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東部新區:建設「海綿」城市 共享地綠水清

2020-11-28 浙江在線

  「鳴鶴翔鷗臨碧水,騰龍起鳳聚祥雲」,這句子所描繪的和諧美景,是對溫嶺東部新區(中區)未來發展的展望。8月中旬,記者來到了這座朝氣蓬勃的濱海新城。

  從港灣大道進入東部新區,老遠便可看到矗立在東海塘風電場上的20颱風力發電機,在海風中舞動著巨大的風輪。這些高逾百米的「綠色巨人」,向八方來客亮出了這方熱土的第一張「生態名片」。

  五年前,36.9平方公裡的東部新區被溫嶺市委、市政府定位為「城市副中心,濱海生態城」。五年來,東部新區啟動全新的生態基礎設施建設,做實環境保護文章,探索實現「生態保護、城市建設、產業發展」三者共生共贏的新路徑。

  「海綿城市」則是東部新區的第二張「生態名片」。

  目前,溫嶺東部新區應用各類生態化工程措施,並通過創立產業準入評估體系,已初步形成了「生態排水、雨水池塘、生態溼地、清潔產業」四大防護體系,確立了雨水「自我滲透、自我過濾、自我積存」的「海綿城市」生態本底,構建了一套國內少有的城市「綠色基礎設施」。

  「海綿」道路:巧妙防控城市內澇

  生態化排水的市政道路,是溫嶺東部新區的第一塊「海綿」。

  溫嶺東部新區的許多道路跟別的地方不一樣,路面上看不到窨井蓋,綠化隔離帶被設計成「下凹式」的綠地和植草溝,所有雨水都進入低於路面的植草溝。

  傳統市政道路的下水道,在設計上以快速排水為目的,雨水直接進入市政管網,一旦短時降水過於集中雨量過大,雨水無法及時排洩,造成路面積水,而且極易導致河道水位迅速上漲,造成城市內澇。

  「我們引進『低影響開發』理念,對全區主幹道路實施生態化排水設計,使道路中間和兩側綠地獲得滲水、滯水、淨水三重功能。」東部產業集聚區管委會副主任王永進介紹。

  據了解,目前北區的金塘北路、千禧路兩條主幹道已按照這樣的設計理念率先完成施工,形成八公裡的生態化排水系統,其餘七條道路正在施工,還有五條道路正在設計改造。

  「以金塘北路為例,把機非綠化隔離帶設計成『下凹式』綠地,是為了強化城市的自然滲透能力,讓雨水進入河道前先滲透、過濾,補充地下水,減少暴雨徑流量、延緩地表徑流洪峰生成時間,因此具有自然積存的滯水功能。」管委會主任駱立方說,綠地和植草溝內多餘的雨水,經綠地過濾後才流入河道。

  「下凹式」綠地和植草溝具有淨化路面汙染物的強大功能。植草溝可滯留雨水徑流中93%以上的懸浮顆粒汙染物,同時減少有機汙染物,去除Pb、Zn、Cu、Al等部分金屬離子和油類物質,減少城市面源汙染。

  在東部新區已建的160萬平方米綠地中,有35萬平方米道路景觀綠帶。在廠區圍牆外,看不到成片的人行道硬質鋪裝。「我們不像其它地方一樣,把六米寬的人行道全部硬化,而是只做兩米寬的硬化路面,兩側都做成連續的綠帶。因為相同面積的綠地和硬地,其自身的吸水能力相差七倍,減少硬質增加綠地是最直接削減城市雨洪和面源汙染的好辦法,而造價又低於傳統做法。」東部新區的工作人員介紹。

  據了解,今年9號颱風「燦鴻」和13號颱風「蘇迪羅」期間,溫嶺東部新區所有道路均看不到路面積水,經自我過濾後的雨水進入河道,非常潔淨。

  「海綿」廠區:充分利用雨水資源

  「雨水花園」,是東部新區的第二塊「海綿」。

  位於北區的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廠區,有一汪清澈的人工湖,湖中有噴泉,遊魚在鵝卵石、水草間嬉戲,儼然一個小型的生態公園。

  「這是『雨水花園』。」公司董事長徐忠方說,「我們借鑑先進國家在雨水收集利用方面的成功經驗後,結合本地實際作了改進,使企業廠區變成了兼具吸水、淨水、蓄水三重功能的『綠色大海綿』。」

  2013年6月,溫嶺東部新區率先在浙江金鴻食品機械有限公司和浙江聯合齒輪有限公司兩家企業,試點以「雨水花園」為標誌的雨水生態化利用系統。

  「這池塘中的水,都是雨水經綠地過濾後自然積存下來的。」徐忠方介紹說,地上的雨水經綠化帶到集水井,經過沉澱、自流、過濾後,匯入雨水池塘。屋頂上的雨水也通過管道收集起來,經過濾後儲存在廠房北側500立方米的貯水池中,蓄滿後經管道流到雨水池塘。暴雨時,池塘中多餘的水再溢流到市政雨水管道中再進入河道,所有進入河道的水都是乾淨的。

  平時池塘中的水,用於補充一些日常用水和綠化灌溉用水;天氣熱時,也可從貯水池抽水到屋頂用於廠房降溫,實現水資源綜合利用。

  據統計,該企業雨水收集有效容積3900立方米,年可利用雨水近一萬噸,五年左右便可收回成本。更為重要的是,東部新區的每家企業都建有貯水池或雨水池塘,整個新區就像一塊會吸水的大海綿。

  城市溼地:實現水體自我淨化

  溼地系統,是東部新區的第三塊「海綿」。

  溫嶺東部新區因地制宜,在規劃初期就把一批窪地、海溝、溼地劃入保護範圍,維持12%以上的水面率。

  佔地8000多畝的龍門湖溼地,2014年入選浙江省首批重要溼地名錄。每當秋冬季節,都有大批候鳥在此棲息。

  「溼地是典型的城市『海綿』,它既能調節城市雨洪,又能淨化河湖水質,有強大的生態修復和雨洪吸納能力,是不可多得的多功能『城市之腎』。」駱立方介紹。目前,龍門湖生態溼地修復一期工程已開工,恢復周邊植被六萬多平方米,種植苗木五萬多棵,湖內有30多種水生植物,冬天棲息著40餘種野生水鳥。

  東部新區既實行嚴格的雨汙分離,又利用溼地處理尾水。在汙水處理廠西側,還有一片約60畝的灘地,王永進介紹,「這裡將建設人工溼地以處理汙水處理廠排放的尾水,儘管尾水達到了一級A排放標準,但仍有汙染。人工溼地由各種水生植物、微生物和微型動物構成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用以吸收、分解汙水處理廠排放的尾水,經過處理的尾水能達到四類或三類水質標準。」

  東部新區每一處細小的設計,都體現建設者們對環境保護的重視。

  源頭管理:確保河湖少受汙染

  為了從源頭上控制汙染,保護新區空氣品質和河湖水質,東部新區改變了傳統的產業園區開發模式,在項目準入和企業建設過程中,推行「生態環保、循環可持續」的發展理念。

  每一個項目入區前,首先要由專家集體評估論證,對項目的畝均產值、稅收、設備、能耗、環保等12項指標進行現場量化評估,達到標準的方可獲得入區資格,杜絕對環境產生汙染的項目進入。

  對環保的重視,東部新區的精細管理近乎苛刻。企業內部的地下汙水管要使用PE實壁管,而不能用普通的PVC管或雙壁波紋管,更不能用水泥管。地下汙水管網設計方案需報管委會備案,施工時由管委會人員到現場核查,目的是防止企業汙水管道因質量不高破損而造成對地表水的破壞。

  「在開發建設過程中,東部新區特別注意對環境的保護。」溫嶺市委常委蔣招華說,「新區不只是以優良的環境吸引投資者,同時也是為未來的城市居民建設一個宜居宜業的清潔家園,對自然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今年6月3日,省調研組來此調研後認為,溫嶺東部新區「海綿城市」建設的成功經驗應該在全省推廣。

相關焦點

  • 工業廠房二期海綿城市建設雨水工程案例
    工業廠房二期海綿城市建設雨水工程案例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工業廠房二期海綿城市建設雨水工程案例項目位置:溫嶺市東部產業集聚區北片區項目規模:總用地面積為8.12 hm2一項目基本情況根據溫嶺東部新區總體規劃,東部新區將成為溫嶺市經濟中心、旅遊休閒中心和生態示範區,成為我國東部沿海圍墾開發的典範;東部新區總體規劃指導思想第一條就是「貫徹生態化及可持續發展」,海綿城市建設,從源頭削減汙染,過程控制降雨徑流,充分利用雨水資源,充分體現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
  • 天府新區規劃再生水廠 高標準建設海綿城市
    去年我市出臺《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實施意見》,透露出科學合理確定海綿城市建設的具體指標、實施策略和重點實施區域,編制《成都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下簡稱《規劃》)。昨日,成都商報記者從規劃部門了解到,《規劃》現已編制完成,我市主要從打造綠色海綿、灰色海綿和藍色海綿三大海綿入手,希望建成「自然吐納蘊天府,集水養城潤蜀都」的具有成都特色的海綿城市。
  • 深圳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據統計,目前全國600餘座城市,有一半左右不同程度地受到城市洪澇影響。每逢雨季,洪澇問題就成為市民與城市管理者的心腹之患。 這些客觀現實,都說明著海綿城市建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為系統解決水問題,提升具備深圳標準和深圳質量的城市規劃、建設及運維水平,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我市近期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要求,結合我市實際,進一步制定出臺了《深圳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這對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將深圳建設成為國際一流的海綿城市具有重要意義。
  • 說說海綿城市那些事兒 全國各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福州、泉州、平潭、武夷新區同步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並做好申報第二批國家試點準備。2017年底完成廈門海滄馬鑾灣片區和翔安南部新城的試點建設。各地將選擇一批住宅小區、學校、公園綠地等開展海綿城市改造試點工程建設,新建城市新區、各類園區、成片開發區及老舊小區改造和棚戶區改造要全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加快整治城市黑臭水體,其中福州、廈門建成區要在2017年底前基本消除黑臭水體。
  • 城市規劃專家李曉江:組團緊湊發展拒「攤大餅」,成都東部新區發展...
    在這位知名的城市規劃專家眼裡,如何創造一個吸引人才的城市環境、生活質量和公共服務體系,是剛剛成立的新區需要考慮的,這也是新區的營城智慧。  「規劃建設東部新區的可行性」  「規劃建設東部新區是落實國家戰略部署和四川省戰略要求的重要舉措。」
  • 淮北市做活「水文章」打造海綿城市
    此外,站前路配套的輔道、人行道還將鋪裝透水磚,以最大限度地促進雨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高鐵新區站前路的設計和施工,正是淮北市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淮北市堅持規劃引領,在城市建設方面大做「水文章」,穩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南黎花園、東湖宜園等一批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陸續建成。」
  • ——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成效初顯
    據謝映霞介紹,現在的主要任務是,通過試點建設,在區域性片區探索落實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形成一套可複製、可推廣的做法、經驗、機制和建設模式。「為此,在選擇試點城市時,既考慮了東、中、西部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異,也考慮了南北方的氣候不同,涵蓋了大、中、小不同規模的城市。」現在,海綿城市建設試點成效如何成為了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話題。
  • 動態衛星地圖路線,溫嶺東部新區-長大古-黃礁-白果山,海島很美
    最佳路線:溫嶺東部新區的上蒙廣場出發,一直往北到達五泊嶼。然後在五泊嶼的"美人漁海鮮樓"往中央岙方向走,反正一直沿著大壩和海邊走就對了。
  • 中國的海綿城市建設:整體思路與政策建議
    根據競爭性評審,遷安、白城、鎮江、嘉興、池州、廈門、萍鄉、濟南、鶴壁、武漢、常德、南寧、重慶、遂寧、貴安新區和西鹹新區等城市入選第一批試點城市,福州、珠海、寧波、大連、玉溪、深圳、上海、慶陽、西寧、固原、三亞、青島、天津、北京等城市入選第二批試點城市。目前,30個試點城市正有序地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那麼什麼是海綿城市?建設海綿城市的意義又如何呢?
  • 固原本土「科技神器」助力海綿城市建設
    連日降雪融化後,西南新區玫瑰苑小區安裝的21套雨水收集箱蓄滿了水。「有了這樣的『集雨神器』,大幅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負責安裝雨水收集箱的寧夏浩迪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員說。目前,像這樣的雨水收集箱已在市區部分小區及政府機關推廣應用,在海綿城市建設中配套使用,同時,城市綠化工程一併使用雨水滲漏器。
  • 勇立潮頭唱大歌——看成都東部新區從無到有的成長軌跡
    「神鳥展翅」,正在蓄勢待發…… 從世界範圍看,圍繞機場建設空港城市已成為大的趨勢,藉助機場構建的空中通道,可以把全球的人流、貨流、信息流和資金流等資源聯繫在一起,讓城市更加高效地融入全球發展。「空港新城正是東部新區建設的一個重點。」
  • 媒體五問「海綿城市」建設 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
    「海綿城市」應當能夠很好地應對汛期從小到大的各種降雨,使其不發生洪澇災害,同時又能合理地資源化利用雨洪水和維持良好的水文生態環境。  從資源利用的角度,城市建設能夠順應自然,通過構建建築屋面-綠地-硬化地面-雨水管渠-城市河道五位一體的水源涵養型城市下墊面,使城市內的降雨能夠被積存、淨化、回用、入滲補給地下。
  • 為什麼要建成都東部新區?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這樣...
    四川在線記者 蔣君芳 羅向明/文 肖雨楊/圖「設立成都東部新區,有利於彌補天府新區先進位造業空間不足的問題,與天府新區高效聯動、優勢互補。」5月6日下午,剛剛授牌成立的成都東部新區,邀請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李曉江,在成都東部新區市民中心大講堂會議室解讀成都東部新區規劃。
  • 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國家試點建設成效巡禮——珠海 四大示範助浪漫...
    作為一種全新的城市發展理念,海綿城市建設更需試點先行。珠海系粵港澳大灣區重點城市,自海綿城市試點建設以來,始終堅持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生態文明建設理念,推進橫琴新區、西部中心城區(金灣、鬥門)的試點建設,通過河湖水系、建築小區、市政道路、公園綠地等各類項目的試點探索,分類施策,將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的成功經驗積極在全市範圍推廣應用。
  • 重啟加速度丨松門鎮:東部新城 未來可期
    近年來,溫嶺市委市政府對松門和東部一體化發展非常關注,並已在今年著手鬆門和東部空間規劃一體化編制。東部是高新產業的集聚區,未來這裡將聚集大量的產業人口,而松門則可以為他們提供良好的配套服務。通過加強區域優勢資源互補,形成「工作在東部,休閒在松門」的格局。從現狀來看,松門身處東南,輻射周邊,城鎮框架基本形成,小城市的氣象已然顯現。
  • 「城市看海」多地重現 「海綿城市熱」存三重誤區
    「海綿城市熱」的三重誤區處在「海綿熱」中的各方,對什麼是「海綿城市」、怎麼建「海綿城市」混亂不清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王珏玢入夏以來,我國多地遭遇特大暴雨,「城市看海」在多地重現。
  • 海綿城市是什麼意思 臨沂市海綿城市建設專項規劃是什麼
    臨沂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有了時間表。近日,我市下發《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通知》,按照通知要求,我市將制定相關規劃,到2020年,城市建成區25%以上的面積逐步實現「小雨不積水、大雨不內澇、水體不黑臭、熱島有緩解」的目標。
  • 江西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本報訊 (記者楊碧玉) 海綿城市建設是落實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舉措,是修復城市水生態、改善城市水環境、提高城市水安全的重要途徑。近日,省住建廳、省自然資源廳聯合發出《關於進一步加強城鎮建設項目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的通知》,明確將海綿城市建設作為城市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方面,全面加以推進。
  • 如何建造一座會吸水的海綿城市?-虎嗅網
    受其影響,我國10多個省份迎來極端天氣並引發洪澇災害,嚴重的地方如浙江溫嶺、山東昌樂等地,累計降水量超過400毫米,19個地區最大日降水量突破歷史極值。近年來,我國「城市看海」「城市內澇」等問題屢見不鮮。依照自然規律,大部分降雨將會滲入地下以作為城市的地下水資源供市民生活運作。然而隨著我國城市化的不斷發展,眾多自然和人為因素影響了城市對雨水資源的利用。
  • 成都「海綿城市」什麼樣? 下雨吸水乾旱吐水
    成都2015年規劃出爐:今年將指導天府新區做好「海綿城市」規劃編制  海綿城市什麼樣   去年11月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外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這意味著今後我國城鎮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理念將發生徹底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