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9 19:55:21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狗牙根、狼尾草、黃菖蒲、大花萱草……
這些原本在重慶城市綠化中並不常見的植物,卻出現在了兩江新區的不少新建城市綠化中。
6月1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兩江新區金竹灣立交看到,這裡的城市綠化不僅有很多平時並不常見的植物,而且綠化的形態也很特別,有溝渠、溼塘、還有土丘。
「這樣的城市綠化不僅好看,而且還有很多『神奇』的功能。」兩江新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竹灣立交的城市綠化是一個典型的「海綿綠化」。未來,在兩江新區,這樣的「海綿綠化」還會越來越多。
△這些路緣石上的豁口正是「海綿綠化」的設計元素之一
淨水
綠化帶路緣石小豁口有大作用
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城環分院副總工、重慶市海綿城市專委會專家毛緒昱介紹,「海綿綠化」是「海綿城市」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只有景觀功能的常規綠化帶不同,「海綿綠化」不僅造型美觀,還有積蓄淨化雨水的功能,有助於解決當前初期雨水徑流汙染、城市內澇、水資源短缺等突出問題。
記者注意到,砌在「海綿綠化」邊緣的石頭與通常看到的情況不同,緊挨機動車道的一側每隔幾米距離就有一個豁口。毛緒昱介紹,馬路與綠化帶之間的石頭叫路緣石,這些路緣石上的豁口正是「海綿綠化」的設計元素之一。
「以下凹綠地為例,在設計上其地勢要低於路面。這樣一來,下雨時道路上的雨水就能順著路緣石上的豁口流進綠地。」毛緒昱說,「海綿綠化」能將雨水滲、滯、蓄、淨,延長徑流排放的流程。
「跟傳統市政道路直接排水方式不同,這種下沉式的下凹綠地更利於去除初期雨水汙染、保護城市水生態環境。」毛緒昱解釋稱,以前的綠化設施沒有淨化雨水的功能,雨水往往是通過雨水口,直接進入雨水管網,然後排入水體中去。
「下凹綠地就像一塊大海綿,綠化帶之下還有蓄水層、種植土層、過濾層、收水層等,可以對初期雨水進行淨化,再通過雨水管網排入水體,既保護了水體水質,也能減少路面積水,方便市民出行。」
吸水
雨水溼塘讓綠化植物不再「口渴」
在悅來會展中心廣場附近的「海綿綠化「也很特別,有一些小水塘。毛緒昱介紹,這些水塘叫做雨水溼塘。
下雨時,雨水經過層層攔蓄過濾,未能下滲的雨水通過末端雨水收集系統匯集到雨水溼塘中,可以用於綠化澆灑和道路衝洗用水。雨水儲存在雨水溼塘中,不僅增大了蓄水量,還能為周邊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減少人工額外澆灑水量。
即使遇上特大暴雨,「海綿綠化」也能應對自如。記者注意到,在「海綿綠化」設施裡,專門設計了雨水溢流口。「下小雨時,種植層和綠化植物會對雨水進行吸收。如果遇到雨勢太大的情況,無法吸收的多餘的雨水就會從種植層上的溢流口溢出,讓多餘的雨水通過溢流井進入管網。」
排水
植被緩衝帶讓雨水排放不「堵車」
除了下凹綠地和雨水溼塘外,植被緩衝帶也是「海綿綠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記者看到,金竹灣立交植被緩衝帶採用了造型土丘與礫石帶結合的形式,其造型有點像梯田,每級之間還鋪設有專用的礫石。
「如果沒有緩衝,雨水就會直接衝刷地表,造成水土流失。而植被緩衝帶不但具有一部分淨化水質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減緩雨水排放速度。」毛緒昱打了個比方:「當車流量大的時候,城市交通就會出現擁堵,雨水同樣如此。植被緩衝帶主要能起到疏通雨水『交通』的作用。」
除了各種硬體設施外,要打造美觀實用的「海綿綠化」,對種植的植物也有要求。
「對於重慶來說,『海綿綠化』需要既能耐旱,也能耐澇,還要有一定的去汙能力的植物。」毛緒昱舉例說,狗牙根、狼尾草、黃菖蒲、大花萱草、美人蕉、千屈菜等草本植物,以及中華蚊母、木槿等灌木類植物都是比較適合的。
新聞多一點>>
兩江新區明年建成大型公共海綿設施約190個
記者從兩江新區建設局了解到,悅來新城18.67平方公裡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共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75個,完工項目71個,已完成投資38.65億元,建成了濱江海綿公園、海綿城市展示中心、悅來海綿生態保育區等典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
目前,除悅來新城試點外,兩江新區已審批建設海綿城市相關工程項目54項,建設區域覆蓋大竹林、水土、保稅港、禮嘉、魚復、龍興、照母山、中央公園、空港、出口加工區、江北嘴等兩江新區全部片區,項目類別涵蓋城市道路、公共建築、住宅、廣場、公園綠地等。
建設局生態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兩江新區已建成下凹綠地、雨水溼塘等大型公共海綿設施近50個,建成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等小型公共海綿設施100餘個。
預計到2020年,兩江新區將建成下凹綠地、雨水溼塘等大型公共海綿設施約190個,完成約60平方公裡新建區域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至2025年,建成區面積80%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建成具有山地特色的立體海綿城市。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王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