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航天局最新發現:日本專家預測超強地震即將到來,科學家:準確率達80%以上

2021-01-13 歷史重來

親愛的讀者們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藍色字體「歷史重來」,再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經常發生自然災害,人類的力量與自然相比總是如此渺小,自然的力量總是令人望而生畏,尤其是地震。近年來,中國也遭受了地震災害,尤其是雲南、四川和臺灣。每一次地震都會讓千裡之外的外國人感到擔憂和擔憂。他們非常期待每個人都不會受到傷害。然而,大自然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現在我們仍然無法準確預測災難的到來。

幾乎所有國家都經歷過地震,尤其是世界上最易發生地震的日本,因為它位於太平洋地震帶,太平洋地震帶是四個板塊的交匯處,由於板塊的移動,日本地震頻繁發生,這就是為什麼日本房屋的結構大多是木製的,也是為了減少地震對人和財產造成的破壞。

日本以前曾發生過特大地震。1923年日本發生7.9級地震,也影響了東京和千葉等周邊幾個城市,並遭受了巨大的破壞。大約150000人在地震中喪生,許多人失去了家園,失去了財產,失去了父母和孩子。地震給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傷害。

所以日本在地震監測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近年來日本科學家預測日本未來會發生更大的特大地震,這使日本人民非常絕望。為什麼日本會發生超級地震呢?

我們都知道,日本正處於太平洋板塊與亞洲-歐洲板塊碰撞的位置,這就是為什麼它形成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溝-馬裡亞納海溝,這是一個典型的斷裂帶。由於環境惡劣,日本地震專家一直有自己的地震理論和預測技術,以防止災害造成的破壞。然而,在超級地震來臨之前,這些技術都不起作用。

由於日本長期以來經歷了多次大地震和小地震,造成了日本板塊的滑動,近幾年來,有的甚至嚴重跌落了50多米。雖然暫時不會引起地震和海嘯,但日本的海底板塊繼續下降,我們可以看到,超級強震的前兆已經很明顯了。

斷層溝是超強震的重要因素,日本海溝斷層可能引起特大地震的地區被列為危險地區,近年來,日本地震的研究水平不斷提高,對誘發地震中最精彩部分的預測越來越準確,準確率超過80%。

日本專家預測,特大地震的可能性只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增加,而南海海溝大地震的概率在50年內將上升到90%。

第二個地球可能是月球。中國是一個重大發現,各國不能坐視不管。

這個令人興奮的發現來自火星!與過去不同的是,專家們只是崩潰了。

最後一天的鐘聲:對人類毀滅的預言即將敲響,但我們對此一無所知。

霍金曾經預言過第三次世界大戰,當他知道敵人是誰時,網民們都不平靜! 

相關焦點

  • 日本超強地震即將到來?科學家:準確率達80%以上
    在近日,日本科學家研究表示,日本的海槽海底板塊出現變動,近幾年來竟嚴重下滑50餘米,而且並非緩慢滑動,可能將會引起有史以來的超強地震。日本每年幾乎都會發生數千次或大或小的地震,按資料統計顯示,日本3級以上地震每天約有5次,其6級以上地震也時常發生。美國一位科學家提到,主要在於日本近些年來多次發生大大小小的地震,其海槽海底板塊下滑50米就是之前地震和餘震所產生的結果,地震所引起的惡化也被證實。雖然暫時還不會引起地震或者海嘯。但日本海底板塊下滑還在繼續,雖然短期不會引發地震,但其超強地震的前兆已十分明顯,或帶來大地震。
  • 日本科學家從空中電子密度變化中讀出地震預測信號
    1975年,中國科學家將這些跡象(包括動物行為)結合起來,甚至預測了7.3級的海城地震,並提前疏散了居民。這次成功的地震預測帶來了希望。「20世紀70年代,美國和日本的地震學家對短期地震預測非常樂觀,」東京大學巖石力學專家中谷正生(Masao Nakatani)說,「那時,我們傾向於認為地震是一定可以預測的。」到了20世紀80年代,美國和日本都成立了研究小組來探索這個挑戰。
  • 日本地震預測新技術 地震烈度預測準確率可達90%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日本《讀賣新聞》7月15日報導,日本氣象廳於14日發布消息稱,將導入全新的分析方法以提高緊急地震預報的準確率。新方法可使地震烈度預報的準確率由此前的60%左右提升到將近90%,該技術將於2019年正式投入使用。
  • 日本又將發生超強地震?專家預言讓人背脊發涼,沉島恐將迫在眉睫!
    尤其是馬裡亞納海溝發生下沉之後,民眾更擔心未來會發生地震之災。因為有專家預測,如果未來再發生一次超強地震的話,將直接造成海溝的快速下滑,日本全境都將徹底沉入海洋。據日本地質局2月16號的最新報導,專家警告政府未來北海道即將面臨一場巨大地震,而且極有可能會引發超強海嘯,到時候最壞的結果就是整個日本都將深陷災網,從而導致滅亡!
  • 「冰河期」正在來襲,太陽正與地球分道揚鑣,科學家:活好當下
    又或者根本就不會到來呢?也有一種可能是冰河時期正在加速的朝著地球襲來,針對這些問題,科學家也給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猜想,首先不管人類是不是出現在地球上,又或者會不會對地球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地球的結局都很必然,那就是冰河時期從來就不會離開地球,與其擔心未來,還不如活好當下。
  • 超強颱風「黃蜂」最新衛星雲圖: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
    超強颱風「黃蜂」最新衛星雲圖:中心附近最大風力達17級以上,向日本九州島南部沿海靠近  今年第19號颱風黃蜂已升級為超強颱風。今天凌晨快速增強,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17級以上(68米/秒)!看路徑圖9日以後轉向偏北方向移動,逐漸向日本九州島南部沿海靠近。9日晚上開始,東海東部、臺灣以東洋面的風力將逐漸加大到7-8級,陣風9-10級。
  • 日本預測28米海嘯,黃石公園火山蠢蠢欲動,2020年我們的擔憂真不少
    更多的警告,在源源不斷到來…兩天前,在一場名為「日本海溝·千島海溝沿岸巨大地震模式」的研討會上,日本專家在評估太平洋沿岸地區海嘯發生情況會議上預測北海道東部未來這些年間可能迎來浪高28米海嘯。這是日本政府首次預測出該地區至今為止最大級別的海嘯。海嘯,伴隨著強大的地震產生。
  • 疫情下的日本真的地震了,專家預測未來會出現9.1級大地震海嘯
    日本地震專家曾表示,在未來30年之內,日本很可能會發生一次9.1級的特大地震,死傷或許會超過32萬人。然而近日就有日本漁民在出海的時候發現了地震魚,這使得當地民眾都感到十分恐慌。畢竟在2011年的大地震發生之前,這些地震魚就出現在了周邊海域。
  • 我國天氣預報準確率在80%以上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80%以上 接近發達國家水平 2002年5月19日00:56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5月18日電(記者段世文)俗話說,天有不測風雲。
  • 地震預測專家速成手冊
    今天是汶川地震紀念日,重溫這篇文章,讓我們記住歷史,悼念遇難者,祝福汶川)汶川地震之後,地震是否能夠被準確預報成了許多中國人關注的問題。網絡和報紙上宣傳中,也時不時聽說某某某成功地預測了XXX的地震,當然,這些宣傳有兩個共同的規律:一、通常在地震後才被報導;二、不提及預測者的其他不成功預測。
  • 日本未來30年發生特大地震概率進一步上升
    編輯:高愷儀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近日稱,日本南部海溝(又稱日本南海海槽)未來30年內發生大地震的概率升至80%,專家預警要提前做好各方面的準備工作。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地震調查委員會2月9日發布評估稱,延伸於東海至九州海域的南海海槽沿線30年內發生芮氏8至9級大地震的概率較去年略有提升,截至今年1月1日達「70%至80%」。該委員會每年1月1日都會推算日本周邊海底以及全國活斷層(指目前正在活動著的斷層)附近區域發生地震的概率,而這一超高概率也是首次出現。
  •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天氣預報準確率有多高?1至3天晴雨準確率達80%以上 【字體:大 中 小】 2011-01-01 09:51:47   來源: 浙江天氣網
  • 皇帶魚擱淺是地震前兆?日本人擔心不已!專家闢謠:這不科學…
    日本專家日前表示,該國海灘上罕見的深海魚類並不能像有些人之前認為的那樣,預示著一場地震的來臨。因此,希望預測下一次大地震的日本人不應該過分關注這種神秘的深海魚類。然而,專家們並沒有發現這些目擊事件和大地震之間有任何關聯。
  • 科學預測2018年7級以上地震可能比2017年高兩倍!
    美國科學家羅傑比爾漢姆發布最新一項研究表明,與2017年地震數據相比較,全球的地震在2018年數量可能會是2107年的兩倍,並且地震震級都是在7.0級或者更高,他們是通過查看上個世紀的全球地震記錄得出了這個結論,並且還觀測到了一個與7.0級或者以上的地震有關的數據周期。
  • ...地震警報 日本氣象廳 日本地震 系統檢測 日本政府 s波 傷亡...
    在S波到來前的5.33秒,地震預測警報啟動了。據《朝日新聞》報導,49歲的高橋厚志當時正在看電視,電視裡響起了「大地震!大地震!」的警報,「快躲起來!」他馬上朝在客廳的兩個兒子大喊。就在一家人剛躲好時,地震來了。所幸,一家人沒有受傷。  大崎市的古川第三小學的學生們也很幸運。因為學校安裝了速報預報裝置,在距離震動10秒前,校內就響起了地震預報廣播。
  • 日本專家預測富士山噴發,火山灰或達4.9億立方,2020年真不穩定?
    ,有專家表示,如果富士山出現大規模噴發現象,將會致使4.9億立方火山灰進入首都圈,進而導致該區域陷入斷水斷電、交通中斷等現象,這是根據上一次富士山爆發的規模來預測的。 近幾年,日本地質局一直都在擔憂當地會出現高級別的強震,而地震一般又和火山爆發息息相關,因此,日本此次預測富士山大規模噴發,其實也是給國內的民眾進行預防。
  • 地震探源:能否利用地磁異常預測地震
    1995年阪神大地震動物騷動不安   1995年1月7日阪神大地震震後的分析:大地震之前,動物往往會騷動不安。為什麼會發生這種現象呢?日本大阪大學研究小組近日通過對老鼠的實驗發現,這原來是震前出現的特殊電磁脈衝刺激動物大腦所致。
  • 科學家預測:全球變暖帶來「相反」效應,是冰河時代即將到來?
    有科學家預測將來可能進入冰河時代,提出「極寒地球」的依據。 當有科學家提出地球的冰河時代可能到來,這讓許多承受過了全球變暖的炎熱的人是不怎麼相信的,因為許多科學數據理論指明的都是全球變暖,這出現的冰河時期會自相矛盾嗎?
  • 美國預測日本將掉進大海溝, 位於地震帶上的日本還能撐多久? 科學家給出了最後期限
    每年發生的大地震和小地震的次數超過1600次,平均每天發生4次地震。此外,由於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之間的碰撞區剛剛通過日本,除了日本頻繁的地震外,火山爆發也很常見,現在日本有83座活火山。 正是因為日本是一個經常發生火山和地震災害的國家。多年來,日本在住房建設和地震應對措施方面積累了大量經驗。這使得日本的傷亡人數越來越少,以應對這些災難。然而,就像日本人習慣了地震一樣,一個可怕的預言籠罩著日本人的心。
  • 日本大地震及其大海嘯成因
    影響   地球自轉時間少1.6微秒  據美國航天局科學家11日表示,此次日本大地震導致當天地球的自轉時間減少了1.6微秒,即每天的時間減少了1.6微秒。1微秒等於一百萬分之一秒。  美國航天局地球物理學家理察·格羅斯說,日本大地震導致地球質量發生變化,進而影響到地球自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