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丨人類必當不負自然

2021-01-09 新華社客戶端

文|《瞭望》評論員  ◇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再次警示人們,人類歷史與自然歷史從來無法分離,人類與大自然是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是共生關係、夥伴關係  ◇以億萬人綠色生活的點滴小事,匯聚成生態文明的大勢、常勢  ◇建設一個更健康、更綠色、更安全的未來。科學家斷言,這是防止下一次危機的唯一辦法    4月2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陝西考察調研時強調,秦嶺違建是一個大教訓。從今往後,在陝西當幹部,首先要了解這個教訓,切勿重蹈覆轍,切實做守護秦嶺生態的衛士。    習近平總書記談秦嶺違建,強調「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既是對陝西,也是對全國的鄭重告誡。向殺雞取卵式開發、粗放利用、奢侈消費等錯誤行為模式徹底告別,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起手式。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全球媒體不約而同地報導了一個現象:受全球疫情蔓延影響,人類活動被迫按下暫停鍵,人們的外出活動普遍減少。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野生動物得到了更多生存空間,自然環境也迎來自行修復的機會。    諸如:義大利威尼斯的水質開始變得清澈,近海出現海豚;在南非,開普敦市街頭企鵝結伴逛街;在印度,城市空氣品質明顯改善;在中國,鄱陽湖和長江部分水域也頻頻出現江豚嬉戲玩鬧的景象……    與此截然相反的景象則是:連燒數月至今沒有完全撲滅的澳洲大火,因為冰川融化在漂移冰塊上站立的絕望的北極熊,被海洋垃圾繞頸窒息的海洋動物……    大自然對人類發出無聲吶喊的背後,是人類一直破壞著自然,並在工業化時代顯著增加了這種破壞力。從水、土壤到空氣,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同時帶來對人類健康和福祉的負面影響比比皆是:每年向大氣中排放的碳超過300億噸,以驚人的速度摧毀動植物物種,大量土壤和水體被汙染,垃圾覆蓋海底……人類已經成為摧毀自然的一種物理力量。工業化的負面力量被極度釋放後,已大大影響到人類生存質量。    恩格斯說:「我們不要過分陶醉於我們人類對自然界的勝利。對於每一次這樣的勝利,自然界都對我們進行報復。」    地球怎麼了?人類怎麼辦?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促使人們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也再次警示人們,人類歷史與自然歷史從來無法分離,人類與大自然是唇齒相依的命運共同體,是共生關係、夥伴關係。人類健康與地球健康息息相關,人類應與自然和諧共生,攜手走向未來。    孔子說:「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荀子說:「草木榮華滋碩之時則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黿鼉、魚鱉、鰍鱔孕別之時,罔罟、毒藥不入澤,不夭其生,不絕其長也。」兩千多年前,中國古代先哲即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對自然要取之以時、取之有度,實現自然資源的永續利用。既往的自然歷史和人類歷史已經表明,健康的社會和市場依賴自然環境的健康。不負自然,人類就能獲得自然的豐厚饋贈。有負自然,就會吞下環境退化、生態惡化、發展不可持續的苦果。    人類要繼續生存下去,就得摒棄作為自然主宰者的自負和傲慢,代之以應有的敬畏和謙遜,與自然和諧相處,結伴同行,走綠色發展之路。讓綠色發展理念成為發自內心的認可。節約資源、愛護環境、善待動物……為地球撐起保護傘。讓綠色生產貫穿經濟發展始終。以經濟活動去碳化和材料再利用為中心,同時恢復自然棲息地和森林,盡最大努力修復生態環境。讓綠色生活引領社會風尚。節約用水、用電是綠色生活方式,少用塑膠袋、多植樹播綠是綠色生活方式,低碳出行、垃圾分類也是綠色生活方式……以億萬人綠色生活的點滴小事,匯聚成生態文明的大勢、常勢。    或許,人類正迎來了一個與自然合寫未來歷史的獨特機會:人類可以在應對當前危機的同時,建設一個更健康、更綠色、更安全的未來。科學家斷言,這是防止下一次危機的唯一辦法。

相關焦點

  • 邊關丨冰點下的瞭望
    班長發現我不停地翻身,拽著蓋在身上的軍大衣,便問:「睡不著?」我回答:「嗯!」他又問:「冷嗎?」我說:「零下三十幾度的天氣能不冷嗎?」班長又說:「在哨所過春節,你會記住一輩子的!」我愣了一下,問班長:「你不冷嗎?」班長說:「很冷,凍醒了!」我們在等待換哨,等返回邊防站後好好睡上一覺!
  • 瞭望丨用詩意構建萬物共生的世界——訪劉亮程
    文丨《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程青   人物小傳: 劉亮程:1962年出生,居新疆,著有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長篇小說《虛土》《鑿空》《捎話》,詩集《曬曬黃沙梁的太陽》等,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第十屆茅盾文學獎提名獎。現任新疆作協副主席。
  • 瞭望丨舞臺小世界人生大舞臺——訪陳彥
    《瞭望》:《主角》憶秦娥這個藝術形象最初是怎麼形成的?    陳彥:文藝團體最主要的關係,就是主角與配角的關係。這個主角、配角也泛指舞臺藝術的方方面面。站在臺中的是主角,站在臺側的是配角。臺柱子是主角,幕後裝臺、搬布景道具的自然是配角。舞臺藝術一切的一切,都是在為主角服務,這是行業特點所決定的。我在文藝團體幹了幾十年,與各類主角打的交道最多,也最深最廣。
  • 瞭望丨西北工業大學校長 汪勁松 以「正合奇勝」續報國新章
    創新報國    《瞭望》:西工大的特色是「三航」,學校在這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果?2018年以來,學校在《自然》《科學》及其子刊共發表論文45篇。僅2019年,學校就以通訊作者單位在《科學》發表論文4篇,其中3篇長文在《科學》同一期發表。基礎研究水平的提升為西工大的人才培養和服務國家戰略打下了基礎。    《瞭望》:在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經濟社會發展方面,學校做了哪些工作?
  • 典型事跡展播丨李一夫:篤行致遠 不負韶華
    典型事跡展播丨李一夫:篤行致遠 不負韶華 2020-05-07 20:4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瞭望東方周刊:科學家稱人類起源非洲將成定論
    「人類起源地問題的爭議將會結束,人們很難再對現代人類起源於非洲產生異議。」     那是一個寒冷冬日的下午,遠古的冰原上的夕陽,把一群佝僂的人拉成一道道長長的剪影,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批徵服者。     在不遠的將來,這群剛剛學會直立行走的人將把他們的子孫撒遍世界,這還是最早的一批「成吉思汗」,他們的子孫將是這個星球的王者。
  •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圍繞秦嶺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等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等一系列關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論斷,從歷史唯物論、辯證認識論和能動實踐論三個維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推向了新境界。
  • SCP-179星海瞭望,已確定這貨是基金會無法收容
    各位小夥伴們大家好,我是戰爭藝術家,今天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的SCP-179星海瞭望。SCP-179星海瞭望的外表SCP-179星海瞭望是位於外太空的人形實體。SCP-179星海瞭望停留於距離太陽光圈南極約40000KM的位置,也就是太陽旋轉的中軸線上,SCP-179星海瞭望不會圍繞太陽旋轉,似乎不會受到太陽的引力,後來我們根據調查研究發現SCP-179星海瞭望是在圍繞銀河系中心旋轉運行。
  • 《瞭望》文章:極端氣候事件的全球責任
    此前,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業委員會(IPCC)發布了第四份氣候變化評估報告,報告稱,氣候系統的變暖已經在全球大氣和海洋平均溫度上升等觀測結果中得到明顯體現,如果不採取行動,人類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可能帶來一些「突然的和不可逆的」影響。     11月初,潘基文先生飛抵南極喬治王島,成為首位登上南極的聯合國秘書長,此行目的也是出於對全球氣候變化的關切。
  • 瞭望丨吉林大學校長 中國科學院院士 張希 心有大我為國育才
    《瞭望》新聞周刊就此採訪了吉林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希。    掌舵母校繼往開來    《瞭望》:吉大是你的母校。在母校做校長,你有怎樣的體會?對研究型大學來說,不上課不能稱為老師,不搞研究很難成為好老師。    其二,以人為本,啟迪志趣。教育的本質是把燈點亮,而非把籃子裝滿。高等教育首先要發現學生特質和天賦,啟迪學生志趣,引導學生進入適於自身成長的領域。有志趣的人,既勤奮又享受勤奮;既敢于堅守又樂于堅守。
  • 紀錄片丨《自然:超級魚類 The Natural World Superfish》,一條魚如何看待人類?
    人類試圖記錄這些海洋生物,無論是曼妙的旗魚,劍魚和這些魚類的王后--因海明威的《老人與海》而不朽的馬林魚。這部短片讓人印象深刻,不僅僅是海天一色、不僅僅是「魚在天上遊,鳥在海中飛」、不僅僅是成群結隊曼妙身姿的各種魚類,更讓人記住的是曾經的海中騎士,每天大量被人捕撈屠殺,沙灘上冰冷的刀、冰冷的人,還有任人宰割的旗魚。
  • 瞭望丨西南政法大學校長 付子堂:薪火相繼 書寫新時代法治華章
    近日,西南政法大學校長、知名法學家付子堂教授接受《瞭望》新聞周刊專訪,就西南政法大學的歷史沿革、辦學特色、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等答記者問,並闡述了學校未來發展的「危」與「機」。    他表示,西政70年來的發展始終與法治中國建設同向同行,未來還將為國家培養更多德法兼修的新時代法治人才,薪火相繼,書寫新時代的法治華章。    「西政精神」歷久彌新    《瞭望》:2020年是西南政法大學建校70周年。
  • 「新」欣向榮 不負韶華丨華中師範大學第三屆新生分享會分享團成員...
    進入大學不知道該如何填滿這四年?1、活動名稱:華中師範大學第三屆新生分享會2、活動主題:「新」欣向榮,不負韶華級她自始至終把學習擺在第一位,一直以嚴肅認真的態度對待學習,重視新知識的汲取和舊知識的鞏固,不散漫、不懈怠,95分以上專業課四門,97分以上專業課三門。
  • 面對負值的油價,期權價格可以為負嗎?
    >02丨 邏輯篇:暴跌後的冷思考,6月合約還會重蹈覆轍嗎?03丨 期權篇:面對負值的油價,期權價格可以為負嗎?04丨 規則篇:WTI、Brent、Oman、上海SC原油交割模式全解析05丨 產業篇:國際油價暴跌了,國內成品油市場影響幾何?
  • 站在月球瞭望地球,除了感嘆地球的美麗,為何很多人會覺得恐懼?
    然而截止到今天為止,能夠從月球上瞭望地球的人寥寥無幾。數十億的人類當中,大概只有十幾個人擁有這樣的資格。不過對於這些真正踏足月球的人來說,瞭望地球並不是一件特別舒服的體驗。從1969年開始一直到1972年,人類前前後後登陸過月球
  • 從「一張白紙」到「一面旗幟」,《瞭望》帶你穿越浦東30年
    ◇「新時代浦東改革開放再出發,不只是量的簡單增長,更是質的全面提升;不只是經濟的單項發展,更是社會的全面進步;不只是浦東自身的發展,更是要把浦東打造成新時代彰顯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道路的實踐範例。」
  • 幸福來敲門丨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但人類卻離不開大自然
    幸福來敲門丨NO.15大自然不需要人類,
  • 瞭望丨華中農業大學校長 李召虎:強農興農培養新農科人才
    《瞭望》新聞周刊記者為此專訪了華中農業大學校長李召虎。    不斷提升農科院校服務國家戰略的貢獻力    《瞭望》:農林類高校天然肩負著強農興農的使命,請介紹一下華中農大在擔負這一使命中的貢獻和特色。    《瞭望》:回看華中農大一路走來的時間軸和成就史,你認為今天的華中農大走到了什麼階段?當下華中農大的發展定位是什麼?
  • 不敢直視,1000年後的人類長成這樣!
    1000年後人類毛髮變少中央加熱系統和高科技保溫服的發明,也意味著人類身體「自行保暖」的需要將降低,身上的毛髮將會變得更少甚至不存在
  • 《幽靈公主》自然不需要被拯救,真正需要被拯救的是人類!
    而宮崎駿先生就是把神明放在了自然這邊!很多作品都習慣將神明設定為人類的形態,並且讓神明站在人類這一邊,讓神明成為保護人類的一方!但是宮崎駿先生卻反其道而行之,他讓神明成為了自然本身,而且是一種沒有喜怒哀樂的一種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