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懂中國|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科技自立自強意味著更加積極主動融入...

2020-12-06 瀟湘晨報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開幕。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以科技創新的視角,從三個方面交流了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

首先,如何認識當前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和水平。白春禮認為,這是理解科技創新部署的前提。當前,我國一些科創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中國創新人才規模穩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貢獻者。一系列數據說明,中國科技事業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堅實基礎。白春禮還提到,但中國科技創新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例如基礎研究和原始性創新還不足等等。

其次,如何理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的有關部署。他說,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意味著我國發展必須扭轉依靠要素投入的模式。這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多要求,科技創新為其他各個領域提供了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規劃,將科技創新工作擺在各類工作的首位,這是一個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出黨中央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極端重視。這也為未來一段時期科技創新發揮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的系列政策、規劃,反映了我們對科技創新建設的與時俱進,科技創新對於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他說。

最後,如何看待科技自立自強對國際合作的影響。白春禮認為,「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提法、新要求,這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自立自強是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與自主創新的理念一脈相承。中國是科技大國而非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做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

他表示,科技自立自強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的要求,通過科技自立自強,將引領綜合國力的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科技自立自強可以讓中國平等地、更好地參與全球科技合作。

【南方+記者】李鵬程 傅鵬 黃穎川

【後方聯動記者】朱偉良 周甫琦

【攝影】吳偉洪

【來源:南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科技自立自強不是「關起門搞創新」 應與...
    今日(11月20日)下午,由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主辦的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發表了主旨演講,針對如何認識當前中國科技發展的現狀和水平、如何看待科技自立自強對國際合作的影響等問題發表了見解。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科技自立自強不是「關起門來搞創新」
    11月20日,在2020「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上,中國科學院院士白春禮就新時期中國科技創新戰略部署發表主旨演講。白春禮表示,科技創新要適應中國高質量發展階段的需求,要實現科技自立自強,但這不意味著要「關起門來搞創新」。
  • 怎麼讀懂「十四五」?白春禮、黃奇帆這樣說
    11月20日,「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復旦大學特聘教授、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學術顧問黃奇帆在開幕式上分別做了主旨演講,暢談 「十四五」規劃與中國現代化新徵程。在白春禮看來,自立自強是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國,但還不是科技強國,強調科技自立自強就是希望要逐步扭轉科研活動中原創能力不強、大量資源和精力用在從事跟隨性研究上的問題,鼓勵科研人員提出更多原創理論,做出更多原創性的貢獻。另一方面,科技自立自強也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的客觀要求,引領帶動綜合國力的躍升。
  • 白春禮:中科院一直積極利用國際資源,融入國際科技創新網絡
    澎湃新聞記者 陳凌瑤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在近年來貿易摩擦、科技競爭加劇的背景下,中國科學院如何開展國際交流合作?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科學院作為一個國家科研機構,一直是積極的、主動的充分利用國際資源,加快「走出去」的步伐,積極融入到國際創新網絡,努力提升中國在國際科技的影響力、競爭力和話語權。
  • 讀懂中國|中國科學院院長:中國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科技大國
    相聚廣州,讀懂中國。11月20日,2020 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在廣州開幕。在開幕式後的主旨演講環節中,來自不同國家的重量級知名政治家,通過「雲參會」的方式與來自我國政界、學界、企業界的代表一起,聚焦「大變局、大考驗、大合作——中國現代化新徵程與人類命運共同體」主題分享觀點、展開交流。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介紹,在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中國科技創新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
  • 中科院院士白春禮:科技需自強,中國連續多年晶片進口總額超過石油...
    11月25日,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執行主席、中科院院士白春禮在「財經年會」上表示,只有實現了科技上的自立自強,突破國外在關鍵核心技術上的封鎖和制約,才能真正把發展的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更好地保障經濟社會各領域的安全。
  • ...分院學習貫徹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北京分院領導班子...
    中科院科創中心暨北京分院學習貫徹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在北京分院領導班子任免宣布大會上的講話精神 2019-11-11 科技創新發展中心(北京分院)
  •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中國為全球經濟復甦開出「藥方」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以科技創新的視角,談到了未來一段時期中國在該領域的戰略部署。他認為,實現「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提法、新要求,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做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參與全球科技合作。」白春禮表示。
  • ...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開幕;我國量子計算和量子模擬研究...
    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開幕。南方日報記者 吳偉洪 攝  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於11月20日在廣州開幕。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認為,中國是科技大國而非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作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
  •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中科院不能包打天下,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
    每經編輯:周宇翔國新辦網站消息,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代表:持續投入 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科技如何支撐經濟社會發展?2019年可預期的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又有哪些?帶著這些問題,新華社記者專訪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白春禮說,這些短板是我們加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必須邁過的一道坎。白春禮說,中科院作為科技國家隊,主動請纓,從去年開始,新啟動了計算系統、網絡安全等先導科技專項,要求項目責任人立「軍令狀」,明確了「三不」原則,即不申報獎勵、不調動工作、不從事其他項目工作,希望科研人員心無旁騖,早日攻關成功。
  • 白春禮院長調研中國科大上海研究院
    2月13日,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調研中國科大上海研究院。中科院副院長、黨組成員相裡斌,重大科技任務局局長於英傑、前沿科學與教育局局長徐濤、科學傳播局局長周德進、辦公廳副主任黃從利、中科院上海分院院長王建宇等參加調研。中國科大校長包信和、常務副校長潘建偉等陪同調研。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答封面新聞:已啟動處理器晶片等「卡脖子」領域專項研究
    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圖片來源:國新辦網站)封面新聞記者 代睿「科學院將在『率先行動』第二個階段目標當中,進一步加強部署,將『卡脖子』的問題和國外出口管制的清單轉化為我們的任務清單9月16日上午,中科院院長白春禮在國新辦發布會上回答封面新聞記者提問時這樣表示。近期,隨著國際形勢變化,相關產業被外國「卡脖子」問題引發關注。9月15日,美國對華為全面「斷供」政策開始正式生效。據媒體報導,從這天起,為華為代工麒麟系列高端5G晶片的臺積電、SK海力士及三星等廠商停止為華為供貨。
  • 中科院院士白春禮:關鍵核心技術關係國家前途命運 我國在高技術領域仍有短板,會令工業大廈「地基」不牢
    科技創新在國家發展中的戰略支撐作用越來越凸顯,能否做到科技自立自強,掌握關鍵核心技術,關係一個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白春禮指出,客觀來講,我國的科技創新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相比,與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要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五中全會對當前科技創新發展的一個重要判斷是「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集中反映出我國科技發展的差距和不足。
  • 中科院院長白春禮:把美國卡脖子清單變成科研任務清單
    第一階段科技產出目標任務圓滿完成,產出了一大批重大成果。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謀劃「率先行動」計劃第二階段的目標,從2021年到2030年。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當前,國家科技的發展正在轉型,經濟高質量發展也需要科技高質量發展。同時還面臨著美國對中國高科技產業的打壓,希望在這方面能夠做一些工作。
  • 晶片等35項關鍵技術被卡脖子,中科院這句話很關鍵!
    想要中國芯的崛起,我們就要攻克更多難關。中國在科技領域是"大而不強"就在昨天,有媒體爆料稱在2020年中國聯通科技創新大會上,中科院大學副院長、教授劉雲對國內科技發表了自己的看法,簡單來說就是"大而不強"。
  • 白春禮向中科院上海分院系統領導幹部
    5月16日下午,在中國科學院上海分院舉辦2014年領導幹部學習班上,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以實施「率先行動」計劃、加快改革創新發展為主題,應邀做了重要報告。上海分院院長江綿恆和分院及研究院所領導班子成員共80餘人參加了學習會,上海分院黨組書記、副院長、滬區黨委書記王建宇主持學習會。   白春禮在報告中深入分析了中科院面臨的形勢和任務,深刻闡述了進一步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加大力度推進改革創新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
  • 實現科技自立自強 掌握贏得主動的關鍵變量
    站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面對世界之變、時代之變,中國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突出重圍、在民族復興之路上走得更加自信,必須「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 白春禮調研中國計量院
    白春禮先後考察了中國計量院時間頻率計量、量子器件、幾何量精密測量和新材料計量等實驗室,詳細了解了中國計量院的科研服務能力、未來發展方向以及與中科院相關研究所合作的有關情況。白春禮對於中國計量院銳意進取,在時間頻率計量、玻爾茲曼常數測量等領域取得的成績表示了肯定和讚賞。  在座談中,白春禮首先介紹了中科院的歷史和發展情況。
  • 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
    中科院院長:按美制裁清單設立科研目標籤軍令狀綜合 鳳凰網 今天國新辦網站消息,9月16日,國新辦就中國科學院「率先行動」計劃第一階段實施進展情況舉行發布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表示,中科院作為一個科研機構,不能包打天下,還是要聚焦關鍵的核心技術,有效解決一批「卡脖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