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了鞋下地,穿上鞋辦公」「忙完家裡忙村裡」……近年來,村黨組織書記「精力靠不上、能力不適應、管理不到位」的問題時有發生,成為關係鄉村組織振興的「頭號課題」。對此,山東壽光堅持問題導向,實行市域統籌、提級管理,出臺《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15條意見》,從培養選拔、激勵保障、管理監督等方面建立閉環工作機制,努力實現「讓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
今日工作參考欄目為您帶來,山東省壽光市推進村黨組織書記專業化管理的經驗。
引導廣開渠道,把能幹事的人才引回來
「在街道第一個完成『戶戶通』,高標準鋪開人居環境提升,連續兩年舉辦孝老敬老『餃子宴』……」說起孫家集街道東彥方村的變化,鄉親們都豎起大拇指。變化始於2019年9月,在外建設大棚的王新亮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他大刀闊斧開展工作,村裡「一年一個樣,兩年大變樣」。
如今,「引回一個人、轉變一個村」的例子,在壽光不斷上演。為選優配強村級帶頭人,壽光大力實施在外人才「雁歸計劃」,組織鎮街黨委摸排,通過召開座談會、上門邀請、親屬動員等方式,想方設法動員在外能人、退役軍人等回村任職,建立起724人的優秀在外人才儲備庫。每年春節、中秋等假期,壽光都會舉辦在外人才懇談會、座談會,向他們拋出「橄欖枝」。截至2020年底,已引進176名在外人才回村任職。
為優化村級班子結構,壽光實施了農村後備幹部「雛雁計劃」,結合「村村都有好青年」評選,擇優選聘283名在外優秀青年人才跟蹤培養,組織到山東(壽光)農村幹部學院集中培訓、到鎮街站所或片區跟班學習,儘快熟悉情況,提升工作能力。截至目前,已有143名優秀青年回村擔任村黨組織書記助理、村委會主任助理等職務。
統一搭建平臺,把會幹事的本領練出來
現在,每天到洛城街道東斟灌村參觀的人絡繹不絕,2020年已累計接待參觀156批次。而10年前,東斟灌村還是一個沒有區位和資源優勢的偏僻小村。「2010年我跟隨市裡到蘇州培訓,太星村土地流轉的做法讓我很受啟發。後來,我又帶著黨員群眾代表去二次取經,回來後大家統一了思想,村黨支部牽頭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對4486畝土地統一流轉,帶領發展起了彩椒產業,村集體年增收150多萬元。」村黨支部書記李新生介紹。
壽光每年組織全市村黨組織書記集中輪訓,組織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到蘇州、杭州、長沙、萊西等先進地區對標學習。同時,結合每月15日「主題黨日」開設「書記論壇」,以農村社區為單位,將工作中的難題難事擺到桌面上一起交流,實現「書記講給書記聽,書記跟著書記學,書記帶著書記幹」。
為方便村幹部參加培訓,壽光還整合教學資源,在「家門口」建設了山東(壽光)農村幹部學院,實行「進門是課堂,出門是現場」的培訓方式,讓學員們聽得懂、學得會、用得上。截至目前,已舉辦來自10餘個省市的培訓班212期,培訓2.1萬多人次。去年,分5期承辦了1000人次的全省村黨組織書記培訓班。
統籌正向激勵,把想幹事的幹勁激發出來
2020年夏天,洛城街道屯西村黨支部書記葛茂學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屯田小學的施工現場,確保該小學9月初按期投用,不耽誤開學。原來,葛茂學不僅是村裡的帶頭人,還在街道協助分管文教衛生工作,每天處理完村裡的事後,他都會參與協調街道分工的任務。從2019年起,壽光推選5名優秀村黨支部書記掛職鎮街領導班子成員,這在面上起到了很好的示範作用。
近年來,壽光圍繞「待遇上有甜頭、工作上有幹頭、政治上有奔頭」,不斷健全正向激勵機制,嚴格按標準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報酬。同時,暢通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發展渠道,推選村黨組織書記掛職鎮街領導班子成員。近年來,壽光湧現出一大批優秀村黨組織書記,王樂義、李新生、葛茂學被評為「全省擔當作為好書記」,屯西村、九巷村、臺後村被評為「全省幹事創業好班子」。
「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村黨組織書記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所在。我們堅持上提一級、市鎮共管,在任職資格上統一審查、補貼報酬上統一保障、教育培訓上統一組織,以專業化的管理鍛造過硬的『頭雁』方陣。」壽光市委常委、組織部長王法順說。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呂兵兵
設計:劉然
編輯:裴遜琦
監製:王澎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