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神奇!這個「海綿綠化」 不僅能吸水還能淨水

2020-11-29 上遊新聞

06-19 19:55:21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狗牙根、狼尾草、黃菖蒲、大花萱草……

這些原本在重慶城市綠化中並不常見的植物,卻出現在了兩江新區的不少新建城市綠化中。

6月19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在兩江新區金竹灣立交看到,這裡的城市綠化不僅有很多平時並不常見的植物,而且綠化的形態也很特別,有溝渠、溼塘、還有土丘。

「這樣的城市綠化不僅好看,而且還有很多『神奇』的功能。」兩江新區建設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金竹灣立交的城市綠化是一個典型的「海綿綠化」。未來,在兩江新區,這樣的「海綿綠化」還會越來越多。

△這些路緣石上的豁口正是「海綿綠化」的設計元素之一

淨水

綠化帶路緣石小豁口有大作用 

 重慶市市政設計研究院城環分院副總工、重慶市海綿城市專委會專家毛緒昱介紹,「海綿綠化」是「海綿城市」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與只有景觀功能的常規綠化帶不同,「海綿綠化」不僅造型美觀,還有積蓄淨化雨水的功能,有助於解決當前初期雨水徑流汙染、城市內澇、水資源短缺等突出問題。

記者注意到,砌在「海綿綠化」邊緣的石頭與通常看到的情況不同,緊挨機動車道的一側每隔幾米距離就有一個豁口。毛緒昱介紹,馬路與綠化帶之間的石頭叫路緣石,這些路緣石上的豁口正是「海綿綠化」的設計元素之一。

「以下凹綠地為例,在設計上其地勢要低於路面。這樣一來,下雨時道路上的雨水就能順著路緣石上的豁口流進綠地。」毛緒昱說,「海綿綠化」能將雨水滲、滯、蓄、淨,延長徑流排放的流程。

「跟傳統市政道路直接排水方式不同,這種下沉式的下凹綠地更利於去除初期雨水汙染、保護城市水生態環境。」毛緒昱解釋稱,以前的綠化設施沒有淨化雨水的功能,雨水往往是通過雨水口,直接進入雨水管網,然後排入水體中去。

「下凹綠地就像一塊大海綿,綠化帶之下還有蓄水層、種植土層、過濾層、收水層等,可以對初期雨水進行淨化,再通過雨水管網排入水體,既保護了水體水質,也能減少路面積水,方便市民出行。」

吸水

雨水溼塘讓綠化植物不再「口渴」

 在悅來會展中心廣場附近的「海綿綠化「也很特別,有一些小水塘。毛緒昱介紹,這些水塘叫做雨水溼塘。

下雨時,雨水經過層層攔蓄過濾,未能下滲的雨水通過末端雨水收集系統匯集到雨水溼塘中,可以用於綠化澆灑和道路衝洗用水。雨水儲存在雨水溼塘中,不僅增大了蓄水量,還能為周邊植物提供充足的水分,減少人工額外澆灑水量。

即使遇上特大暴雨,「海綿綠化」也能應對自如。記者注意到,在「海綿綠化」設施裡,專門設計了雨水溢流口。「下小雨時,種植層和綠化植物會對雨水進行吸收。如果遇到雨勢太大的情況,無法吸收的多餘的雨水就會從種植層上的溢流口溢出,讓多餘的雨水通過溢流井進入管網。」

排水

植被緩衝帶讓雨水排放不「堵車」

除了下凹綠地和雨水溼塘外,植被緩衝帶也是「海綿綠化」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記者看到,金竹灣立交植被緩衝帶採用了造型土丘與礫石帶結合的形式,其造型有點像梯田,每級之間還鋪設有專用的礫石。

 「如果沒有緩衝,雨水就會直接衝刷地表,造成水土流失。而植被緩衝帶不但具有一部分淨化水質的功能,更重要的是能減緩雨水排放速度。」毛緒昱打了個比方:「當車流量大的時候,城市交通就會出現擁堵,雨水同樣如此。植被緩衝帶主要能起到疏通雨水『交通』的作用。」

除了各種硬體設施外,要打造美觀實用的「海綿綠化」,對種植的植物也有要求。

 「對於重慶來說,『海綿綠化』需要既能耐旱,也能耐澇,還要有一定的去汙能力的植物。」毛緒昱舉例說,狗牙根、狼尾草、黃菖蒲、大花萱草、美人蕉、千屈菜等草本植物,以及中華蚊母、木槿等灌木類植物都是比較適合的。

新聞多一點>>

兩江新區明年建成大型公共海綿設施約190個

記者從兩江新區建設局了解到,悅來新城18.67平方公裡國家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任務已基本完成,共實施海綿城市建設項目75個,完工項目71個,已完成投資38.65億元,建成了濱江海綿公園、海綿城市展示中心、悅來海綿生態保育區等典型海綿城市建設工程。

目前,除悅來新城試點外,兩江新區已審批建設海綿城市相關工程項目54項,建設區域覆蓋大竹林、水土、保稅港、禮嘉、魚復、龍興、照母山、中央公園、空港、出口加工區、江北嘴等兩江新區全部片區,項目類別涵蓋城市道路、公共建築、住宅、廣場、公園綠地等。

建設局生態辦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兩江新區已建成下凹綠地、雨水溼塘等大型公共海綿設施近50個,建成雨水花園、生物滯留帶等小型公共海綿設施100餘個。

預計到2020年,兩江新區將建成下凹綠地、雨水溼塘等大型公共海綿設施約190個,完成約60平方公裡新建區域海綿城市建設目標。至2025年,建成區面積80%達到海綿城市建設目標,建成具有山地特色的立體海綿城市。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劉波 王淳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會「吸水」能「淨水」!徐州海綿城市示範區處處藏秘密
    所謂「海綿城市」,簡單來說就是城市像海綿一樣有「彈性」,能吸水、蓄水、滲水、淨水,緩解暴雨季節的內澇
  • 蘇州:打造海綿型園林綠化 東園將建最大海綿公園
    中國園林網8月9日消息:記者昨天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部門獲悉,包括構建集雨型道路綠化、「水路相伴」的城市綠網,以及發揮城市海綿體生態功能等方面,我市正探索並加快建設「海綿型」園林綠化。
  • 功能基質——海綿城市建設的科技綠色資材
    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生態優先原則,將自然環境與人工措施緊密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雨水在城市區域的積存、滲透和淨化,促進雨水資源的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因此,屋頂、牆面、橋梁、綠地、花園、溼地等綠地綠植就成為海綿城市海綿體。
  • 一款好的淨水壺不僅能淨水,還能治癒我們的心靈
    當淨水泡出乾淨水時,喝上一口,這甘甜爽口的水,你會發現所有的憂傷都會被治癒。在選擇淨水壺的時候,先看它的外表,好的產品不僅外表看著有質感,而且材料很厚實,摸著手感也很好,剛看顏值就已經被迷倒了。淨水壺的主要過濾裝置就是濾芯,而濾芯的主要成分是活性炭。過濾完的水帶有絲絲的甜味,比以往燒出的水好喝多了。喝上一口這樣的水,又怎麼會不治癒呢?
  • 城市裡的「海綿」,是如何吸水的
    但神奇的是,嘉興有4個老小區卻絲毫未受影響,連路面積水都沒有。  這得益於嘉興「海綿城市」建設,這4個剛改造完的小區,用這場暴雨進行了檢驗。  昨天,錢江晚報記者前往其中兩個小區,探訪其中的奧秘。  在門口開小賣部的姚大伯也給「海綿改造」點讚,「以前一下暴雨水漫金山,門口馬路比小區要高,水向低處都聚積到小區門口,沒辦法,只能用磚頭墊著蹚水過。」  湖濱小區的「海綿城市改造」,是今年春節後完工的。姚大伯目睹了整個改造過程,「雨汙管道分流,管道直徑增粗,窨井也增多了,聽說地面是透水材料,水能滲透下去,所以下水快。」
  • 海綿寶寶中那些神奇的劇情,小時候沒看懂,長大後再看真的神奇!
    導語:相信很多朋友在很小的時候就看過海綿寶寶這個動畫了,一塊穿著褲子的黃色海綿,一隻粉色的海星,一隻叫章魚哥的魷魚,一隻煮熟的了紅色的螃蟹沒想到居然可以這麼好看!還有一集就是這一天海綿寶寶和派大星正在遊玩,可沒一會既然發現了一個神秘物品這可讓海綿寶寶興奮的不行,甚至懷疑是海上的人贈與的禮物,就這樣他和派大星玩起了畫畫,可神奇的事情發生了!這兒還是一個馬良神筆!高興地不行的兩人開始了搞怪的道路!
  • 下雨時吸水蓄水,需要時釋放利用 海綿城市會「呼吸」
    「聽說濮陽市是省級海綿城市試點,海綿城市到底是怎麼運行的呢?」張良弼心中充滿好奇。  「海綿城市建設是推動城市利用好雨水資源、減輕城市內澇、改善地表水環境的一項系統性工作。」省住房城鄉建設廳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作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會呼吸的城市」。  「海綿城市的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構建』,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實現雨水在城市中自由遷移。」
  • 蘇州師生發明「神奇海綿」,拿下全國金獎
    近日,蘇州工業園區星灣學校張梓涵作品「神奇的海綿—一種高效太陽能淨水裝置」代表江蘇省參賽,一舉斬獲「第二十四屆全國發明展覽會——一帶一路暨金磚國家技能發展與技術創新大賽」金獎。這個神奇的海綿是個啥?昨天下午1點,在星灣學校「STEAM生命科學實踐基地」中,看蘇州記者見到了這塊在透明玻璃罩中的「神奇海綿」,下面放置待淨化的水,通過海綿和模擬陽光的照射,加速水分蒸發。現場可以看到,玻璃罩內壁上已經布滿了水珠。「用成本低廉且易於獲得的海綿,將其轉變為一種集成蒸發裝置。
  • 溫嶺東部新區:建設「海綿」城市 共享地綠水清
    「海綿」道路:巧妙防控城市內澇  生態化排水的市政道路,是溫嶺東部新區的第一塊「海綿」。  溫嶺東部新區的許多道路跟別的地方不一樣,路面上看不到窨井蓋,綠化隔離帶被設計成「下凹式」的綠地和植草溝,所有雨水都進入低於路面的植草溝。
  • 生態環保磚像海綿一樣吸水
    磚頭居然可以像海綿一樣吸水,還能讓水自由的穿透自己,您信嗎?昨天,由中央電視臺經濟頻道和國家發改委聯合舉辦的建設節約型社會展會上,就展出了這樣一種特殊的磚。  這種特殊的磚叫做生態透水磚,看上去和其他的磚並沒有什麼不同,但把一杯水倒上去,水很快就消失了,留下的水印傾刻間也不見了,一會,水居然從磚頭的下面滲了出來。
  • 不吸水只「喝」油 科學島「神奇海綿」可修復柴油汙染
    日前,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技術生物所吳正巖課題組研究出一種「納米吸油海綿」,這種海綿不吸水只「喝」油,為油汙染修復提供了技術支撐。合肥新聞頻道全媒體記者:朱江 吳節正生活中,我們常常會拿海綿的吸水能力來打比方。比如,「像海綿汲水一樣  汲取知識」,又比方說,「時間像海綿中的水,擠擠總會有的」。
  • 288項海綿工程完成建設 江城初步實現「呼吸吐納」功能
    當年10月,武漢市確定青山區和漢陽四新片區作為試點,全面啟動海綿城市建設。  所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帶來的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長江漢水穿武漢而過,166處湖泊星羅棋布,大江大湖大武漢,如何實施海綿城市建設,引發各方關注。
  • 成都「海綿城市」什麼樣? 下雨吸水乾旱吐水
    昨日,成都市規劃局制定的「2015年規劃工作重點」新鮮出爐,在這份方案裡,不管你是開車的,還是喜歡踢球的;不管是生活在天府新區,還是居住在城市北門,都能在新規劃中找到感興趣的內容———  今年將繼續規劃建設一批快速路,方便市民駕車進出中心城區。要推進5人制足球場等體育設施規劃建設,今後約球也許不用排長隊了。
  • 海綿城市究竟怎麼建? 地面吸水存地下 淨化後澆灌綠地
    本報記者周愛民攝&nbsp&nbsp&nbsp&nbsp作為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海綿城市正逐漸從理念轉變為現實。在我市,江北新區、南部新城以及江寧青龍山國際生態新城等地都提出全面貫徹海綿城市理念,推進海綿型建築、海綿型道路、海綿型公園等項目建設。
  • 廚房裡的海綿擦,除了洗碗還能有大用處
    廚房的海綿擦我們平時洗碗的時候用到的東西,每次去超市買就會買一帶回來作為更替,但是你知道嗎海綿擦的清潔效果非常強,只需要幾個簡單的小步驟就可以製作好了。現在這個季節正值換季的季節,在換季的時候每個家裡都會拿出電風扇,臺式的電風扇上面總會有一些灰塵特別頑固,如果在使用的話就必須所有的螺絲拆卸下來,然後把電扇網泡在水裡用小刷子一點點的刷,這樣又費勁還會弄得哪裡都是水,但是有海綿擦就能完美的清潔了。
  • 海綿城市如何建?院士支招: 用微生物原位生態修復
    人民網廣州3月21日電 (林龍勇 趙雪峰 劉婧婷) 海綿城市是近年來的熱門話題,在寸金尺土的廣州,海綿城市該怎麼建?如何建設一個能夠處處「吸水、蓄水」的海綿一樣的城市呢?根據《廣州市中心城區排水(雨水)防澇綜合規劃》,廣州未來將規劃海綿城市試點建設區域。
  • 北京欲打造海綿城市:一年收集雨水相當於14個昆明湖
    明年,還將在部分下凹式立交橋建設26個蓄水池,用來收集雨水,而這些收集起來的雨水也將被用於道路降塵、綠化灌溉、洗車、補充河道景觀用水等。雨洪利用:一年攢下14個昆明湖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本市完成了公園綜合與水利用改造、雨水收集池、透水路面、下凹式綠地、集雨樽等250餘處城鎮雨洪利用工程,蓄水池容積約1.6萬方,透水磚和下凹式綠地48萬平方米。
  • 建綠色海綿系統 拓寬人行道 路面降噪 副中心通濟路以東配套設施有...
    原標題:建綠色海綿系統 拓寬人行道 路面降噪 副中心通濟路以東配套設施有序提升城市副中心建設緊鑼密鼓推進,通濟路以東的配套發展區基礎設施正在有序提升。12月2日從北控下屬北京市政總院了解到,通濟路以東片區的市政道路設計建設頗具亮點,不光建設綠色海綿系統,還將拓寬部分路段人行道,採用新材料嘗試路面降噪。從位置看,通濟路以東片區位於行政辦公區東側,片區內分布著職工周轉房、北京學校、人民大學通州校區、大營村等,是市級行政中心遷入城市副中心後職工及家屬生活的重要保障區。
  • 紅領巾愛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
    紅領巾愛學習┃像海綿吸水一樣學習知識 2020-12-04 17: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海綿城市是怎樣建成的?萍鄉海綿城市創新基地為你揭曉(圖)
    海綿城市是怎樣建成的?安源區委宣傳部供圖 人民網萍鄉10月18日電 (羅娜) 海綿城市是怎樣建成的?10月17日,本網走進坐落在萍鄉市安源區五陂海綿小鎮的全國首個海綿城市創新基地,了解萍鄉海綿城市建設。 「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