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的大學沒有類似於盧卡斯數學教授的榮譽席位

2020-11-24 騰訊網

是年,江湖門派崛起,各路英雄齊聚光明頂,武功最強者,當屬明教教主。明教教主的頭銜,可不是誰都擔當得起的,只有功夫修為最高的人才能令眾人信服。說起來,英國的學術界有點像這種江湖,群英薈萃,人才輩出,而盧卡斯講座教授,則是位於眾多「門派掌門」頂端的「盟主」級領袖。

不管是在英國,還是全球的學術界,無不對盧卡斯講座教授抱著深深的敬意,因為它象徵著旁人所難以企及的學術成就,以及至高無上的榮譽。

盧卡斯講座所在的劍橋大學

何為盧卡斯講座?

盧卡斯講座教授,也就是盧卡斯數學講座教授(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重要講席,同時也是數學界,乃至整個學術界最負盛名的教授名銜。盧卡斯講座設立於1663年12月,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遵循當時的大學議會議員亨利.盧卡斯的遺願設立的。次年,英皇查理士二世批准該講席正式成立,並由當時著名數學家艾碩.巴魯出任第一位「盧卡斯教授」,並舉行首次盧卡斯講座。

從那以後,盧卡斯講座一直保持最高標準,不管是擔任「教授」一職的學者,還是講座的內容,都代表當時學術前沿。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盧卡斯已經超越了「數學」的範疇,盧卡斯講座教授也聘任在基礎科學領域有卓越成就的科學家擔任。唯一不變的是,這些被委任盧卡斯教授的學者,一直都是當時學術建樹和科研聲譽極高的人,包括牛頓、狄拉克、霍金等人,都是科學史上有重大影響力的人。

史蒂芬·霍金

為何盧卡斯數學講座能代表學術巔峰?

世界上的榮譽講座何其多,為什麼盧卡斯講座就能享有如此之高的學術地位呢?這其中,跟盧卡斯講座一直堅持高標準的學術傳承,以及英國崇尚科學、崇敬學者的傳統有關。

其實,在英國,能夠與「盧卡斯數學講座」齊名的還有一個講席,那就是「卡文迪許實驗室教授」。卡文迪許實驗室是全球頂級實驗室,也是劍橋大學的物理系所在,因此,卡文迪許實驗室的教授也相當於 系主任,同樣只有在物理學領域取得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才能勝任。這一點與「盧卡斯講座」有異曲同工之妙。

卡文迪許實驗室

其一,盧卡斯講座是名流設立,經領導人批准,並且有專門基金支持。因此,該講席的設立,得到了官方的大力支持,並且由地產物業每年出資支持。有了自上而下的支持,也有了充足的資金,才能讓「盧卡斯講座」有了堅實的基礎。

其二,盧卡斯數學講座對出任的教授進行嚴格篩選。三百多年的時間裡,盧卡斯講座長期保持絕對標準,同一時間只有一個人擔任教授,並且只有取得極高成就的人才能當選。講座所涉及的領域從一開始的數學,拓展到自然科學領域,所講授的內容一直處於學術前沿。

其三,英國一直對於自然科學抱著極高的熱情和敬意。英國人一直崇尚自然科學研究,其牛津大學、劍橋大學在教育和學術研究方面長期保持世界領先。而曾經擔任盧卡斯講座教授的艾薩克·牛頓,也憑藉其發現運動三定律、萬有引力等成就,成為第一個獲封「爵士」的科學家,愈加激發了人們對於「盧卡斯教授」的敬意。

後來,英國憑藉工業革命成為「日不落帝國」,使英國人對於科學的重視進一步提升。在這樣豐厚的學術土壤裡,盧卡斯講座能夠保持百年常青,也就不足為奇了。

艾薩克·牛頓

中國何時擁有自己的「盧卡斯講座」?

今天,我們國家推出「長江學者工程」,也是希望能夠培養更多國際頂尖的學科帶頭人。然而,中國的大學還是缺少「自發」形成的傳統,缺少一個像「盧卡斯教授」一樣的學術領袖,來代表中國學術界在國際上發聲。

誠然,每個國家有自己的文化傳承和積澱,我們也未必需要有「盧卡斯講座」一樣的講席,但我們所缺乏的,不只是有這樣成就的人才,更多的是對於科學真理的敬意,以及探究科學原理的執著和熱情。我們的文化主張「積極入世」,不少投身自然科學研究的人,也沾染了一些「功利」的心態。這會不會也是影響我們走向科學巔峰的原因呢?

相關焦點

  • 巴羅教授推薦牛頓做盧卡斯數學教授
    但這一切都與巴羅教授無緣,此時此刻,他正躺在臥室的床上,身上蓋著兩條毛毯,眼睛無神地望著天花板。巴羅教授的身體一直不好,傷風、咳嗽、失眠,還發低燒。作為第一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巴羅教授學識廣博,無論光學、數學還是物理學的課程都可做到讓學生滿意。如果能有一個人,學識和品德都能替代自己繼續盧卡斯數學課程,讓自己放手進行研究,那該有多好啊!巴羅教授不止一次地這樣想。
  •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但是,有一個教授的崗位,卻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那就是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而擁有這個教席的人,被稱作盧卡斯教授。這個教席是17世紀時,亨利·盧卡斯留下的遺言在國王查理二世同意後設立的。這位亨利·盧卡斯是個土豪,畢竟人家是當時的國會議員(呸呸呸,我說什麼呢)。
  • 鄧力教授的名字前為何有個徐益明?西湖大學開學典禮上記者問出了原因
    此次上臺的11位講席教授中有2位獲任冠名,一位是徐益明講席教授、理學院執行院長鄧力,另一位是國強講席教授、工學院院長楊陽。沿襲美好傳統,西湖大學目前開放了300席捐贈冠名教授席位,由社會熱心人士或機構捐贈設立專項冠名教授席位的基金,以留本基金的形式,用每年的投資收益支付獲冠名教授的工資、津貼、科研費用等。鄧力教授的名片上怎麼還有徐益明?
  • 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
    2019年10月12日,西湖大學講席教授冠名儀式在深圳舉行,鄧力獲任第一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當時把紀念杯交到鄧力手裡的,就是徐益明。   紀念杯,是一個坐在雄獅上的「思想者」,寓意企業家、科學家就如同那頭雄獅,正在儘自己的力量,託舉和助推西湖夢、中國夢的實現。
  • 翻譯知識:大學裡的Chair,不一般的教授
    在筆者還沒有從事專職筆譯時,曾在管理類的教材裡遇到表示教授職位的chair這個詞,它出現的context大概是以下這樣的。作為大牛教授職位的ChairChair這種頭銜是很厲害的教授才擁有的。其次,這一title的前面通常會有一個名詞短語作為其名稱的一部分,一般是資助該職位的機構名稱或者設立人的名字,或者用來表明該席位是為了紀念某人而設立的,這就類似於我們熟悉的各種大學獎學金(scholarships)的命名。由於擁有這種頭銜的都是教授,因此這一職位又稱chair professor。
  • 在中國,成為講席教授到底有多厲害?
    」是一種很高的榮譽。其中,最著名的當屬劍橋大學的「盧卡斯數學教授講席」,當選者被尊稱為「盧卡斯教授」,只授予一人,只有數學、物理領域最傑出的研究者才能擔任,350年來,牛頓、狄拉克、霍金等科學巨匠都曾擔任這個職位。此外,「卡文迪許物理教授」同樣是這樣至高無上的榮譽頭銜。
  • 清華大學全面推進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為了感念恩師,清華校友常常不僅每年返校看望恩師,近年來更還開始通過用捐贈以恩師的名字命名的獎助學金、獎教金的方式,在支持學校人才培養和師資建設的同時,使恩師之風骨在學生中廣為流傳:為了紀念土木系傑出教授盧謙先生,由盧先生的學生發起設立的「盧謙勵學勵教基金」;為了紀念蕭樹鐵先生對推動中國應用數學事業發展及人才培養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而設立的「蕭樹鐵應用數學基金」;
  • 早在1980年4月29日前,霍金就已經在劍橋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了!
    早在1980年4月29日,霍金在劍橋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他寫好的就職講演,霍金沒有發表講演,由他的學生來宣讀,霍金就職講演的題目是《理論物理已經接近尾聲了嗎?》馬克斯為什麼發表這樣的預言呢?這是因為,在霍金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之前,還有一位前任的教授名叫狄拉克,他發現了狄拉克方程,按照霍金的話來說,那就是:「以他命名的方程制約電子的行為。人們預料類似的方程會制約質子,質子是另一種當時僅知的假設為基本的粒子。然而,中子和核力的發現又使那些希望落空。事實上不管是質子還是中子都不是基本的,它們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
  • 霍金堂堂物理學家,為什麼他的預言那麼嚇人,到底有沒有可信度?
    霍金的全名是史蒂芬·威廉·霍金,出生於1942年1月8日,2018年3月14日去世,所以每年的圓周率日就是紀念霍金的日子,他是英國著名理論物理學家、宇宙學家及作家,是劍橋大學理論宇宙學中心研究主任!1979年,霍金成為第十七位盧卡斯教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是劍橋大學授予物理學者的一個最高榮譽職位,所以從這些榮譽和各種稱號,各位可以對霍金有個大概的了解,但只是如此就未免有些太乾巴巴了,下文就霍金幾個耳熟能詳的成就作個解讀。
  • 厲以寧教授獲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稱號
    2017年12月8日,英國愛丁堡大學在校長SirTimothyO'Shea教授的帶領下,率團訪問北京大學,並且在光華管理學院舉行厲以寧先生愛丁堡大學榮譽教授授予儀式。授予儀式由滕飛主持,北京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博教授出席並致辭。
  • 1687年7月5日,物理學家牛頓出版《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
    牛頓就讀的國王中學中學畢業後,牛頓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當時三一學院的教學理念基於亞里斯多德的學說,但牛頓更喜歡閱讀一些勒奈·笛卡兒等現代哲學家更先進的思想。1665年,他發現了廣義二項式定理,並開始發展一套新的數學理論,也就是後來為世人所熟知的微積分學。在1665年,牛頓獲得了學位,而大學由於倫敦大瘟疫暫時關閉。在此後兩年裡,牛頓在家中繼續研究微積分學、光學和萬有引力定律。
  • 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逝世
    澎湃新聞記者從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方面獲悉:我國著名馬克思主義經濟學家、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理論名師、南開大學榮譽教授高峰先生,因病醫治無效於2020年12月20日14時44分在天津逝世,享年88歲。1946年至1955年參加革命工作,1956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經濟學系學習。1960年9月畢業後分配到南開大學經濟學系任教直至退休。高峰先生曾擔任南開大學經濟學系資本主義政治經濟學教研室和現代資本主義經濟研究室主任、南開大學經濟學系副主任,兼任中國《資本論》研究會副會長和天津《資本論》研究會會長等職務。
  • 在美獲得終身教授的中國天才,榮譽加身之際,因祖國呼喚火速回國
    就有這麼一位中國天才,在美已經獲得終身教授的職位,榮譽加身之際,棄美回國,只因祖國的呼喚!01天才學霸段路明段路明於20世紀70年代初,出生於我國安徽省安慶市桐城,是一位土生土長的中國人。他出生的那個時期,還比較特殊,對於文化教育理念正處於低迷時期,而後過了沒幾年,中國迎來新方針,對教育帶來了重大意義,但由於教學水平的首先,並沒有很好地教學設施以及好的設備支持。但即便如此艱苦的條件下,段路明依然有著過於常人的優秀,從開始念書起,就一直保持著非常優異的成績,對於部分知識,也都有著很獨到的見解,可以說是個天才。
  • 潘氏雙雄:一個985大學校長,一個985大學教授,合作多部數學論著
    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兩位知名數學家的故事,他們是一奶同胞的潘姓兄弟,均在數學領域成果斐然,在中國的數學界被譽為「潘氏雙雄」。 他們就是潘承洞院士和潘承彪教授!
  • 中國為何沒有人得菲爾茲獎?看看人家韓國,多麼重視數學教育
    之前不二寫了一個華裔神童得菲爾茲獎的文章,有朋友就留言說:為什麼中國培養不出得菲爾茲獎的人才?是不是中國沒有神童? 實際上,咱們中國並不缺天才兒童。但有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現代數學體系本來就是外來物,所以像英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數學強悍是有原因的。
  • 武漢大學聘用哈佛終身教授丘成桐
    昨日,當代數學大師、美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與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哈佛大學終身教授丘成桐正式受聘武漢大學榮譽教授。  2011年62歲的丘成桐是當代數學大師,他發展了強有力的偏微分方程技巧,使微分幾何學發生了深刻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