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500餘例肝移植手術 記中國醫師獎獲得者李寧

2021-01-14 中國網

2007年11月2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院長李寧(右二)在該院為患者施行肝移植手術。張志遠 攝

2010年11月5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院長李寧(右一)在人民大會堂高興地領取第七屆「中國醫師獎」。張志遠 攝

主持肝移植500餘例的手術大家

——記第七屆「中國醫師獎」獲得者北京佑安醫院院長李寧

中國網北京11月11日訊(劉 慧 通訊員 張正尤)2010年11月5日,中國醫師協會主辦的第七屆「中國醫師獎」頒獎表彰大會在人民大會堂舉行。本屆獲得「中國醫師獎」的95名執業醫師涵蓋西醫、中醫、公共衛生等多個醫學專業。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院長李寧教授獲此殊榮。李寧在肝膽外科和肝移植領域以及現代化醫院管理工作中做出了卓越的貢獻。1999年時任北京朝陽醫院肝移植中心主任的他,率先在北京地區開展肝移植的系統臨床與基礎研究和實踐。十多年來主持臨床肝移植500餘例,創造了北京地區肝移植手術成功率最高、長期存活率最好的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北京地區肝移植學科帶頭人。

十多年來主持臨床肝移植500餘例

從普通醫生,到知名專家,再到一院之長,李寧始終銘記自己的誓言:「慈悲情懷激壯志,救死扶傷成大醫」。作為一名醫生,他從醫三十載,牢記「大醫精誠」之古訓,秉承杏林遺風,對醫技精益求精,對患者一腔熱情。作為一名院長,他的治院之道是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正帶人,科學辦院彰顯特色。作為一名黨員,他三十年如一日,牢記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嚴於律己,勤於奉獻,廉潔行醫,時刻發揮先鋒模範作用。

2007年末,一位即將畢業的花季女大學生,突發「亞急性肝功能衰竭」,生命垂危;2008年初,一位正在北京打工懷孕8個月的產婦,突發肝功能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還未出生的嬰兒將要看不到這個燦爛的世界;同樣是在2008年,一位剛剛學成走上工作崗位的醫學博士,由於肝癌晚期,生命將逝,同時,一個溫馨的家庭將要解體。三位患者在不同時間慕名來到了北京佑安醫院。而臨危受命的都是一個人,北京佑安醫院院長、肝膽外科/肝移植中心主任、肝膽外科專家李寧教授。生命的奇蹟在該院出現了:陽光女孩得救了;母子平安了;醫學博士家庭團聚了。經過李寧教授拯救的生命已經不知有多少了,關於「生命再造」的故事在李寧身上已經不是奇聞。

活體肝移植手術風險大,難度高,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數國家可以承擔這種尖端的器官移植前沿技術,堪稱是器官移植的「制高點」。多年來,李寧將研究的重點放在肝移植圍手術期臟器功能保護、移植免疫、腫瘤基因治療、腫瘤光動力治療、外科營養等,他決心通過努力佔領這個「制高點」。他多次赴國外考察學習,1999年時任北京朝陽醫院肝移植中心主任的他,率先在北京地區開展肝移植的系統臨床與基礎研究和實踐。十多年來主持臨床肝移植500餘例,取得了北京地區肝移植手術成功率最高、長期存活率最好的國內先進水平,成為北京地區肝移植學科帶頭人。在國際上率先將ADV-TK基因應用於超過「米蘭」標準肝癌肝移植中,取得了肝癌肝移植術後復發率極顯著性下降的臨床重大突破,為提高肝癌的綜合治療效果取得了突破性成果。

自幼患有乙型病毒性肝炎的浙江溫州平陽縣小夥子付向陽,於2007年突發肝功能衰竭,生命垂危。抱著最後的希望,全家來到了北京佑安醫院。父親得知只有通過施行活體肝移植手術才能挽救兒子後,自願捐肝救子。為了實現一個父親捐肝救子的願望,李寧帶領肝移植中心通過近20個小時的奮戰,終於將父親的950克肝臟終於平穩移植到了兒子體內,兒子得救了。這活體原位肝臟移植手術的成功也標誌著是北京佑安醫院已經具備了進行高、精、尖手術所需要的科研實力和技術水平。

完成「腫瘤轉移潛伏和微轉移病灶早期診斷和清除」

等多項國家重要課題研究

數十年來,李寧對專業的鑽研已經到了痴狂的境界,他不僅是一位外科專家,而且他始終牢記學科的發展是一個持之以恆的不斷學習和探索的過程,只有做一名研究型醫生、創新型醫生,才能給百姓的健康帶來更大的福音,才能從深層次上解決患者的疾苦。

為此,李寧多年來先後承擔完成了國家973「惡性腫瘤侵襲和轉移機理及分子阻遏」子項目「腫瘤轉移潛伏和微轉移病灶早期診斷和清除」;承擔完成了國家863「現代數位化核心醫療裝備及關鍵技術的研究」子項目「我國三級醫療機構現代數位化核心技術裝備的應用與發展現狀調查」。現在正在承擔北京市科委重大科技項目愛滋病防治策略及綜合防治子項目「微生物酵素對愛滋病腸道黏膜屏障保護基礎與臨床研究;是國家863項目「HCV細胞模型和HCV感染人MHC轉基因小鼠研究」的主要研究人員;並承擔著北京市教委科技計劃面上項目「人羊膜幹細胞分離培養技術及其生物學特性的研究」;北京市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重點支持項目「ADK-TK基因製劑在肝癌肝移植治療的臨床應用研究」;北京市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項目「門靜脈阻斷致腸道黏膜屏障損傷機制及其防治的研究」等。

同時,李寧還取得了《同種異體肝移植的應用研究》2002年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硬性乳管內窺鏡下乳管內病變的研究》2002年榮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三等獎等科研成果。已發表SCI論文三篇:《Recombinant human growth hormone increases albumin and prolongs survival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liver failure:A pilot open,randomized,an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dl》在《Digestive and liver disease》發表;《Adjuvant Adenovirus-Mediated Delivery of Herpes Simplex Virus Thymidine Kinase Administration Improves Outcome of Liver Transplantation in Patients With Advanc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在《Clinical Cancer Research》發表;《Ischemic preconditioning anduces XRCC1,DNA polymerase-β,and DNA ligase Ⅲ and correlates with enhanced base excision repair》在《DNA Repair》發表。(影響因子:共計12)

由李寧撰寫的《肝移植術後肺部感染的預防》發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膽汁IL-6水平的檢測對早期預測肝移植急性排斥反應的臨床意義》北京醫學;《清潔手術預防性應用抗生素1:1病例對照研究》;中華醫院感染雜誌;《可利欣治療肝腎症候群20例臨床療效觀察》中國實用醫藥雜誌;《微生物酵素預防肝移植術後早期感染的作用》中華醫院感染學雜誌;《肝移植新四聯免疫抑制用藥方案初探》中華實用醫學;《中藥乾坤寧治療傳染性非典型肺炎的臨床研究》中華中西醫雜誌;《肝功能衰竭伴肝肺症候群的患者在肝移植中的肺功能保護》中華器官移植雜誌。主譯《外科學》社區衛生保健叢書等。

率先創建遍及全國24個省市區65家醫院累計

11500張床位的佑安醫療聯盟

2006年,李寧調任北京佑安醫院院長,他認為要想讓醫院又好又快發展,必須找準醫院定位、發展方向和科學的發展模式,為此,他把北京佑安醫院規劃為一家以感染和傳染病性疾病群體為服務對象,集預防、保健、康復為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學中心,並決心搭建起國際化高新醫藥科技臨床試驗與檢測研究平臺。對醫院的建設實現了6大轉化,在服務範圍上,由單純的傳染病向感染和傳染性疾病轉化;在服務對象上,由個體疾病向疾病群體轉化;在經營運作上,由偏重追求經濟效益向為社會提供優質服務轉化;在服務方式上,由偏重診療向防治、保康一體化轉化;發展模式上,由單一醫院向大型醫療聯盟轉化;在服務能力上,由單一偏科型向提高個人綜合能力和醫院整體實力轉化。率先提出了「讓每一個職工每一天都能以愉快的心情走上他的工作崗位,讓每一個病人每一次都能以簡捷的方式得到滿意的醫療服務,以醫務人員為本,以病人為中心,創建人民滿意醫院」的服務理念。立足首都,面向全國,在李寧的倡導和組織下,成立了佑安醫療聯盟,聯盟單位遍及全國24個省、市、自治區65家醫院,床位總數11500張,把首都高超的醫療技術送到全國各地,惠及百姓健康。同時,他還在全國首創了中國初級衛生保健基金會佑安肝病愛滋病基金,積極開展社會公益事業和科學研究工作。

在學科發展上,李寧院長倡導基礎研究與臨床救治相結合,搭建高科技的應用研究體系。實行中心化、組織化建制,形成了系統的以內外科相結合的肝病中心、以感染與傳染病為主攻方向的婦幼中心、感染中心及五官中心的臨床體系,形成了以臨檢中心、影像中心、病理中心、重點實驗室四位一體的診斷體系;形成了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和生物醫學信息中心為平臺的基礎研究體系以及肝病康樂家園和愛心家園為載體的病患互動式會員制慢病管理體系。使北京佑安醫院在病毒性肝炎與肝癌、愛滋病與新發傳染病、感染免疫與生物醫學三大研究領域形成優勢學科。從而實現專業齊全、結構合理、運營順暢的臨床診療研究體系。

李寧在國內率先實施了轉化醫學的技術,在臨床與基礎研究領域搭建起了八大支撐平臺,1.以科研數據為基礎的標準化電子病歷平臺;2.以數據樣本庫為基礎的臨床研究資源平臺;3.以系統疾病為基礎的中心化學科建制平臺;4.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基礎的電子信息網絡平臺;5.與臨床轉化研究相適應的儀器設備平臺;6.以臨床研究為核心的循證醫學頂層設計平臺;7.以臨床研究為導向的人才團隊平臺;8.廣泛開放的國際國內學術交流合作平臺。

與時千帆渡,更見佑安紅。在李寧院長的帶領下,北京佑安醫院已經構建起了以臨床醫療、公共應急、科學研究、醫學教育、健康指導五位一體的臨床與科研相融合的大型綜合性醫學中心,在應對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方面成為了國家隊的主力軍。同時,北京佑安醫院連續被評為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及標兵單位,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三八紅旗集體等光榮稱號。胡錦濤總書記、溫家寶總理、吳儀副總理、王岐山副總理、北京市委書記劉淇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及衛生部長陳竺均先後親臨北京佑安醫院視察指導,給予了佑安人極大的鼓舞和鞭策。

在新時期構建現代化公共衛生救治體系建設中,李寧帶領佑安人正以飽滿的改革創新精神,以人為本、與時俱進、科學發展,為建設具有國際水平的研究創新型、資源節約型、人文和諧型醫學中心而努力奮鬥。

李寧堅信,經過不懈的努力,北京佑安醫院必將置身於國際醫藥科技競爭前沿,躋身於世界知名醫療機構之列!

相關連結:

一、李寧現兼任北京市器官移植中心主任、北京市性病愛滋病臨床診療中心主任、北京市肝病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肝病與肝癌臨床研究所所長、首都醫科大學病原微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首都醫科大學臨床病理中心主任、中美傳染病及慢性相關性疾病臨床研究合作中心主任、國家藥物臨床試驗機構主任、北京市重大疾病臨床數據與標本庫主任。

二、「中國醫師獎」是經衛生部批准的中國醫師協會設立的我國醫師行業的最高獎項。評選工作得到了衛生部領導和各地衛生行政部門及醫師協會的大力支持和充分肯定。

相關焦點

  • 上海慶祝首個「中國醫師節」,表彰優秀醫務工作者
    在首個「中國醫師節」來臨之際,8月16日,「我心中的白衣天使——市民為五『十佳』頒獎」活動暨上海首個「中國醫師節」慶祝大會,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首個「中國醫師節」宣傳片同步推出。100名五「十佳」候選人中,有全國衛生計生系統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全國優秀共青團幹部、上海市領軍人才、上海市「五一勞動獎章」、「銀蛇獎」、上海醫學發展傑出貢獻獎獲得者。
  • 裘法祖:用一把小小手術刀,劃開中國外科手術的一個時代
    這其中,有五名國家榮譽獲得者和十餘名「最美奮鬥者」與杭州有著不解的淵源,杭州,一路見證他們全力實踐「幸福源自奮鬥、成功在於奉獻、平凡造就偉大」的價值理念。 偉大時代呼喚偉大精神,崇高事業需要榜樣引領。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必定會因為包括杭州人在內的億萬追夢人,去跟隨英雄足跡、去奮鬥而變得更加精彩。
  • 成功做了上萬臺手術的中科大教授當選美國ACS Fellow
    每年一度的學術年會更是全球外科盛會,今年的學術會議歷時5天,吸引了來自全球14000餘名外科醫生和醫學生參加。熟練地掌握普通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的診斷和治療,並且對普通外科的疑難雜症和危重症治療有獨到的見解和想法,熟練開展腹腔鏡肝切除術、複雜肝癌的切除手術、肝門膽管癌根治術、肝移植手術等。
  • 猴子植入豬肝仍活著 湘雅二醫院成功完成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
    華聲在線8月12日訊 記者今天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了解到,該院日前成功在國內首次開展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轉基因版納小型豬-恆河猴)。受體猴在無免疫幹預的條件下,存活超過16小時,成為轉基因豬-猴異種原位全肝移植手術國內存活記錄。
  • 中國醫師獎名單出爐!一共80名,陶勇醫生在列!獲獎感言令人淚目
    昨日第十二屆「中國醫師獎」名單正式公布,本次名單中一共有80位醫生入選,前些日子被醫鬧所傷的陶勇醫生也在列。眾所周知,中國醫師獎是醫師行業最高獎,用於獎勵那些奮戰在一線,為我國醫藥行業做出巨大貢獻的醫生們。
  • 上海完成全球首例供體「鏡面人」活體肝移植術—新聞—科學網
    3月16日,記者從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獲悉,該院肝臟外科科主任夏強率領的肝移植團隊近日成功為一名「鏡面人」完成肝左外葉切取術
  • 父親割肝救女 活體肝移植手術成功
    父親割肝救女  日前,省內首例「鳥氨酸氨基甲醯轉移酶缺乏症」活體肝移植手術在山東大學齊魯醫院成功完成。據了解,這種酶缺乏疾病發病罕見,多數活不到成年,這例手術的成功,對此類患兒救治將有裡程碑的意義。而手術的背後,還有一個非常動人的親情故事。
  • 完成肝移植手術超千次!令他印象最深的一次耗時17個小時
    他給張英海做了肝移植手術。這臺手術意義重大——這是他人生中的第一臺肝移植手術,更是北京地區早期開展的肝移植手術之一。手術進行了整整10個小時。當慄光明走出手術室,宣布手術順利完成的時候,張英海的家人緊緊握住了慄光明的雙手……回到病房,慄光明一直站在張英海的床邊,直到他甦醒過來。
  • 武漢愛爾「七年7000例飛秒雷射白內障手術成果發布會」
    活動現場亮點十足,武漢大學附屬愛爾眼科醫院副院長、白內障與老視專科主任王勇博士,副主任周莉博士分享全球同步的煥晶白內障手術新技術,200餘名中老年朋友現場聆聽了白內障防治知識,觀看「飛白」手術直播過程,感受國際前沿的白內障手術技術。
  • 「一肝救兩命」,高精尖肝移植手術擴大器官來源,贊!
    作為「一肝救兩命」的肝移植受體之一,在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器官移植中心的努力下,42歲的肝癌患者孫先生近日順利接受了肝移植手術。 「零輸血」完成肝移植「巔峰」手術 今年6月份,來到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就診的孫先生不幸被診斷為原發性肝癌,得知只有接受肝移植才能維持生命的他隨即陷入了焦急的等待。
  • 招募免費肝移植患兒|中華慈善總會攜手7位院士助力兒童肝移植
    肝病患兒李嵐女兒萱萱今年1歲,患有先天性膽道閉鎖,在7個月大時就已經經歷了一場葛西手術,花費了數萬元醫療費用,但手術並未有明顯好轉,只有肝移植手術,才是孩子重生的希望。可萱萱家裡卻已花光了所有積蓄,一貧如洗。
  • 8·19中國醫師節來啦!誰是你心目中的「上海好醫生」?
    已診治各類疑難眼病患者15萬例,被病人譽為「手術刀尖的舞蹈」。領銜建設國內唯一的省級眼病防治融合體系併入選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上海衛生改革發展20件事」。主持制定《中小學生屈光不正篩查規範》國家標準和上海市地方標準。疫情爆發後,第一時間主導制訂防控工作應急預案,始終站在防控第一線,嚴防死守,實現了無一例疑似患者入醫院就診,無一例職工為疑似患者的「雙無」實效。
  •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原因曝光!李寧院士貪汙案始末李寧簡歷...
    中國工程院撤銷李寧院士稱號!據中國工程院官網消息,根據2020年12月吉林省高級人民法院對李寧貪汙罪的判決意見和中國工程院相關規定,經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審查確認,決定自2020年12月8日起撤銷李寧(農業學部)中國工程院院士稱號。
  • 他們聽見了宇宙的聲音--記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北京10月3日電 他們聽見了宇宙的聲音--記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  新華社記者彭茜 郭爽  在一片嘈雜的背景噪音中,一聲「噗」的清脆聲響,如水滴落水,持續時間短暫得不到1秒,這正是由引力波轉化成的宇宙之聲。
  • 「60分貝暖醫」染新冠去世,曾獲中國醫師獎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60分貝暖醫」染新冠去世,曾獲中國醫師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