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7月空氣品質有所波動
大氣環境質量整體穩中向好趨勢未變
30日,生態環境部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我國應對氣候變化相關工作進展。針對前7月全國平均優良天數比例同比下降原因,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表示,一方面,個別地方存在「自滿鬆懈、畏難退縮、簡單浮躁、與己無關」四種不良情緒和心態,工作措施落實不到位。另一方面,當前汙染排放強度仍處高位,大氣環境質量還處於「氣象影響型」階段。
劉友賓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總體上看,在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我國大氣環境質量整體上持續穩中向好,這一趨勢沒有變化。
劉友賓說,今年1月至2月,受厄爾尼諾影響,冷空氣活動明顯偏弱,邊界層高度大幅降低,大氣汙染物擴散條件極端不利。5月至7月,華北、華東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平均日最高氣溫較常年同期分別偏高1.9℃、0.1℃,較2018年同期分別偏高0.9℃、1.0℃;華北地區降水偏少,累計降水186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37%,較2018年同期偏少40%。此外,受持續高溫少雨和強太陽輻射影響,大氣光化學反應活躍,O3汙染有所抬升。
劉友賓表示,空氣品質的波動,充分說明大氣汙染治理的長期性、複雜性和艱巨性,需要持之以恆、不懈努力。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按照藍天保衛戰的要求,以重點區域重汙染天氣應對為重點,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交通結構和用地結構,促進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記者 劉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