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腔梗背後的腦白質病變

2021-01-09 新民晚報數字報
  「腔隙性腦梗死」或「多發性腔梗」,經常出現在中老年人的大腦影像攝片報告裡。大多數患者沒再追究病因,也沒有接受相應的治療。其實有一種叫做「腦白質病」的疾病與之緊密相關。

  李女士今年才49歲,近半年感覺記性不太好,很多事情轉身就忘,家人不太放心就陪她去醫院檢查。醫生建議李女士做頭顱核磁共振(MRI),很快檢查報告出來了:雙側放射冠、半卵圓中心及額頂葉腦白質多發高信號灶,多發性腔梗。醫生告訴她,這記性不好與腦白質病變有關。

  記憶不佳不可大意

  中樞神經系統可分為灰質和白質。腦灰質由神經元的胞體構成,顏色偏深,呈灰啡色,故名為灰質。腦白質則由神經元的突起構成,主要是深部神經纖維束,起神經傳導作用,顏色相對較淺,名為白質。

  腦白質病變主要是指引起腦白質損傷的一組病變,以神經傳導束受累為特徵。醫學影像上,腦白質病變主要表現為腦室旁、半卵圓中心及皮層下白質在頭部CT上呈低密度影或頭顱MRI的T2加權像上的高信號灶,可以只有一個病灶,也可以有很多個病灶同時存在,形態可以多樣,也可伴有腦萎縮,腦室擴大,空洞,微出血等改變。臨床上,腦白質病變往往是通過頭顱MRI檢查後發現的。

  腦白質病變多數起病隱匿,在疾病初期可能沒有臨床症狀,不一定能夠及時發現,部分病人是出現了記性不好或其他症狀後才被發現,大多數病人則是偶然通過MRI檢查發現的。根據腦白質病變的部位,數量和程度不同,可出現不同的症狀,包括:認知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定向力)下降、動作變慢不協調,步態異常、性格脾氣改變、尿便控制障礙。輕者可以沒有症狀,重者生活甚至不能自理。

  治療隨訪延緩進展

  腦白質病變實際上是一種影像學上的診斷,並不是疾病的最終病因,其病因複雜多樣。可以是先天或遺傳的,與腦白質的發育、成熟障礙有關;也可以是後天的因素,感染、免疫炎症、缺血、缺氧、中毒、退行性變、外傷等都可以導致。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高血壓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菸、酗酒、腔隙性腦梗死、腦卒中、心臟病(房顫、卵圓孔未閉)等。許多患者並未合併這些危險因素,其病因可能更為複雜,有的與基因遺傳有關。基於社區健康人群的研究發現,在44-48歲的正常人群中,腦白質病變的患病率為50.9%,而在60-90歲正常人群高達95%。隨著大眾對於自身健康的重視和MRI普及,許多年輕人甚至青少年也被發現存在腦白質病變。

  臨床上,大多數患者被簡單地歸類為「腔隙性腦梗死」或「多發性腔梗」,從而導致許多潛在的疾病或病因被遺漏,治療上也可能陷入誤區,導致腦白質病變和症狀持續加重,甚至出現不良後果。腦白質病變的早期診斷和早期幹預以及治療十分重要。瑞金醫院神經內科建立了一整套詳細的腦白質病變評估體系(SWATCH項目),為腦白質病人建立了健康檔案,制定個體化的幹預和治療方案,並進行長期隨訪。確診腦白質病變的患者通過詳細檢查,明確病因,針對病因和危險因素進行積極幹預,爭取儘可能地延緩甚至逆轉腦白質病變的進展。

  湯薈冬(主任醫師) 曹立(副主任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神經內科)

相關焦點

  • 兒童腦白質病變的識別及診斷_腦白質病變_MRI_神經外科_醫脈通
    2)獲得性腦白質病:是由於各種獲得性病因所致、以腦白質病變為突出表現的異質性疾病。腦白質病的常見臨床表現 不同於大腦灰質(神經元為主)病變(常表現為癲癇發作、認知障礙等),腦白質病變通常以運動症狀及體徵作為主要特點,根據不同的疾病種類,可以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後、運動技能倒退、急性/
  • 「腔梗」到底是什麼「梗」,呵護血管要從平時做起
    究竟什麼是腔梗 腔梗又名腔隙性腦梗塞,屬於腦梗塞的一種特殊類型,多發生在基底節區在動脈硬化的基礎之上,腦深部的微小動脈發生閉塞,引起腦組織缺血的軟化病。其病變範圍一般為2到20毫米,其中以2到4毫米者為多見,大多數臨床上患者沒有明顯症狀,有些患者可能出現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輕度的頭暈眩暈等情況,主要還是要通過CT和MRI來進行檢查。
  • 腦白質損傷到底是怎麼回事?
    早在20世紀60年代初,研究已發現,分娩時發生循環異常的產婦所生早產兒腦白質病變較常見。以後人們逐漸認識到該病發生的顯著規律性,幾乎都發生在早產兒,特別是有呼吸循環病史的早產兒。搶救成功若干天后,常規顱腦超聲檢查時發現腦室旁的腦白質軟化灶。診斷一、臨床表現:早產兒腦白質損傷時缺乏特異性的神經系統症狀體徵。
  • 腦梗和腔梗不是一回事?醫生為你簡單分析出區別和共同點
    但是你知道腔梗嗎?很多人會將這兩者混為一談。實際上,腦梗和腔梗並不是一回事兒。今天醫生就為你簡單的分析一下這兩者的共同點和區別都是什麼。首先先講一下這兩者的共同點在哪裡?在腦梗和腔梗發病的因素中,都包含年齡因素。此外,高血壓人群,高血脂人群,糖尿病人群都是疾病好發人群。想要有效地預防這兩種疾病,就要控制好體內的血糖,血壓和血脂指數。心臟病患者也要當心。
  • 什麼是腦白質疏鬆症呢?
    腦白質疏鬆症,您聽說過嗎?它與老年性痴呆有關哦!常有中老年患者做完腦部CT或磁共振成像(MRI)檢查後被診斷有「腦白質疏鬆症」或「腦白質變性」(這是對腦白質疏鬆在做CT診斷時的一種叫法)。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等一些老病大家都已經非常熟悉了,而腦白質疏鬆症到底是一種什麼病呢?
  • 阿爾茨海默病腦白質改變的磁共振研究現狀
    相對而言,關注AD腦白質改變的研究較少。 近年來,隨著神經影像技術的迅猛發展,AD的腦白質改變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視,本文就AD腦白質改變的研究進展做以綜述。所以MD值升高和(或)FA值下降可提示神經纖維髓鞘受損、腦白質纖維完整性下降。儘管結論不一,但AD的DTI研究總的顯示AD的白質病變易選擇性地累及那些與AD受損皮層(如顳頂葉)聯繫密切的腦白質纖維,如扣帶束、胼胝體等,其餘腦白質區如半卵圓中心、基底節區則不易受累,下文將具體闡述易受累的區域在DTI中的改變。
  • 腦白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身體出現哪些異常,說明你可能中招了?
    在做腦部檢查時,有的患者會被告知患上了腦白質疏鬆症,不少人對腦白質疏鬆症不了解。其實,腦白質疏鬆症是典型的神經系統病變,發病率也非常高。患上此病會嚴重影響身心的健康。在生活中,患者及時了解腦白質疏鬆症的症狀表現,有助於病情的早發現早診斷。那腦白質疏鬆症有哪些症狀?
  • 頭暈、頭痛、行動緩慢,腦白質疏鬆症來臨,身體會發出這幾個信號
    腦白質疏鬆症是多種不同病因引起的一組以腦室周圍及半卵圓中心區腦白質的瀰漫性斑點狀或斑片狀缺血改變為主的臨床症候群。易見於正常老年人與具有血管危險因素,進而發生認知功能損害。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表明腦白質疏鬆症涉及腦血管疾病、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皮質下動脈硬化症等其他疾病。
  • 博鰲樂城為1歲半合併腦白質異常聽障兒童植入特許人工耳蝸
    一歲半的湖北男孩小航(化名)於6個月時被確診為極重度感音神經性耳聾,合併腦白質發育不良。得知博鰲樂城國際醫療旅遊先行區可以申請國際最先進的人工耳蝸後,小航的家長積極為小航申請特許手術,待孩子重獲「新聲」。
  • 酒精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總結
    長期飲酒,特別長期大量飲酒(每日攝入酒精 80 g 達 10 年以上)的人群,容易罹患全身系統疾病,包括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現將酒精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總結如下。原發性胼胝體變性原發性胼胝體變性(MBD)是一種少見的胼胝體脫髓鞘病變,常與長期嗜酒有關。MBD 以選擇性的胼胝體部位對稱性脫髓鞘病變為病理特徵。通常隱襲起病,緩慢進展,也可急性起病。
  • 腦白質脫髓鞘德勝門劉泉鵬:脫髓鞘疾病的危害有哪些?都有什麼表現?
    脫髓鞘是比較常見的疾病,容易出現在中老年患者身上,雖然腦白質脫髓鞘的發病率非常高,但是它的危害性不是特別大,只要病人注意治療,一般都不會減少病人的壽命,質脫髓鞘經常會造成病人頭痛,還可能使病人的記憶力出現下降。
  • 腦白質高信號磁共振成像研究進展
    (white matter hyperintensity,WMH)又稱腦白質病變(Leukoaraiosis,LA)。Serulle等回顧分析了26例腦積水的病人和26例對照組病人,評估他們的WMH負擔並使用DKI評價腦白質的完整性,結果顯示腦積水與多項峰度指標的下降以及較高的WMH負擔明顯相關,作者認為DKI可以很好地檢測腦積水患者腦白質的顯微結構改變,提示DKI的數據表明腦積水對WMH產生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 什麼是腦白質缺血性脫髓鞘?可造成神經衝動的傳送異常
    腦白質是一種神經纖維,人類的腦組織可以分為灰質和白質。髓鞘是包裹在神經細胞軸突外邊的一層膜,其主要的作用是絕緣以及保護神經元,防止神經電衝動從神經元軸突傳遞至另一神經元軸突。髓鞘的脫落可以是中毒,腦缺血或者腦缺氧所造成。
  • 高血壓腦出血手術 如何保護腦白質纖維束
    5、腦白質和纖維束,術中怎麼判斷呢?有兩種方式,腦功能區指的是皮層的灰質,現在腦功能區可以用磁共振的BOLD功能成像來反映;腦白質纖維束,可以用磁共振的DTI來反應。我們手術不僅僅要保護功能區,還應該保護白質纖維束。之前因為技術手段等原因,我們對纖維束保護不重視。如果說灰質細胞像個電站,那白質纖維束就像電纜,電站和電纜毀損了都不行。
  • 電療,休克療法,腦白質切除術|人們對精神病人到底有多殘忍
    Cindy Song創作的西爾維婭藝術肖像二戰之後,死亡率雖然有所下降,但各種各樣奇葩的療法,比如電痙攣療法,以及臭名昭著的「腦白質切除術如果電痙攣療法對病人無效的話,那麼「腦白質切除術」就成了最後的手段。對於「腦白質切除術」,有些文章裡提到弗蘭西斯也曾接受了這種療法,但是在弗蘭西斯的自述裡,並沒有提到她曾接受過手術。
  • 什麼是可逆性腦後部白質病變症候群?
    入院血壓220/120mmHg,CT與MRI提示分布於雙側基底節區、頂葉、枕葉片狀病灶,可診斷為可逆性腦後部白質病變症候群(reversible posterior leukoencephalopathy syndrome,RPLS)、子癇。患者凝血功能異常,肝酶升高和血小板減少,診斷HELLP症候群。▎診斷:可逆性腦後部白質病變症候群、子癇、HELLP症候群。
  • 揭秘昂貴貂皮大衣背後產業鏈 水貂令人心疼
    揭秘昂貴貂皮大衣背後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