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知識:大學裡的Chair,不一般的教授

2021-01-11 譯境中西文化交流

在筆者還沒有從事專職筆譯時,曾在管理類的教材裡遇到表示教授職位的chair這個詞,它出現的context大概是以下這樣的。

作為大牛教授職位的Chair

Chair這種頭銜是很厲害的教授才擁有的。這一職位的後面都會有一個短語表明與之相對應的研究領域,如上圖中的in Strategic Management;相應地,該領域中的chair代表了這一領域中最高的學術研究水準。其次,這一title的前面通常會有一個名詞短語作為其名稱的一部分,一般是資助該職位的機構名稱或者設立人的名字,或者用來表明該席位是為了紀念某人而設立的,這就類似於我們熟悉的各種大學獎學金(scholarships)的命名。由於擁有這種頭銜的都是教授,因此這一職位又稱chair professor。另外,由於這一教職有很多是通過捐贈設立的,並且通過捐贈或某項基金的收益來提供教授的薪酬福利以及研究支出,因此又有endowed chair的叫法。

最著名的Chair

最著名的chair大概要說是劍橋大學的Lucasian Chair of Mathematics(盧卡斯數學教授),擔任過這一席位的科學家包括伊薩克·牛頓、保羅·狄拉克以及史蒂芬·霍金等。不過等下,這三位不都是大物理學家嗎,怎麼會去擔任Chair of Mathematics這樣的職位呢?考慮到物理學和數學之間的關係,這並不奇怪。最早的,伊薩克·牛頓爵士的大著就叫作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The Mathematical Principles of Natural Philosophy,《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史蒂芬·霍金教授在劍橋大學所在的系就叫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Theoretical Physics)。說起來,理論物理研究不僅僅是廣泛地運用數學成果;在物理學發展的某些激動人心的階段,甚至是理論物理的進展在拽著相關領域的數學研究往前跑。

Chair的翻譯

剩下的核心問題就是這個position用中文怎麼說比較合適。查詞典獲得的提示非常有限,比如柯林斯對這個用法的解釋是「At a university, a chair is the position or job of professor」;但是我們總不好就簡單翻譯為「教授」,還是需要某個修飾語表明其為教授中的佼佼者,將之與其他的教授區別開來。

當時我基於所了解到的如上背景,在這個詞的翻譯上在「講席教授」「特聘教授」和「專設教授」之間糾結,最後採用的是「講席教授」這個說法。如果說依據的話,一個是「講席」這個說法包含尊敬的意味,用在地位很高的學者或者大師身上較為恰當,另外就是裡面有個「席」字,能夠扣上英文chair這個詞的意思。

由於年頭比較久了,我甚至有了「這個譯法會不會是我最早使用的」這樣的疑惑,於是搜索了一下早年網上有沒有這個說法。

其它譯法

現在十好幾年過去了,對於這個詞的譯法還是很多樣,其中以「講席教授」最為多見;「講座教授」出現的頻率也比較高,但是這個說法容易給人以未必是全職教授的印象。此外還有「首席教授」「傑出教授」「名譽教授」等說法。我之前考慮過的「特聘教授」也有出現過,但是當時有點傾向的「專設教授」並沒有看到有別人這麼用。想想也是,「xx講席教授」可以說已經包含了「專設」的意味了,而單說「專設教授」不能充分表明chair作為教授中的佼佼者的地位。「特聘教授」倒是個現成的說法,聽起來也有「專設」的意味;不過各個大學的「特聘教授」聘任標準不一,有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各省的特聘教授,還有各個學校自己的特聘教授。所以,實在不好說這個chair professor就相當於「特聘教授」。其他幾個說法的競爭力也比不上「講席教授」,就不一一分析了。

另外的chairs

不過,也不能說看見大學裡出現各種chairs就都可以翻譯成「講席教授」。首先,最容易鑑別的是學校或者院系裡各種委員會的chair,那指的是主席職位。

與「講席教授」出現的場合類似的是chair的另一個解釋是the position of being in charge of a department in a university(大學的系主任),這個使用有可能導致誤譯或困惑,事實上我們也的確見過這種誤譯。這二者其實也不難區分,主要看是不是出現department。比如,chair of department of economics就是經濟學系裡主事的,而(xx)chair of economics就是經濟學方向的(xx)講席教授。

相關焦點

  • 一日一詞:chair做動詞是什麼意思
    ▲ chair ①n.椅子; the chair主席(席位)take a chair就座take the chair主持會議;就任主席the chair of the Student Union學生會主席② v.使就座;使就任要職;擔任(會議等的)主席/主持人:He chairs the committee.他擔任委員會主席。
  • 河南大學教授:填補中國傳統文化英譯空白,榮獲「資深翻譯家」稱號!
    2019年11月9日,由中國外文局指導,中國翻譯協會主辦的新中國翻譯事業70年論壇暨2019中國翻譯協會年會在北京召開。河南大學郭尚興教授榮獲由中國譯協授予的"資深翻譯家"稱號。郭尚興,河南大學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河南大學名師、國務院僑辦"文化大講壇"主講人,中國譯協理事、中國英漢與比較學會理事及中華典籍外譯分會副會長、河南譯協常務理事。
  • 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用一生做「翻譯」 7年翻譯70萬字拉丁文斬獲...
    齊魯網訊5月13日上午,「2019全國主流網絡媒體重慶高校行」大型融媒體採訪活動首站走進重慶大學。中國日報網記者提問來自全國的主流網絡媒體記者不僅走進重大校園參觀校史館、深空探測中心、虎溪雲湖、電鏡中心等,還就重慶大學辦學特色、校園文化、新工科建設、文科突破等話題進行深入採訪。
  • 翻譯中國經典的「洋教授」
    眼前這位高高大大的外國教授向臺下深鞠一躬,熟練地說出了這句「中國味」十足的開場白。顯然,他熟稔中國的問候禮節。   這位被中國學者評價為「春風和悅,有謙謙君子之風」的洋教授,正是曾翻譯過《論語》《孫子兵法》等中國傳統經典,曾榮獲世界儒學大會「孔子文化獎」的美籍漢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
  • 安樂哲:翻譯中國經典的「洋教授」
    眼前這位高高大大的外國教授向臺下深鞠一躬,熟練地說出了這句「中國味」十足的開場白。顯然,他熟稔中國的問候禮節。 這位被中國學者評價為「春風和悅,有謙謙君子之風」的洋教授,正是曾翻譯過《論語》《孫子兵法》等中國傳統經典,曾榮獲世界儒學大會「孔子文化獎」的美籍漢學家安樂哲(Roger T. Ames)。
  • 高端大氣上檔次 英國大學翻譯專業申請的那些事兒
    每年都有聯合國實習機會)2 利茲大學(口譯課程比較多樣,有會議口譯方向)3 紐卡斯爾大學(一年制口譯,兩年制口譯根據學生條件選擇)4 威斯特敏斯特大學(專門為國際合作輸送人才,李克強翻譯孫寧就是威敏的畢業生)5 薩裡大學(習大大訪英隨身翻譯林超倫就是薩裡大學教授)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聘任英語客座教授 致力於培養翻譯人才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校友林超倫博士客座教授聘任儀式暨專題講座7日舉行。林超倫說,人工翻譯領域正面臨挑戰,國內很多翻譯公司都在使用機器翻譯第一稿。「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如何通過創新來使人工翻譯擺脫被機器翻譯逐漸侵蝕的局面。」
  • 上海外國語大學翻譯碩士介紹
    專業設置翻譯學碩士學制2.5年,旨在培養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所需要的德、智、體全面發展、具有一定的口筆譯經驗、掌握一定的翻譯理論知識,具備獨立研究能力的初級翻譯研究工作者。本專業培養方向包含筆譯研究、口譯研究、譯學理論研究等方向。
  • 在中國,成為講席教授到底有多厲害?
    不過,在美國,「professor」也是有級別之分的,從低到高分別為Assistant professor(助理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副教授),Professor (教授)或 full Professor(正教授),以及最高的 chair professor(講席教授)。
  • 麥考瑞大學x谷歌推出古埃及象形文字翻譯工具!
    麥考瑞大學+谷歌+育碧+Psycle Interactive上線世界首個埃及象形文字解碼器很長一段時間裡,研究象形文字的學者並沒有什麼簡便的方法。自從人們開始破譯羅塞塔石碑,古埃及象形文字的破譯過程在220年裡幾乎沒有改變。
  • 美國大學教授的評價機制
    回國10年間,我從普通教授到學院負責人,逐漸對國內大學的評價機制有了清晰的了解和認識。一個科技工作者,首先要有學歷,儲備足夠的知識與技能,謀得一職,獲得經費,發表論文,提升職稱——世界上任何國家的科學家和大學教授都要經過相似過程。我想結合自己在美國學習工作的經歷,介紹一下美國大學在教授招聘、評估和升遷方面的情況。
  • 方舟子:大學教授應該幹什麼?
    【原文】近日北京大學法學院著名教授賀衛方在網上被批評近20年來基本不發表論文(自1993年以來19年間只在學術期刊上發表過2篇學術論文),引起了大學教授的職責是什麼的討論。有意思的是,參與討論的兩名美國華人教授的觀點截然相反。加州聖瑪利學院英文系教授徐賁認為教授的主要工作是教書,把教授必須有論文的說法斥之為謬誤。
  • Chair Professor Series - Nov
    failed to register or would like to revisit them, please refer to https://www.polyu.edu.hk/cee/news-and-events/useful-links-for-current-student/seminars-talks/#PolyU #CivilEngineering #chairprofseries
  • 喜訊 || 黃憲達教授升任生命健康學院副院長(教學)
    Hsien-Da Huang is a presidential chair professor and the executive deputy director of Warshel Institute of Computational Biology,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enzhen.
  • 蘇州大學張民教授兩小時講座精華摘錄:自然語言處理方法與應用
    在 2018 中國人工智慧大會(CCAI 2018)首日下午的專題論壇上,蘇州大學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張民做了題為《自然語言處理方法與應用》的大會講座。在這場長達兩個小時的講座上,張民教授圍繞 AI、自然語言及 NLP,還有相應的方法、應用及展望,向與會觀眾分享了自然語言處理的相應研究。
  • 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
    原標題:鄧力獲任首位「西湖大學徐益明講席教授」 為何他的頭銜裡有企業家的名字?   徐益明這裡,有一幅由鄧力創作的科學繪畫,畫裡有苦瓜、金湯力和奎寧樹,它們的共同點是都含有金雞納鹼——一類不含金屬的天然產物。
  • 海外中國研究學術翻譯工作坊:海外漢學翻譯的困境與啟迪
    在為期兩天的時間裡,南京大學文學院教授程章燦、上海外國語文學研究院教授張熠、南京中國科舉博物館副館長尹磊、上海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白照傑、南京大學歷史學院教授楊振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教授李力、臺灣東吳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傅揚、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研究員李丹婕等19位教授、學者齊聚一堂,圍繞著英語和日語的學術翻譯這一議題,先後就學術翻譯的選材及其相關的學術對話問題
  • 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在張家口市第一中學開展物理科學知識講座
    近日,上海同濟大學法學院教授陳愛平與博士生導師劉要穩前來張家口市第一中學,為市一中師生介紹了上海同濟大學的基本情況,並舉辦了「物理科學漫談」知識講座。講座開始之前,陳愛平教授首先為大家詳細地介紹了上海同濟大學的基本情況,並為同學們介紹了張家口市第一中學近三年被同濟大學錄取的畢業生,他們分別是聶堯,軟體學院,嶽可,工程實驗班(信息類),官學博,工程實驗班(信息類)。
  • 北大教授:大學就是大學,沒什麼副部.正廳級大學
    而幾天前,媒體報導了中國人民大學張鳴教授因與一位學院領導「衝突」而可能被迫離開學校的新聞,這再次引發了人們對大學管理行政化問題的關注。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稱,「大學就是大學,沒有什麼副部級大學、正廳級大學。」
  • 《流浪地球》的翻譯耳機讓外語學生「心慌」,上外高翻教授:不要...
    對此,上海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副院長吳剛教授認為沒什麼好擔心的,「外語不只是個工具,任何時候學外語的人才都是被需要的。」  【「翻譯耳機」離我們還遠嗎?】 「從宏觀上講,人工智慧的語言翻譯系統取代人工翻譯是早晚的事。」吳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