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中有三屍蟲。」
在道書《夢三屍說》中提到:「人身中有三屍蟲。」這裡的三屍蟲不是細胞、生物,而是一種道教用語,在道教中三屍蟲又被稱為三彭,其實也就類似於佛教說法中的七情六慾,只不過更簡單一些,三屍蟲分別為上屍蟲、中屍蟲、下屍蟲三種,上屍蟲又叫做彭候,在人的大腦中,上屍蟲的存在令人變得愚笨;中屍蟲又叫做彭質,在人的胸腔內,令人變得不清淨,達不到入定;下屍蟲又叫做彭矯,在人的腹中,令人變得貪圖美色、沉迷美食;也就是說,我們達不到仙人層次的原因就是因為這三屍蟲,所以道教才有了"斬得三屍,即證金仙"的觀念,這種說法在煉丹時代尤為盛行。
「三屍狡亂,玄白失時。」——《漢武帝內傳》
與七情六慾的說法不同的是,七情六慾說的是人思想上的問題,通過思想就可以控制,然而,三屍蟲在煉丹時代已經不是一種概念了,古人深受「斬三屍而後成大道」的說法,希望可以通過神奇的丹藥來「斬了三屍蟲」,也就是說,在煉丹時期,大部分人覺得三屍蟲就生長在體內,當然對於三屍蟲也有不同的說法,有人認為三屍蟲分別為善念、惡念、自身執念,這種說法一般出現在網絡小說中,正統的道教記載中說的三屍就是彭候、彭質、彭矯這三屍,真正的斬三屍的說法其實已經失傳大半,流傳的大部分是神話版本,不然就是小說版本的,自古以來,斬三屍都是道教修行的一大難關,這三個字說起來簡單,做起來太難。
在《抱樸子》中寫到過關於三屍蟲的說法,其中是叫做「三屍神」,葛洪真的是一生鑽研道教了,很多失傳的說法在他的書籍中都能找到記載,在《抱樸子》裡的「三屍神」把之前的三屍蟲比作了魂魄鬼神類,三屍神愛好放縱遊蕩,而且喜歡害人,在每歲庚申之日,就會像天庭報告司命,訴說他人罪過,所以求仙者要先斬去三屍,才能得道成仙,在《歷代神仙通鑑》一書中也有著同樣的說法,其中把說到的方法也與《抱樸子》的理念相同,也就是「服食丹藥,斬殺三屍。」而且其中提到了一個詞語叫做「殺滅谷蟲」。
「常居人身中,伺察其罪,每至庚申日,籍於上帝。」
現在有很多說法稱三屍神記錄人的善行與惡行然後稟報天帝,其實不然,三屍神在道教中屬於「惡神」,也就是阻礙他人修行的「神」,只是記錄一個人的罪過,而後稟報,正是因為這樣,修道中人才要斬去這三屍,當然還有說法是三屍就是派下來監督人們的,正因為這樣在道教中有個活動叫做「守庚申」,也就是說在庚申日通宵靜坐不眠,元神斬殺三屍,以此來達到消滅三屍的效果,除此之外還有辟穀服氣、符咒、服藥等這些方法來消滅三屍。
關於三屍的說法一直無法驗證真假,其實現代還有很多人在到處找方法「斬除三屍」,你認為三屍存在嗎?