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2020年「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在廣州開幕。在主旨演講環節,中國科學院院長白春禮以科技創新的視角,從三個方面交流了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科技創新的戰略部署。
首先,如何認識當前科技創新發展的現狀和水平。白春禮認為,這是理解科技創新部署的前提。當前,我國一些科創前沿領域開始進入並跑、領跑階段。中國創新人才規模穩居世界首位,成為全球科技創新的重要貢獻者。一系列數據說明,中國科技事業的未來發展已經有了堅實基礎。白春禮還提到,但中國科技創新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和不足,例如基礎研究和原始性創新還不足等等。
其次,如何理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科技創新的有關部署。他說,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意味著我國發展必須扭轉依靠要素投入的模式。這對科技創新提出了更多要求,科技創新為其他各個領域提供了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的規劃,將科技創新工作擺在各類工作的首位,這是一個重大戰略部署,充分體現出黨中央對科技創新工作的極端重視。這也為未來一段時期科技創新發揮的作用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來的系列政策、規劃,反映了我們對科技創新建設的與時俱進,科技創新對於我國高質量發展的作用日益凸顯。」他說。
最後,如何看待科技自立自強對國際合作的影響。白春禮認為,「科技自立自強」是新提法、新要求,這不能僅僅從字面上去理解。自立自強是科技事業發展的內在要求,與自主創新的理念一脈相承。中國是科技大國而非強國,科技自立自強就是要鼓勵科研人員做出更多原創性貢獻,加快我國從科技大國向科技強國轉變。
他表示,科技自立自強是現代化國家建設的要求,通過科技自立自強,將引領綜合國力的提升。科技自立自強與開放創新是辯證統一的關係,科技自立自強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創新,而是指要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科技自立自強可以讓中國平等地、更好地參與全球科技合作。
【南方+記者】李鵬程 傅鵬 黃穎川
【後方聯動記者】朱偉良 周甫琦
【攝影】吳偉洪
【來源:南方】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