:安閒自得,樂而有節貌。 天寒蟋蟀進堂屋,一年匆匆臨歲暮。今不及時去尋樂,日月如梭留不住。行樂不可太過度,本職事情莫耽誤。正業不廢又娛樂,賢良之士多警悟。
  • 山東寧陽蛐蛐身價連年攀升 今年最貴的賣了11萬
    錢報記者趕赴山東省泰安市寧陽縣,當地出產全國最有名的蛐蛐  從苞米地到交易市場,短短個把月,這裡蛐蛐交易規模超過6億元  寧陽今年最貴的蛐蛐,賣了11萬  本報特派記者 陳偉斌 實習生 楊媛媛 文/攝 發自山東寧陽
  • 《北方各路蛐蛐特點》
    各位蟲友北路蛐蛐都玩了不少年了,我也來總結一下,寫寫玩玩!哪裡錯了請大家賜教。
  • 延津130多個村莊的農民靠逮蛐蛐發家,月入四五萬 | 豫記
    收就是去市場買蛐蛐或自己親自到田間地頭逮蛐蛐,延津縣的蛐蛐產業主要環節就是「收」。收蛐蛐是個技術活,得會挑,知道哪個蛐蛐好。在延津縣的蛐蛐市場,蛐蛐價格從幾元到幾千元不等,你若問人挑什麼樣的蛐蛐最賺錢,每個人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總結起來大體有個相同的標準:頭大、項粗、翅皺、尾細長、須粗壯。總之,看上去要虎虎生威。一般滿足這幾項,蛐蛐就不會差。
  • 濟南蛐蛐名聲在外 身價高漲一隻能賣六百元/圖
    不過在玩家們看來,由於建高樓,打農藥,現在的蛐蛐越來越少了。  小蛐蛐,身價高一隻賣到600元  一場秋雨之後,天氣漸漸轉涼。在英雄山文化市場,蛐蛐玩家們開始行動起來,挨個攤點搜尋中意的蛐蛐。一個白色的瓷罐上蓋一塊圓形的鐵片,再綁上一根細細的橡皮筋,好鬥的蛐蛐就這麼被困在了裡面。  「好蛐蛐簡單點說得頭大、脖子粗、腿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