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羅教授推薦牛頓做盧卡斯數學教授

2020-12-05 就是放棄的路

1669年春天,氣候轉暖,河流中的冰層開始融化,樹枝也發出了嫩芽。人們脫去了厚厚的冬裝,盡情享受春天帶給他們的歡樂。但這一切都與巴羅教授無緣,此時此刻,他正躺在臥室的床上,身上蓋著兩條毛毯,眼睛無神地望著天花板。巴羅教授的身體一直不好,傷風、咳嗽、失眠,還發低燒。

作為第一任盧卡斯數學教授,巴羅教授學識廣博,無論光學、數學還是物理學的課程都可做到讓學生滿意。如果能有一個人,學識和品德都能替代自己繼續盧卡斯數學課程,讓自己放手進行研究,那該有多好啊!巴羅教授不止一次地這樣想。其實巴羅教授心裡倒真的有一個合適的人選,如果他當選,一定會很稱職。而今,躺在床上的他似乎早已做好了決定,只待一個恰當的時機來捅破這層窗戶紙。一陣輕輕的敲門聲打斷了巴羅教授的思緒。巴羅教授有氣無力地叫道:「進來!」「巴羅先生,你好些了嗎?」如此熟悉的聲音,令巴羅教授精神為之一振:牛頓來了。「啊,好多了,謝謝。你好嗎,艾薩克?」巴羅教授見是自己最喜愛的學生,掙扎著要從床上坐起來。

牛頓連忙阻止:「我很好,剛剛下課,順路來看看你。」「你能來真是太好了,我正想找你談一件事。」巴羅教授凝視著牛頓,「我已決定辭去盧卡斯數學教授的職務。」「什麼?」牛頓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大大地吃了一驚,「為什麼?」巴羅教授苦笑了一下,說:「我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了,從事課堂教學的同時再進行個人的課題研究,必定造成精力上的分散,因此我決定辭去數學教授一職,從此專心於神學、數學的研究。而且,我要你接任這個職位。我已經把這個意思口頭轉達給了校方,在完全康復之後,我會遞交正式的書面報告。」即使天立刻在牛頓面前塌下來,也不會讓他比此刻更吃驚了,他搓著雙手,說不出一句話來。「同意嗎?我想聽聽你的看法,艾薩克。」巴羅教授用企盼的眼光看著牛頓。望著真誠的老師,牛頓心頭一熱,幾乎掉下淚來。

在以前,巴羅或多或少地跟他提過這件事情,但他只把這作為老師對學生的一種勉勵。沒有想到,巴羅先生竟會不顧其他人的反對推薦自己做他的後繼者。牛頓臉紅紅地說道:「不,巴羅先生,我的年紀還輕,不能擔任如此重要的職務。」「那有什麼關係,要擔任這個職務,有廣博的學識就夠了,除了你之外,我實在想不出還有誰更適合這個位置。」巴羅誠懇地說,「不要再說了,艾薩克,你肯定能行,我相信你!」知道老師是如此相信自己,牛頓心裡清楚已經不好再推辭了,他站了起來,畢恭畢敬地給巴羅先生鞠了一躬:「巴羅先生,感謝你的信任,我一定不會辜負你所託!」兩個人的手緊緊地握在了一起。巴羅教授休息兩個月後剛剛好些,便給學校方面寫了書面申請,推薦牛頓做盧卡斯數學教授。

巴羅的能力在劍橋是大家都公認的,在歐洲數學家中也有一定的影響,校方批准了巴羅教授的決定。牛頓接受了這個象徵著學術最高權威的崇高榮譽後,內心充滿了無限的喜悅。這一職位的工作並不繁重,每星期只需要講授一節課,和他的學生聚兩次,來討論他們所提出的問題。由於牛頓這個時候的主要精力是研究光學,所以他決定講授光學。但是牛頓講課的情況卻不太好:他說話很慢,而且講課時內容乾巴巴的,聲音不清,總之毫無生趣,這樣學生聽起來味道一般,這大概和他的不善表達有關吧。另外,牛頓講課的方法也與眾不同,他不是逐步深入,循循善誘,而是直接把自己試驗的結果或對某個問題的研究結論講給學生,聽起來沒頭沒尾的,常常搞得學生摸不著頭腦。學生開始有的打瞌睡,有的左顧右盼,到了後來乾脆連課都不上了。有時候,當一個學生都沒有時,牛頓只得把他的講義收起來,回去做他的實驗,也許牛頓天生就不是一塊當老師的材料。

相關焦點

  • 世界上教授千千萬,這個教授崗位只有一人,牛頓、霍金都入選過
    但是,有一個教授的崗位,卻是很多人想都不敢想的,那就是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而擁有這個教席的人,被稱作盧卡斯教授。這個教席是17世紀時,亨利·盧卡斯留下的遺言在國王查理二世同意後設立的。這位亨利·盧卡斯是個土豪,畢竟人家是當時的國會議員(呸呸呸,我說什麼呢)。
  • 為什麼中國的大學沒有類似於盧卡斯數學教授的榮譽席位
    盧卡斯講座教授,也就是盧卡斯數學講座教授(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是英國劍橋大學的一個重要講席,同時也是數學界,乃至整個學術界最負盛名的教授名銜。盧卡斯講座設立於1663年12月,至今已經有300多年的歷史,是遵循當時的大學議會議員亨利.盧卡斯的遺願設立的。
  • 牛頓劍橋初露鋒芒
    他還經常參加學院舉辦的各種學術講座,涉及地理、物理、天文和數學等。經過長時間的刻苦努力,牛頓獲得了大量的知識,才華隱隱的展現,慢慢的集中向物理和數學方面發展。一、走進幾何學在一次展覽會上,牛頓被一本講佔星術的書吸引。
  • 1665年倫敦瘟疫時期的牛頓
    剛進劍橋的時候,牛頓的數學知識少得可憐。大二時,他在劍橋大學附近的集市裡買到一本有關佔星術的書,但書中的數學內容使他如墜五裡雲霧。為此,他想從一本三角學著作開始學習數學,但由於缺少幾何知識,他還是裹足不前。或許是在他的恩師、剛剛擔任三一學院盧卡斯數學教授的巴羅先生的建議下,他開始閱讀《幾何原本》。從此,他逐漸走進數學世界。
  • 青春勵志故事:牛頓
    但是,牛頓的故事並沒有這麼順暢地接續。迫於生活的壓力,母親讓牛頓停學在家務農。但他對務農絲毫不感興趣,一有機會便埋首在書卷中。牛頓的好學精神感動了舅父,舅父勸服母親,牛頓得以重新回到學校,開始如饑似渴地汲取著書本上的營養。1661年,19歲的牛頓由中學校長推薦,以「減費生」的身份考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在劍橋,牛頓開始了一生當中最輝煌、最具有價值的科學活動。
  • 1668年末,牛頓用凹面鏡和普通的平面鏡,就做成了一架望遠鏡!
    巴羅教授的目光,從一本厚厚的書上移開,向著牛頓微笑著說。「老師,我關於數學的一些想法,已經整理出來了,請您審閱。」這篇論文,是牛頓回到烏耳索普的時候,他所講到的關於高等數學方面的內容。牛頓在光學的研究上,已經告一段落。所以,從這年年初,又把舊筆記本翻騰出來,重新著手數學方面的研究。「是數學論文啊!你又是做望遠鏡,又是研究數學,你可真鑽研啊!哦,給我瞧瞧。」
  • 早在1980年4月29日前,霍金就已經在劍橋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了!
    早在1980年4月29日,霍金在劍橋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他寫好的就職講演,霍金沒有發表講演,由他的學生來宣讀,霍金就職講演的題目是《理論物理已經接近尾聲了嗎?》這是因為,在霍金擔任盧卡斯數學教授之前,還有一位前任的教授名叫狄拉克,他發現了狄拉克方程,按照霍金的話來說,那就是:「以他命名的方程制約電子的行為。人們預料類似的方程會制約質子,質子是另一種當時僅知的假設為基本的粒子。然而,中子和核力的發現又使那些希望落空。事實上不管是質子還是中子都不是基本的,它們是由更小的粒子構成的。」
  • 數學大師啟示錄——牛頓
    亨利·盧卡斯教授在6月22日病故以前立下遺囑,決定用他的遺產在三一學院設立一個自然科學講座,向青年學生傳授自然科學和數學知識。這就是後來有名的盧卡斯數學講座。它的第一任教授伊薩克-巴羅(1630—1677),是一位有真才實學的英國數學家和物理學家。他不但在文學、哲學、神學和自然科學等方面有淵博的知識,而且對數學和光學有許多獨特的貢獻,享有&34;的美名。
  • 那場疫情改變了牛頓與他的學術
    這一決定對校內每位學生而言都是痛苦的,當然,也包括艾薩克·牛頓。家鄉伍爾索浦的研究條件是無法與劍橋媲美的。他決定拜訪巴羅教授,試圖一人留下,在實驗室安安靜靜繼續研究。他決心充分利用這段寶貴時間,在這個偏遠、沒有紛爭、沒有喧囂的家鄉,坐一陣冷板凳、下一番苦功夫,把所有思想火花做一次系統的整理並進行下一步研究。這段時間的牛頓,極少出門,偶爾到附近的布斯比散散心。
  • 1667年4月,牛頓告別了家人,返回了劍橋大學
    在重返劍橋之前,牛頓的心中已經形成了力學、光學、數學、天文學的理論框架。回到寓所,剛剛打掃了一下房間,牛頓聽到有人在敲門。「請進!」門開了,牛頓一看是巴羅教授。巴羅教授驚奇地喊道:「噢,我是在校門口聽說你回來了,便過來看看。歡迎你回來,牛頓先生。」巴羅教授伸出手去。
  • 牛頓的蘋果如何落地——萬有引力定律
    勞動之暇,他獨自躺在草地上聚精會神地鑽研數學。牛頓的舅父是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成員,發現牛頓熱愛科學,很有鑽研精神,就幫助他重新回到學校讀書。1661年,牛頓18歲,作為公費生進入劍橋大學學習。劍橋是英國最古老、最有威望的大學之一。這是一所思想比較自由、學術氣氛濃厚的高等學府。他在這裡學習數學、天文學和物理學。
  • 牛頓和他的《數學原理》
    假如牛頓能一心種田,那麼他會成為一位優秀的農民。但他對務農毫無興趣,經常在幹農活的時候讀書,做實驗。經歷了幾件趣事,牛頓的母親和舅舅發現了他專一治學的精神,商議之後決定將他送回校園,完成學業。返校園之後,牛頓專心讀書,各門成績優異,19歲高中畢業,被校長推薦至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深造。在劍橋三一學院,牛頓如魚得水,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大學尚未畢業他就取得了人生第一項成就:二項式定理。
  • 話說世界系列: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天才 | 牛頓
    少年時的牛頓資質平常,並未表現出天才的跡象。不過,牛頓酷愛讀書,尤其喜歡有關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面的讀物。牛頓還喜歡自己動手製作,曾經做過一個用作鬧鐘的小水鍾。每天早上,水鍾會自動把水滴到牛頓臉上叫他起床。12到17歲,牛頓在金格斯皇家中學學習,有趣的是學校並未開設數學相關的課程,數學家牛頓在中學並沒有系統的學習數學。
  • 一步步成功站在巨人肩膀上牛頓的一生
    舅舅任倫敦格雷沙姆幾何教授,並任劍橋大學數學教授1663年 21歲舅舅被選為英國皇家學會會員1664年 22歲舅舅任劍橋首屆盧卡斯教授>1668年 26歲1669年 27歲 盧卡斯教授舅舅讓賢:著名數學家舅舅艾薩克·巴羅自動辭去盧卡斯教授之職,舉薦牛頓繼任數學教授一職經國王查理二世許可,授盧卡斯數學教授席位且無需履行神職工作
  • 萬有引力定律的提出者,英國著名物理學家牛頓
    牛頓本來性情溫和,從不打架,這會兒在一怒之下,幾拳就把那同學打倒了。事情過後,牛頓暗下決心,一定要把事物的道理弄懂,從此,他認真學習,格外勤奮。牛頓十二歲考進了公立中學。在中學時他對數學有特殊的興趣,課餘時間仍用來製作小機械。一次,他製造了一架小風車,把一隻老鼠綁在有輪子的踏車上,然後在老鼠前面可以看見但夠不著的地方放顆玉米,老鼠想吃玉米就踏輪子,輪子便不停地轉動了。
  • 細說牛頓封神之作《原理》的故事,感受天才的智慧
    牛頓糾正了這一點,認為使物體偏離直線上的恆定速度需要力。需要多大的力呢?物體的質量越大,需要加速的力應該更大。牛頓推測,所需的力應等於物體的質量乘以力所產生的加速度,即f=ma。這就是牛頓的運動普適定律。但是在牛頓所處的時代,似乎有一個反例:下落呈加速過程,但卻看不見產生影響的力。年輕的牛頓曾同時設想出兩個思想深刻的概念:以他名字命名的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當瘟疫消退,牛頓回到劍橋。
  • 清華大學全面推進全職講席教授、冠名教授制度
    為了感念恩師,清華校友常常不僅每年返校看望恩師,近年來更還開始通過用捐贈以恩師的名字命名的獎助學金、獎教金的方式,在支持學校人才培養和師資建設的同時,使恩師之風骨在學生中廣為流傳:為了紀念土木系傑出教授盧謙先生,由盧先生的學生發起設立的「盧謙勵學勵教基金」;為了紀念蕭樹鐵先生對推動中國應用數學事業發展及人才培養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而設立的「蕭樹鐵應用數學基金」;
  • 科普向:牛頓和他的老師巴魯
    牛頓和他的老師巴魯(Barrow,也譯作巴羅等)巴魯(Isaac Barrow, 1630年 10月生於倫敦,1677年 5月4日卒於倫敦)是牛頓的老師,也是最早賞識牛頓才能的人,他在1644年進入劍橋大學三一學院,1648年取得學士學位,那時才18歲.後來成為母校的教授和副校長(1675) 。
  • 神奇的牛頓爵士,他不僅創造了令我們害怕的微積分,自己還是個鍊金...
    被拋棄讓牛頓心裡留下了陰影,讓在他成年之後依然性情孤僻,對任何事物都持懷疑態度。牛頓十歲的時候曾經列出自己的罪惡,其中一有條就是:「威脅過我的父母說要燒了他們的房子。」成年之後牛頓全身心投入工作,沒有愛好,終身未婚。對於自己在科學與數學方面的發現,他一直保持沉默,即便是在發表之後。
  • 翻譯知識:大學裡的Chair,不一般的教授
    最著名的Chair最著名的chair大概要說是劍橋大學的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盧卡斯數學教授),擔任過這一席位的科學家包括伊薩克·牛頓、保羅·狄拉克以及史蒂芬·霍金等。不過等下,這三位不都是大物理學家嗎,怎麼會去擔任Chair of Mathematics這樣的職位呢?考慮到物理學和數學之間的關係,這並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