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市做活「水文章」打造海綿城市

2020-11-23 中安在線網站

  中安在線訊 據淮北新聞網報導,11月13日,記者來到淮北市高鐵新區建設現場採訪,發現站前路綠化帶的兩側,有一些帶有圓孔的路牙石。

  這些與眾不同的路牙石是做什麼用的呢?市城建處重點辦工作人員張宇寧告訴記者,安裝這些特殊設計的路牙石,主要是為了有效利用雨水。一旦遇到大雨,路面上的雨水就會通過路牙石上的圓孔流到兩側的綠化帶內。為了增加綠化帶的蓄水能力,道路在設計時還將綠化帶的高度整體降低了20釐米,當雨水量超過這一高度時,多餘的雨水就會通過溢流井流入雨水收集系統。此外,站前路配套的輔道、人行道還將鋪裝透水磚,以最大限度地促進雨水資源的綜合利用。

  高鐵新區站前路的設計和施工,正是淮北市加快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淮北市堅持規劃引領,在城市建設方面大做「水文章」,穩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南黎花園、東湖宜園等一批海綿城市建設項目陸續建成。」市城建處重點辦相關負責人介紹說,海綿城市是近年來我國城市建設中的一個新理念,具體是指通過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充分發揮建築、道路和綠地、水系等生態系統對雨水的吸納、蓄滲和緩釋作用,實現城市排水防澇能力的提升,有效消減徑流汙染,促進雨水資源的有效利用,構建健康完善的城市水生態系統。

  在淮北建設海綿城市,並無經驗可借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大膽創新,積極探索。為此,淮北市採取規劃引領、立法控制、健全機制等多種舉措,凝聚工作合力,加快建設步伐。在立法控制方面,今年1月1日起施行的《淮北市城鄉規劃條例》中,明確提出了海綿城市建設的總體要求,即城市規劃建設應當將建築與居住區雨水收集利用、可滲透面積、藍線劃定與保護等海綿城市建設要求作為重要內容,保持雨水徑流特徵在城市開發建設前後大體一致。

  在規劃引領方面,10月30日,市政府第84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淮北市海綿城市專項規劃》,在總體規劃、相關專項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等法定規劃中明確海綿城市建設的要求和相關指標,從而使整個城市規劃體系中能夠系統性、綜合性地體現和落實海綿城市規劃建設的理念、原則、方法以及技術措施。

  海綿城市建設理念,最終要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建設工程項目上。今年淮北市計劃開工建設海綿城市面積5.17平方公裡,其中包括東部新城、高鐵新區等海綿型道路與管網工程13個,總投資約23.5億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資約8.9億元;海綿型公園和綠地項目8個,總投資約6.19億元,截至目前完成投資約2.7億元。以上新建項目,均採用下沉式綠地、透水型人行道等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設計實施。(記者陳洪)

相關焦點

  • 做活一篇水文章(一線行走)
    四大門村四面環水,只通過四座橋梁與外界相連。改革開放後,1/3的村民開始從事珍珠養殖,四通八達的河道被分割成一個個小池塘,成堆的雞糞作為肥料倒入池塘。幾十年下來,以前能淘米燒飯的河水大家連洗手都不敢了,村民們對治水的呼聲越來越高。2014年起,金東區開始在全區系統推進汙水治理和水系連通。四大門村的汙水該怎麼治?
  • 打造海綿城市精品工程—市海綿城市考核工作組實地考核鹽田區鹽港...
    近日,市海綿城市考核工作組實地檢查了由區工務署負責建設「鹽港幼兒園」項目現場建設情況,對項目海綿建設內容進行了現場考核,區海綿辦、區工務署單位負責人陪同參加。鹽港幼兒園項目地點位於深圳市鹽田區鹽田五街和東海四街交界處,建設單位為區工務署。
  • 「海綿」蘇州:打造城水共生的典範
    日前,蘇州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了一場專題培訓,相關授課專家表示,建設「海綿城市」將全面提升蘇州的水生態環境,同時,城市的熱島效應有望緩解,將來的夏天有望不像現在這樣「煎熬」。蘇州為啥要建海綿城市?解決以水為核心的城市生態問題「海綿城市」是個什麼概念?
  • 成都「海綿城市」什麼樣? 下雨吸水乾旱吐水
    成都2015年規劃出爐:今年將指導天府新區做好「海綿城市」規劃編制  海綿城市什麼樣   去年11月2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對外印發《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這意味著今後我國城鎮排水防澇系統的建設理念將發生徹底轉變。
  • 北京欲打造海綿城市:一年收集雨水相當於14個昆明湖
    雨洪利用:一年攢下14個昆明湖市水務局排水處相關負責人介紹,2014年,本市完成了公園綜合與水利用改造、雨水收集池、透水路面、下凹式綠地、集雨樽等250餘處城鎮雨洪利用工程,蓄水池容積約1.6萬方,透水磚和下凹式綠地48萬平方米。截至目前,全市建成城鎮雨水利用工程967處,雨洪綜合利用能力2153萬方,今年一年累計收集利用雨水量2781萬方。
  • 西安打造的海綿城市,除了吸水還會啥?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雨水等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也稱「水彈性城市」。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開展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工作,以期修復城市水生態、涵養水資源,增強城市防澇能力,擴大城市公共服務有效投資,提高新型城鎮化質量,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 中德工業服務區的海綿城市範本
    中德工業服務區在成立之初,就堅持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低碳生態理念使其成為佛山打造海綿城市的範本。如今擁抱新的定位,在新的起點上,中德工業服務區在城市環境上又將有大動作。根據近日公布的《佛山市中心城區城市形態提升專項行動方案(2018~2020年)》(下簡稱方案),東平湖將開挖、建設濱水景觀廊道……未來中德工業服務區將迎來大變身。
  • 說說海綿城市那些事兒 全國各地大力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河東新區是遂寧海綿城市建設的核心區,約佔全市試點區域的85%,佔全市海綿城市建設項目總投資的78%。市體育中心海綿改造完成後,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將達到80%,每年能滯留雨水13萬方,能夠有效節約水資源,改善水環境,具有顯著的生態環境效益。蓮裡公園是嚴格按造海綿城市建設標準打造,通過建設生態岸線、生態荷塘、生態景觀水體、下沉式綠地等海綿設施,年徑流總量控制率將達到85%。
  • 海綿城市思維下透水路面空隙特性研究
    最新數據統計,2014年我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4.77%,城鎮化進程取得重大進展,但不得不不承認城市規模的擴張再加上傳統的「快速排除」與「末端集中」的城市排水管網設計理念,內澇頻發、旱澇急轉、徑流汙染等一系列城市水問題日益凸顯,海綿城市正是為解決城市雨水資源利用,最大限度實現雨水的積存、滲透與淨化而提出的生態綠色雨水收集利用系統。
  • 填海區應如何打造海綿城市? 專家:考慮豎向規劃
    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陳熊海)今日上午,由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招商局集團和深圳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聯合主辦的第十三屆中外綠色人居論壇暨第二屆綠色自貿區活動周啟動,該活動為期3天,海綿城市分論壇為上午舉行的首場論壇。記者了解到,招商局前海自由貿易中心、太子灣片區已完成海綿城市規劃設計,將努力打造企業主導建設的海綿城市示範區。
  • 學習強國:椽筆水墨 書寫幸福城——湖南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發展...
    自常德入選全國首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城市以來,常德市海綿城市建設服務中心緊緊圍繞常德市委提出的開放強市產業立市戰略目標和市政府工作要點要求,緊密結合城市建設發展實際,紮實做好海綿城市、節水城市及氣候適應性城市建設有關工作。在城市市政道路、節水、排水、汙水等建設、維護及管理方面,幹在實處,走在前列。
  • 南京發布三項「海綿」導則 「十四五」期間繼續深入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為更好指導各區海綿辦及相關建設、設計、施工單位在工程建設中落實海綿城市建設要求,近日,市建委印發了三項導則:《南京市透水鋪裝建設與運行維護指南》、《南京市建築住區海綿城市技術應用導則》和《南京市河道海綿技術應用導則》。
  • 深圳全面推進海綿城市建設
    「海綿城市」作為新型城市發展方式,對於系統解決城市發展中的水問題,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意義。 筆者從深圳市海綿城市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了解到,繼今年3月我市成立海綿城市試點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起有關工作機制後,《深圳市推進海綿城市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日前也經過深圳市政府批准正式發布。
  •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企合作開發 助力中國海綿城市建設
    西交利物浦大學:校企合作開發 助力中國海綿城市建設  西交利物浦大學可持續發展材料與環境研究院配合項目組成的研究團隊將在現有再生骨料和再生磚的產品生產基礎上,配合公司開發適用於海綿城市改造的透水鋪裝路面系統。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淨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並加以利用。
  • 暴雨不再看海 「海綿城市」大不同 四個南方典型城市案例賞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自2015年4月第一批海綿城市試點名單公布,到2015年10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再到最近出臺的《海綿城市建設績效評價與考核指標》,海綿城市建設可謂來之洶洶,不僅僅是多方政策給力,海綿城市的投資量亦十分巨大,住建部長陳政高在2015年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講話時指出,海綿城市建設投資約為每平方公裡1億到1.5億元。
  • 海綿城市建設材料——透水混凝土
    今天,透水混凝土廠家和大家聊一聊海綿城市建設中的材料——透水混凝土。為了改善原城市道路的路面缺陷、補充地下水,緩解城市地下水位急劇下降帶來的地面塌陷問題以及維護生態平衡、有效緩解城市熱島效應,透水混凝土因其獨特的優點在全國各地廣泛使用。
  • 蘇州:打造海綿型園林綠化 東園將建最大海綿公園
    中國園林網8月9日消息:記者昨天從市園林和綠化管理部門獲悉,包括構建集雨型道路綠化、「水路相伴」的城市綠網,以及發揮城市海綿體生態功能等方面,我市正探索並加快建設「海綿型」園林綠化。
  • 媒體五問「海綿城市」建設 如何讓城市不再看海
    而在日前的長江洪水中,武漢作為全國海綿城市試點之一,還是未完全消化大雨漫灌的「洗禮」,一遇暴雨城市就「看海」的景象仍有上演。城市與水該如何和平共處?中國城市陷入的「治水方式」之困境又該如何解開?相關專家給出的答案是以「源頭治理」的新思路建造海綿城市。日前,北京市「十三五」時期水務發展規劃發布,通州也被確定為全國第二批海綿城市建設試點,將著力打造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淨化的「海綿城市」。
  • 大雨拷問 海綿城市為何難成吸水海綿?
    參與過多地海綿城市項目建設的中國中冶海綿城市技術研究院院長周啟國對第一財經表示,水能否順利排出去,要看兩個方面的因素,即地下排水管的排水能力和地表水的匯集能力。現在問題一般出現在後者,地面上阻塞物過多,水流不過去,所以暴雨一旦來得又急又猛的話,排水能力就跟不上。
  • 深度|海綿城市 聊聊加利佛尼亞怎麼做的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在我們做的很多外地項目中,無論是當地政府還是各個外腦。不一而同地提及要建設海綿城市,那麼什麼是海綿城市呢?簡單說,就是城市下雨的時候就吸水,乾旱的時候就把吸收的水再『吐』出來,使水源得以涵養,使田園得以保存,使生態得以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