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我市經濟穩中有升穩中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2020-11-29 澎湃新聞

上半年我市經濟穩中有升穩中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2020-07-21 18:3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今年以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來陝考察重要講話精神,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任務,堅持新發展理念,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統籌推進疫情常態化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重大成果。承辦了關中協同創新發展座談會、關中地區脫貧攻堅推進會、全省綜治中心建設推進會、國際博物館日陝西省主會場活動等全省大型會議,省委、省政府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展現了全市各行業各領域昂揚向上、團結拼搏的新姿態,凝聚了真抓實幹、推動落實的精氣神,迸發出比拼爭先、砥礪奮進的強大動力。全市經濟基本盤趨穩,穩中有升、穩中向好的態勢持續鞏固。上半年,地方財政收入增長1.12%,位居全省第二;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服務業增加值增長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増速較一季度收窄13.6個百分點,生產總值增長3.5%,位居全省前列。

雙線作戰,經濟社會有序恢復。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市委見事早、謀劃深、行動快、抓得實,第一時間建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任雙指揮長的聯防聯控指揮部和「一辦九組」工作專班,在全省首創「1+8」疫情防控鏈長制,全力以赴抓好排查管控、醫療救治、物資保障等工作,將疫情有效控制在一區一地一戶,在全省率先實現「三個清零」。出臺促進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支持中小企業平穩健康發展、促進返鄉人員就業創業等145條政策措施,「一企一策」精準扶持,「一項一案」跟進服務,為4371戶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投放貸款16億元,規上工業企業復產率100%,限上商貿企業復工率98%,在全省率先復學,經濟社會運行有序步入正軌。全力以赴抓項目促投資,強化「三位一體」推進機制,開展項目觀摩點評6次,舉行開工活動7場次,重點項目復工率98%,預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4.6%,位居全省第四。

延鏈擴鏈,產業勢能加速積聚。

冶坪煤礦、玉華礦洗煤廠建成試產,全市原煤產量880萬噸、精洗煤180萬噸。綠色建材產業鏈條化推進,銘帝集團總部落戶銅川,陝建工新材料、陝西天成新型保溫材料一期建成投產,全市水泥、骨料產量分別達到500萬噸和1100萬噸。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加速聚集,特必克、達美輪轂項目一期建成投產,良鼎瑞新型特種鋁線材、山河麗航汽鋁板帶項目開工建設,「一帶一路」陶瓷標準化廠房主體完工。航天科技產業加速推進,銅川星邑公司完成測運控全球大三角布局,航天測運控銅川中心站基本建成,星宇航泰、煜力機械入駐航天科技產業孵化園。數字經濟蓬勃發展,上海摩貝、山東海科、延長石油、堯柏水泥等大宗交易服務平臺落地運營,京東智聯雲(銅川)數字經濟產業園建成開園,紅色數據湖等項目開工建設,耀州區大數據產業園B2B工業品數字港交易額突破60億元。全市城區園區景區5G信號覆蓋率100%,率先在全省實現行政村光網全覆蓋。光電產業垂直集成,澳威光電子、鋰電產業園和晶片測封、磷化銦單晶襯底等項目推進順利。現代醫藥板塊加速壯大,方舟製藥二期建成投產,天一秦昆、千禾製藥達到試生產條件。

協同發力,區域中心穩步推進。

市汽車客運總站投入試運營,合銅高速銅川段加快建設,玉皇閣二號橋和崾峴梁至畫眉梁公路開工建設,川青區域生態治理修復項目進入收官階段。全市28所中小學幼兒園開工建設,陝西體育專修學院加快推進。省職業病防治院掛牌成立,市中心血站遷建、銅川五官醫院主體完工,市婦幼保健院遷建、銅川礦務局中心醫院新門診綜合樓建設有序推進。電商物流產業融合發展,遠孚物流、密爾克衛等網絡貨運項目落戶我市。銅川體育館建成投用,銅川劇院、銅川博物館、24小時「旅遊+非遺」品牌店對外開放。

擴大開放,發展活力不斷增強。

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221項許可事項完成劃轉,實現了工程建設「一窗受理」「並聯審批」,全周期審批事項時間壓縮59%、材料壓縮40%、審批環節減少30%,企業筒易註銷登記壓縮至1個工作日。全市市場主體突破9.94萬戶,新辦企業3370戶,増速位居全省第一。創新開展「雲招商」,組織線上簽約及推介活動6場次,新增外貿備案企業20戶,雋美耀華、英聯飼料等4家外資企業落地。招商引資籤約項目773億元,市域外到位資金184億元;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4500萬美元,再創歷史新高。

統籌推進,三大攻堅戰成效明顯。

紮實開展「三排查三清零」百日衝刺行動和「五查十八看」,危房改造任務全面完成,易地扶貧搬遷貧困戶全部入住,舊宅基地騰退率100%。糧食播種面積103.7萬畝,夏糧產量增幅21.63%,生豬存欄增長118.6%。紮實開展四場保衛戰,重點汙染源自行監測聯網全省第一,岔口出境斷面水質連續三個月達到國考標準。截至7月12日,全市空氣品質優良天數144天,同比增加21天,位列關中五市第一。化解政府隱性債務1.98億元,市本級法定政府債務率和全口徑債務風險等級實現「雙下降」。融資結構和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優化,農信社改制農商行穩步推進,絲路金融科技產業園入駐企業24家,上市公司海越能源科技公司正式進駐。處置盤活閒置低效用地701畝,解決不動產登記遺留問題7789戶。

民生為本,群眾福祉持續增進。

堅持保基本、兜底線、織密網,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73億元,城鎮新增就業5212人、登記失業率3.59%。改造提升城市道路10.4公裡,治理病害道路3.5萬平方米,改善農村公路70公裡。公辦中小學幼兒園職薪績效改革試點工作有序推進,中小學幼兒園秋季開學新增學位1590個,在全省率先完成中小學校旱廁改造任務。「三醫」聯動改革紮實推進,新建村級孫思邈中醫堂40個,城鄉居民醫保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全面實施。深入開展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應急管理部「網際網路+執法」系統在我市試點應用,安全生產事故下降9.5%。全市信訪總量持續下降,我市被評為全國兩會期間駐京信訪工作先進單位。

原標題:《上半年我市經濟穩中有升穩中向好態勢持續鞏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兩句話讀懂上半年經濟:穩的格局更加鞏固 好的態勢更加明顯
    國家統計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初步核算,上半年GDP同比增長6.9%。顯示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穩中向好態勢趨於明顯。上半年經濟穩固效益提升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邢志宏表示,總的來看,上半年國民經濟延續了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為完成全年預期目標並取得更好結果奠定了紮實基礎。概括上半年經濟運行的特點,可以有兩句話:一是穩的格局更加鞏固,二是好的態勢更加明顯。
  • 微觀活、宏觀穩,力促中國經濟行穩致遠
    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新的風險挑戰,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儘管7月份的部分經濟運行指標出現增速回落,但主要宏觀經濟指標保持在合理區間,經濟運行延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的發展態勢。特別是在外部環境嚴峻複雜的情形下,經濟運行保持這樣發展態勢,難能可貴。箇中原因,微觀基礎充滿活力、宏觀政策工具充足,則是有力的保障因素。
  • 上半年江蘇主要經濟指標回升 經濟運行由穩轉好
    產業結構持續優化,主要經濟指標持續回升,經濟運行由穩轉好,社會發展大局穩定……一系列優異表現,給了我們持續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復甦的底氣與信心。省統計局負責人分析說,回望上半年,經濟運行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但全省上下共同努力,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穩定發展,取得好於預期、好於全國的經濟「期中成績」。和常年相比,0.9%的經濟增速或許並不顯眼,但進入「正區間」,足顯「V」形反彈的趨勢,體現了江蘇經濟的韌性和潛力。
  • 新動能增勢強勁 中國經濟穩中有升
    被視為經濟「晴雨表」的多個數據,反映了中國經濟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先來看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昨天(24日)公布的物流運行數據。數據顯示,1—10月份,物流市場供需繼續改善,新動能增勢強勁。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輝介紹,高端裝備製造物流需求連續4個月保持了10%以上的增長。
  • 上半年山東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 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
    數據發布上半年山東經濟運行持續回升向好動能轉換推進高質量發展步伐堅定山東省統計局 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今年以來,全省上下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科學推進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千方百計穩住經濟基本盤,上半年經濟呈現回升向好、好於預期的總體運行態勢
  • 2月宏觀數據解讀:三大「剪刀差」回落 開局穩中向好
    人民網北京3月19日電(孫陽)日前,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經濟學院、中國誠信信用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聯合主辦的「中國宏觀經濟論壇」宏觀經濟月度數據分析會在京舉行。本次會議對2018年2月份的宏觀經濟數據進行了分析與解讀。
  • 2018年,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穩中向好
    2018年,我國生態環境持續改善,穩中向好——聚焦國務院關於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4月21日,生態環境部部長李幹傑受國務院委託向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作了關於2018年度環境狀況和環境保護目標完成情況的報告。
  • 海關總署談我國外貿逆勢增長三大原因:經濟穩、韌性比較強、穩外貿...
    按照WTO最新的前十個月的數據,我國出口在全球十大貿易國中表現是最好的。海關總署副署長鄒志武在今天上午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預計2020年我國外貿有望繼續保持總體平穩增長態勢,高質量發展將邁上新的臺階。&nbsp&nbsp&nbsp&nbsp2019年全年外貿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3.4%,我國外貿逆勢增長,鄒志武表示首先是國內經濟穩。
  •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從哪裡來?國社這篇評論講透了
    中國經濟行穩致遠的底氣,在於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從關鍵指標看,我國經濟的底盤越來越穩固。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速達到6.8%,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中高速區間運行,失業率和通脹率維持低位,最終消費支出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78.5%。
  • 趙福昌:宏觀調控注重中長期思維,促進經濟行穩致遠
    經濟穩步恢復,復工復產逐月好轉,二季度經濟增長明顯好於預期,三大攻堅戰紮實推進,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產業數位化、智能化轉型明顯加快,改革開放繼續深化,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亮眼的成績充分說明我國上半年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衝擊,應對及時科學,措施得力有效。上半年經濟恢復成績雖然亮眼,但中長期問題也越來越清晰凸顯。隨著國內外形勢變化,以及對新冠肺炎疫情認識的深化,我們對形勢判斷也有了深度的認識。
  • 堅持「穩」字當頭 貨幣政策保持定力持續護航經濟發展
    「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指出今年貨幣政策的方向。不久前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也要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 春節期間南通天然氣用量穩中有升
    中國江蘇網2月23日訊 昨日,記者從大眾燃氣公司獲悉,今年春節期間,我市天然氣使用量再創歷史新高。單日最大供氣量是初六,當天的天然氣供應量為70萬立方米。從除夕到初六天然氣用量為420多萬立方米,天然氣供應穩中有升,比去年同期上升了12%。
  •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社保水平顯著提升,房山創造就業新篇章!
    就業形勢穩中向好,社保水平顯著提升,房山創造就業新篇章!>"十三五"規劃實施以來,房山區緊緊圍繞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總目標,堅持保障改善民生、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加快推進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各項工作,通過政策引領,服務聚力,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有力措施,全力守護勞動就業水平,使全區就業工作保持總體穩定,就業質量不斷提升。
  • 國家職能機構多方施力「六穩」「六保」,護航經濟社會發展
    央行: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在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對疫情發生以來的「六穩」「六保」工作作了總結。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常態化疫情防控中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2020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6.8%,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同比上漲4.9%。
  • 廣州市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
    據廣州市統計局消息,10月份,廣州市經濟延續恢復向好態勢,多個指標增速由負轉正,積極因素不斷增多。工業生產穩中有升,消費需求持續回暖,固定資產投資較快增長,財政收支運行平穩,物價漲幅有所回落。高新技術產品增勢向好,新能源汽車、伺服器、集成電路、鋰電子電池、顯示器產量分別增長27.5%、1.9倍、24.1%、23.8%和17.2%;智能手錶、智能手環、智慧型手機等符合消費潮流的智能化產品加快生產,產量分別增長4.0倍、63.3%和40.6%。
  • 郵儲銀行2020年中報出爐:經營發展穩中提質 資產質量保持優良
    2020年上半年,郵儲銀行堅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嚴格落實金融監管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營發展工作,著力應對疫情衝擊和支持實體經濟,有效防範化解風險,全面夯實管理基礎,經營發展呈現穩中有進、穩中提質的態勢。
  • 2020年上半年宏觀經濟分析及下半年展望:改革創新護航持續反彈
    4 月受益於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並積極配合財政政策擴張,企業貸款和居民貸款新增均創下歷史同期新高;5 月實體經濟恢復向好,信貸供給和需求雙雙回升,企業貸款和居民貸款新增再次雙雙創歷史同期新高;6 月寬信用持續發力,信貸高增態勢持續。從結構上看,二季度信貸增長良好受到了企業部門和居民部門的雙重有力支撐。
  • 大氣環境質量整體穩中向好趨勢未變
    前7月空氣品質有所波動大氣環境質量整體穩中向好趨勢未變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進展。劉友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總體上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大氣環境質量整體上持續穩中向好,這一趨勢沒有變化。劉友賓說,今年1月至2月,受厄爾尼諾影響,冷空氣活動明顯偏弱,邊界層高度大幅降低,大氣汙染物擴散條件極端不利。
  • 雞蛋零售價格穩中微降
    一、豬肉零售價繼續緩慢下降  豬肉零售價格繼續緩慢下降:精瘦肉、有皮上肉、排骨零售月均價分別為68.81元/公斤、58.18元/公斤、82.32元/公斤,月環比分別下降3.10%、3.24%、2.05%。10月豬肉零售價格延續9月趨勢,繼續緩慢下降。  雞蛋零售價格穩中微降: 10月批發價格呈連續下降走勢。
  • 不畏浮雲遮望眼——透視當前中國經濟基本面
    經濟大省廣東的平穩態勢,成為整體經濟運行穩健的鮮活註腳。  增長依然平穩。一季度中國GDP增長6.8%,已連續11個季度保持在6.5%至6.9%區間。4月份和5月份工業穩中有升,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長8%以上,二季度GDP有望繼續保持中高速增長。  就業仍在擴大。5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4.8%,比上月下降0.1個百分點,繼續保持在5%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