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環境部:中國基本扭轉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局面

2020-11-25 中國新聞網

  【解說】8月30日,生態環境部在北京召開新聞發布會。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表示,經過努力,中國已基本扭轉了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

  【同期】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 李高

  2018年我們國家的碳排放強度比2005年下降45.8%,基本扭轉了近年來我們國家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比重達14.3%,這個成績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對應對全球氣侯都變化做出了一個突出的貢獻。

  【解說】針對前7月中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一事,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一方面,個別地方存在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另一方面,當前汙染排放強度仍處高位,大氣環境質量還處於「氣象影響型」階段。

  【同期】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 劉友賓

  空氣品質的波動充分說明大氣汙染防治的長期性和艱巨性,只要我們認真落實好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的相關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大氣環境質量一定能夠不斷地、持續地改善。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中國大氣環境質量整體上持續穩中向好,這個大的趨勢沒有變化。

  【解說】在談到近日發生的亞馬孫雨林大火和颱風利奇馬時,李高說,它們都發生在全球氣候變化這個大背景下,也讓人們意識到了採取合適方法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緊迫性。

  【同期】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 李高

  氣候變化的一個非常顯著的特徵就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發生的頻率加大,影響的空間範圍也增大,持續的時間加長,造成的損害也更大。從(颱風)利奇馬對我們國家造成的這樣一個損失來講,我們也可以看到我們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很大的差距。在氣候變化背景下,(我們要)採取更加強有力的行動措施,採取更有利的合作的行動來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把極端氣候事件帶來的影響降到最低。

  劉軒廷 北京報導

責任編輯:【盧巖】

相關焦點

  • 生態環境部:中國已基本扭轉碳排放快速增長局面
    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中國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9月27日,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在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政策吹風會表示,這是我國首次提出碳中和目標,下一步將要求全國各省、市提出碳排放達峰目標。
  • ...相當於減排52.6億噸CO,中國已基本扭轉溫室氣體排放快速增長局面
    今年的《年度報告》內容涵蓋了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規劃編制和制度建設、基礎能力、全社會廣泛參與、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加強國際合作與交流,以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大會的基本立場與主張等8個方面內容。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2018年以來,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
  • 2018年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中國已基本扭轉溫室氣體排放...
    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表示,2018年以來,中國繼續深入推進應對氣候變化工作,採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適應氣候變化工作持續推進,體制機制不斷完善,碳市場建設有序推進,公眾應對氣候變化意識不斷提高。
  • 生態環境部:中國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遠低於發達國家
    中新社記者 張斌 攝中新網10月31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官方微博消息,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今日指出,如果衡量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或歷史累積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國要遠遠低於很多發達國家。在生態環境部今日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有記者問:有外媒指責中國,說中國是最大二氧化碳排放國。怎麼評價?
  • 環境部: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徵求意見稿)
    北極星大氣網訊:日前,生態環境部發布《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關於徵求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函各有關單位:為加強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規範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發電行業重點排放單位的溫室氣體排放核算與報告工作,我部組織編制了國家環境保護標準《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 發電設施(徵求意見稿)》。
  • 水處理溫室氣體排放核算及其時空特徵分析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小編說:隨著中國城鎮汙水處理行業的迅速發展,行業的溫室氣體排放在近年來經歷了快速的增長。根據估算,我國城鎮汙水處理行業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從2007年的8.4 Mt CO2-eq增長至2016年的31.4Mt CO2-eq,增長了2.7倍。溫室氣體排放中,以CH4及N2O的直接排放為主,其佔排放總量的比例從2007年的52%增長至2016年的68%。
  • 官方:重點排放單位虛報瞞報溫室氣體排放報告最高罰三萬
    中新經緯客戶端1月5日電 據生態環境部網站5日消息,《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已於2020年12月25日由生態環境部部務會議審議通過,現予公布,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辦法》提出,生態環境部根據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控制要求,綜合考慮經濟增長、產業結構調整、能源結構優化、大氣汙染物排放協同控制等因素,制定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應當根據生態環境部制定的碳排放配額總量確定與分配方案,向本行政區域內的重點排放單位分配規定年度的碳排放配額。
  • 生態環境部氣候司司長:未來十年,我國將盡最大努力控排
    在應對氣候變化工作中,近年來我國已經取得了哪些成績,要儘早實現2030年碳排放峰值目標,盡最大努力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未來十年將採取什麼措施應對?新京報就此話題採訪了生態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簡稱氣候司)司長李高。氣候變化將長期影響人類生活新京報:近年來,氣候變化成為社會各界越來越關注的一個話題。請你簡單介紹一下氣候變化已經形成了哪些影響?
  • 2018年中國單位國內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0%
    11月27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9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年度報告》)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堅定地表示。該項《年度報告》至今已連續發布10年。今年的內容涵蓋減緩氣候變化、適應氣候變化、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關於《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5次締約方大會的基本立場和主張等8個方面,全面反映了2018年以來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行動,展示了中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決心與成效。
  • 中國畜禽糞便管理變化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2.農業農村部設施農業節能與廢棄物處理重點實驗室摘 要畜禽糞便是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不同糞便管理方式對溫室氣體排放的影響差異顯著,科學分析我國畜禽糞便管理溫室氣體排放變化及其影響因素,對提高畜禽糞便管理和推進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實現畜禽低碳養殖具有重要意義。
  • 全球碳減排注入強心劑,東亞三國宣布溫室氣體淨零排放時間表
    就在兩天之前,日本首相菅義偉在臨時國會上發表施政演說時宣布,日本將爭取在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淨零排放。他同時強調,應對氣候變化已經不再是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而是推動產業結構升級和更強勁增長的重要舉措。這標誌著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和第五大碳排放國的日本在氣候議題上的立場發生巨大轉變。
  • 金華市生態環境局召開2019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專家評審會
    12月11日,金華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召開了2019年度溫室氣體清單報告評審會,對2019年市本級及各縣(市、區)溫室氣體清單報告進行專家評審。   經過充分論證,專家組認為,2019年金華市及各縣(市、區)溫室氣體清單報告較準確地把握了關鍵排放源,較客觀地分析了變化趨勢及原因,編制規範,數據基本合理,同意溫室氣體清單報告通過評審。
  • 嚴控溫室氣體和大氣汙染物排放
    因此,「打通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並不是純物理意義上多一個碳和少一個碳的問題,而是意指將控制空氣汙染物與溫室氣體排放協同起來,甚至將生態環境保護與應對氣候變化協同起來,實現協同增效、良性互動。2怎麼打通?理解協同控制的「同」與「異」準確理解「同根同源」的程度。化石燃料燃燒是導致空氣汙染的重要原因,也是溫室氣體的主要人為來源。
  • 降低溫室氣體排放 否則恐將引發生態和社會災難
    中國園林網11月3日消息:據法國國際廣播電臺報導,聯合國氣候變遷問題專家組11月2日在丹麥首都哥本哈根推出對全球氣候狀況的最新評估報告,報告以超乎尋常的強烈用詞警告,人類面對地球生態環境快速惡化的風險,各國政府必須儘快行動,降低溫室氣體排放,實現在2100年前將溫室氣體排放量減至零,否則恐將引發生態和社會災難
  • 生態環境部公布《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試行)》
    第六條 生態環境部負責制定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的技術規範,加強對地方碳排放配額分配、溫室氣體排放報告與核查的監督管理,並會同國務院其他有關部門對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及相關活動進行監督管理和指導。省級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負責在本行政區域內組織開展碳排放配額分配和清繳、溫室氣體排放報告的核查等相關活動,並進行監督管理。
  • 氣候和能源政策太弱 二氧化碳全球排放總量仍不斷增加
    但目前的氣候和能源政策太弱,還不足以扭轉全球排放總量不斷增加的趨勢。生態環境部公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二氧化碳排放下降4%,比2005年累計下降45.8%,相當於減排52.6億噸;非化石能源佔能源消費總量比重達到14.3%,基本扭轉了二氧化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局面。這要歸功於我國採取的諸多減緩二氧化碳排放增幅措施。
  • 溫室氣體排放的停止可能無法阻止全球變暖
    這篇論文標題為《一個地球系統模型顯示,即使在2020年停止所有人為溫室氣體排放,永久凍土也會自我持續融化》,作者是BI挪威商學院氣候戰略名譽教授喬根·蘭德斯(Jrgen Randers)和BI挪威商學院Ulrich Goluke教授。他們使用一個簡化的地球系統模型來研究從1850年到2500年不同的溫室氣體減排量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影響,並對全球溫度和海平面上升做出預測。
  • 生態環境部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
    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 據生態環境部1月13日消息,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關於統籌和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與生態環境保護相關工作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指出,要抓緊制定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達峰行動方案,綜合運用相關政策工具和手段措施,持續推動實施。各地要結合實際提出積極明確的達峰目標,制定達峰實施方案和配套措施。
  • 中國糧食作物生命周期生產過程溫室氣體排放的研究進展及展望
    近二十年來,大量研究表明糧食作物田間生產過程是溫室氣體甲烷(CH4)和氧化亞氮(N2O)的重要排放源。伴隨著生命周期評價法(碳足跡)在農業領域的運用,越來越多的研究表明,除了田間生產過程以外,農業生產資料生產過程排放的溫室氣體同樣不可忽視。
  • 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
    四川在線樂山訊(記者 餘建軍)  控制溫室氣體排放是應對氣候變化工作的核心內容,編制溫室氣體排放清單是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基礎性工作。日前,記者從樂山市生態環境局獲悉,樂山市正式啟動溫室氣體排放清單編制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