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發展看山東|小番茄成搖錢樹,走進中國(壽光)蔬菜小鎮

2020-12-05 齊魯壹點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蔚曉賢 張阿鳳 李巖松

各種顏色的櫻桃西紅柿、三色水果椒、紫色的白菜、黃色的番茄……12月2日,在中國(壽光)蔬菜小鎮的物控中心裡,擺放著許多新研發的果蔬。在工作人員的邀請下,採訪團成員們逐一品嘗起這些稀奇的果蔬。

12月1日-3日,由中國經營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主辦,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承辦,高質量發展看山東系列活動在濰坊舉行。12月2日,由新華社、光明日報、農民日報、中國經營報在內的20多家主流媒體組成的採訪團走進中國(壽光)蔬菜小鎮。

蔬菜小鎮常務董事陳永軍介紹,這裡培育的櫻桃西紅柿,大小如櫻桃,分為球形、洋梨形、醋粟形等多種果型,口味多達12種。一種巧克力口味的櫻桃西紅柿,售價最高可達到每斤130元,小蕃茄已成為壽光菜農的搖錢樹。

「很多人一聽水果辣椒,不知道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其實這是壽光當地培育的新品種辣椒,它不但脆甜可口,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市場價格也是普通甜椒的5倍。如今,壽光國產化種子市場佔有率已提升到70%以上,主要作物國產品種佔有率達到85%以上。」陳永軍說。

據了解,中國(壽光)蔬菜小鎮項目位於壽光市羊田路以西、堯河路以東、308國道以北、彌堯街以南,總規劃面積9348畝,總投資15億元,列入2020年山東省重大項目。由山東省財金髮展有限公司與山東省壽光蔬菜產業集團共同投資建設和管理運營,是按照「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總體目標規劃建設的蔬菜高端產業基地。

項目應用新型溫室建造技術,與傳統的日光溫室相比,土地利用率提高30%以上,生產效率提高50%以上。蔬菜小鎮全面推行產供銷一體化的訂單生產,通過生鮮和鮮切兩大類產品專供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全國高端市場,培育壽光高端蔬菜代表品牌。

相關焦點

  • 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 引領全國蔬菜產業高標準發展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29日訊 (記者 韓蓓蓓) 12月29日,濰坊壽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聚力高質量發展 建設高品質城市」新聞發布會,會上,全國蔬菜質量標準中心負責人進行發布並回答記者提問
  • 迷彩番茄、貝貝南瓜、水果黃瓜……一籃子買個夠!「壽光蔬菜館...
    藉助線上展銷及社交電商的超短鏈模式,壽光蔬菜加速面向全國消費者。當天開館啟動儀式結束後,壽光市副市長劉偉以農業專家的身份走進拼多多直播間,當起了「壽光蔬菜館」的代理館長,全面推薦壽光時下最應季、最具代表性的優質蔬果。直播在半小時裡吸引了22萬網友觀看,消費者後續在拼多多上搜索「壽光菜籃子」等關鍵詞,也可繼續直達專區。
  • 「宇宙壽光」又上頭條了,菜博會剛結束,立馬和拼多多幹了件大事
    在網絡上,山東人有一句調侃的話「山東濟南,中國青島,世界濰坊,宇宙壽光」。其實,壽光僅僅是濰坊下轄的一個縣級市,人口不過百萬,憑啥能冠以「宇宙」大名?壽光雖小,但在中國的地位絕對不小,因為它直接關乎著中國人吃飯的問題。
  • 壽光除了蔬菜,還有一座中國最小的山
    提到壽光,全國人民尤其是北方人民都會想起「蔬菜之鄉」這個稱號。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沒有人不知道壽光。其實,壽光地處山東半島中北部、渤海萊州灣南畔。壽光歷史文化悠久,人傑地靈,倉頡就是在這裡創造了象形文字,世界上第一部農學巨著《齊民要術》的作者賈思勰也誕生於此,夙沙氏在此開創了「煮海為鹽」的先河,是文聖、農聖、鹽聖「三聖」故裡。壽光南部沃野平疇,水源豐沛,是國家確定的蔬菜、糧食、果品等產品生產基地。壽光是著名的「中國蔬菜之鄉」,蔬菜產業馳名中外。除此之外,壽光還有一座山東省乃至全中國最小的山——靜山。
  • 山高人為峰 丨壽光市邁向高質量發展掠影
    成名甚早,始終被追趕,壽光,一直在壓力和挑戰中,如何堅定上行?機遇仍在,內涵己變化,壽光在轉型升級的陣痛中,如何變革圖強?初冬時節,我們在壽光大地上走馬觀項目,聚焦項目產業地圖,循著一個個活躍在生產和建設一線的身影,尋找著壽光高質量發展的答案。
  • 山東高質量發展跑出「加速度」
    12月3日,「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上,與會領導、專家學者與媒體代表圍繞山東高質量發展與新舊動能轉換這一議題進行了廣泛交流研討。1.9%增速創造5.2萬億GDP總量 未來將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  作為國內第三大經濟體的山東,在加快未來轉型升級,培育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等方面被寄予厚望,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充當先鋒。
  • 濰坊壽光「菜王」王樂義和他的「蔬菜聯合國」
    資料圖:山東濰坊壽光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數十年堅持技術創新,將村裡的蔬菜大棚發展成了「蔬菜聯合國」,帶領全村走上小康之路。圖為,王樂義(右一)在大棚與村民查看蔬菜長勢。山東濰坊壽光三元朱村黨支部書記王樂義數十年堅持技術創新,將村裡的蔬菜大棚發展成了「蔬菜聯合國」,帶領全村走上小康之路。
  • 中國蔬菜之鄉壽光陷農藥殘留疑雲 菜農不吃大棚菜
    「中國蔬菜之鄉」山東壽光被稱為綠色蔬菜第一品牌。每年從山東壽光84萬畝土地中種出的70億公斤蔬菜,冠以無公害、綠色、有機蔬菜的認證標識銷往全國各地。其中,北京市場上最多的時候就有1/4的蔬菜來自山東壽光。  這個頭上頂著各種榮譽和光環的全國最大的「菜籃子」,近期卻似乎面臨著諸多質疑。
  • 到了濰坊壽光,誰也別想挨餓……
    全國農業看山東,山東農業數壽光。 走進中國蔬菜之鄉濰坊壽光, 這份光環,自有印證: 「巨人南瓜」引人眼球; 冬暖式蔬菜大棚整齊排列、連綿無際; 「菜博會」盡顯農業技術前沿, 引觀摩者無數;
  • 第二十屆中國(壽光)海內蔬菜科技展覽會(簡稱菜博會)
    第二十屆中國(壽光)海內蔬菜科技展覽會(簡稱菜博會) 2019-05-31 16:30:31   來源:中國山東網
  • 地球「太空站」——到了山東壽光,誰也別想挨餓!
    他們把對世界的理解注入作品,基於豪爽的山東美學,任何蔬菜都將有機會在這裡被開發出完全體形態。即便在你還沒真正踏進這片土地的時候,「蔬菜之鄉」也已經對你張開了懷抱。如果你是第一次來,先要知道路邊每座大棚裡都蘊藏著他們對你的熱情,不然很容易陷入某種幻覺裡。曾有位朋友坐高鐵路過壽光,近十分鐘窗外風景都是反光的蔬菜大棚讓他恍惚間以為下雪了。
  • 論道鳶都 媒體大咖談高質量發展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阿鳳 蔚曉賢 李巖松12月3日,由《中國經營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主辦,中共濰坊市委宣傳部承辦的「高質量發展看山東」高峰論壇在濰坊舉行。圓桌論壇環節,在《中國經營報》總編輯李佩鈺的主持下,新浪高級副總裁鄧慶旭,界面·財聯社新媒體集團副董事長何力,《財經》雜誌、《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主編何剛、《三聯生活周刊》主編李鴻谷、齊魯晚報·齊魯壹點常務副總經理、齊魯壹點傳媒董事長魏傳強分別圍繞山東如何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如何進一步提升等話題進行了探討。
  • 第二十屆壽光菜博會遊覽攻略 十二個場館展覽主題全知道
    齊魯網濰坊4月20日訊第二十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於4月20日至5月30日在山東壽光蔬菜高科技技術示範園舉辦,共有50多個國家、地區和31個省、市、自治區2800多萬人次參展參會。魚菜共生展示區進行提升改造,植物牆局部可以改造成玻璃魚缸,把平面的植物牆改為立體模式,植物牆頂部,改造成更有趣味的造型,魚池上部可以增加一些創意設計,豐富空間的層次感和觀賞效果。霧培展示區主要種植西紅柿、茄子和辣椒,增加蔬菜品種多樣性。
  • 走進深藍|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成功舉辦
    齊魯網·閃電新聞9月19日訊2020年9月19日,由山東省海洋生物研究院、山東省海洋發展研究會、山東水產學會海水養殖分會聯合主辦的「山東海洋漁業綠色高質量發展論壇」在青島舉行。論壇以「共商海洋漁業科技新動能,謀劃綠色高質量發展之路」主題,聚焦山東海洋漁業,定位綠色高質量發展,以期為山東海洋漁業的發展尋求更多科學技術解決方案,為山東海洋強省建設提供智力支持。
  • 銀杏樹成搖錢樹 浙江古銀杏小鎮的生態掘金記
    中新網湖州8月27日電 (江楊燁)多年來,浙江湖州小浦立足自然優勢,讓古樹「返老還童」;解碼文化基因,打造民宿特色;發展美麗經濟,銀杏樹變成了「搖錢樹」,讓原本存於歷史的文化、處於自然之中的美景,走上了變成「金山銀山」的道路。
  • 2月份中國壽光蔬菜價格定基指數上漲20.8%
    2月份,中國壽光蔬菜價格定基指數為176.99點,比1月份的156.19點上漲20.8個百分點,環比漲幅13.3%,同比漲幅28.2%。10大類蔬菜指數7類上漲2類下跌1類持平,其中上漲明顯的白菜類、水生類、葉菜類漲幅分別是61.1%、41.4%、30.8%;下跌的瓜菜類、菜豆類跌幅分別是19.2%、10.4%;菌菇類基本持平。
  • 今天21:20,山東衛視播出《蔬菜改變中國》第四集《眾行者遠》
    就是漢朝的皇家蔬菜特供基地,冬天給蔥、韭菜生火加熱,搞溫室種反季節蔬菜。這種溫室的缺點是「晝夜燃蘊火「,成本太高。此外,孔子早就提出「不時不食」,不合時節的食物不能吃。於是,漢朝皇帝特地下詔書,禁止了。一紙詔書禁不住中國人,特別是北方人在漫長冬季裡對新鮮蔬菜的渴望,兩千年來,溫室栽培技術一直在不斷的試驗、發展。
  • 壽光蔬菜大棚南陽建設公司產品設計考慮哪些要素
    壽光蔬菜大棚南陽建設公司產品設計考慮哪些要素 ,「g6u2sefy」壽光蔬菜大棚南陽建設公司產品設計考慮哪些要素這麼做如果遇到大雪、大風等極端氣候,大棚很容易因結實性欠缺而發生坍塌。
  • 生產美產業強生態美環境優生活美家園好 山東描繪"三生三美"的斑斕...
    科技賦能農業,物聯網、智能化設備應用更加廣泛,一二三產業的深度融合,正在使山東這棵農業大樹又生發出新的枝丫。  地裡的氮磷鉀濃度和水分含量自動監測,缺水能自動澆水、缺肥能自動施肥,衛星遙感觀測作物長勢,大數據分析指導種植,一部手機管理整片農田、大棚……山東農業生產技術越來越先進,而且開始引領行業發展。
  • 壽光西紅柿樹年產果6000斤 連續收穫20年 專家揭秘種植「黑科技」
    第二十一屆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科技博覽會暨2020中國(壽光)國際蔬菜種業博覽會於4月20日在山東壽光開幕,本屆菜博會、種博會上的許多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都是首次和觀眾見面,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其中就包括單株年產量可達6000斤的「西紅柿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